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长期以来,我国的外债风险管理模式一直以“投注差”为核心,并且外债的融资主体也限制为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随着我国经济融入全球体系,资本项目可兑换进程加快,为防范系统性风险,国家监管层开始逐步探索管理资本流动的宏观审慎工具。为了适应人民币加入特别提款权后面临的更高要求,实现跨境融资水平与宏观经济环境、整体偿债能力、国际收支情况等指标相适应,控制杠杆率,降低货币错配风险,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实现本外币一体化管理,我国对外债的管理政策也在不断深化。首先,在 2015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境内企业在境外发行一年期以上中长期外债由事前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发改外资[2015]2044 号)。接着,2016 年 4 月29 日,国家外汇管理局配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关于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的通知》(银发[2016]132 号)(下文简称“通知”),决定将本外币一体化的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试点扩大至全国范围内的金融机构和企业(不含政府平台与房地产企业),在通知中规定,允许境内企业在其一倍净资产的跨境融资上限内,自主开展本外币跨境融资,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不再对外债实行事前审批。随后,2017 年 1 月 11 日,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17]9号),明确将微观企业主体自主开展跨境融资的额度由一倍净资产扩升至两倍净资产范围内。再者,《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改革和规范资本项目结汇管理政策的通知》(汇发[2016]16 号)对资本项目的结汇管理进行了统一,增加了外债资金的意愿结汇,并在很大范围内放宽了资本项目资金使用条件。这一系列政策组合拳,进一步便利了境内企业举借外债,新型跨境融资模式也不断涌现。
随着外债宏观审慎政策的推广,境内客户通过境外银行融资的需求将会越来越显著,跨境直贷业务由此产生。跨境直贷业务是指在境内银行的担保下,境外直贷银行直接向境内企业发放外债的一项融资业务。
.......................
第二节 研究目的
G 银行作为国内最早组建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之一,一直以“创新、包容、奋进”为企业文化,努力实现“功能完备、业务多元、特色鲜明、同业一流”的战略愿景。自从在合肥地区开设一级省分行以来,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高效率、全方位的综合金融服务,努力为合肥市的飞速发展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贡献。现如今,安徽省众多企业面临着融资难的问题,这桎梏了安徽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G银行本着为客户服务的理念,努力进行相关产品创新,帮助客户脱离困难。本文的研究目的主要由以下几点:首先,在政策允许范围内,通过分析其市场前景与外部环境,设计出科学合理的跨境直贷产品;其次,进行跨境直贷业务的收益分析和风险分析,并与同类型产品进行比较,提出 G 银行跨境直贷产品的创新点及可行性;然后,提出 G 银行跨境直贷产品的推广策略;最后,总结本研究的优点与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
第二章 G 银行跨境直贷产品方案基本概念和设计理念
第一节 G 银行跨境直贷产品方案基本概念
一、跨境担保融资的概念
跨境担保融资是指担保人向债权人书面做出的、具有法律约束力且承诺按照担保合同约定履行相关付款义务,并可能产生资金跨境收付或资产所有权跨境转移等国际收支交易的担保行为。在这过程中,担保人的信誉保证是极为关键的一环,债务人与债权人通过中间担保人进行连接,满足双方的需求。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使得跨境贸易越来越普遍,这使得国内外企业交流越来越密切,因此跨境融资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与此同时,由于国内金融环境趋严,融资成本提高,促使企业开始寻求境外融资,且国家在境外融资方面开始有一定的政策松动,因此跨境担保融资业务开始逐渐变得越来越常见,也开始逐渐成为各商业银行的重点业务。但是由于境内外汇率差异、银行利率差异、法律差异、操作规范差异等都会对跨境担保融资造成影响,因此该业务发展存在许多不确定性。
二、跨境担保融资的类型
根据境内外担保主体的注册地性质,可以将跨境担保融资分为外保内贷、内保外贷、其他形式跨境担保等类型。
外保内贷业务,其担保人在境外注册,债务人和债权人注册在境内。该业务主要是指境外担保人通过向境内债权人开具融资性保函,使得债权人向债务人提供人民币授信。在这种模式中,债权人为境内金融机构,债务人为境内融资企业,担保标的为境外担保人在境外借用的本外币贷款或授信额度。这种模式可以实现境外资金无需进入境内,从而避免境内外资金流动带来的不确定风险。
内保外贷业务,相反的,其担保人为境内注册,债务人与债权人为境外注册。该业务流程为企业通过境内金融机构向境外金融机构出具融资性保函,从而使境外金融机构向境外目标企业提供当地货币授信的业务。与外保内贷相似,这种模式也实现了境内资金不用流出,便实现境外公司融资的目的,从而避免了许多风险。
其他形式跨境担保业务是指除了内保外贷与外保内贷之外的其他跨境担保业务,由于跨境担保类型繁多,且不具有统一性,因此将上述两类跨境担保业务之外的其他业务统一列为其他类。
.......................
