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6566 论文编号:sb2023120314401751518 日期:2023-12-13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国际贸易论文,本文从持续优化网络布局,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数字经济立法,优化国内数字经济发展环境;充分发挥数据要素价值,推进服务业数字化转型;加强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促进服务贸易更加便利化四个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国际贸易论文怎么写
国际贸易论文怎么写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服务贸易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不断提升,自2005年以来,全球服务贸易的平均增速超过了货物贸易,逐渐成为了当前全球贸易增长的新引擎。《2019世界贸易报告》明确指出服务贸易是全球贸易中最具活力的贸易形式,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我国也越来越重视服务业的发展,将服务贸易视为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的重点内容,商务部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额为6617.2亿美元,连续7年位居世界第二位,其中服务出口额为2806.3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28.4%,年均增速5.1%,高于货物2.5个百分点。然而,我国服务贸易发展并不平衡,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却长期处于贸易逆差状态,这集中反映出我国服务贸易出口缺乏国际竞争力。
与此同时,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区块链、3D打印、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各领域不断地深入融合,全球数字经济得到蓬勃发展。《2018年世界贸易报告》指出运用数字技术手段能极大提升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推动国际贸易尤其是服务贸易发展。根据WTO统计,2020年受疫情影响,世界服务贸易下降了15.4%,然而数字贸易出口实现逆势增长3.8%,占服务贸易的比重进一步提升至62.8%。数字经济基于贸易方式数字化和贸易对象数字化两种途径,改变了传统服务贸易的商业模式和交易方式,同时催生了在线教育、远程医疗、共享平台、跨境电商等服务新业态和新模式,给世界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目前,全球超过50%的服务贸易已实现数字化,未来服务贸易占国际贸易的比重将会越来越大,成为推动全球贸易持续发展的重要力量。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本文的研究主题是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共分为六个章节,每个章节的具体研究内容为:
第一章是绪论部分。首先对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进行阐述,接着介绍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概括全文的整体框架,最后介绍论文存在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深入分析本文的价值所在和改进空间。
第二章是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首先是理论基础部分,对与本文研究主题较为紧密相关的理论进行介绍,包括贸易引力模型、交易成本理论与规模经济理论,这为本文后续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之后对现有的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回顾,从数字经济、服务贸易及数字经济发展对国际贸易影响三个方面进行总结与述评。
第三章是全球数字经济发展与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现状分析。对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现状的分析,从全球数字经济总体规模、国别发展差异两个方面展开。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现状的分析,从服务贸易出口规模、服务贸易出口国别结构和服务贸易出口产业结构三个角度介绍,得出目前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是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机理分析。参考国内外相关理论和相关文献,总结出数字经济主要基于贸易方式数字化降低服务贸易成本、基于贸易对象数字化优化服务贸易结构这两种途径来促进中国服务贸易出口。
第五章是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影响的实证检验。在参考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数字经济内涵及指标的可得性,首先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对中国和进口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进行测算。然后采用扩展的引力模型,利用平衡服务贸易数据库(BaTIS)中我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2009-2019年的双边服务贸易数据,以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为核心解释变量,并加入GDP、地理距离、文化距离和货物贸易出口等控制变量构建计量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之后采用Novy(2013)模型测算服务贸易成本,并借鉴Baron和Kenny(1986)的逐步回归法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来检验服务贸易成本的中介作用,再之后进一步考察分国别、分服务贸易类别和部门的异质性分析。
