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英语博士论文怎么写[学姐解疑]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论文写作指导 Instruction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323 论文编号:sb2022011010590042602 日期:2022-06-08 来源:硕博论文网
商务英语博士论文怎么写?本文根据热门论文范例数据,为大家列举了3篇商务英语博士论文范文,可以多参考学习,希望对你的论文写作有帮助。
商务英语博士论文范文参考一:晚清商务英语教学源流考镜
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商务英语专业已正式进入本科专业目录,商务英语教学由自发最终走向了自觉。但我国商务英语教学史的全面、系统研究至今阙如。学界在对近代英语教学史的研究中,已零星地旁及晚清英语教学中便已出现了的商务英语教学的史实,这些记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商务英语教学史实方面的空白,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但尚缺乏以近代商务英语教学为专门对象的历史考镜和系统研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务英语学界对近代商务英语教学研究意识的缺失,不利于我国完整的商务英语教学史的构建。鉴于此,本研究本着拂去历史尘埃、逼近历史事实、还复历史原貌的宗旨,对我国晚清商务英语教学的源流进行考察。本文以晚清社会需求为背景,以晚清商务英语教学为切入点,以晚清商务英语教学发展史及商务英语教材为核心,以晚清商务英语教学不同主体、课程类别及教学法为脉络,既从宏观上勾勒晚清商务英语教学的全貌和发展轨迹,又从微观上聚焦晚清各教学主体进行的商务英语教学,并在上述脉络下探讨晚清商务英语语言的变迁及晚清商务英语教学与近代社会文化变迁的互动,较全面地考察晚清各类商务英语教材的演进、特点及编写依据和体例等,以窥其精微奥义。概言之,本研究首次对晚清商务英语教学进行源流考镜,主要研究问题如下:第一、晚清商务英语教学是如何演进的?其演进呈现出哪些特点?这一研究问题可细分为:晚清商务英语教学有哪些主体?各类商务英语教学的开展基于何种动因?各自的课程设置有何特点?各类学校开设的商务英语教学有何作用与不足?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晚清商务英语课程的属性是什么?晚清商务英语教育中是否有教育规划?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二、晚清民间非标准商务英语语言是如何起源、发展及消亡的?有何语言属性及社会文化涵义?第三、晚清商务英语教材是如何演进的?有何特点、编写依据和编写体例?如何评价晚清商务英语教材?本研究涉及语言学、历史学和教育学等多个相关学术领域,以英语教学研究为主线,借鉴历史学和教育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采取历史文献研究法,钩沉、爬梳、筛选、甄别、整理相关史料,对晚清商务英语教学源流进行考镜,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比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对晚清商务英语教学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本研究主要有以下发现和结论:首先,关于晚清商务英语教学第一、晚清商务英语教学主体和教学动因。晚清官办学堂的商务英语教学是在被动开放形势下采取的一种主动意识,教会学校的商务英语教学是一种利益导向下的世俗化与功利化的选择,民间商务英语教学是在一种以需求为导向的非正规教学。这种办学动因的差异性体现了晚清英语人才需求的差异性。第二、晚清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及教学。(1)晚清官办学校出现了内容型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和融商务专业知识于英语语言教学的端倪,其商务语言翻译实践开我国近代西方商学著作汉译之先河和商务经济类书籍汉译之新风。(2)晚清教会学校的商务英语教学从最初以内容为基础的专业英语课程教学发展到语言技能和商务内容型商务英语教学,再发展到商务英语课程的全面拓展,最后到基于近代化职业教育的商务英语教学。(3)晚清民间商务英语教学以英语语言技能和商贸内容为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职业性和技能性。(4)清末学制改革使官办学堂商务英语教学日趋式微,但也使商务英语的职业教育成为可能。第三、晚清商务英语教学属性、教学方法及教育规划。(1)晚清商务英语教学从前制度化教育转向制度化教育,存在着正规教学、非正规教学和非正式商务英语学习。(2)存在着技能型和内容型商务英语课程。(3)语法翻译法、古安系列教学法、内容教学法和洋泾浜英语教学法在不同学校得以采用,各具特定的历史时代性、适应性和交际性。(4)晚清商务英语教学在教育主体、课程设置、教材选用与编审等方面体现了一定的教育规划,其教育规划经历了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第四、晚清商务英语教学的影响及不足。