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管理博士论文开题报告模板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开题报告 Proposal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065 论文编号:sb2021121219110840901 日期:2025-08-31 来源:硕博论文网
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本文将以工程管理论文为例,为大家分享一篇开题报告的范文样本,标题是“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研究”,具体详情如下。
一、论文开题报告基本框架
论文开题报告一般由以下八个部分组成(每个院校都有固定的开题报告模板,可能有所差异,大家可以参照各自学院的要求进行写作)。具体内容如下:
1.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2.研究目标及内容
3.研究方法
4.论文大纲
5.技术难点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6.预期成果及可能的创新点
7.论文工作计划
8.参考文献
二、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尽管运用工业化方式建造与更新SI住宅对实现我国住宅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前我国的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仍然作为前沿课题处于研究发展的初级阶段,造成目前问题的原因主要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
(1)可持续性内部多维度间的相互作用。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建立在经济可持续性、环境可持续性和社会可持续性等多重维度之上,研宄和实践中无法忽视可持续性系统构成的多维度属性;可持续性在各维度上均可划分为多个具体的目标,各基线目标之间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系统整体的可持续性,并呈现出复杂特征,为认知和研究带来挑战。
工程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工程管理论文开题报告
(2)可持续性与工业化建造方法及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复杂关联。在可持续性多维度间的相互作用下,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往往难以同时在所有维度上均取得最优表现,而是需要通过方案集成寻求各维度目标之间平衡;此外,工业化建造的实施要以完整的产业链为基础,需要多个利益相关方共同推进,由于各利益相关方立场的差异性,工业化建造方法的运用需要同时协调各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实现共同利益。可持续性与工业化建造方法及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复杂关联对SI住宅建造更新的实施造成了困难。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
博士论文开题报告 
(3)建造与更新全过程工作流程碎片化的影响。由于可持续性多维度间相互作用的存在及多类型工业化建造方式集成运用的要求,SI住宅工业化建造与更新过程的核心工作在时间、空间和组织等方面呈现出碎片化特征,对建设过程的集成优化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当前的建设管理模式下,建设流程的碎片化极大限制了工业化建造效能的发挥,阻碍了可持续性整体目标的实现。
综上所述,虽然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对实现我国住宅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但由于可持续性多重维度相互影响的复杂性,实施工业化建造与实现各维度可持续目标及协调各利益相关方利益之间的逻辑关系不明确,建造过程集成优化对实现可持续性目标支撑作用的认识不足,导致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实现机理研宄不够。由于实施过程中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各利益相关方无法充分发挥工业化建造对实现可持续目标的效用,工业化建造方法和管理不能很好地对接SI住宅的可持续性功能,限制了SI住宅对推动我国住宅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
1.1.2 研究意义
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国家民族的伟大理想成就和中国人民的美好生活愿望都将实现。住宅建设关系国计民生,对人民安居乐业和幸福生活意义重大。然而,在新型城镇化和国家中心城市建设背景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与人口集聚效应愈发明显,在促进国家经济腾飞的同时也使得住宅需求矛盾和住区更新问题更加突出,衍生出一系列经济发展、环境保护与社会治理问题。一方面是巨大住宅需求推动下大量全新住宅的建设,一方面是城市更新过程中大量未达设计年限的住宅被拆除,双重作用下造成了巨大资源浪费,对经济结构转型和社会治理增加了压力。鉴于此,抛弃“大拆大建”,综合运用新型建造方式和管理思维,走“工业化”“高品质”“可持续”的住宅建设道路已成必然。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本研究在对中国SI住宅建设与工业化建造发展研究广泛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系统探讨了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实现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讲,结合中国住宅建设面临的实际问题,将SI住宅可持续性与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相结合,从可持续性系统分析,可持续目标、工业化建造及利益相关方网络协同,建造及更新系统过程集成等方面,探宄如何运用工业化方式建造与更新SI住宅,在丰富可持续性研究内涵和外延的同时,揭示了SI住宅和工业化建造方法相结合对实现可持续性的科学机理,为SI住宅和工业化建造研究提供了新的研宄视角和思路,拓展了工业化建造管理研宄的研宄范围,并对我国住宅建设可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建设与管理策略制定提供理论支撑。