第六章是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基于理论和实证分析结果对本文的研究结论进行归纳总结,并从数字经济角度对促进中国服务贸易出口更高质量发展、更高水平开放提出政策建议。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理论基础
2.1.1  贸易引力模型
引力模型的思想和概念源自物理学中牛顿提出的万有引力定律:两物体之间的相互引力与它们的质量大小成正比,与它们之间的距离远近成反比。最早将引力模型用于研究国际贸易的是Tinbergen(1962)和Poyhonen(1963),他们研究认为两国的贸易流量与两国各自的GDP成正比,与两国之间的距离成反比。此后,贸易引力模型成为国际贸易实证研究的流行工具,在双边贸易流量影响因素实证研究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理论基础也越来越完善。
贸易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主要以一般经济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为主。一般经济理论方面,Anderson(1979)是较早探索贸易引力模型经济理论基础的学者,基于偏好具备不变替代弹性和不同来源地的产品具有差异性的假设,他构造了支出系统模型,严格推导出了贸易引力模型的简单形式。Bergstrand(1985)则采用一般均衡法推导了引力模型,他认为传统引力模型缺少价格变量而存在偏差,因此他构建了一般均衡贸易模型,并通过不变替代弹性效用函数和不变转移弹性生产函数构造了需求函数和供给函数,这样价格作为内生变量被纳入贸易方程,从而改变了价格在贸易中仅仅充当平衡工具的传统认识。但以上的研究都没有把引力模型与经典贸易理论结合在一起,解释力度因而大打折扣。为从根本上解决贸易引力模型的理论来源问题,一些学者以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进行了探索。Deardorff(1995)研究表明,无论从有摩擦贸易还是无摩擦贸易的H-O模型中都能推导出简单的引力模型,对于无摩擦贸易,两国不存在贸易成本,最后推导出的引力模型没有距离变量,加入贸易成本后,最后推导出的引力模型具有贸易成本。在此基础上,Wei(1996)则进一步将贸易成本分解为可测量的距离和关税,从而使有摩擦贸易模型具有可操作性。Evenett和Keller(2002)同样采用H-O模型,并应用规模报酬递增理论,推导出了双边贸易在完全专业化和不完全专业化的贸易流量公式,从而把引力模型与微观经济理论和国际贸易理论都联系在了一起。经过学者们的不断努力,贸易引力模型的理论基础还没有达成共识,但已经足够证实该模型的可靠性,本文也以贸易引力模型作为主要的实证模型。
...............................
2.2  文献综述
2.2.1  数字经济的相关研究
(1)关于数字经济概念及内涵的研究
“数字经济”概念最早由美国学者Tapscott和McQ ueen(1996)提出,他在其著作《数字经济:网络智能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中用数字经济一词来指代互联网兴起后的各种新生产关系和商业模式。此后,众多的学者对数字经济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探索。早期数字技术主要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数字经济的涵盖范围集中于信息产业和电子商务等具备互联网技术的商业活动。Kling和Lamb(1999)认为数字经济是一种产品和服务的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高度依赖于互联网技术的经济形式。Mesenbourg(2001)则认为数字经济主要由电子商务基础设施,电子业务和电子商务三部分构成。后来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催生了大量的新兴数字产业,并与传统领域不断融合渗透,数字经济的内涵也在不断扩充。Dahlman et al.(2016)认为数字经济是多种通用技术和人们通过互联网及相关技术开展的一系列经济和社会活动的融合,包括数字技术所利用的物理基础设施、用于接入的设备、为其供电的应用程序以及它们提供的一系列功能。Knickrehm et al.(2016)将数字经济定义为广泛的数字投入中获得的经济总产出份额,这些数字投入包括数字技能、数字设备以及生产中使用的中间数字商品和服务。Bukht和Heeks(2018)同样认为数字经济是经济产出中完全或主要由数字化产品和数字服务所创造的那部分,并分为三个层次,最核心的层次是数字部门,包括传统IT和ICT部门;第二层次是狭义的数字经济,包括数字服务,平台经济等;第三层次则是广义的数字经济,包括精准农业、电子商务、电子业务等。中国对数字经济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李晓华(2019)认为数字经济主要被划分为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两种类型,其中数字产业化相当于传统信息产业,而产业数字化是信息技术与其他产业部门在不断融合中产生的数字经济活动。孙杰(2020)表示要从经济活动这个概念为基本出发点去理解数字经济的内涵,其核心是数字化知识、信息的传输与交易等这类生产性的服务活动对实体经济发展的促进效应。陈晓红等(2022)则给数字经济一个相对宽泛的界定,认为数字经济是以数字化信息为关键资源,以互联网平台为信息载体,以数字技术创新驱动为牵引,以一系列新模式和业态为表现形式的经济活动。包括数字化信息、互联网平台、数字化技术和新型经济模式和业态四个核心内容。
.............................