其影响表现在四个方面:(1)开我国商务英语教学之先河,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需求导向性;(2)培养了大批社会急需的商务英语人才,见证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3)是我国复合型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的最早实践;(4)是晚清社会心态日趋开放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不足表现在四个方面:(1)官办外语学堂的商务英语教学只是零星地带有些许商务英语教学的性质或成分,并未形成有规模的普遍的现象;(2)教会学校的教学是教会教育传教的一种世俗化和功利化选择;(3)民间商务英语教学具有很强的自发性、盲目性、纯粹工具性动机;(4)基本未深入西学内涵,文化教育意识严重缺失,大多数学习者难以从思想层面引领近代化进程。其次,关于晚清民间早期商务英语语言第一、CPE与民间早期商务英语的关系。盛行于我国通商口岸的中国洋泾浜英语(CPE)具有明显的商务英语特点,是一种为口岸商贸服务的英语变体。第二、民间早期商务英语的演变。(1)广州英语和上海洋泾浜英语分别是广州贸易制度和条约制度时期的中西商贸通用语。(2)CPE逐渐失去了其存在和发展的社会、物质及思想基础,最终退出中西商贸交往的历史舞台。第三、民间早期商务英语的语言属性。(1)从社会语言学来看,CPE是不同语言集团在商贸往来中产生的贸易混合语,其产生方式有别于传统的语言谱系。(2)从二语习得的视角来看,CPE是一种有限的二语习得,其形成与中介语的石化有相似之处;CPE的演变与发展基本符合中介语理论。第四、晚清民间早期商务英语的社会文化意义。早期商务英语打上了社会等级的烙印,折射出了早期中西商贸交往的轨迹和中国社会的变迁,反映了口岸城市对外语和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和态度的变化,反映了晚清社会的工具主义倾向和跨文化交际意识的缺失。最后,关于晚清商务英语教材第一、晚清商务英语教材的演进特点:从词汇会话集向写作及会话教材演变,从“汉字注音”向国际音标注音演进,从“词汇型”转向“句字型”,从CPE转向标准英语,从“准商务英语教材”转向专门的商务英语教材,学习方法从机械记忆转向摹仿、推类、循序而进。第二、晚清商务英语教材的特点、编写依据和体例。(1)特点主要表现在:商务内容多样化,实用性强,便于自修,跨文化交际意识的萌芽,编写者水平较高。(2)对商务英语重要性的认识、对商务英语语言和商务英语学习的认识分别是其编写的实践和理论依据。(3)编写体例:以义类编纂法编写词汇集,以话题型散点式编纂法编写会话教材,以文选型类聚编写法编纂写作教材。第三、晚清商务英语教材的重要意义:(1)满足了学习商务英语知识和掌握商务英语交际技能的需要;(2)是我国商务英语教材建设的滥觞,反映了晚清商务英语教材建设的启蒙诉求。(3)见证了晚清洋泾浜式商务英语语言的兴衰,实录了中国洋泾浜英语的大量语料;(4)反映了晚清商贸语言接触的历史和文化,是研究晚清中西语言接触和中西商贸文化交流史的重要依据。(5)对民国及以后的商务英语教材建设产生了重要影响。晚清商务英语教材尚有诸多不足:(1)有些教材内容安排缺乏科学合理的思路;(2)所有教材缺乏语言学理论或外语教学理论的指导,教材内容缺乏深层次处理;(3)教材的用词、句式、风格、语气过于正式;(4)绝大部分教材缺乏助读系统;(5)多数教材较少涉及中西文化差异及跨文化商务交际。本文对晚清商务英语教学源流的考镜,从宏观上梳理了其脉络和演进历程,勾勒了其发展全貌,从微观上考察了课程、教学法、教育规划、教材等,对晚清商务英语教学的影响与不足进行了评价,试图呈现一幅有血有肉的晚清商务英语教学发展的完整画卷。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商务外语(英语)教学源流的研究
1.3.2 国内商务英语教学源流的研究
1.4 研究问题、内容、方法与基本框架
1.4.1 研究问题与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基本框架
第2章 晚清官办英语教育中的商务英语教学
2.1 同文三馆内容型商务英语课程的嚆矢
2.1.1 同文三馆英语教学的历史背景
2.1.2 同文三馆英语教学
2.1.3 同文三馆的商务英语课程
2.1.4 同文三馆的商务语言翻译实践
2.2 湖北方言商务学堂与自强学堂的商务英语教学
2.2.1 最早的官办外语商贸学校湖北方言商务学堂
2.2.2 寓商务知识于英语教学的湖北自强学堂
2.3 清末学制改革时期的商务英语教学
2.3.1 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雏形的逐渐形成
2.3.2 清末日趋式微的商务英语教学
2.3.3 清末学制改革对民国时期商务英语教学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晚清教会学校的商务英语教学
3.1 以内容为基础的专业英语课程教学的发轫
3.2 语言技能和商务内容型商务英语教学
3.3 商务英语课程的全面拓展
3.4 基于近代化职业教育的商务英语教学的肇始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晚清民间商务英语教学
4.1 晚清民间商务英语教学的历史背景
4.1.1 商务英语学习热的社会和心理基础
4.1.2 商务英语学习热的内驱力
4.1.3 商务英语学习热的外推力
4.1.4 商务英语学习热的直接动因
4.2 晚清民间英语培训班和夜校的商务英语教学
4.2.1 兼授商务或贸易英语的培训班和夜校
4.2.2 专授商务或贸易英语的培训班和夜校
