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开放空间拓展的城市地景建筑设计策略思考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65966 论文编号:sb2024040814564652177 日期:2024-05-02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建筑论文,笔者认为地景建筑的发展模式绝不是一成不变的,面对各具特色的城市地域,地景建筑会细化分支出多种适用于特定环境的建筑类型,只要因地制宜地拟定合理策略就能实现城市整体环境的良性发展。 
第1章  绪 论
1.1选题背景
1.1.1城市的高强度开发对开放空间造成挤压
城市化的本质是由于人口聚集、城镇面积与规模扩张而带来的一系列变化的相关过程,其表现方式为社会结构、经济结构、城市生存空间的转变以及土地利用方式的流转等[1]。建国之初,我国人口约为5.4亿,其中城镇居民仅有0.58亿,城镇化率为10.64%。截至2020年,我国城镇化率已经到达63.89%。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乡镇人口向城市涌入,城区内的土地商业价值水涨船高,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地产商对城市土地进行高强度开发,造成城市中心区密度不断增加。高密度建筑分布带来的生态恶化及交通堵塞也对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了极大影响。
现代主义建筑的泛滥带给了城市诸多的问题:城市交通的混乱、建筑间的非人性化、景观的缺失和场所感的破坏……建筑既以其为背,又最终融入其中,成为它的一个组成部分。在高密度的城中区内,大量发展用地被征用以满足城市发展需求,在土地利用方面,城市开放绿地公园及大面积公共广场被用来城市建设开发,占据了城市居民的休闲活动空间以及城市生态景观空间。从城市交通来说,为满足城市物质及人群流动,大量的高架、轨道运输系统被设置在车流丰富的城市空间中,将完整的开放空间分割,降低了城市开放空间的互达连续性。在城市空间方面,高容积、高密度的建设模式消耗了宝贵的城市土地资源,使城市呈现出密集化的空间状态,城市开放空间也因此受到挤压。
.......................
1.2相关概念及范围界定
1.2.1相关概念
(1)开放空间及其拓展
在1877年伦敦出台的《大都市开放空间法》中,首次出现了“开放空间”这一概念[6],其在 1906 年伦敦发布的《开放空间法》中被定义为“任何围合或是不围合的用地,其中没有建筑物,或少于 20/1 的用地有建筑物,其余用地作为公园和娱乐场所,或堆放废弃物,或是不被利用的区域”[7],而国内,初次将城市开放空间的概念引入城市设计研究中的是南京大学地理学系,其主张协调城市开放空间与其他城市空间的关系[8]。
论文中的开放空间是城市空间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是向市民公众开放,为城市各种公共活动、社会生活服务的空间场所及环境。它包括城市中的广场、步行、亲水及绿色空间 [9]。对城市居民的容纳与吸引以及空间的开敞水平是城市空间开放的关键。开放空间是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的集合,城市中存在的自然生态空间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开放空间的扩展是对城市广场空间、生态绿地、自然滨水景观以及交通路径形式的变形拓扑及总量的提升。其体量扩充不以占用其它城市功能空间为代价,而是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优化城市空间环境、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作为目的所进行的空间多元化营造。
(2)地景及地景建筑
地景:顾名思义,即为自然大地景观,其包括自然生态系统中因板壳运动、气候变迁等因素作用产生并拥有各种肌理形态的天然地貌景观。
地景建筑:即建筑形态在经过对大地形态的回应、介入、重塑、整合之后,表现出水平伸展的大地景观的特征,并最终达到建筑与大地形态同质的一种建筑类型。它目的在于追求创造人与自然环境、人造环境间的和谐[10]。“地”与“景”所代表的更多是建筑周围的地形及地貌景观,其与建筑和周围环境的融合程度有关,当建筑与所在场所形成一定的和谐关系,那么就可以称之为“地景建筑”。这种关系可以是空间的拟合、地形高差的延续、建筑体量的消隐、景观意象的隐喻、以及建筑材质与环境的契合。
.........................
第2章  地景建筑概述
2.1地景建筑的发展
从古至今,地景建筑并非偶然出现,从受生产力因素限制而成的掩土穴居模式,到受生态意识影响产生的大地艺术形式,再到城市地景建筑的兴起,地景建筑都展现了其极为强大的环境适应能力。当下,纷繁多样的地景建筑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塑造城市地表,但无论其造型多么新颖、建造工艺多么先进,都离不开将建筑植根于大地的空间形态生成逻辑。这种简单直白的形态本质历经不同的经济水平与思想意识发展阶段,会产生丰富多元的地景形式,其在呈现发展脉络的同时,也激发了关于地景建筑的新思考。因此通过分析最早的掩土建筑,可以脱离当下的城市背景,纯粹地发掘早期地景建筑与大地的结合形式,为后来有关地景建筑的意识化转变提供依据。
2.1.1掩土建筑
“上古穴居而野处”,挖穴而居是早期文明起源时人类最原始的居住方式,由于早期人类社会生产力低下,因此通过天然形成的洞穴罅隙或利用有利地势所开拓的人工孔洞来免遭自然极端气候以及猛兽蛇虫的侵扰成为人类与自然抗衡的有效方式,从根源来看,这种建筑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建筑类型,是建筑第一次与大地形态真正的契合。并在世界各种文化与文明中,这种建筑均有存在的迹象,例如我国黄土高原地区的窑洞民居(图2.1)与土耳其的崖居、北非突尼斯的地下穴居(图2.2)都是各自文明适应所在地区生活环境的智慧体现。其特点都是利用大地、山崖土质及石质的可塑特性进行一系列下沉、侧向挖掘操作,使形成的空间内壁自成一体化支撑结构以完成空间的整体构建。这使建筑与大地的形态结合在早期就得以实践,形成了所谓的“掩土建筑”。

