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中小商业银行计算机集群技能探析和策划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mjt1985 点击次数:139
论文字数:47200 论文编号:sb201301222031286069 日期:2013-01-22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1章绪论

1. 1研究背景

1.1.1全球范围信息技术的发展
    从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诞生至今,已经过去60多年。在这60多年间,计算机硬件技术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以及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发展过程。计算机的运算性能也不断刷新出新的记录,从ENIAC的每秒运算5000次,到当前排名全球第一的超级计算机“京”每秒运行8612万亿次,计算机的性能在这60年里实现了指数级的增长。
    计算机出现之初,IBM的创立者托马斯·沃森曾经表示,“全世界只需要5台电脑就足够了”,如今,计算机已经走进千家万户。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更是推波助澜。计算机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包括能源、通信、金融在内的各行各业,席卷全球的信息技术给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
    如果说1982年“计算机”当选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预示了计算机时代的到来;那么,2006年当“全体网民”出现在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封面上,则是宣告了一个全新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而所有这一切都是从一台叫做ENIAC的笨重的、迟缓的计算机开始的。

1.1.2国外银行业的信息化发展现状
    20世纪60年开始,西方发达国家就将信息技术应用于金融行业,先后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
      (1)脱机业务处理
      (2)联机业务处理
    (3)经营决策信息化
    (4)业务集成和决策智能化
    到20世纪末,西方国家开始进入金融信息化创新时期,跨国经营和混业经营成为金融行业发展的主流模式,信息技术不再只是作为业务发展支撑的“绿叶”,它自身也发展为一种业务模式。以高频交易为例,通过超级计算机的速度优势,提前捕捉市场价格的细微变动,以所谓的“市场超前交易”,快速进行买卖获取利润。相关资料显示高频交易的成交量已经占到美国股票市场成交量的60%-70%

1.1.3我国的信息化发展现状
    根据2011年7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28次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31显示,截止2011年6月底,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达到4.85亿,相比上一年末,增加了2770万人,增幅为6.1%;互联网普及率升至36.2%,比2010年增加1.9个百
    四年间,我国的互联网用户增长了超过100%,达到1. 85亿人,往联网的件及程度已经极大提高。随着使用人群的增加,各类应用也如雨后春笋,技术不再是专属于少数专业人士的“技术玩具”,而成为了一个个民参与的时代。特别是最近一年,微博的兴起,团购的蓬勃,预示着互联网正在经历着个应川史迭、百花齐放的重要时期。

1.1.4我国银行业的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国银行业信息化的过程与国外发达国家人致相同,但起步普遍较晚:l}l

 

    3.3 SLB .......29-31
        3.3.1 历史....... 29
        3.3.2 典型拓扑....... 29
        3.3.3 ACE简介....... 29-30
        3.3.4 ACE基本概念....... 30
        3.3.5 ACE基本原理....... 30-31
第4章 方案设计.......31-35
    4.1 信息系统架构....... 31-32
        4.1.1 横向的功能....... 31
        4.1.2 纵向的应用....... 31-32
    4.2 集群的需求.......32-34
        4.2.1 信息系统的角色....... 32-33
        4.2.2 信息系统的功能要求及集群....... 33-34
    4.3 本章小结....... 34-35
第5章 三种计算机集群技术....... 35-55
    5.1 基于前台的ACE案例....... 35-43
        5.1.1 背景分析....... 35-36
        5.1.2 物理拓扑....... 36-37
        5.1.3 逻辑拓扑....... 37
        5.1.4 详细配置....... 37-41
        5.1.5 测试 .......41-43
    5.2 基于中台的HADR案例....... 43-47


总结
    本文设计和实现了一套综合性的计一算机集群解决方案,分别从网络的负载均衡、数据库的数据同步、操作系统的综合容灾三个角度,归纳总结了三种计算机集群技术,阐述了它们各自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思路,并利川现有设备,将方案付诸实施。实验的过程以及测试的结果基本符合设计的预想,证明了该套方案的可行
    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包括:
    (1)研究分析了计算机集群技术的关键技术。
    (2)通过将网络技术与集群技术相结合,实现了网络的负载均衡技术。
    (3)通过扩展DB2数据库的数据复制功能,‘灾现了从于数据库的数据同步容灾功能。
    (4)通过AIX操作系统的HA特性,实现了基于操作系统的综合容灾特性。
    (5)将三类异构的集群技术同信息系统中的前台、中台、后台架构结合,部署了一套综合性的集群技术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1]陈静.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及关键技术[J].金卡工程,2004, 1: 62-63.
[2] Prucyk B. Specialist risk      attitudes and the bid-askspread[J] .The Financial Review, 2005,40: 231-253.
[3]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 , 2011  2: 5-6.
[4]陈静.金融信息化发展战略及关键技术[J].金卡工程,2004 1:  62.
[5]中商情报网.2009年中国银行业信息化建设与IT应用趋势研究报告[R] , 2009   1: 32-36.
[6] IBM文档.灾难备份中心的建立,2005:  1-13.
[7]陈梅.金融科技以客户为本武汉市商业银行24小时银行方案实践[J].金融电子化,2004,(11): 3-10.
[8]章文.LVs项目介绍[EB/OL].
[9]卓鹏.数据库实时数据复制在电信企业信息系统中的应用[J].现代计算机(专业版),2011,(10):  14-17.
[10]潘伟.基于Oracle 10g数据库系统高可用性框架研究与设计[D].大连海事大学,2010,(3):  13一15.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