4.2.3 民间商务英语教学的内容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晚清商务英语教学属性、教学法、教育规划
5.1 晚清商务英语教学的属性
5.1.1 晚清商务英语教学的制度性属性
5.1.2 晚清商务英语教学的课程属性
5.2 晚清商务英语教学法
5.2.1 语法翻译法
5.2.2 内容教学法
5.2.3 古安系列教学法
5.2.4 洋泾浜英语教学法
5.3 从自发走向自觉的晚清商务英语教育规划
5.3.1 外语教育规划
5.3.2 晚清商务英语教育规划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晚清民间早期商务英语
6.1 中国洋泾浜英语与早期商务英语的关系
6.1.1 从辞书释义和词源看
6.1.2 从 CPE 的形成和用途看
6.1.3 从 CPE 的教学和读本内容看
6.1.4 从 CPE 使用者的职业看
6.2 晚清民间早期商务英语的兴起与演变
6.2.1 最早的中外商贸通用语
6.2.2 广州贸易制度时期的中外商贸通用语
6.2.3 条约制度时期主要的中外商贸通用语
6.2.4 晚清民间早期商务英语的衰落
6.3 我国民间早期商务英语的语言属性
6.4 早期中西民间商贸语言接触的社会文化涵义
6.4.1 早期中西民间商贸语言接触的社会涵义
6.4.2 早期中西民间商贸语言接触的文化涵义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晚清商务英语教材
7.1 晚清商务英语教材的总体概况
7.1.1 启蒙期以汉字注音的商务英语词汇会话集
7.1.2 初步发展期的晚清商务英语写作及会话教材
7.2 晚清商务英语教材的演进
7.2.1 从“汉字注音”向国际音标演进
7.2.2 从“词汇型”转向“句子型”
7.2.3 从“中国洋泾浜英语”转向标准英语
7.2.4 从“准商务英语教材”转向专门的商务英语教材
7.2.5 学习方法从机械记忆转向摹仿、推类、循序而进
7.3 晚清商务英语教材的特点
7.3.1 多样化的商务内容
7.3.2 较强的商务实用性和针对性
7.3.3 明显的“自学式教材”设计
7.3.4 跨文化交际意识的萌芽
7.3.5 高水平的作者群
7.4 晚清商务英语教材的编写依据与体例
7.4.1 晚清商务英语教材编写的实践依据
7.4.2 晚清商务英语教材编写的理论依据
7.4.3 晚清商务英语词汇集的义类编纂法
7.4.4 晚清商务英语会话教材的话题型散点式编纂法
7.4.5 晚清商务英语写作教材的文选型类聚编写法
7.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主持的课题、获奖
附录 B 晚清(准)商务英语教材书
参考文献
[1]商务英语:历史、现状与未来[J]. 翁凤翔,辛瑞娟. 当代外语研究. 2012(04)
[2]我国早期商务英语的产生及语言属性——兼论洋泾浜英语与商务英语的关系[J]. 莫再树,肖云南.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2)
[3]晚清教会学校的商务英语教学:利益导向下的世俗化与功利化选择[J]. 莫再树,肖云南. 大学教育科学. 2011(06)
[4]邝其照和他的《华英字典集成》[J]. 高永伟. 复旦外国语言文学论丛. 2011(01)
[5]中国商务英语研究:现状与趋势[J]. 叶兴国,虞娅娜,冯陆炜,恽如强,洪婷,孟庆兰,唐欲婷,厉延杰. 中国外语. 2011(02)
[6]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下的晚清教会学校英语教学法[J]. 陈曦.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1(01)
[7]中国近代金融学教育考探[J]. 张亚光.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11(01)
[8]以内容为依托的学术用途英语教学:概念、理论基础与实践模式[J]. 都建颖. 中国ESP研究. 2011(01)
[9]汪凤藻与《富国策》的翻译[J]. 张登德.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5)
[10]商务英语写作教材建设的现状研究[J]. 莫再树,孙文娟. 外语教学. 2010(05)
商务英语博士论文怎么写
商务英语博士论文怎么写
商务英语博士论文模板范例二:中国高校商务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建构研究
学科教学知识(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即PCK)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为教师知识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决定和影响着教师教学质量。已有学科教学知识研究以数学、科学学科最为成熟,亦有研究关注外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但鲜有研究聚焦商务英语教师群体,探究他们的学科教学知识是如何发展起来的。本研究以高校商务英语专业为探究范围,以目前从事“商务+英语”类课程教学的商务英语教师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问题包括:1)我国高校商务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包含哪些要素?2)影响我国高校商务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因素有哪些?3)我国高校商务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生成路径如何?