第二节 G 银行跨境直贷产品方案设计理念
一、新政策红利的影响
2016 年 4 月 29 日,中国人民银行下发的“通知”中,允许金融机构与企业自主开展本外币跨境融资。该通知降低了企业与金融机构的跨境融资难度,从政策上推动了相关业务的发展。
随后,2017 年 1 月 31 日,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银发[2017]9 号),明确微观企业主体可以在两倍净资产范围内开展跨境融资。
再者,2016 年 6 月 9 日,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布了《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改革和规范资本项目结汇管理政策的通知》(汇发[2016]16 号),在该通知中统一了资本项目结汇管理,放宽了资金使用条件,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外债资金意愿结汇管理方式改革。
除此之外,还有一系列有利于跨境融资的政策出台。这些红利,进一步便利了境内企业借用外债,各家银行纷纷开始进行跨境融资模式的创新。
随着外债宏观审慎政策及外债资金意愿结汇的推广,境内客户通过境外银行融资的需求将会越来越显著,这就使得银行本身有更大的权利进行相关业务创新。因此在这种背景下,G 银行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设计了风险参与项下的跨境直贷业务,即风参直贷。
二、节约境内银行表内投放规模
尽管贷款额度 2018 年三季度有所放松,但贷款供给相对融资需求来说仍然偏紧。金融去杠杆、去通道背景下,今年以来表外融资需求挤向表内(非标回表),而银行投放信贷仍受存款和资本充足率的约束,且银行在信贷投放上风险偏好较低,信贷仍是稀缺资源,供不应求。
风参直贷由于是境内银行不直接向境内融资企业提供融资款项,而由 G 银行境外分行澳门分行对境内融资企业进行外债贷款投放,为境内银行缓解了表内投放规模的不足,可将有限的投放空间腾挪到零售贷款、房地产、政府平台类融资等其他领域,其在市场上的运行价值开始显现出来。
尽管贷款额度 2018 年三季度有所放松,但贷款供给相对融资需求来说仍然偏紧。金融去杠杆、去通道背景下,今年以来表外融资需求挤向表内(非标回表),而银行投放信贷仍受存款和资本充足率的约束,且银行在信贷投放上风险偏好较低,信贷仍是稀缺资源,供不应求。
风参直贷由于是境内银行不直接向境内融资企业提供融资款项,而由 G 银行境外分行澳门分行对境内融资企业进行外债贷款投放,为境内银行缓解了表内投放规模的不足,可将有限的投放空间腾挪到零售贷款、房地产、政府平台类融资等其他领域,其在市场上的运行价值开始显现出来。
.........................
第三章 G 银行跨境直贷产品设计方案....................10第一节 G 银行跨境直贷产品说明书..................... 10
一、G 银行风参直贷产品简介...........................10
二、G 银行风参直贷产品的特点与功能..................10
第四章 G 银行跨境直贷产品的优势分析.................22
第一节 G 银行跨境直贷业务的产品优势................................22
一、G 银行跨境直贷业务对银行的收益...............................22
二、G 银行跨境直贷业务对企业的收益...........................22
第五章 G 银行跨境直贷产品的推广策略............................28
第一节 G 银行跨境直贷产品在 A 公司的成功试点.......................28
一、A 公司简介.........................28
二、A 公司的融资诉求..............................28
第五章 G 银行跨境直贷产品的推广策略
第一节 G 银行跨境直贷产品在 A 公司的成功试点
一、A 公司简介
A 公司其前身是安徽省建设厅援外办公室,自 1992 年成立以来,A 公司积极响应国家“走出去”的战略号召,参与承接“一带一路”国家服务外包合同,并先后在全球近 30 个国家和地区成功承建了近百个中国大中型援外项目、驻外使馆和经商处项目、中国优惠贷款项目和一系列国际工程承包项目。同时,公司还先后在全球20 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成立了分支机构,分别在相关国家的房地产开发、酒店服务、超市经营等相关领域开展业务。
公司连续三届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连续多年位列 ENR 全球最大 225 家国际承包商排行榜,并被评为全国优秀施工企业、全国外经贸先进企业、全国商务系统先进单位、中国建筑业竞争力百强企业、感动非洲十大中国企业、中国企业海外投资 100 强、对外工程承包及劳务输出“AAA”级信用企业。
2015 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 83.44 亿元,利润总额 21.33 亿元,净利润 16.75 亿元。2016 年 1-6 月实现销售收入 43.40 亿元,利润总额 11.99 亿元,净利润 9.70亿元。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本文相关结论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