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女性医务人员的媒介话语分析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2333 论文编号:sb2024101314113052795 日期:2024-10-18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新闻媒体论文,本文主要采用内容分析法、批判性话语分析法考察了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人民日报、中国妇女报、新京报和财新四家媒体上女性医务人员的相关新闻报道,结合新闻评论、女权自媒体的话语文本和受众访谈开展话语实践分析。
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
肇始于2020年初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以下简称疫情)是我国建立至今出现的传播速度最快、影响区域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自疫情爆发以来,无数的医务人员赶往抗击疫情最前线,用医护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为救治患者、防控疫情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中,女性医务人员的形象和社会贡献在抗疫期间显著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成为整个中国抗疫话语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2020年3月8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数据,在全国4.26万援鄂医务人员中,有三分之二为女性,人数为2.8万人。2女性医务人员这一职业群体的形象呈现和媒介话语生产前所未有地得以极大提升,性别的因素在公共空间和话语场域的讨论中不断地重现和强调。随着全球Metoo女权运动浪潮的推动,近年的国内舆论场也不乏各类性别议题的讨论和女权主义自媒体的话语实践,抗疫期间最为突出的性别话题和性别视角的呈现就集中在围绕女性医务人员群体的多元话语生产中。
话语(discourse)概念源于语言学研究,是社会生活和社会文化的表征。随着上世纪70年代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话语研究和话语分析领域逐渐开始关注话语的社会实践和社会权力关系,从单纯的语言学研究转向具有跨学科性质的社会科学领域发展。米尔斯将话语分析分为语言学基础上的话语分析、社会心理学上的话语分析和批判性话语分析三种主要类型。3其中,批判性话语分析因其将文本分析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特性在新闻传播学研究中运用最广且最具典型性,正如福柯的“话语权力观”,批判性话语分析从更深层次的角度出发寻求解释话语的原因,如社会制度和社会构成等,新闻话语、历史话语、身份表达和各种写作都可被看做是历史建构的文本,是权力建制资源的配置和再生产4。
...............................
第二节研究问题和意义
一、研究问题
在阐明研究问题前,本文需定义并解释女性医务人员的媒介话语这一核心研究对象。医务人员是指经过考核和卫生行政部门批准和承认,取得相应资格及执业证书的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主要可分为四类:医疗防疫人员、药剂人员、护理人员和其他技术人员如放射、营养等技术人员。按照本文的研究取向,抗疫期间的女性医务人员主要被界定为参与一线防疫工作的女医疗防疫人员和护理人员,简言之为女医生和女护士。
媒介话语则兼顾话语分析与媒体研究两个传统7。从广义上来看,媒介话语是从话语研究的理论和视角去理解传播媒介,被认为是“人与世界建立关系的中介”8。媒介话语不只是以新闻媒介为载体的各种信息内容的话语文本,也包括与新闻议题紧密关联的多种传播话语及其话语实践。广义上的媒介话语作为社会生活中最常用的主要话语形式,强调其承载的社会语境和特定文化的功能。狭义上的媒介话语概念主要指代新闻话语,大众传媒通过统一的媒介工具集中进行专门化广泛的社会传播,以新闻报道为主要类型的媒介话语在监测环境和社会协调等方面发挥了主导作用,强调新闻内容和文本信息的呈现。本文基于研究目的,将采用广义的媒介话语概念,将大众传媒的新闻话语、自媒体生产的话语和受众的互动解读都纳入到考察范畴之中,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和分析女性医务人员媒介话语。
..............................
第一章女性医务人员新闻报道的整体分析
第一节样本选取与类目建构
本文的样本来源主要基于wise search(慧科新闻搜索研究数据库)、中国知网报纸全文数据库和上述媒体官网,以“女性医务人员”、“女性医护”、“女医生”、“女护士”等相关主题和关键词对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的全部原创新闻报道进行检索和筛选,最后获得目标样本。
在参考前人研究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依据研究目的和需要,本文内容分析的类目包括报道数量、报道体裁、报道主题、人物身份、消息来源和报道态度六个方面。在正式内容分析前由两位编码员进行了20份样本的独立编码,编码表共计29道题,各自编码后,利用霍斯提公式进行信效度检验。经编码员之间对分析维度中的差异判断进行协商讨论后达成了一致意见,据霍斯提公式2m/m1+m2可得编码员间信度为93.75%。内容分析类目如下:
报道数量主要是每家媒体2020年至2022年三年期间相关报道的总体数量,以及报纸/杂志、微信和微博等不同平台的报道量;报道体裁可分为消息、通讯、评论、人物特写、图片报道、视频和其他;报道主题包括了奉献精神、先进事迹、专业能力、集体表彰、劳动保障、抗疫故事和其他;人物身份体现在职业层面上的专科医生、护理人员和医务人员集体身份,家庭场域内的妻子、母亲、女儿,以及其他身份角色;消息来源包括了各级政府或官员、本报记者或编辑、女性医务人员自身、专家学者、民间和其他;报道态度可分为正面、中立和负面。
.........................
第二节统计分析与发现
一、报道数量
报道数量是最基本的统计分析,本文初步对2020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期间人民日报、中国妇女报、新京报和财新四家媒体平台上的女性医务人员相关原创报道进行了全样本筛选和整理,统计结果如表1.2.1所示,人民日报报纸、微信和微博端共计相关报道103篇,中国妇女报报纸、微信和微博端共计相关报道231篇,新京报报纸、微信和微博端共计相关报道73篇,财新周刊、网站和微信端共计相关报道23篇。

