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工程专业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854 论文编号:sb2018030721582419944 日期:2018-03-08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论文提纲,所谓论文提纲,是指论文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是论文构思谋篇的具体体现。构思谋篇是指组织设计毕业论文的篇章结构,以便论文作者可以根据论文提纲安排材料素材、对课题论文展开论证。(以上内容来自百度百科)今天为大家推荐一篇论文提纲,供大家参考。
 
生物污染是伴随人类的出现而产生,但对生物污染的认识和研究,却迟至20世纪80年代才引起学术界的普遍关注。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对生物污染的成因和防治对策的研究,时至今日尚处于探索阶段。随着各民族文化交往的日趋频繁和冲突的加剧,由于外来物种生长与繁殖失控,而造成的生物污染,正在成为新的威胁。令人担忧的是,时至今日,世人对生物污染的认识,尚存在着诸多的缺陷。大多数人的研究都仅仅关注污染物种本身的污染性,以及被污染地区生态系统自身的脆弱性上,但对于生物污染的非生物性,或非生态因素,却疏于探究。其中特别是对生物污染的文化成因,几近于置若罔闻。我们认为,生物污染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还具有社会属性。而社会属性又取决于多元民族文化的并存,如果仅仅研究其自然属性,忽视其社会属性,特别是忽略并存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则必然会导致对生物污染认识上的偏颇和防治上的失策。  
 
因此,为了正确认识生物污染的实质,本文试图从文化制衡观出发,对生物污染的非生物性因素展开探讨,以便深化对生物污染的认识,进而探索出高效控制生物污染的文化对策来。为了扩大资料的来源,本文选取了五个田野观察点,对生物污染现状展开资料搜集,并力求汇总前人所利用过的相关资料,试图证明民族文化对生物污染的酿成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生物污染是从不同文化价值观分别作出判断的表达形式,污染仅适用于人类社会,对于生物本身而言,并不存在污染与不污染的问题。  
生物污染是人类社会运行的产物,其防治对策须由人类的文化去实施控制。多元民族文化的并存和延续成为外来物种跨越时空进入异地而造成生物污染的“跳板”,并进而成为外来物种着生的“摇篮”。外来物种在异地存活后,是否会酿成灾变,还与相关民族文化有关联,同一种污染生物哪怕在相似的生态系统中,对当地不同的民族而言,其是灾与不是灾,会表现得大不一样。就这一意义而言,民族文化一直扮演着判断依据的角色。基于上述理解,本文分析和探讨了如下几个相互关联的内容:  
一、阐述了生物污染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及其相互关系。  
二、归纳和分析了各田野调查点的生物污染现状。  
三、剖析了生物污染的文化成因。  
四、从文化的角度,总结了几种防治生物污染的文化对策。生物污染已成为危及人与自然和谐的一个重大障碍,如何化解生物污染引发的灾变,已成为当今社会必须面对并作出回答的紧迫问题。本研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去探讨生物污染的本质属性,分析和探寻其非生物性的成因,探索和归纳其文化防治对策。务使人们对生物污染现象获得更为深入的认识,并为环境保护、出入境检疫、海关、边防、植物保护或森林保护等生物污染防控第一线的广大实际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摘要6-8  
ABSTRACT8-10  
第一章 导言10-27  
第一节 基本问题10-17  
第二节 前人研究述评17-23  
第三节 研究方法、价值及其理论假设23-27  
第二章 生物污染的相关概念辨析27-42  
第一节 概念的提出及含义的流变27-32  
第二节 生物污染的自然属性32-36  
第三节 生物污染的社会属性36-42  
第三章 观察点概述及生物污染现状42-57  
第一节 各观察点的自然生态类型42-47  
第二节 各观察点的历史与民族概况47-52  
第三节 各观察点的生物污染现状52-57  
第四章 生物污染的文化成因57-80  
第一节 文化为污染物种提供了跨越时空阻隔的“跳板”57-62  
第二节 文化为污染物种安排了着生的“摇篮”62-69  
第三节 文化为污染物种充当了成长的“保姆”69-75  
第四节 文化是遭受生物污染受损程度的评估依据75-80  
第五章 防治生物污染的文化对策80-97  
第一节 理论依据及对策思路80-82  
第二节 树立本民族文化的自尊与自信82-85  
第三节 发掘地方性生态知识防范外来物种失控85-88  
第四节 调整科研取向深化对生物污染的认识88-92  
第五节 诱导民族文化重构改变资源利用方式92-97  
结束语97-99  
一、世界性难题——生物污染97  
二、防治生物污染的一种思路及对策97  
三、未来与发展97-99  
致谢99-101  
参考文献101-104  
 
拓展阅读:论文提纲编写原则  
 
(一)要有全局观念,从整体出发去检查每一部分在论文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看看各部分的比例分配是否恰当,篇幅的长短是否合适,每一部分能否为中心论点服务。比如有一篇论文论述企业深化改革与稳定是辩证统一的,作者以浙江××市某企业为例,说只要干部在改革中以身作则,与职工同甘共苦,可以取得多数职工的理解。从全局观念分折,我们就可以发现这里只讲了企业如何改革才能稳定,没有论述通过深化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提高了企业经济效益,职工收入增加,最终达到社会稳定。  
(二)从中心论点出发,决定材料的取舍,把与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的材料毫不可惜地舍弃,尽管这些材料是煞费苦心费了不少劳动搜集来的。有所失,才能有所得。一块毛料寸寸宝贵,舍不得剪裁去,也就缝制不成合身的衣服。为了成衣,必须剪裁去不需要的部分。所以,我们必须时刻牢记材料只是为形成自己论文的论点服务的,离开了这一点,无论是多少好的材料都必须舍得抛弃。  
(三)要考虑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初学撰写论文的人常犯的毛病,是论点和论据没有必然联系,有的只限于反复阐述论点,而缺乏切实有力的论据;有的材料一大堆,论点不明确;有的各部分之间没有形成有机的逻辑关系,这样的论文都是不合乎要求的,这样的论文是没有说服力的。为了有说服力,必须有虚有实,有论点有例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论证过程有严密的逻辑性,拟提纲时特别要注意这一点,检查这一点。  
(四)论文的基本结构由序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组成。序论、结论这两部分在提纲中部应比较简略。本论则是全文的重点,是应集中笔墨写深写透的部分,因此在提纲上也要列得较为详细。本论部分至少要有两层标准,层层深入,层层推理,以便体现总论点和分论点的有机结合,把论点讲深讲透。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