针对上述研究问题,本研究采取混合路径研究,运用“顺序探究型”和“顺序解释型”设计,参考“同时型三角验证”设计理据,从个体到群体再到个体的描写步骤,来分析和回答三个研究问题。具体而言,针对研究问题1和2,在先导研究(访谈、概念导图和课堂观察)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进行预试,确定正式问卷,通过SPSS软件对201份有效问卷结果进行分析,确定其内涵要素及影响因素的主要维度,同时根据深度访谈结果,细致描述各要素的内涵特征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对影响因素的结果进行阐释与补充;针对研究问题3,对问卷调查所涉及的不同类别商务英语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并请他们绘制思维导图,尽可能深入细致地描绘四类商务英语教师在不同职业发展阶段中学科教学知识建构的不同路径。本研究发现,商务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内涵要素包括:情境化目标知识、教学策略知识、教学主体知识及课语整合知识等四个子要素。其中“课语整合知识”与“教学策略知识”为显性知识,更易被观察与感知,因此容易成为教师的强需求;而“教学主体知识”与“情境化目标知识”为隐性知识,往往较难被观察与感知,因此通常在显性知识得以满足教师需求的前提下开始受到教师的关注。四种要素之间紧密联系、互为影响,其中“教学策略知识”与“教学主体知识”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其余要素间存在中度正相关。各要素在商务英语教学情境(context)中得以体现,分别对应认知(cognition)、协商(communication)、合作(cooperation)及内容(content),共同构成商务英语教师PCnK。具体而言,“情境化目标知识”反映出教师对商务英语教与学所持的认知的不同;“教学主体知识”突出了教学主体一—教师与学生在课堂内外的不断对话与协商;“教学策略知识”强调教学主体间的理解与合作,而“课语整合知识”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即教学所需的跨学科、复合型内容知识。商务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两类,其中个体内部因素包括跨学科知识储备能力、对商务英语教与学的认知及从事商务英语教学的职业认同感等三类因素;外部因素包括教师商务英语专业学术发展环境和教师商务英语专业发展实践两类。多元回归结果显示,教师个体内部因素三个维度对PCK内涵要素均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外部因素对PCK的影响相对较弱,即教师个体内部因素对教师PCK的形成起着更为关键的作用,而外部因素从所调研样本的结果来看,总体上对PCK形成产生的作用较弱。可见,外部因素中学术发展环境及专业发展实践所涉及的实际内容仍需调整与推进。商务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的生成路径既涉及到教师对不同PCK内涵要素中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强需求与弱需求的感知,也涉及到在具体情境中,理论知识向实践知识的转化过程。教师PCK生成路径因所处情境不同而体现出个体差异性,这些差异与教师对商务英语教与学所持的认知有关,而认知的产生与教师受教育背景、工作经历、所处社会文化情境(如学校、班级、家庭)有关,因此,不同教师所经历的职业生涯阶段周期不同。总体而言,教师PCK建构经历了由个体到群体再到个体的发展路径,即由个体需求或关注出发,建构不同的社会网络,形成不同的中介,最终生成商务英语教学情境所需的学科教学知识。基于上述研究发现,本研究提出教师担任商务英语课程教学后,基于PCK建构所经历的完整的职业发展阶段包括:困惑期(confusion)、适应期(adaptation)、融入期(engagement)、认同期(identity)、能动期(agency)与提升期(advancement)。这为教师根据自己所处职业发展阶段及类别选择适合的社会网络,进而发展自己的学科教学知识,最终促进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参考。此外,本研究梳理了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不同阶段PCK建构的需求与路径,这有助于教师教育者及政策制定者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利于教师职业发展的课程与政策。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本章引言
2.2 教师知识研究
2.2.1 教师知识研究的哲学基础
2.2.2 教师知识研究的历史脉络
2.2.3 国内外教师知识研究回顾
2.3 学科教学知识研究
2.3.1 学科教学知识的提出及其研究主题
2.3.2 学科教学知识内涵要素
2.3.3 学科教学知识的建构路径及模型
2.3.4 学科教学知识的测量工具
2.4 外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研究
