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本文先通过理论模型分析企业OFDI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然后使用2007-2022年我国上市企业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上市企业OFDI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通过了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并考察了企业的所有权、行业、规模、公司治理等特征对该影响的调节效应。
1绪论
1.1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国际贸易投资活动变得频繁。尤其是2001年“走出去”战略以来,我国各级政府出台配套的政策措施,鼓励企业进行OFDI(对外直接投资)。在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中国企业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国际分工和跨国合作,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呈现出快速增长势头。中国在对外直接投资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步与成就。根据《中国对外投资合作发展报告》(2022),我国OFDI分布在全球190个国家(或地区),覆盖率高达81.5%,境外企业达4.6万家。自2003年发布年度对外直接投资统计数据以来,中国已连续十年位列全球OFDI流量前三,愈发凸显对国际经济的贡献。截至2021年末,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占到全球存量的6.7%,位列第三,达到2.8万亿美元。可以看到,我国现在对外直接投资的金额庞大、分布广泛,这不禁让人好奇我国OFDI的成效究竟如何。目前而言,对外直接投资的效益已经有许多相关的研究。通常认为,OFDI有利于推动参与国的经济增长,助力全球价值链整合和知识传播,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然而,对外直接投资也面临一定的挑战,如政策风险、文化差异、市场竞争等。
本文将聚焦于企业创新绩效这一微观视角来研究OFDI的效应。我国很早就认识到创新是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自2006年以来,中国政府将发展自主创新作为国家发展规划的重中之重。随后,一系列新的政策也随之出台。因此,在过去十年中,中国在研发(R&D)支出上的平均年实际增长率接近20%,使其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大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2020)。如今全球经济增长脚步放慢,仅仅靠资源和人力堆砌的生产是不够的,而要通过自主创新带来技术进步,才能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创新活动已经成为企业发展进步和国家实力提升的重要决定因素。对企业来说,创新能开发新产品和服务,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带来更高的利润和更强的竞争力,也能在行业内获得更高的话语权。对国家来说,创新将掌握生产制造的自主性,更强的创新能力意味着具备更好的抗压能力以面对快速变化的经济环境和国际市场。创新能推动社会进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1.2研究意义
基于OFDI在外贸活动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创新对经济生活、国际交流不可忽视的影响,本文旨在考察我国上市企业OFDI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本研究将利用CSMAR数据库上市公司微观数据,从实证角度研究我国上市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行为是否有利于促进自身的创新绩效,各行各界都非常关注这个问题。该研究话题同时具有一定的学术理论意义与较强的应用价值。
(1)理论意义:在研究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时,现有文献更关注OFDI的动机、区位选择、影响因素等,而对OFDI的创新效应的分析则更多停留在国家和地区的宏观层面。并且,由于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起步较晚,相关企业层面数据相对少而杂,当前关于我国企业OFDI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并不丰富,对影响机制的探讨也比较局限。本文采用CSMAR数据库中的海外直接投资库,数据来源可靠完整,通过实证分析我国上市企业OFDI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比较具有说服力。同时,本文也对企业部分特征的调节效应进行了探讨,对影响机制的研究具备较强的价值。
(2)现实意义:在现今世纪疫情和局部冲突动荡交织的背景下,全球经济复苏乏力,许多经济体都面临经济增长压力变大、债务风险增加、融资条件恶化等困难。对中国而言,这些问题一方面意味着自身需要加强创新,渴盼这股活水能够为经济带来发展动力;一方面又意味着这些问题会影响到我国企业OFDI行为和效应。研究OFDI能否带来企业绩效创新提升,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创新力和竞争力,一方面也能通过总结过去的成效进而为下一步对外经济战略提供有益的启示。本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跨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效益,从而为相关政策制定者和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推动提高企业的研发创新能力和国家的国际话语权。
...............................
2文献综述
2.1企业OFDI的动机研究
OFDI(对外直接投资)是指一国企业在其他国家建立或购买企业,并在该国进行经营活动,主要包含跨国并购和绿地投资两种。这种形式的投资通常涉及对东道国企业的控制权或强影响力。有较多理论都对企业OFDI的动机和优势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其中很流行的是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它是美国经济学家邓宁综合了前人研究成果后提出的,也被称为Dunning的“OLI”范式,也就是基于Ownership(所有权)、Location(地点)和Internalization(内部化)的框架。所有权优势(O)是指跨国公司在国际市场上的成功往往基于其在特定领域或产业中具有的独特资源、技术、品牌或管理技能等所有权优势。这些优势使得跨国公司能够在国际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并为其进行跨国生产提供了基础。区位优势(L)主要来源于某些国家或地区相对于其他地方在资源、成本、市场、政策环境等方面的优势。跨国公司会根据不同的地点优势选择在特定地区进行生产,以最大程度地利用这些优势。内部化优势(I)指的是跨国公司通过在自己的内部组织中进行生产活动,而不是通过市场交易的方式,从而获得的优势。内部化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控制生产过程、保护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并提高生产效率。
基于以上特性,企业选择OFDI的目的和优势往往比较复合,我们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这些动机通常是互相关联的,并且可能由于国际环境、行业属性和企业特征而有所差异。因此,企业在决定进行OFDI时,一般会综合考虑这些因素。
国际贸易论文怎么写
.......................
