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硕士论文提纲格式一
	
	摘要 4-6
	ABSTRACT 6-8
	图表目录 12-13
	绪论 13-26
	0.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3-14
	0.1.1 选题背景 13-14
	0.1.2 选题意义 14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4-18
	0.2.1 国内研究现状 14-16
	0.2.2 国外研究现状 16-18
	0.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18-19
	0.3.1 主要研究内容 18
	0.3.2 主要研究方法 18
	0.3.3 研究框架 18-19
	0.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9-20
	0.4.1 创新点 19-20
	0.4.2 不足之处 20
	0.5 相关理论分析 20-26
	0.5.1 区域经济合作理论 20-23
	0.5.2 博弈论 23-26
	1 中美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历史进程 26-30
	1.1 中国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历史演进 26-27
	1.1.1 东亚金融危机之前 26-27
	1.1.2 东亚金融危机之后 27
	1.2 美国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历史演进 27-30
	1.2.1 克林顿政府时期 28
	1.2.2 小布什政府时期 28-29
	1.2.3 奥巴马政府时期 29-30
	2 中美两国推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意图 30-46
	2.1 中国推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意图 30-34
	2.1.1 中国的东亚合作战略 30-32
	2.1.2 中国东亚合作战略的反思 32-33
	2.1.3 未来中国东亚合作战略的走向 33-34
	2.2 美国推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意图 34-39
	2.2.1 美国推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演化 34-37
	2.2.2 美国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态度 37-38
	2.2.3 美国参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目标 38-39
	2.3 当前美国插手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经济基础 39-46
	2.3.1 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概述 39-43
	2.3.2 美国参与 TPP 谈判的动因分析 43-46
	3 中美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博弈 46-54
	3.1 模型基本假设 46-47
	3.1.1 个体理性 46
	3.1.2 完全信息 46-47
	3.1.3 静态、无限次重复博弈 47
	3.2 基本模型与事实检验 47-54
	3.2.1 基本模型 47-50
	3.2.2 事实检验 50-53
	3.2.3 基本结论 53-54
	4 中美博弈对东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的影响 54-65
	4.1 影响中日韩 FTA 谈判 54-58
	4.1.1 中日韩 FTA 概述 54-55
	4.1.2 中日韩 FTA 的影响 55-58
	4.2 影响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格局 58-65
	4.2.1 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位 58-61
	4.2.2 日本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位 61-63
	4.2.3 东盟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地位 63-64
	4.2.4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主导权中转移 64-65
	5 中国推进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对策 65-71
	5.1 指导思想 65-67
	5.1.1 立足自身大力发展经济和对外开放 65-66
	5.1.2 加强与美国在经济合作问题上的互信与合作 66-67
	5.2 具体措施 67-71
	5.2.1 防范 TPP 将中国排除在东亚乃至亚太经济合作进程之外 67-68
	5.2.2 密切关注和研究 TPP 问题以积极心态重视参与其谈判 68-69
	5.2.3 继续深化在亚洲特别是东亚的区域经济合作 69-71
	结束语 71-72
	参考文献 72-75
	致谢 75-76
	
