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城镇低效存量用地识别与更新设计思考——以正镶白旗明安图镇为例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75666 论文编号:sb2024022820031251893 日期:2024-03-08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建筑论文,本文以明安图镇为研究对象,在明确低效存量用地概念及认定标准与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探索,探究适用于草原城镇低效存量用地的识别方法并进行实证研究,总结其成因及类型,提出针对性的更新策略并选取典型地块进行设计。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课题来源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草原聚落空间模式与适宜性规划方法研究》(51868057);国家青年科学基金《基于人地关系的草原城镇空间绩效评价方法与实证研究》(52208064);内蒙古自治区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面向高质量发展的草原城镇空间绩效评价方法研究》(S20210188Z)。
1.1.2 研究背景
(1)国家总体目标战略——低效存量用地识别与更新是对城市更新行动的积极贯彻与响应
当下,城市发展已由“增量提速”进入“存量提质”的新阶段,城市更新日渐成为城市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并逐步上升为国家战略。《北京市城市更新条例》的颁布,为城市更新工作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提供了样板和示范。时代背景下,低效用地再开发为各地在国土空间规划中推进城市更新提供重要途径,有利于城镇补短板、强弱项,优化国土空间功能布局,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和活力。在国家严控城镇外延式发展政策要求下,草原城镇面临着土地利用低效、空间资源浪费等问题,阻碍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利于城镇化与城市更新的推进。因此,草原城镇低效存量用地识别与更新是对草原地区城市更新行动的积极响应,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2)新时代新规划理念——低效存量用地识别与更新是对当下规划思维的严格把控与落实。
当前,中国经济已迈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张为主转向调整存量与做优增量并举,国土空间规划改革目标就是提高国土空间利用效率,实现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新时代背景下,要实现以人民为中心总目标,需要塑造高品质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需要坚持底线思维,以生态文明建设为引领,将城市作为有机生命体,探索内涵式、集约型、绿色化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增强城市韧性;需要立足本地自然和人文资源禀赋,彰显地域文化特征。对于草原城镇而言,生态问题突出且重要,生态红线是城镇发展最重要的底线,低效存量用地的识别和更新工作是在严格把控底线约束条件下,解决土地问题的突破口,也是实现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手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草原城镇低效存量用地识别方法,采用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草原城镇低效存量用地的识别,通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实现对城镇用地的精细化识别。
(2)进行草原城镇低效存量用地识别的实证研究和识别结果的深入分析,以典型草原城镇明安图镇为例进行全面识别,并采用核密度、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方法进一步分析低效存量用地空间分布特征。
(3)探讨低效存量用地的成因并据此总结低效类型,分类提出更新策略并进行典型地块的更新设计,以期为草原城镇用地模式的优化和低效存量用地的更新工作提供一整套具有实践意义的操作流程,最终实现草原城镇国土空间高质量发展的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目前草原城镇空间规划研究处于起步阶段,空间设计的量化研究较少。本文结合草原城镇地域特色,从开发建设、政策治理、经济活力、环境品质、地域人文五方面出发,形成一套适用于草原城镇的低效存量用地识别体系和特色化的草原城镇更新策略,为提升草原城镇空间品质,探索城市更新路径提供量化依据。
(2)实践意义
充分利用低效存量用地是保障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推进草原城镇低效存量用地的识别和更新工作是草原城镇深化改革创新、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大举措。现阶段,全国各地试点已开展了众多的城市更新实践并总结出相关经验,但关于草原城镇的低效存量用地更新策略研究较少。本文总结的设计策略能够积极指导草原城镇更新建设实践,提升城镇空间品质,同时可以为其他类似地区低效存量用地识别和更新工作提供科学参考。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研究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低效存量用地
国土空间规划强调高质量、集约化发展,既有研究多从经济、社会、生态等多维度切入,从用地类型、规模、结构、强度等多方面进行土地利用效益评估,与城市空间高质量发展要求不匹配的用地都应纳入低效存量用地范畴。《关于深入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指导意见(试行)》(国土资发〔2016〕147号)要求严格把控改造开发范围,并明确给出城镇低效用地的范围,主要包括经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确定的不存在争议、权属清晰的用途不合理的城镇存量建设用地,不符合安全生产和环保要求的用地,“退二进三”、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禁止类与淘汰类产业用地,明确指出现状闲置用地不得划入城镇低效用地开发范围。目前多数学者将城镇低效用地内涵界定为:在布局形态、利用效率、规划用途、安全、环保等方面不符合要求的存量建设用地。本文研究范围集中于城镇中心城区,主要针对城镇建设用地中利用效益比较低的土地利用类型进行研究,因此将城镇低效存量用地概括为:整体利用粗放、土地效率低下、不符合城乡规划及消防要求、配套设施落后、修建年代久远、房屋质量存在安全隐患、环境脏乱差的各类城镇建设用地。
2.1.2 城市更新
目前,城市更新的概念在国家层面尚未形成统一的定论。自201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强调“城市更新”概念后,我国城市更新工作迎来了快速发展期。近些年,随着城市更新被写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城市更新试点工作开展等,城市更新成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多数学者认为城市更新是一种针对城市不适应社会发展的特定地区的建设投资、活化利用活动,可通过整治、改善、拆除重建等多种方式进行。从城市更新范围类型来看,主要包括居住类、产业类、设施类、公共空间类和区域综合性城市更新,多数针对老旧小区、旧工业区、旧商业区、城中村等城市空间类型。从城市更新目的意义来看,强调城市建成环境质量的整体提升,包括功能置换、结构调整、活力提升、风貌改善、文化传承等,有利于补足设施短板,提升环境空间品质,促进经济空间提质增效,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价值。
...............................
2.2 低效存量用地认定标准与分类
2.2.1 按使用状态分类
(1)批而未供土地
批而未供土地是指依法由国务院或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新增建设用地中未供应出去的土地,经过一定时间积累,会出现一种不平衡状态,地方无法有效实施土地供应,就会形成一定规模数量的批而未供土地。一般来讲,批而未供土地出现原因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用地虽已批准,但因征地拆迁工作长时间没有落实,无法达到供地条件要求。②地方城市发展方向、城市规划等调整后,导致与原招商企业承诺的规划等条件无法履行,或因市场环境变化影响,使得招商项目未能落地实施。③部分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或者其他用地,虽已实施建设但未履行供地手续,仍按未供地块认定。④受客观条件所限制而无法实施的供地情况。
(2)供而未用土地
概括来说,供而未用土地包括闲置土地和已经办理供地手续或已经批准使用、未按约定时限进行动工建设的土地,或者建成度过低的存量用地。《闲置土地处置办法》给出闲置土地具体的认定概念,包括1年内未动工开发的国有建设用地、已动工开发但开发建设用地面积不足1/3的、中止开发建设满1年的国有建设用地。其形成原因可归纳为政府原因和企业原因,如政府未按照约定条件交地、因国家确需调整规划和建设条件、或者因市场环境改变,企业自身发展政策有调整等。
.............................
第三章 低效存量用地识别方法研究 ................................ 20
3.1 识别方法选择 .......................... 20
3.1.1 定性 .................................... 20
3.1.2 定量 ........................................... 20 
第四章 低效存量用地识别实证研究 ........................... 39
4.1 研究区现状分析 ............................. 39
4.1.1 研究区概况 .................................... 39
4.1.2 开发建设 ........................................... 41
第五章 低效存量用地空间分布特征与成因 .............................. 71
5.1 低效存量用地规模占比...................................... 71
5.1.1 低效存量用地整体规模 ................................... 71
5.1.2 各项低效存量用地占比 ................... 72
第六章 低效存量用地更新策略与设计
6.1 开发建设不足型用地更新策略
6.1.1 完善布局,重塑空间格局
按照全域一盘棋理念,构建覆盖全域的发展战略,对整个城镇的低效存量用地更新方向做出引导。基于低效存量用地识别结果,整合土地资源,结合用地的多元功能性更新,实现中心城区整体空间格局的优化。由于草原城镇规模不大,因此应在现状基础上,强化商业、文化、行政中心的集中性,促进绿地、广场、市政、公用设施用地等功能用地合理布局。沿城镇发展轴,开发建设活动往往最为活跃,目前镇区街道以商业功能居多,在此基础上进行品质提升,构成整个城镇空间布局的骨架,规划形成以水系串联、山体渗透、老区与新区融合发展的城镇空间结构布局,增强城镇功能的影响力,促进城镇中心体系功能的完善,创造现代化宜居的草原城镇环境(见图6-1)。