2.4.1 国外外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研究
2.4.2 国内外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研究
2.5 商务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研究
2.5.1 基本概念界定
2.5.2 商务英语教师知识研究回顾
2.5.3 商务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研究
2.6 商务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内涵要素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框架
3.1 本章引言
3.2 需求分析理论
3.3 社会文化理论
3.3.1 中介理论
3.3.2 “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
3.4 社会网络理论
3.4.1 高密度与低密度
3.4.2 结构洞理论
3.4.3 强连接与弱连接
3.5 本研究的理论框架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本章引言
4.2 研究问题
4.3 研究方法
4.3.1 混合路径研究的选择理据
4.3.2 质性研究的选择理据
4.3.3 量化研究的选择理据
4.4 研究对象的抽样
4.5 先导研究
4.6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4.6.1 调查问卷的编制及预试
4.6.2 预试问卷的信度与效度
4.7 正式研究
4.7.1 问卷调查
4.7.2 深度访谈
4.7.3 思维导图
4.8 研究质量及研究伦理
4.8.1 研究质量
4.8.2 研究伦理
4.9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调查问卷数据分析
5.1 本章引言
5.2 探索性因子分析及结果
5.2.1 分量表一因子分析及命名结果
5.2.2 分量表二因子分析及命名结果
5.3 项目分析
5.4 数据检验
5.4.1 数据正态性分布检验
5.4.2 数据的线性检验
5.5 商务英语教师PCK现状分析
5.5.1 商务英语教师PCK内涵要素描述性统计分析
5.5.2 商务英语教师职业认同感描述性统计分析
5.5.3 职称、学校类别方差分析
5.5.4 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独立样本T检验
5.6 相关分析及结果
5.6.1 商务英语教师PCK各子要素相关性分析
5.6.2 商务英语教师PCK内涵要素与各影响因素间相关性分析
5.7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及结果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深度访谈数据分析
6.1 本章引言
6.2 高校商务英语教师分类
6.3 商务英语教师职业发展周期
6.4 A类商务英语教师深度访谈结果
6.4.1 A类商务英语教师基本情况
6.4.2 A类商务英语教师不同职业发展时期PCK内涵要素的需求
6.4.3 A类商务英语教师不同职业发展时期的社会网络
6.4.4 A类商务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路径
6.5 B类商务英语教师深度访谈结果
6.5.1 B类商务英语教师基本情况
6.5.2 B类商务英语教师不同职业发展时期PCK内涵要素的需求
6.5.3 B类商务英语教师不同职业发展时期的社会网络
6.5.4 B类商务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路径
6.6 C类商务英语教师深度访谈结果
6.6.1 C类商务英语教师基本情况
6.6.2 C类商务英语教师不同职业发展时期PCK内涵要素的需求
6.6.3 C类商务英语教师不同职业发展时期的社会网络
6.6.4 C类商务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路径
6.7 D类商务英语教师深度访谈结果
6.7.1 D类商务英语教师基本情况
6.7.2 D类商务英语教师不同职业发展时期PCK内涵要素的需求
6.7.3 D类商务英语教师不同职业发展时期的社会网络
6.7.4 D类商务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发展路径
6.8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果与讨论
7.1 本章引言
7.2 高校商务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内涵要素
7.3 高校商务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影响因素
7.3.1 个体内部因素
7.3.2 外部因素
7.4 高校商务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生成路径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研究发现
8.2 研究创新
8.2.1 视角创新
8.2.2 内容创新
8.2.3 方法创新
8.3 研究价值
8.3.1 理论价值
8.3.2 应用价值
8.4 研究启示