	中美关系硕士论文提纲格式二
	
	摘要 2-4
	Abstract 4-6
	1 绪论 9-18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9-10
	1.1.1 选题背景 9-10
	1.1.2 研究意义 10
	1.2 文献述评 10-16
	1.2.1 美国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文献述评 10-12
	1.2.2 中国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文献述评 12-15
	1.2.3 中美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比较文献述评 15-16
	1.3 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16-17
	1.4 创新与不足 17-18
	1.4.1 主要创新 17
	1.4.2 不足之处 17-18
	2 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理论基础 18-24
	2.1 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内涵 18-20
	2.1.1 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定义 18-19
	2.1.2 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特点与路径 19-20
	2.2 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内涵 20-21
	2.2.1 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定义 20
	2.2.2 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特点与动因 20-21
	2.3 比较优势理论对服务贸易适用性研究述评 21-24
	3 中美两国的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机制 24-35
	3.1 美国的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机制 24-30
	3.1.1 美国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 24-25
	3.1.2 美国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机制的主要“GATS+”特征 25-28
	3.1.3 美国国内服务贸易管理体制 28-30
	3.2 中国的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机制 30-35
	3.2.1 中国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和地位转变 30-31
	3.2.2 中国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机制的主要“GATS+”特征 31-33
	3.2.3 中国国内服务贸易管理体制 33-35
	4. 中美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机制的主要特征比较 35-40
	4.1 中美区域服务贸易市场准入承诺方式的比较分析 35-37
	4.1.1 中美采用不同的市场准入承诺方式 35
	4.1.2 中美不同承诺方式的比较分析 35-37
	4.2 中美区域服务贸易与投资规则分立架构的比较分析 37
	4.3 中美深化GATS服务部门承诺的水平和范围不同 37-38
	4.3.1 中美深化GATS服务承诺水平的部门不同 37-38
	4.3.2 中美新增GATS服务承诺的部门不同 38
	4.4 中美国内服务贸易管理体制的差异 38-40
	5 中美选择不同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机制的原因分析 40-46
	5.1 中美在全球服务贸易中的地位及自由化模式的选择 40-43
	5.1.1 全球服务贸易发展速度放缓难以满足美国利益诉求 40-42
	5.1.2 中美在全球服务贸易中的份额和名次存在相当大差距 42
	5.1.3 中美服务贸易收支变动特点 42-43
	5.2 中美服务部门竞争力决定了中美服务部门开放的范围和顺序 43-46
	6. 美国区域服务贸易自由化机制对中国的启示 46-50
	6.1 美国“否定清单”市场准入承诺方式对中国的启示 46-47
	6.2 美国投资自由化对中国的启示 47
	6.3 美国服务部门承诺的扩展对中国的启示 47-48
	6.4 美国内外协调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对中国的启示 48-50
	7 结论和展望 50-52
	参考文献 52-57
	后记 57-58
	
	中美关系硕士论文提纲格式三
	
	摘要 2-4
	ABSTRACT 4-6
	1 绪论 9-16
	1.1 问题的提出——研究背景 9-11
	1.1.1 羊群行为及其影响 9-10
	1.1.2 中美股票市场现状比较 10-11
	1.2 问题的研究价值——研究意义 11-12
	1.2.1 理论意义 11-12
	1.2.2 实用价值 12
	1.3 如何对问题进行研究——论文结构及研究方法 12-13
	1.3.1 论文结构 12-13
	1.3.2 研究方法 13
	1.4 主要创新点及局限性 13-16
	2 羊群行为研究综述 16-25
	2.1 羊群行为理论基础 16-19
	2.2 羊群行为的实证研究 19-25
	2.2.1 基于特定投资者的实证研究 19-20
	2.2.2 基于全市场数据的实证研究 20-25
	3 实证模型设计 25-31
	3.1 模型选择与推导 25-29
	3.2 β值的横截面标准差的估计 29-30
	3.3 对基本模型的扩展 30-31
	3.3.1 在量测方程中加入波动性和收益率变量 30
	3.3.2 在量测方程中加入规模变量 30-31
	4 股票市场羊群行为对比实证检验 31-42
	4.1 数据选取及处理说明 31-34
	4.1.1 数据的选取 31-32
	4.1.2 应用的工具 32
	4.1.3 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32-34
	4.2 利用HS状态空间模型对中美股票市场羊群行为的实证检验 34-39
	4.2.1 中国A股市场羊群行为实证检验 34-37
	4.2.2 美国股票市场羊群行为实证检验 37-39
	4.3 中、美股票市场羊群行为比较实证分析 39-42
	5 中、美股票市场羊群行为差异原因分析 42-53
	5.1 股票市场发展历程中羊群行为的变化 42-44
	5.1.1 市场的发展历程和所处阶段对羊群行为的影响 42-43
	5.1.2 市场监管的完善对羊群行为的影响 43-44
	5.2 市场全球化对羊群行为的影响 44-49
	5.3 中美文化差异对羊群行为的影响 49-53
	5.3.1 价值观的差异对羊群行为的影响 50
	5.3.2 行为人关系的差异对羊群行为的影响 50-51
	5.3.3 隐私重视程度的差异对羊群行为的影响 51
	5.3.4 独立性的差异对羊群行为的影响 51-52
	5.3.5 风险偏好程度的差异对羊群行为的影响 52-53
	6 结论与建议 53-56
	6.1 结论 53-54
	6.2 建议 54-56
	6.2.1 政府监管 54-55
	6.2.2 金融机构 55
	6.2.3 投资者 55-56
	参考文献 56-60
	后记 60-6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