2.2企业创新绩效的相关研究
企业创新是指在产品、服务、流程、组织、营销等方面引入新思想、新方法、新技术、新流程等,从而创造出新的或改进的价值,以满足市场需求或提升企业绩效的行为和结果。创新是企业和社会进步的驱动力之一,对提高生产效率、增强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企业的创新绩效是指企业在创新活动中取得的成果和表现。它通常用来衡量企业在创新方面的效率、效果和质量,反映了企业在创新过程中所实现的目标和产出。经过经济学家、统计学家等的共同努力,创新理论日臻完善(陈劲、陈钰芬;2006)。企业的创新绩效对其长期发展和竞争力至关重要。通过不断提升创新绩效,企业可以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适应市场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
下面介绍企业创新绩效的度量方法和影响因素。
2.2.1企业创新绩效的度量方法
创新绩效往往包括产品创新、过程创新、组织创新、营销创新、服务创新等多个方面。企业创新绩效的度量方式比较多样化,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种:
(1)专利数量和质量:专利是衡量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指标之一。可以通过统计企业获得的专利数量和专利质量(如引用次数、覆盖领域等)来评估其创新绩效。
(2)新产品开发:新产品开发是企业创新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可以通过新产品的数量、种类、销售额等指标来评估企业在新产品开发方面的绩效。
(3)市场份额增长:市场份额增长可以反映企业创新活动的市场影响力和竞争优势。通过比较企业在创新产品上的市场份额变化来评估其创新绩效。
(4)研发投入与产出比:研发投入与产出比可以反映企业在研发活动上的效率和成果。通过比较企业的研发投入和产出的关系来评估其创新绩效。
(5)员工创新能力:员工创新能力是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保障。可以通过员工参与创新项目的数量、提出的创新建议数量等指标来评估企业的创新绩效。
..................................
3 理论基础与研究假设 .......................... 13
3.1 OFDI影响创新的理论基础 ..................... 13
3.1.1 学习效应 ................................... 13
3.1.2 协同效应 ................................. 14
4 研究设计 ........................... 19
4.1 基准模型 ........................... 19
4.2 变量解释 ............................. 19
5 实证结果分析 .......................... 24
5.1 实证回归前的检验 ........................ 24
5.1.1 相关系数检验 ................................. 24
5.1.2 豪斯曼检验 ................................. 24
6美的收购德国库卡案例分析
6.1案例介绍
美的集团是中国一家全球知名的综合性科技集团,成立于1968年,总部位于广东省佛山市。从23人的创业团队开始,依次从事生产塑料瓶盖之类的低端产品,公司扩大后自1980年开始生产金属电风扇,正式加入家电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壮大,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家电行业领军企业之一。公司主要业务涵盖智能家居、楼宇科技、工业技术、机器人与自动化以及数字化创新等多个领域。美的产品包括空调、冰箱、洗衣机、微波炉、电热水器等,以其高质量和创新性享有良好声誉。
德国库卡(KUKA)成立于1898年,总部位于德国奥格斯堡,是机器人技术领域的先驱之一。库卡的产品范围包括工业机器人、自动化系统、智能制造解决方案等,涵盖了汽车制造、电子、物流等多个行业。除了工业机器人,库卡还开发了智能机器人系统,如协作机器人和移动机器人,以满足不同行业的自动化需求。库卡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客户基础和销售网络,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解决方案和优质的服务,成为全球自动化领域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2017年1月6日,美的集团成功以292亿元收购库卡集团81.04%的股份,本次交易完成后美的共拥有库卡94.55%的股份。但这一过程并非一帆风顺。美的集团主要面对三个问题。首先是交易价格的不确定,美的无法对库卡进行并购交易前尽职调查,这使得美的无法获得其资产准确的估值报告;其次是面临各方阻力,包括库卡业务本身涉及的反垄断调查,美国外资投资委员会的审查,以及德国和欧盟政府对这次并购的抵触——预先安排西门子公司参与竞争,甚至还要提出新增反收购条款;最后是美的集团自身面临支付方式选择的问题。面对这三个问题,美的集团采取了以下措施。
国际贸易论文参考
.........................
7结论和展望
7.1研究结论
近年来,我国对外投资合作平稳发展,对外开放质量不断提升,制度型开放不断取得进展。而持续提升创新能力、从中国制造转为中国创造也是我国的重要愿景。企业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是否有利于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这是学术界、政府、企业和社会都非常关注的问题。本文先通过理论分析企业OFDI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然后使用2007-2022年中国5267家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从实证角度分析我国上市企业OFDI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且通过了不同时间段检验、替换解释变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第一,我国上市企业OFDI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是积极的,且这一结果在进行了内生性处理、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
第二,进一步研究企业特征对该效应的影响,发现企业的所有权、所处行业以及人数规模都具有一定的调节效应。具体如下:
(1)相比民营企业,国有企业OFDI对创新绩效的提升更明显,这可能是由于国有企业的资金优势、政策优势、技术优势等原因。
(2)企业的行业属性具备调节效应,隶属高技术产业的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能产生更明显的创新绩效提高效应。可能是因为处于高技术产业的企业具备更强的创新动机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学习效应、协同效应。
(3)人数规模较小的中小型企业会对OFDI的创新促进效应有所削弱。可能是由于人数较少的企业在OFDI过程中所需的人力占到自身人数的很大一部分,从而难以派出人才进行技术学习与交流,抑制了吸收能力。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