从实践意义上讲,本研究立足于当前中国住宅建设与工业化建造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可持续性实现机理探索,可以明确可持续性三重基线的具体表现以及之间的相互联系,梳理工业化建造方法和利益相关者与可持续性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并梳理了协同与过程集成的具体实施方案,可以为我国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工作提供可操作的工作实施和管理依据,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从而在SI住宅设计与工业化建造方法选择的结合,产业组织内利益相关方协调合作和过程管理等方面实施科学决策,少走弯路,充分实现住宅建设可持续的目标。
三、研究内容
本研究在系统文献综述和充分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系统梳理研究基础并构建研究方法,结合SI住宅的可持续性与工业化建造的可持续性,从研究基础概述,可持续性形成机理,可持续性目标、工业化建造与利益相关者网络协同机理和过程集成机理等对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实现机理展开研究,为我国的住宅建设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撑,具体研宄内容如下:
(1)研宄基础概述与研究方法构建
从可持续性基本概念和思想出发,分析住宅可持续建设与住宅建设可持续性的概念。在SI住宅概念与体系划分研宄和可持续性表现研宄的基础上界定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可持续性及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的内涵。论述与解决关键问题相关的研究理论基础,包括住宅产业化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协同理论、精益建设理论和并行工程理论,阐述相关研究理论在本研宄中的适用性。对研宄问题的范围和特性进一步界定,概述研宄方法选择的依据,分析各研究方法对研宄内容的支撑作用。
(2)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可持续性系统分析
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可持续性系统分析是后续研究的基础,该部分研究根据可持续性的三重基线,通过文献研究和要素过滤界定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可持续性系统要素集合,将三重基线上所有可持续性要素及其相互作用作为一个系统进行分析,运用基于行动式研宄的名义小组法判断各系统要素之间的联系,综合运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和矩阵实验室方法分析可持续性系统层次结构,三重基线之间的作用关系,以及三重基线各系统要素的划分和地位,在此基础上论述可持续性系统的构成和功能。
(3)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可持续性的网络协同机理研宄
分析可持续性目标、工业化建造方法和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平衡关系,研宂可持续性的网络化特征及协同机理,在此基础上运用元网络分析模型构建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可持续性的元网络协同模型。在确定多类型工业化建造方法的内涵和特征以及关键利益相关方的基础上,结合二模网模型从中心性分析、核心边缘结构分析以及二模转一模分析等方面对元网络协同模型内的关键建造方法、核心利益相关方以及网络协同关系进行系统分析,研宄可持续性元网络协同机理。根据网络协同机理,统筹考虑协同关系,提出面向可持续性的SI建造模式。
(4)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可持续性的过程集成机理研宄
在可持续性系统分析和网络协同机理的基础上,分析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系统过程的碎片化属性,阐述基于精益建造和并行工程的过程集成优化框架。结合精益建造理论、并行工程理论和住宅产业化论,运用IDEFO功能模型分析系统过程内各核心工作流程及之间的逻辑关系,运用设计结构矩阵模型进行系统过程集成优化,分析过程中的迭代、耦合与并行工作。根据优化分析结果,从过程优化实施、组织管理模式分析和现场建造策略分析等方面阐述了过程集成机理。最后通过一个案例研究验证过程集成机理的实践效果,并进一步就过程集成对实现可持续性目标的支撑作用进行论述。
四、研究方法
(1)理论研究与实践研宄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系统文献梳理SI住宅与工业化建造的相关理论,在理论研宄的基础上结合行动式研宄方法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并加深相关理论的探索,拓展理论的应用范围。
(2)多类型数据获取方法
本研究米用基于行动式研究(Actionresearch,AR)的名义小组法(Nominal group technique,NGT)、问卷访谈法(Questionnaireinterview,QI)、现场访谈与观察法(On- site survery:face-to-face interview and observation,OS)进行所需信息和数据的调研收集。