8.5 研究局限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研究邀请信
附录二 先导研究
访谈基本信息问卷
商务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现状问卷
访谈提纲(教师)
教师概念导图问卷样张
访谈提纲(在读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及毕业生)
学生概念导图问卷样例
教师访谈转写稿样例
课堂观察量表
学生访谈转写稿样例(节选)
附录三 问卷调查
高校商务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问卷调查(预试版)
中国高校商务英语教师学科教学知识问卷调查(正式版)
附录四 项目分析结果
附录五 不同职称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结果
附录六 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附录七 深度访谈
深度访谈1 访谈问卷
深度访谈2 教师思维导图样例
深度访谈3 基于思维导图的整理及回访问题
深度访谈4 基于访谈问卷的回访
深度访谈5 访谈转写稿样例
参考文献
[1]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的创生和发展[J]. 魏戈,陈向明.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06)
[2]欧美教师知识演变评析[J]. 黄友初. 高教探索. 2018(11)
[3]基于课堂叙事话语的英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J]. 张庆华,杨鲁新.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8(04)
[4]社会网络视域下高校教师隐性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与路径[J]. 简世德,冯丽莎,张美荣. 高等农业教育. 2018(03)
[5]商务英语教师发展研究——现状与思考[J]. 郭桂杭,朱红. 中国外语. 2018(02)
[6]基于教学学术的大学英语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模型构建[J]. 王艳. 教育评论. 2018(02)
[7]我国商务英语专业发展十年:成就、问题与对策[J]. 边立志. 外语电化教学. 2018(01)
[8]课程改革中的教师能动性与教师身份认同——社会文化理论视野[J]. 高雪松,陶坚,龚阳. 外语与外语教学. 2018(01)
[9]国外商务英语能力等级量表研究述评[J]. 王丽,范劲松.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05)
[10]教师个人知识的内涵、构成与发展[J]. 刘永凤. 教育研究. 2017(06)
商务英语博士论文范文参考
商务英语博士论文范文参考
商务英语博士论文范文模板三:系统功能视角下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中语法隐喻的文体功能研究
在语境层,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交际是国际商务语类内常见的两个亚语类,也是国际商务交际过程中的两个关键环节,前者为国际商务交际的有序开展提供保障,后者贯穿国际商务交际全过程。在语篇层,与通用英语相比,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都是高度语法隐喻化的专业语篇,但二者之间也存一些文体上的细微差异。这两类亚语类语篇在文体上的异同或许与语法隐喻的使用有关。然而,目前国内外学者们对这两类亚语类语篇中语法隐喻的文体功能明显关注不足。在凤毛麟角的相关研究当中,存在诸多局限:研究内容囿于语法隐喻对其词汇句法结构形式特征的影响,尚未触及语法隐喻对其意义特征的建构功能;所考察的语法隐喻仅限于名词化和情态语法隐喻这两种类型,未涉及形容词化、介词短语化、语气语法隐喻等其它语法隐喻类型;研究方法单一,导致一些研究结果缺乏说服力。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交际目标的显著改变通常会引起语类的改变,在同一语类内交际目标的细微变化可能会引起不同亚语类的产生。在语篇层,不同语类语篇乃至不同亚语类语篇都会呈现出在词汇语法资源、意义风格类型、修辞成分的位置、意义表达式等语类限制性因素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构成不同的文体。语法隐喻,作为对经验现象进行重新建构的重要词汇语法资源,在这两类亚类语篇中的“失衡”运用情况会对它们的语类结构、意义风格、词汇句法结构等文体意义特征和形式特征产生一系列的影响。基于上述研究背景,本研究同时择取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这两类国际商务亚语类语篇,试图探讨在这两类亚语类语篇中语法隐喻所发挥的文体功能,旨在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中语法隐喻的总体分布情况分别如何?与通用英语语篇(参照语篇)和商务英语信函相比,商务英语合同中突出的语法隐喻有哪些?与通用英语语篇(参照语篇)和商务英语合同相比,商务英语信函中突出的语法隐喻有哪些?(2)商务英语合同中突出的语法隐喻对于该文体的意义特征和形式特征产生何种影响,即发挥何种文体功能?