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1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选题背景
2006年2月9日提出我国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建立具有特色、优势互补、布局合理的科技创新体系,保证科技创新体系和各子系统之间的功能发挥和能力建设及其改进和完善,这将直接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吋加强构建县域政府科技投入绩效评价与管理体系,以地区为突破口,以点带面,分层推进,做到既能兼顾不同地区差晃化发展的客观现实,又能在渐进式改革战略的思路下稳步推进工作的进行,力争逐步实现从我国区域发展到整体发展的示范效应、聚合效应和福射效应当前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仍十分紧迫。改革幵放30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特别是2007-2011五年来,国内生产总值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速。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快,持续时间长的时期之一.然而由于地理位置、资源分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一直呈现着东强西弱的梯度状况分布。
2011年,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与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卩〒全国的比重分别为52.0%、20.1%、19.2%。区.域发展不协调的实质足经济、资源、环境和人口等要素空间配置上存在失衡。厅政区域壁全重重,割据化现象显著,要素空间布局合理性受到限制。在经济运行方面,仍然以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和低效率为特征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并未扭转,一二三产业之问发展不协调,经济增长的资源浪费严重,造成环境代价过大等。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的全面发展,要推动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型转变,从单纯依靠投资拉动向自主创新转变,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创新公共服务平台,探索产学研紧密合作的有效途径,对于我国各地区从根本上激发经济发展的活力,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本课题在对江苏省常熟市与北京市、上海市和江苏省三个地区的科技现状进行分析,是因其发达地区具备科技与经济要素发展理论应用的客观条件和前提,更具有借鉴价值。木文以县域政府科技管理机构研究为视角。
从一个地R的经济发展来看,实现快速稳定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推动作用,县域科技管理机构作为国家科技系统和县域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是国家制定科技方针、政策、计划的最越础依据,也是国家和基层政府科技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各区县科技管理机构在实际工作中只有从本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出发,在对本地区的科技资源进行综合协调的同时,与其他经济资源相融合,加强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以促进各种资源的有效结合,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才能够满足本地经济和社会对科技的需求,实现科技经济一体化的路径,打好本地区经济发展坚实的基础,从而加快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步伐。科技进步和产、发展有力的推动了本区县经济的发展的过程中是需要强大的组织力量来协调支配众多的人、财、物的管理,然而政府以外的其他任何组织都会因其自身利益、人力等因素的制约而难当此任,这样只有以政府为主导的政治力量的参与才是科技工作顺利进行的保证。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通过职能转变已为提高科技实力及科技服务的进步创造了良好条件,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仍然存在转变不到位的现状。主要表现在:科技意识不强,合作治理机制中各主体之间缺乏协调,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相对滞后,自主创新能力尚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人才队伍建设重视不够,科技法规与政策宣传落实不到位等。县域政府各科技行政部门之间如何在职能上集屮、分散和协调科技行政工作,如何进一步培育科技经济功能,从而使县域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得以转变,是当前促进科学技术健康、持续发展,提高科技竞争实力的重要课题之一。
1.1.2选题意义
一、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县域政府科技管理职能转变。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初步建立的过程中,各区县政府之间的事权以及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关系尚未达到规范化,地区封锁、条块分割的现象依然存在。这在科技管理体制上,则表现为科技宵理过程趋于分散化、科技资源占有的部门化及利用的垄断化。所以在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要努力实现公共权力的运用规范化和法制化,政府管理职能进-步优化整合,政府的服务功能不断改善与强化,这些都将促进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县域政府科技管理职能强化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经济与科技密不可分,科技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经济乂对科技工作的快速发展起到促进和保障作用,科技与经济一体化发展是科技为第一生产力的具体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政府的角色和作用正发生重要转变,从中央政府的宏观经济管理职能到县域政府的微观管理职能都需要做出调整,从“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从依照对策型决策向依法行政的管理方式转变;从中央与县域之间的权责模糊向权责明确转变。积极构建功能齐全、精干高效、行为规范、运转协调的科技宵理机构,以更好的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之中。
2转变县域政府科技管理职能的必要性分析 ...............9
2.1县域政府科技管理职能的内容与特点 ...............9
2.2市场经济条件下要求县域政府转变科技管理职能............... 10
2.3县域政府转变科技管理职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3
3江苏省常熟市实证分析 ...............14
3.1常熟市经济弓科技发展状况分析 ...............14
3.2常熟市科技创新战略的形成和发展 ...............16
3.3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18
4县域政府科技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21
4.1我国县域科技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4.2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25
结论
经济全球-体化和区域化发展的今天,我国越来越多的区域主动融入到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和技术竞争中。要提升区域核心竞争能力和竞争优势,要依靠区域自身的绝对优势、相对优势或良好的生产要素,但更为重要的是不断提高区域持续的创新能力,特别是构建本区域的创新体系。基层科技管理是作为创新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的环节,要重视技术创新平台的搭建,将科技需求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
县域科技管理机构在构造本区域创新体系时,要因地制宜进行体系建设,突出本地区特色创新资源,并将本域创新体系、其他地区创新体系和国家创新体系紧密结合,协调发展。因此,各地区科技管理职能的强化要在完善本地区科技工作建设过程中要兼顾技术创新资源的区域性和全国性,既要突出本区域的创新特点和产业特点,也要优化技术创新资源的合理流动。当地政府要大力支持县域科技行政部门,组织力量结合本地的创新实际,争取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项目,为本地创新发展做出贡献。
县域科技管理机构创新也要对县级区域创新屮出现的资源不足、人才缺乏现象进行及时的跟进。采取“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策略,积极争取外地创新资源短期或长期为本地区技术创新体系作贡献的良好结果。一个地K的发展只有在幵放的资源集聚力和吸引力的区域才有发展活力,就需要对创新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发挥不同创新主体在创新过程和创新领域中的作用。从职能上讲,只有县域科技行政部门具备这样的职能,因此当地政府必须为县域科技行政部门创造发展空间,减少阻力,降低幵展科技运作的成本越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使县域科技行政部门能站在区域经济整体发展的战略地位上,有效整合科技有限的科技资源,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参考文献
[1][美]道格拉斯-诺思.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杭行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11)
[2][美]F.M谢勒.技术创新一经济增长的原动力[M].新华出版社,2001
[3]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新华出版社,2002
[4] Gu,S.China's Industrial Technology: Market Reform and Organizational Change[M].London: Rout ledge, 1999
[5] Liu X and S White. Comparing Innovation Systems:: A Framework and Application toChina's Transitional Context[J]. Research Policy,2001(30)
[6] Pual. B. K. Relief assistance to 1998 flood victims: a comparison of the performance ofthe government and NGOs[J]. The Geographical Jounra 1,2003,169(1)
[7] Hu Yifeng.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investments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China [J].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09, (2)288
[8] Tamsen Valoir Ph. D. Government Funded inventions; The Bayh-Dole Act and theHoPkins v. Cell Por March-in Rights Controversy. Texas intellectual Property LawJournal,2000,(8)
[9] Katrin Talke. Corporate mindset of innovating http://sblunwen.com/kjlw/ firms: Influences on new ProductPerformance [J]. Journal of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Management. 2007(24)
[10](美)费景汉,拉尼斯著.增长和发展:演进观点[M].洪银兴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