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综合评价模型电子信息企业重点竞争力评论探析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mjt1985 点击次数:166
论文字数:56000 论文编号:sb201212302026135454 日期:2012-12-31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1章绪论

选题背景及意义

    全球化、知识化、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口益多样化、个性化和时尚化的消费需求,加剧了竞争程度,改变了竞争方式。一些大企业普遍面临生存挑战,在此背景下,一些企业把目光,从关注产品市场外部环境转向内在环境,加强对自身独特资源和知识(技术)的积累,以形成其独有的竞争力(核心竞争力)。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资源观”和90年代的“知识资本”或“知识观”概念的提出,正是为了积极响应这种转变。
    国家“十一五”规划提出了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将从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逐步转变为“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的集约型增长方式。电子信息企业属十高科技密度、高信息密度、低消耗、无污染、高产出的企业,具有能源利用率高,同时资源消耗低的特点。电子信息企业尤其是信息服务业和软件业,主要依赖人脑智力资源的开发和信息资源的开发,而不是大规模的消耗物质资源。电子信息企业的这种特性就可以使其冲破传统工业的发展所面临的物质资源供给有限的束缚。因此,在我国当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大前提下,如何发展电子信息企业在国民经济中显得更加重要了。
    目前,我国正处十建设新型工业化的建设时期,要求工业化和信息化共同发展,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若要实现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首先必须保证电子信息企业迅速发展。同时,要利用电子信息企业的高成长性、高渗透性和高关联性带动传统企业升级,进而催生出一批“新兴企业”,例如计算机软件企业、通讯行业、光机电一体化企业和光学电子企业等。
    面对新的发展现状和机遇,结合全球电子信息企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以及我国电子信息企业的发展环境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在我国电子信息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能够提出增强我国电子信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措施,就具有了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电子信息企业,是21世纪的朝阳企业和支柱企业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工业、交通、环保、生物医学、军事及第二产业等各行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电子信息企业在我国有比较好的现实基础。通过对电子信息企业核心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不仅可以为电子信息企业的发展提供依据、参考和方向。同时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为电子信息企业应该怎样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来应对国际竞争提供了借鉴意义。

2国内外研究现状

2. 1核心竞争力理论的研究

      (1)国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
    国外关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业当·斯密、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等的理论中。1776年,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指出,企业的内部劳动分工能够决定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进而影响到该企业的发展。而企业的核心能力理论,着重强调企业之间的能力分工,企业内部的能力分工决定企业的成长。
    20世纪50年代,飞利蒲·萨尔尼科在分析领导的行为过程中,曾提出企业特殊能力的概念。他认为能够使一个组织运行的比其它组织更好的特殊物质,就是该组织的特殊能力或竞争力。由十时间非对称决策的原因,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的矛后会导致内部博弈,出现自我抑制,因此,他提出,要保持持续发展需要不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协调行为。早期的特殊能力强调了一个组织优十其他组织的因素。

 

    3.2 我国电子信息企业发展........ 23-35
        3.2.1 我国电子信息企业........  23-27
        3.2.2 我国电子信息企业........  27-30
        3.2.3 我国电子信息企业........ 30-32
        3.2.4 我国与电子信息企业........  32
        3.2.5 我国电子信息企业发........  32-35
    3.3 我国电子信息企业核心........ 35-36
    3.4 电子信息企业核心竞争力........  36-40
        3.4.1 企业核心竞争力........  36-37
        3.4.2 电子信息企业核心........  37-39
        3.4.3 电子信息企业核心........  39-40
    3.5 本章小结........  40-41
第4章 电子信息企业核心........  41-48
    4.1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41-45
        4.1.1 模糊综合评价........ 41-42
        4.1.2 层次分析法及其........  42-44
        4.1.3 模糊综合评价模........ 44-45
        4.1.4 模糊综合评价的........  45
    4.2 电子信息企业核心竞争力........  45-47
    4.3 本章小结........  47-48
第5章 案例分析——A 企业........  48-63
    5.1 A 企业概况........  48
    5.2 问卷调查表的设计........  48-51
    5.3 问卷调查的样本选取与........  51-52
    5.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2-53
    5.5 评价与计算过程........  53-56

 

结论
    在本论文中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1)对核心竞争力理论进行了介绍,阐述了核心竞争力的定义和特征,以及核心竞争力理论的发展趋势和评价方法。
      2)从生产要素和企业战略等几个方面详细分析了我国电子信息企业的发展现状。
      3)以核心竞争力理论为基础,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分析了我国电子信息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在此基础上,将我国电子信息企业核心竞争力归纳为核心技术能力、核心员工能力、开拓市场能力以及经营管理能力四大部分,并依据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初步建立了电子信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
      4)综合运用模糊数学以及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电子信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