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硕士论文提纲格式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698 论文编号:sb2015061414325912877 日期:2015-06-17 来源:硕博论文网

文化硕士论文提纲格式一


摘要 3-5
Abstract 5-7
第1章 绪论 10-15
1.1 研究意义 10
1.2 文献综述 10-13
1.3 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13-15
第2章 道真仡佬族傩文化及其传播环境 15-21
2.1 道真傩文化的文化意蕴 15-17
2.2 道真傩文化的传播环境 17-21
2.2.1 自然条件与地理环境 18-19
2.2.2 民族人口结构与教育构成 19-20
2.2.3 宗教信仰状态与文化生态 20-21
第3章 道真仡佬族傩文化的传承传播主体 21-27
3.1 传承主体 21-24
3.1.1 傩师 21-23
3.1.2 愿主 23-24
3.2 保护主体 24-27
3.2.1 政府 24-25
3.2.2 民众 25-26
3.2.3 学者 26-27
第4章 道真仡佬族傩文化传承传播的现实困境 27-61
4.1 傩文化传承传播的社会困境 27-37
4.1.1 社会经济发展与原生态文化传承 27-29
4.1.2 现代媒介环境下的傩文化传播 29-34
4.1.3 傩文化传承传播方式落后 34-37
4.2 傩文化本体的涵化变异与逆向发展 37-49
4.2.1 巫术性与艺术性的消长 37-42
4.2.2 乡土仪式功能实用性与舞台艺术形式景观化的迷失 42-47
4.2.3 创新与当代转型举步维艰 47-49
4.3 傩文化传承传播主体的拘囿 49-61
4.3.1 传承人的昔日荣耀与现实失落 49-52
4.3.2 愿主群体的式微及其功利目的的侵蚀 52-54
4.3.3 政府权威、政策导向的扦格 54-56
4.3.4 学者的隔膜与学术研究的学科壁垒 56-58
4.3.5 民众文化需求多元化的冲击 58-61
第5章 傩文化传承传播困境的突围路径 61-72
5.1 傩文化传承主体与保护主体的良性互动 61-65
5.1.1 傩戏传习所 61-63
5.1.2 傩戏艺术团 63-64
5.1.3 艺术产品的开发 64-65
5.2 道真傩文化自我传承的内在张力 65-72
5.2.1 傩戏自我创新的尝试与可能 66-68
5.2.2 傩文化精神的现代解读与转换 68-72
结语 72-73
参考文献 73-77
附录 77-87
附录1 道真县仡佬族傩文化调查材料与所得主要资料列表 77-79
附录2 道真县傩文化(傩戏)现状调查问卷 79-82
附录3 道真县傩文化(傩戏)现状调查问卷基础数据统计表 82-84
附录4 傩文化调查问卷(保定·西安) 84-86
附录5 傩文化调查问卷(保定·西安)基础数据统计表 86-87
致谢 87-8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88


文化硕士论文提纲格式二


中文摘要 4-5
Abstract 5
绪论 7-12
第一章 城市主题文化基础理论 12-20
第一节 城市主题文化相关概念辨析 12-15
第二节 城市主题文化的特征和形成要素 15-16
第三节 城市主题文化的功能 16-20
第二章 城市主题文化建设的战略步骤 20-45
第一节 城市主题文化定位 20-29
第二节 城市主题文化功能培育 29-31
第三节 城市主题文化视觉识别 31-38
第四节 城市主题文化沟通传播 38-45
第三章 杭州市城市主题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 45-59
第一节 杭州市城市主题文化建设的实践 45-53
第二节 杭州市城市主题文化建设的“杭州经验” 53-56
第三节 杭州市城市主题文化建设的对策性思考 56-59
结语 59-60
致谢 60-61
参考文献 61-63


文化硕士论文提纲格式三


摘要 3-5
Abstract 5-6
绪论 9-17
(一) 研究意义 9-10
(二) 研究现状 10-14
1. 国外研究现状 10-12
2. 国内研究现状 12-14
(三)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4-16
1. 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15
2. 研究方法 15-16
(四)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16-17
一、普鲁塔克比较观念的产生背景 17-33
(一) 辉煌的古希腊罗马文化 17-22
1. 文化的多元主义 17-19
2. 哲学思想的教化 19-20
3. 古典修辞学的熏陶 20-22
(二) 古典史学的传统 22-27
1. 古希腊的普世观念 22-23
2. 古希腊的人本主义 23-25
3. 罗马的实用主义 25-27
(三) 古典时期史学比较的传统 27-31
1. 历史事件的比较 27-30
2. 传记人物的比较 30-31
小结 31-33
二、普鲁塔克比较观念的内涵及特点 33-55
(一) 普鲁塔克史学比较观念的内涵 33-41
1. 史学比较观念内涵的界定及其理由 33-36
2. 内容:政治军事史 36-38
3. 目的:道德垂训 38-41
(二) 普鲁塔克比较观念的特点 41-48
1. 平行对比的比较模式 42-44
2. 明确细致的比较思想 44-46
3. 劝恶扬善的比较倾向 46-48
(三) 普鲁塔克与苏维托尼乌斯史学比较观念的比较 48-54
1. 《名人传》历史人物的比较 49-50
2. 《罗马十二帝王传》人物的历史比较 50-51
3. 普鲁塔克和苏维托尼乌斯传记史学的比较观念之比较 51-54
小结 54-55
三、普鲁塔克比较史观的影响 55-59
(一) 比较传统的形成 55-56
(二) 道德垂训的强化 56-57
(三) 对现代比较史学的启示 57-58
小结 58-59
结语 59-61
参考文献 61-65
致谢 65-67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67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