(3)商务英语信函中突出的语法隐喻对于该文体的意义特征和形式特征产生何种影响,即发挥何种文体功能?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研究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视角出发,以其意义建构观、语言层级观、例示观和语境观为理论基础,设计本研究的文体分析模式(系统与语篇相互参照下的商务英语合同/信函文体分析模式)。遵循该文体分析模式中的描述和解释与评价两大步骤,本研究首先运用语料库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对自建的三个小型语料库(商务英语合同语料库、商务英语信函语料库及通用英语语料库)中语法隐喻的分布情况进行数量上的描写和比较。其次,本研究综合运用语料库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及例示分析法,对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中突出的语法隐喻的文体功能分别进行解释与评价。本研究主要发现如下:(1)在商务英语合同词频表中,名词化语法隐喻享有最高的使用频次,形容词化、介词短语化、动词化及情态语法隐喻分别位居第3、第13、第34及第52位,语气语法隐喻的使用频次只有1词次(出现在雇佣合同的落款处)。与通用英语语篇(参照语篇)乃至同一语类内的商务英语信函相比,商务英语合同中突出的语法隐喻有名词化、形容词化及介词短语化这三种概念语法隐喻,以及情态语法隐喻和语气语法隐喻这两种人际语法隐喻。这三种概念语法隐喻表现出明显的“超用”特征,而这两种人际语法隐喻则呈现出明显的“少用”特征。在商务英语信函词频表中,名词化语法隐喻享有最高的使用频次,形容词化语法隐喻、情态语法隐喻及语气语法隐喻分别位居第4、第5及第15位,介词短语化和动词化语法隐喻仅位居第60和64位。与通用英语语篇(参照语篇)乃至同一语类内的商务英语合同相比,商务英语信函中突出的语法隐喻只有情态语法隐喻和语气语法隐喻这两种人际语法隐喻。(2)商务英语合同中突出的概念语法隐喻对商务英语合同文体的一些意义特征和形式特征都具有建构功能。在文体意义层,首先,它们可以建构合同文体与语境的关联,即建构合同交际的目标、合同交际者之间平等的主体关系与“作者-读者”双重身份以及合同交际的正式语式。其次,它们可以建构合同语篇的语法隐喻化主题。一些概念语法隐喻化主题词通过高频重述隐喻实体来建构语法隐喻化主题,另一些概念语法隐喻化主题词通过呈现出较高的主题值来凸显语法隐喻化主题。再次,它们可以建构合同语篇的语法隐喻化语步标题和语法隐喻化语步信息,尤其是“终止条款”、“不可抗拒力条款”、“仲裁条款”这三个基本语步。最后,它们还可以建构合同文体的客观性、抽象性、正式性、严肃性、严谨性等意义风格。在文体形式层,它们会促使合同文体的语法隐喻化形式特征凸显。第一,名词化专业术语的高频使用和介词短语化结构的前置用法,会促使合同语篇的语法隐喻化信息结构特征凸显;第二,它们会导致合同语篇的型/次比(词汇密度)较低,即词汇自由度较小,专业性较强;第三,它们会促使合同语篇的词形和句形较长;第四,它们会促使合同语篇的语法隐喻化词组特征和语法隐喻化句法结构特征凸显。(3)商务英语信函中突出的人际语法隐喻对商务英语信函文体的一些意义特征和形式特征都具有建构功能。在文体意义层,首先,它们可以建构信函文体与语境的关联,即实现合作共赢的交际目标、建构相互平等与尊重的贸易伙伴关系以及建构信函交际的正式语式。其次,它们可以建构信函语篇的语法隐喻化主题,主要表现为人际语法隐喻化主题词通过呈现出较高的主题值来凸显语法隐喻化主题。再次,它们可以建构信函语篇的语法隐喻化语步信息,尤其是“建立信任/事由”、“征求反馈”、“礼貌结尾”这三个基本语步。最后,它们还可以通过创造出更大的符号距离和社会距离来建构信函文体的主观性、谦虚性、含蓄性、礼貌性等意义风格。在文体形式层,它们会促使信函文体的语法隐喻化形式特征凸显。信函语篇含有丰富的情态语法隐喻(尤其是显性主观倾向性情态语法隐喻)和语气语法隐喻(涉及五种语气语法隐喻类型)。它们的高频使用会促使信函语篇的语法隐喻化词组特征和语法隐喻化句法结构特征凸显。本研究的结论是:第一,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中语法隐喻的文体功能不仅体现为一种文体形式特征,来区别于日常生活语篇乃至这两类亚语类专业语篇,而且更重要的是还表现为一种文体建构功能。在文体意义层,这两类亚语类语篇中突出的语法隐喻发挥建构文体的语境关联、语法隐喻化主题、语法隐喻化语步及文体意义风格的功能,在文体形式层发挥促使文体的语法隐喻化形式特征凸显的功能。第二,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中语法隐喻的文体功能是作者在国际商务交际情境语境中对语言系统资源(概念意义系统和人际意义系统)进行选择的自然结果,即语言概念意义系统和人际意义系统分别在这两类亚语类语篇中的例示化结果。本研究兼有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理论层面,首先,本研究揭示了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这两类国际商务亚语类语篇中语法隐喻的文体建构功能这一语言使用规律,可以助推国内商务英语语言学理论研究的发展。其次,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语法隐喻研究领域,本研究证实并拓展了Halliday(2004/2007)有关“名词化语法隐喻可以用来区分专家语言与日常语言”这一论断,突破了以往语法隐喻研究仅把语法隐喻视为一种文体形式特征而忽略其文体建构功能的局限。在实践层面,本研究有关国内外商务英语研究和语法隐喻研究现状的综述发现对相关学者们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本研究设计的系统功能文体分析模式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等等。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意义和创新之处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语类与文体