(3)模型分析方法
本研究主要运用关系型分析模型进行关系型数据计算与分析,主要包括解释结构模型方法(Interpretive structuralmodel,ISM)、矩阵实验室分析方法(Decision-making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DEMATEL)、元网络分析模型(Meta-network analysis,MNA)、二模网分析模型(2-mode network analysis model,2NA)、IDEF0功能模型和设计结构矩阵(Design structure matrix,DSM)。
(4)案例研究法
本研究运用基于行动式研究的案例研究法(Casestudy,CS)作为理论研究的补充,验证过程集成机理并加深拓展对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的认识。
五、研究结论
(1)在文献综述与行动式研究的基础上界定了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可持续性实现机理的内涵。通过对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及可持续建设概念来源和发展脉络的梳理,剖析了上述基本概念间的联系和区别,分析得可持续性描述的是事物的理想状态,可持续发展强调的是为实现理想状态而经历的过程和使用的方式,住宅可持续建设是通过可持续的建设方式实现住宅可持续性目标的系统过程和方法。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是SI住宅可持续性产品与工业化建造可持续方式的结合,可持续性实现机理既包括SI住宅功能本身的可持续性,也包括工业化建造及更新过程产生的可持续性影响,功能可持续性是方式可持续性的目标,方式可持续性是功能可持续性的基础,通过两者的结合可以实现住宅功能与建造方式可持续性的统一,从而有效应对我国住宅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2)从可持续性三重基线出发,结合解释结构模型和矩阵实验室法实施系统层次划分与因素分析,阐述了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可持续性的形成机理。研宄发现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可持续性的三重基线是以工业化技术为基础的,同时体现为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性的多个目标;各基线之间及各基线的目标之间存在交互关系,在三重基线内部,经济可持续性是前提,是最应优先考虑实现的维度,社会可持续性是系统向外部输出的终端,经济可持续性与环境可持续性之间关联较少,但共同支撑了社会可持续性目标的实现;社会可持续性的空间可变性是连接三重基线的纽带,空间可变性与经济可持续性中的功能适应性是最核心的两个系统要素;可持续性系统的最终目标是住宅使用者综合效用,体现了SI住宅的用户价值导向,在实施过程中,建造成本的控制是可持续性整体目标能否顺利实现的重点;可持续性目标应当通过三重基线的平衡来实现,并且在实施过程中重点关注系统内具有特殊意义的要素。
(3)运用协同理论分析了可持续性目标、工业化建造方法与利益相关方之间的网络协同关系,结合元网络分析模型构建了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的元网络协同模型,通过二模网分析阐述了网络协同机理,并提出了面向可持续性的SI建造模式。研宄发现工业化建造方、法与可持续性目标之间及利益相关方与工业化建造方法之间的对应关系共同构成了一个三元网络,可持续性整体目标的实现需要充分依据该网络关系,通过利益相关方、工业化建造方法与可持续性目标之间的综合协同来实现;在当前的研究与发展阶段,用于SI住宅填充体建造的部品序列化建造、模块化建造、SI分离设计与开放式设计之间具有高度集成性,是对可持续性整体贡献较大的核心技术,用于支撑体建造的预制装配建造、预组装建造和工业化现浇建造之间具有高度的集成必要性;开发商、设计单位与总包单位是作用力最强的直接利益相关方,三者之间的协调工作是多方协调的核心,用户和其他组织在当前阶段的参与和作用强度还相对较小;结合我国当前的实践情况,应当对SI住宅的填充体和支撑体分别选择针对性的工业化建造方式,填充体应当运用模块化建造、部品内装工业化建造及安装工业化建造的方式,支撑体适宜运用预制混凝土装配与现场工业化相结合的方式。
,支撑体适宜运用预制混凝土装配与现场工业化相结合的方式。
(4)分析了SI住宅工业化建造及更新过程的离散性属性,提出了基于精益和并行的过程集成分析框架。运用IDER)功能模型分析了SI住宅设计、生产、建造与更新过程内各工作流程及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运用设计结构矩阵模型进行了过程集成,优化了系统过程内的迭代、并行与耦合工作流程,集成优化模型相对于传统串行模式可以有效控制非增值迭代,减少因逻辑冲突导致的返工和浪费,提高建设效率。在优化结果基础上结合住宅产业化论提出了面向过程集成的全产业链模式,结合精益建造和并行工程提出了支撑体与填充体并行建造模式,并通过案例研宄进行了验证。研宄发现支撑体和填充体分别进行工业化建造具有良好的环境与社会可持续性效果,全产业链模式可以将外部问题内部化从而实现宏观过程集成,并为使用更新提供基础,基于现场工业化建造方式的支撑体与填充体穿插施工可以有效控制建造成本和时间,促进经济可持续性目标的实现。
六、论文进度安排
20XX年11月01日-11月07日 论文选题  
20XX年11月08日-11月20日 初步收集毕业论文相关材料,填写《任务书》  
20XX年11月26日-11月30日 进一步熟悉毕业论文资料,撰写开题报告  
20XX年12月10日-12月19日 确定并上交开题报告  
20XX年01月04日-02月15日 完成毕业论文初稿,上交指导老师  
20XX年02月16日-02月20日 完成论文修改工作  
20XX年02月21日-03月20日 定稿、打印、装订  
20XX年03月21日-04月10日 论文答辩
以上是论文开题报告怎么写的相关内容,如果想了解更多论文写作资料,可以随时在本网站查阅,如果想寻找论文写作帮助,可以在线咨询。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博士论文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78214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