建筑论文怎么写
建筑论文怎么写

........................
2.2地景建筑的价值
2.2.1激活建筑外部空间
建筑外部空间是从自然当中限定自然开始的,并且与无限延伸的自然不同,外部空间是人为创造有目的性的外部环境,比自然空间更有意义[53] 。传统建筑外部空间包含建筑自身与外部大气所接触的部分,例如:水平维护结构屋顶与竖向立面表皮,也包括建筑所在基地与场地外部环境的过渡空间,例如:广场与道路空间。但地景建筑的出现改变了维护表皮的垂直向发展逻辑,其墙体形式可变,屋面空间也不再成为建筑的专属空间,通过舒缓的坡道,建筑屋面成为大地表层的延伸,并借此与城市空间产生交集,建筑与城市活跃要素进行信息功能交换,建筑外部空间由独立的内向型空间转变为开放的共享空间。
Snohetta设计的奥斯陆歌剧院(图2.6)在设计之初就将公共开放性作为建筑的核心设计理念,建筑将屋面倾斜面对滨水景观,成为城市公共观景平台,其体量虽然巨大但是多次折叠的屋面紧紧的嵌入地表,表现出足够的亲和力,游览者可以通过坡道直达歌剧院顶端,通过路径的变化产生多方位的景观感受。大理石的屋面与地面铺装通过材料的视觉张力向游览者暗示屋面空间的可达性,使人们可以不经意间踏入剧院的外部空间之中(图2.7)。外部空间的塑造激活了此片区域的空间与景观活力,赋予了建筑开放的城市属性。
...................
第3章 开放空间拓展式城市地景建筑解析 .............................. 33
3.1 概念阐述 ................................ 33
3.2 环境背景 ...................................... 34
第4章 城市开放空间拓展式地景建筑案例研究及应用分析 ............ 54
4.1 案例研究 ...................................... 54
4.1.1 衢州体育公园 ................................. 54
4.1.2 杭州云栖小镇会展中心 ........................... 57
第5章 城市开放空间拓展式地景建筑设计策略 ................................ 69
5.1 城市视角下的地景策略............................. 69
5.1.1 留白城市基底 ...................... 69
5.1.2 模块化生长 .............................. 70
第6章  高架桥下的地景——济南浆水泉西路市民文化中心方案设计
6.1项目概况
6.1.1前期分析
(1)区位分析
济南浆水泉西路市民文化中心项目用地处于城市密集空间之中,场地内部由高差产生的下沉空间、周边交错的高架快速路以及高密度的住宅区规划使建筑面对复杂的城市空间环境,且从此片城市区域来看,项目是为数不多的集商业、餐饮、文化、娱乐功能一体的公共建筑,这就使建筑必须从为市民提供城市开放空间的角度出发,通过对建筑外部空间的强化塑造出连接城市公共空间的开放建筑界面,并将场地周边的景观、交通要素进行整合,以提高此片区城市空间的品质,激活社区的活力。
地理位置上,项目基地(如图6.1)位于二环东路与旅游路交接处,临近荆山路和经十路,交通便利,可达性较好。地块东侧为高速花园小区,且贴临的浆水泉西路及未来东向延伸建设的规划路,可串接多个居住社区。

建筑论文参考
建筑论文参考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研究成果
城市开放空间拓展式地景建筑是在城市空间环境中以地景形式为主的建筑类型,其依托与大地形态的拟合关系,将城市地表作为建筑水平延伸的基面,把建筑外部空间作为联结城市开放空间与场地环境的介质,并统筹场地周边的空间、景观及交通等要素,使建筑打破自身的封闭状态,从而将建筑顶界面接入城市开放空间,以承载复合多样的城市功能,为市民提供日常生活交往的场所。同时,建筑将自身外部路径纳入城市交通路径体系中,实现城市区域交通的连续可达性,为断裂的城市肌理提供联通性路径连接。开放空间拓展式地景建筑继承了地景形态的高度可变性,其通过对城市周边自然生态地貌的形态模拟,将生态风貌还原于城市空间之中,并借助建筑内外空间的路径变换,为来访者提供与景观互动的自然休闲空间。城市开放空间拓展式地景建筑将自身积极地融入城市空间之中,构建了功能集约化、景观生态化、交通便利化的城市开放空间体系。
论文通过对开放空间拓展式地景建筑的研究后得出以下结论:
(1)地景建筑会根据时代的更迭充分回应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不同空间需求,具备一定的自适应能力。从发展过程来看,从最初的掩土形式到目前城市空间地景化潮流的兴起,都与其所对应的社会生产力与城市空间发展状况紧密相连,现代建筑在蓬勃发展的同时为城市带来空间、生态、交通等方面的压力,由此形成的城市环境不可避免地对人们的生活居所形成负面反馈。地景建筑本是一种强调与地表进行空间形态融合的建筑形式,但在城市环境因素的刺激下,地景建筑将关注的重点由自身转向建筑外部空间,并根据所处场地空间矛盾的不同积极调整自身的空间与形态变化,以丰富的外部空间积极回应复杂的城市环境,也因此产生了多种不同的地景建筑类型,开放空间拓展式地景建筑便是其中之一。虽然地景形式增加了建造与维护成本,但其结合时代发展满足城市空间发展需求,充分激发密集城市区域的空间活力,创造的价值远远超过其自身弊端带来的影响,因此具有一定的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