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生理论视角下的城乡劳动教育差距弥合思考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6855 论文编号:sb2024043011273952328 日期:2024-05-19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教育论文,本文选取了宜昌市一所城市学校以及一所乡村学校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以及案例的分析与比较,结合访谈法,借助共生理论的视角将两所学校劳动教育实施与发展的现实样态呈现出来,并分析两所学校劳动教育实施与发展过程中问题与差距的生成原因,进而结合共生理论,针对性地提出弥合城乡学校劳动教育差距的实践性、可操作性的对策。
第一章绪论
一、研究缘起
城市学校作为教学改革的先行者,其劳动教育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我国教育发展的水平。目前,虽然城乡劳动教育差距在不断缩小,但是由于城市劳动教育设施更完备,生源质量更有保障,教师待遇更加优越等因素的长期存在,④乡村学校劳动教育对比城乡学校仍具有一定差距。再加上城市学校强大的“虹吸”能力,造成了“滚雪球”效应。由于城市学校的上述优势,使得城市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进而促成了对教育水平要求的提高,要求的提高又反过来促使城市能吸引更大规模的教育资源。最终使得城市劳动教育在师教育规模、教育资源、教育质量等方面具有了强大的优势。
对比城市学校,乡村学校的劳动教育就有所不足。乡村学校由于其所在区域社会历史情况不同,所面临的现实困境更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主要包括以下方面。一是乡村片面劳动观念的流行导致乡村居民从小确立了错误的劳动理念。使得乡村劳动教育相对城市学校有着价值观歪曲,劳动基础难以建立的劣势。二是乡村教育改革带来了一些负面后果,“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使得乡村学生向乡镇中心学校集中并寄宿就学,使得他们开始与乡村日常生活隔离,也使得他们日常参与乡村劳动生活的机会缺失。这直接导致“悬置”于乡村的学校出现,并将学生事实上可以与乡村田园共生的劳动情景剥夺而生存于狭隘和单调的学校空间之中。①劳动教育价值观的片面以及劳动环境的缺失等因素形成了城市学校与乡村学校在劳动教育领域上的差距。