2.1.1 语类的定义和特征
2.1.2 文体的定义和特征
2.1.3 语类与文体的关系
2.2 商务英语研究
2.2.1 商务英语的定义和特征
2.2.2 商务英语研究综述
2.2.3 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的定义及其文体特征异同
2.3 语法隐喻研究
2.3.1 语法隐喻的定义和特征
2.3.2 语法隐喻研究综述
2.3.3 语法隐喻的文体功能研究发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系统功能语言学意义观
3.1.1 意义建构观
3.1.2 语言层级观
3.1.3 语境观
3.1.4 例示观
3.2 本研究文体分析模式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方法
4.1 语料库研究法
4.1.1 语料库的建设
4.1.2 语料库的标注方法和过程
4.1.3 语料库的检索工具和方法
4.1.4 数据统计和检验方法
4.2 例示分析法
4.3 比较分析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商务英语合同和信函中语法隐喻的分布情况
5.1 商务英语合同中语法隐喻的分布情况
5.1.1 合同中语法隐喻的总体分布
5.1.2 合同中突出的语法隐喻
5.2 商务英语信函中语法隐喻的分布情况
5.2.1 信函中语法隐喻的总体分布
5.2.2 信函中突出的语法隐喻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商务英语合同中语法隐喻的文体功能
6.1 合同中突出的概念语法隐喻的文体意义特征建构功能
6.1.1 建构合同文体的语境关联
6.1.2 建构合同语篇的语法隐喻化主题
6.1.3 建构合同语篇的语法隐喻化语步
6.1.4 建构合同文体的意义风格
6.2 合同中突出的概念语法隐喻的文体形式特征凸显功能
6.2.1 促使合同语篇的语法隐喻化信息结构特征凸显
6.2.2 促使合同语篇的词汇密度特征凸显
6.2.3 促使合同语篇的词长和句长特征凸显
6.2.4 促使合同语篇的语法隐喻化词组特征凸显
6.2.5 促使合同语篇的语法隐喻化句法结构特征凸显
6.3 讨论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商务英语信函中语法隐喻的文体功能
7.1 信函中突出的人际语法隐喻的文体意义特征建构功能
7.1.1 建构信函文体的语境关联
7.1.2 建构信函语篇的语法隐喻化主题
7.1.3 建构信函语篇的语法隐喻化语步
7.1.4 建构信函文体的意义风格
7.2 信函中突出的人际语法隐喻的文体形式特征凸显功能
7.2.1 促使信函语篇的语法隐喻化词组特征凸显
7.2.2 促使信函语篇的语法隐喻化句法结构特征凸显
7.3 讨论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
8.1 研究发现
8.2 研究贡献
8.3 研究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参考文献
[1]博喻:语篇意义视阈的词汇隐喻和语法隐喻[J]. 杨忠,林正军.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02)
[2]人际语法隐喻的发生理据和文体功能研究——以商务英语信函中的人际语法隐喻为例[J]. 宋来全,杨忠. 外语学刊. 2019(02)
[3]从语篇到语体——寻找回家的路[J]. 丁金国. 当代修辞学. 2018(03)
[4]合同英语中语法隐喻的文体功能研究[J]. 宋来全,杨忠. 中国外语. 2018(03)
[5]国内外商务英语研究方法探析(2007—2017)[J]. 史兴松,万文菁. 外语界. 2018(02)
[6]国内外商务英语语言学研究十年述评[J]. 王智红,杨连瑞. 中国外语研究. 2017(01)
[7]从修辞到思维、从语言到多模态——隐喻研究的多维视角[J]. 石琳. 外语教学. 2017(05)
[8]语法隐喻的转喻属性[J]. 林正军,董晓明.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4)
[9]语法隐喻的语用发生理据[J]. 林正军,杨忠. 现代外语. 2016(06)
[10]“新经济原则”与商务英语信函的言语优化配置[J]. 刘永厚,王园.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2016(05)
以上是商务英语博士论文范文样本,如果你了解更多关于论文写作的资料或者注意事项,可以在本网站查阅;如果需要论文写作的帮助,可以在线咨询。

如果您有论文代写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博士论文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