新闻媒体论文怎么写
新闻媒体论文怎么写

经统计发现,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对全国生产生活影响较大,医务人员形象及相关新闻报道开始显著地出现在公众视野中,故而四家媒体对女性医务人员的报道时间段集中在2020年2月至4月,各媒体在当年三八妇女节期间给予了女性医务人员更多的报道关注。人民日报和中国妇女报的相关报道基本出自要闻版和媒体开设的抗疫报道专栏,如人民日报的“一线抗疫群英谱”“来自防疫一线的报道”,中国妇女报的“抗击疫情巾帼行动”等等。新京报和财新则无突出的报道版面特征。
..............................
第三章女性医务人员媒介话语受众向度分析.................33
第一节受众的支持式解读.........................................34
第二节受众的纠偏式解读.........................................35
第四章女性医务人员媒介话语制度向度分析.................40
第一节话语生产的媒介环境.......................................40
第二节女性医护职业性分析.......................................42
结语..............................................................47
第四章女性医务人员媒介话语制度向度分析

第一节话语生产的媒介环境
本节在谈论媒介环境之前,需要梳理一下当下中国的媒介制度。我国的媒介制度历来是社会主义背景下的党管媒体体制,官方媒体等多数主流媒体都处于党性意识形态管理之下。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媒介制度一直沿用高度统一的“党报模式”,1978年后启动了多次媒介改革,尤其是92年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04年的文化体制改革,促进了媒介制度的进一步转型和演化,形成了如今党管体制下多种类型媒体并存的媒介生态。潘祥辉79指出,整体的制度环境会对媒介制度带来结构性影响,“媒介制度变迁主体”构成了媒介制度变迁中的“行动”因素,中国媒介制度的变迁与演化是“制度环境”与“行动主体”相互适应的过程。行动者包括了参与新闻实践和媒介运行的政府、媒介组织、知识精英、社会团体和民间等等。1978年后,媒介由于制度改革成为了“自主经营、自负营亏”的利益主体,以晚报、都市报为代表的市场化媒体开始兴盛,让逐步回归“新闻本位”的中国新闻业释放出媒体公共性的良好潜能,媒体可以通过调查报道和深度时评等新闻实践方式开展舆论监督、推动社会进步80。进入21世纪,移动互联网、自媒体和数字新闻的发展大大拓展了媒介实践行动者的边界,当下新闻业生态格局中,媒介话语的建构是多种类型媒介主体共同参与、多元新闻实践和话语互动的产物。因此,话语形态和话语实践的差异就出现在主流机构媒体和自媒体之间,出现在主流媒体中的党管媒体和市场化媒体之间。

新闻媒体论文参考
新闻媒体论文参考
.............................

2020年始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女性医务人员的媒介能见度显著提升,其劳动实践和社会贡献是疫情背景下最突出的性别再现,成为整个中国抗疫话语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体现了社会主义中国的性别话语和妇女实家媒体上女性医务人员的相关新闻报道,结合新闻评论、女权自媒体的话语文本和受众访谈开展话语实践分析。话语分析整合了费尔克拉夫的三维话语分析模式和梵·迪克的新闻话语分析方法,采用文本-受众-制度的研究路径。

研究结果表明,人民日报和中国妇女报的党管媒体以先进典型人物的报道模式为主,新京报和财新的市场化媒体以抗疫故事的书写为主。四家媒体在女性医务人员报道中体现了统一的文本逻辑和话语结构,即围绕“家庭责任的搁置”与“职业使命的担当”、“亲和温柔的气质”与“顽强抗疫的行动”两组矛盾关系展开,在公私领域的双重身份和女性气质的劳动呈现两个方面构成了矛盾冲突的性别劳动话语。主流媒体还运用英雄和战争的隐喻去书写女性医务人员的抗疫,通过对女性气质的反向建构以宣扬带有强烈男性气质的英雄特征。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新闻媒体论文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