教育论文怎么写
教育论文怎么写

............................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理论对于实践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忽视理论的指引作用,在劳动教育领域内单纯侧重于实践效果,“只会‘徒劳无功’,出现‘活动轰轰烈烈,结果冷冷清清’的局面”。①通过检索梳理近年来有关城市劳动教育、农村劳动教育、等相关主题词期刊论文发现,农村学校劳动教育的研究近年来呈井喷式状态增长,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聚焦农村学校劳动教育的相关问题②,但很少有人以完整的理论为基础对农村劳动教育与城市劳动教育进行研究。因此,需要找到一个契合的理论去指导城乡劳动教育实践。目前,已有一部分学者对基于共生理论的城乡统筹机理做了一定程度上的研究。共生的本质是一种互惠,通过互利互惠从而达到共同生存与发展的目的。以共生理论所强调的整体性、开放性、异质共存性等特征审视城乡学校劳动教育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可以深入阐释城乡学校劳动教育的共通之处。本研究立足本来,吸收外来,引入了生物学领域的共生理论,为助力城乡劳动教育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并为验证共生理论与城乡教育统筹规划的契合性提供一定支撑。同时,有助于丰富城乡统筹中的教育范畴的指导理论。
(二)实践意义
劳动教育直指个体生命存在状态,而实践即是与学生发展最直接关联的环节。当前城乡学校在发挥劳动教育综合育人功能上虽取得部分成效,但同时也出现了诸多现实问题,而造成劳动育人功能难以全面发挥的原因,既有理论认识不深刻的影响,更有具体实践环节待优化的问题。农村学校在进行劳动教育时拥有与生俱来的优势农村学校拥有大量劳动教育资源,而如何充分利用,达成共生则是农村劳动教育领域中值得思考并实践的问题。本研究通过城市、农村劳动教学开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城市、农村地区的劳动教育进行思考与深化,形成以共生理论为基础适用于城乡劳动教育的实践模式,为城乡劳动教育发展的实践创新提供助力,同时有利于城乡劳动教育实践能力与水平的提高。
.................................
第二章共生理论:城乡学校劳动教育差距弥合的理论基础
一、共生理论的基本概念与核心观点
“共生”这一概念源自于生物学领域,由真菌学奠基人德贝里于1879年首次提出并定义为不同生物种属基于某种厉害关系密切地生活在一起。斯格特(1969)基本认同德贝里的定义,但未强调是否限于生物不同种属,指出“共生是两个及以上的生物在生理上相互依存达到平衡的一种状态”①林恩•马古利斯(1981)研究连续共生理论并赋予共生超越生物学领域的社会价值,提出“共生是不同生物种类成员在不同生活周期中重要组合部分的联合”。②在起源于生物学领域后,共生理论随后辐射到哲学、经济学等不同的领域。对于共生的理解主要分为三类,一是结果论,强调共生是一种存在状态。郑晓江教授基于和合理念对共生的内涵进行了解读,主要包括“和”和“合”两个方面,“和”强调不同的要素间的并存,“合”强调不同要素通过相互渗透融合为一个整体,③他所理解的共生是以异质为前提的要素间的和谐共存。二是方式论,强调共生是一种存在方式。如彭婷认为共生是基于生存与发展的目的,异质者之间相结合的一种方式。④三是过程论,强调共生是一个共进的过程。有学者指出共生进化的过程中随时可能形成新的共生形态或物质结构。⑤鉴于上述的观点,本研究的共生理论是指城市学校和乡村学校在劳动教育领域形成的一种自发型的或外促型的合作方式与关系。
至此开启了社会学领域对共生的研究。刘润进、王琳(2018)总结两个世纪以来生物共生概念的提出及不断发展,认为共生可以划分为广义共生和狭义共生,其中“广义共生概念应该包括:寄生共生,即参入共生成员之一危害另一成员;互惠共生,即参入共生的双方均受益;共栖,即参入共栖的一方或双方受益。而狭义共生概念应该包括:生物学领域生物之间的组合状况和利害程度的关系,由于生存的需要,两种或多种生物之间必然按照一定模式相互作用、共同生活,形成共同生存、协同进化的共生关系;生物之间互惠共生和偏惠共生关系。”①共生是生物种类间普遍存在着的一种现象,②具有稳定、持久、密切等特质③,是生命进化的主要方式。④共生理论的多学科扩散20世纪中叶以来,共生理论逐步扩展到社会学、经济学、哲学、政治学、国际关系、公共管理学等多个学科。
...................................
二、共生理论对城乡劳动教育发展的适切性分析
共生理论被应用于多个领域中。首先,共生理论通过跨组织经济合作的方式被应用于经济领域中,⑤企业盈利以及环境保护⑥的需求驱动了经济上运用共生理论。除企业经济共生之外,旅游业的发展也是共生分析的热点话题。旅游地的共生同样也是来自于共生单元自身的生存与发展需要。⑦可以看出,共生理论的应用往往来自于某一个领域或者行业的内驱,行业出于本身的发展需要而采用了共生理论作为指导,这也侧证了共生理论对如今社会发展具有高度的契合度,共生理论的广泛运用并不是生搬硬套,而是随着时代发展应运而生。
其次,城乡发展也是共生领域运用的领域,城市与乡村彼此相互依赖,是区域经济系统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单元。刘荣增(2012)等以“城乡之间共生维度、共生关联度、共生协调”⑧为一级指标分析了河南省的城乡统筹空间差异。马航等(2016)重点关注了城市与城市边缘古村的共生关系,并从优化共生三要素的角度提出了古村的保护策略。①武小龙(2020)提出了“共生治理”这一概念,认为共生治理包括了共生单元、环境、维度和模式四大要素,并从这四个方面阐释了中国城乡治理70年的演进逻辑。②另外,共生理论还见于一些其他领域,例如建筑,城市治理等。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劳动教育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重点。各地劳动教育开展的轰轰烈烈,各种与劳动教育相契合的理论基础也随着劳动教育的热度增加而映入眼帘。但劳动教育实践性强但基础理论建设相对薄弱,如何深化基础理论研究,打好坚实的理论根基是正确开展劳动教育的学术基本所在。
.......................................
第三章 城乡劳动教育差距的现实样态——基于两所学校的案例研究 ........................ 21
一、基于环境设施的Y、L校现实样态对比 ...................... 21
(一)Y校劳动教育环境设施 ..................... 22
(二)L校劳动教育环境设施 ............................. 24
第四章 共生理论视野下城乡劳动教育的问题总结与原因剖析 ........ 42
一、教育资源在城乡学校劳动教育中的偏位 ..................... 42
(一)情景差异:城乡劳动教育差距的客观因素 ................................. 42
(二)师资欠缺:城乡劳动教育差距的沉疴顽疾 ................................. 44
第五章 互惠共生:共生理论视野下城乡劳动教育的发展对策 ........... 51
一、奠定城乡劳动教育共生基础:去除维度模糊 .............................. 51
(一)地理共生:城乡劳动教育弥合的天然契合点 ............................. 51
(二)诉求共生:城乡劳动教育弥合的最大公约数 ............................. 52
第五章互惠共生:共生理论视野下城乡劳动教育的发展对策
一、奠定城乡劳动教育共生基础:去除维度模糊
以共生理论的视角探讨教师专业发展管理顺应了时代发展趋势。①从教育中主体间的关系演化纵观教育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教育完成了从原生式教育到竞生式教育再到共生式教育的蜕变。基于“共生”的视角探讨现实层面城乡学校劳动教育发展过程,析出两所学校的劳动教育共生生长的共生基础。但究竟能在何种维度上进行共生仍需要进一步明晰,好便于进一步制定出促使各相关主客体功能最大发挥的共生策略。这与共生理论中追求的互惠共赢相一致。因此,有必要在共生理论的视野下对宜昌城乡劳动教育的现实发展进行审视,明晰城乡劳动教育的四个共生维度,奠定城乡劳动教育共生基础。
(一)地理共生:城乡劳动教育弥合的天然契合点
在开展劳动教育时,地理是劳动教育绕不开的一个因素。乡村学校天然具有广阔的地理资源,可以提供农业、园艺、林业等实践教学的场所,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的机会,这是一个重要的资源优势。而城市学校在地理上则是凭借其学校周边完备的科学教育机构来给予学生多样化的劳动教育。因此,以地理共生为立足点,乡村学校和城市学校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提高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乡村学校通常拥有较大的校园和周边土地资源,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实践机会。学生可以通过参与农业生产、园艺、林业等实践活动,接触到真实的生产劳动和生活情境,增强自身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劳动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乡村学校的土地通常被用于农业、林业等生产活动,而城市学校的学生则通常远离田野,对生态环境的认知匮乏。城市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这些活动了解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学习如何保护生态环境。此外,通过亲身实践,学生可以感受到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关系,从而增强自然保护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因此,乡村学校可以将这种土地资源的优势转化为教育资源,以提升劳动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城市学校在地理位置的优势体现其周边存在完备的科学研究机构。城市学校可以邀请乡村学校的学生开展科学劳动之旅,让乡村学校学生扩大知识面,接触前沿知识,明白劳动不仅仅是农耕活动,而是体现在科学发展的方方面面。进而形成正确的劳动认知,树立良好的劳动观。除去城市学校周边的科研场所,城市学校本身还可以提供实验室设备和技术支持,共同开展实验教学,或者为乡村学校提供远程教学课程等。