3  全球数字经济发展与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现状分析 ....................... 17
3.1  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现状 ................................ 17
3.1.1  全球数字经济总体规模 ....................... 17
3.1.2  数字经济国别发展差异 .................................. 19
4  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的影响机理分析 ................... 27
4.1  基于贸易方式数字化降低服务贸易成本 ................... 27
4.1.1  运输和物流成本 ............................ 27
4.1.2  跨境成本 ............................ 28
5  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 ........................ 33
5.1  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测算 ......................... 33
5.1.1  数字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 33
5.1.2  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测算方式 ............................... 33
5  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影响的实证研究
5.1  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测算
5.1.1  数字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由于中国信通院对数字经济规模进行直接测算的年份较晚,且测算国家仅有47个,数据量较少,不足以开展本文的后续实证检验。因此本文采用当前学者的普遍做法,通过构建多维度的数字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来测算样本国之间的相对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一个国家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不能依靠单一指标衡量,需要考虑各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评价。目前,国际上已经有一些较为成熟的数字经济衡量指数,如前文所提到的国际电信联盟构建的信息化发展指数(IDI),世界经济论坛提出的网络就绪指数(NRI)等,但是由于这些指数均存在某些关键年份和国家的缺失,无法直接应用,因此许多学者也结合研究内容构建了相应的数字经济指标体系。本文在参考这些文献后,基于数字经济的内涵和特征以及指标的可获得性和完整性,从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技术外向竞争力、制度保障与创新环境三个方面共选取了11个指标来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指标体系。具体指标体系见表5.1。

国际贸易论文参考
国际贸易论文参考

............................
6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研究结论
根据前文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现状、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和数字经济发展对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影响三方面的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
(1)关于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现状
本文第3章从出口规模、出口产业结构和国别结构三个角度分析了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现状。从规模上看,中国的服务贸易出口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起其增速高于同期中国货物出口和全球服务出口增速,但由于服务进口明显大于出口,服务贸易长期出于逆差状态,这反映出中国服务贸易整体发展不足,出口缺乏国际竞争力,不过2019年起逆差开始逐年缩小。从产业结构上看,金融、保险、电信计算机和信息等知识密集性服务出口的比重正不断上升,年均增速高于传统服务,但中国服务出口仍以传统服务为主,运输、旅行、其他商业服务是服务出口的三大传统服务部门。从国别结构上看,中国服务贸易出口集中于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或地区,主要包括中国香港、美国、韩国、日本、新加坡等。
(2)关于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
本文第5章测算了2009-2019年中国和57个主要服务贸易伙伴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研究发现所测样本国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整体呈现稳步上升的趋势,且一国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与其人均GDP呈现明显的正向相关性。具体来看,新加坡的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得分和排名稳定性最好,多年居于样本国家最高水平,这与其积极构建数字经济行动框架,实施一系列包括“智慧国”建设政策密切相关。丹麦是样本国中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得分年均增速最高且排名提升最快的国家,2019年其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得分居于首位,相较于2009年提升了16位,国内数字化水平领先于欧盟大部分国家。中国的数字经济体量巨大,仅次于美国,但竞争力还不够明显,2019年数字经济发展水平排名居于第12,相较于2009年下降了4位。此外,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绝大部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得分处于较低水平,但普遍增速较高,其中阿尔及利亚的年均增速位居第二。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