建筑论文参考
建筑论文参考

..................................
结论
主要结论
提升草原城镇用地质量水平,是响应新时代建设发展要求、增强草原地区区域竞争力的迫切需要。明安图镇作为典型草原城镇,在交通区位、资源禀赋、人文风俗及发展水平等方面具有一定特殊性。本文以明安图镇为研究对象,在明确低效存量用地概念及认定标准与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探索,探究适用于草原城镇低效存量用地的识别方法并进行实证研究,总结其成因及类型,提出针对性的更新策略并选取典型地块进行设计。
(1)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识别草原城镇低效存量用地,定性研究结果表明:空闲地、低效行政办公用地布局零散,主要分布于老城区;批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集中分布于南部新区;物流仓储用地零散分布在河道两侧;科教文卫用地、公用设施用地整体较好,局部因可达性差、滨水空间利用不足等,导致空间相对低效。定量研究结果表明:低效存量居住用地布局零散,老城区和新区均有;低效存量工业用地主要集中于新区东部;低效存量商业用地主要分布于老城区北部和中心,沿主要街道链式布局。总体来看,新老城区均有低效存量用地点分布,但老城区更为密集。
(2)对草原城镇明安图低效存量用地规模较大的四类用地开展进一步分析,识别出低效存量用地片区共423个,总面积为208.44公顷,四类用地规模占比由高到低排序为:低效存量居住用地、低效存量工业用地、低效存量商业用地、空闲地,其中低效存量居住用地占比达65.22%。从低效存量用地分布社区看,各类低效用地均分布于不同的社区,但北山社区是低效点数最多的社区单元。此外,通过ArcG IS空间分析方法,进一步刻画明安图镇低效存量用地空间分布特征,具体来看,核密度分析结果表明,低效存量用地的空间分布形态特征呈“大散小聚”,各类低效存量用地的集聚程度和集聚核数量不同,但都在老城有明显的聚类,其中居住用地的分布对整体低效存量用地分布影响最大,这也与低效存量居住用地占比最大相符;标准差椭圆分析结果表明,明安图镇低效存量用地分布广阔,用地空间组织零散、破碎,可提升空间大;空间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低效存量用地的空间自相关程度高,聚类明显。
参考文献(略)


上一篇:广州乡村民宿在地性设计特色思考
下一篇:没有了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