教育论文参考
教育论文参考

...............................
第六章结语
城乡差距明显,教育领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依然突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高度重视乡村教育,实现城乡学校教育共享。共生理论是对共享的继承与发展。而劳动教育是新时代教育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此,通过运用共生理论弥合城乡学校劳动教育差距对实现我国教育领域均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选取了宜昌市一所城市学校以及一所乡村学校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野调查以及案例的分析与比较,结合访谈法,借助共生理论的视角将两所学校劳动教育实施与发展的现实样态呈现出来,并分析两所学校劳动教育实施与发展过程中问题与差距的生成原因,进而结合共生理论,针对性地提出弥合城乡学校劳动教育差距的实践性、可操作性的对策。
本研究尝试以共生理论作为理论支撑,探究弥合城乡劳动教育差距的路径方法。但本研究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其一,在研究方法上,笔者主要通过田野调查获得一手资料,并结合访谈对城乡学校劳动教育进行研究,但质性研究有其特殊性,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难免有偏颇之处。其二,由于笔者时间和精力有限,故而本研究在研究对象的选取上,只选择了宜昌市的两所小学,样本选取相对单一。其三,由于笔者理论水平与实践经历均有限,且目前缺乏对城乡学校劳动教育差距的系列研究,故而提出的对策建议也有持进一步考察。若有条件继续开展研究,本研究还应再选取其他地区的城乡学校进行调研。鉴于此,笔者会继续努力,弥补不足,并希望更多学者能够深入进行城乡学校劳动教育研究,为弥合城乡学校劳动教育差距献计献策。
参考文献(略)


上一篇:初中生物课堂渗透价值教育的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