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博士论文摘要万能模板「优选推荐」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论文摘要 Abstract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8922 论文编号:sb2021121009585540758 日期:2025-01-20 来源:硕博论文网
博士论文摘要万能模板有可以参考的吗?本文为大家提供了音乐论文的5个摘要范例,可以参考学习一下。
论文摘要万能模板
论文摘要万能模板
论文摘要怎么写模板一:民俗学视域下丽江洞经音乐美学及其嬗变研究
丽江洞经音乐是云南丽江的纳西族传统音乐。它大多流传于纳西族聚居区域,经历了几百年的传承和不断的发展,从最早的道教音乐逐步向纯粹的审美形态变迁,并逐步成为丽江纳西族的文化标志。丽江洞经音乐并非丽江纳西族的本土艺术,其大致在明清年间从中原地区传入了云南丽江。早期它是道教音乐,融合谈、诵等道教仪式性,成为一种具有高度宗教信仰价值的艺术形式。随着云南丽江地区改土归流的完成和科举制的发展,丽江洞经音乐逐步成为吸引统治阶层和知识分子群体的文化艺术形式,并逐步得到丽江地区高雅艺术审美群体的认同,使它从宗教性传播语境向现实语境变迁。音乐是一种艺术性的社会表达和主体表达方式,它用高度艺术性和凝练性的方式诠释了历史发展进程、时代信仰和社会性审美。丽江洞经音乐作为以音乐形态承载丽江历史和社会风俗的存在,其对丽江地区历史的演进和社会架构的流变具有高度的诠释性。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儒释道三教合流的深度推进使得丽江洞经音乐对道教信仰的表达逐步弱化,取而代之的是融合儒家思想的内核与佛教的外在表达形态,兼具高度道教信仰性质的综合性艺术形式。而随着辛亥革命的推进及新中国的成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对丽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形态的影响下,丽江洞经音乐进一步成为当下时代语境的艺术性表达,也成为具有高度民族审美性与民俗审美性、高度整合时代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产物。本文在写作中运用到了归纳法和演绎法、田野调查分析法、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以及文献分析法等等,进行了基于民俗学视域下丽江洞经音乐美学及其变化发展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第一部分描述了丽江洞经音乐总体状况及特征,针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结合丽江洞经声乐器乐类型、群众基础、格律音韵、宗教属性及传播媒介等进行论述,分别从其对传统经腔及曲式的传承性、对“调音曲”的传承与保留、对传统工尺谱的保留与使用等方面进行特征概述。本体研究中也探索了丽江洞经音乐民俗学的源流,针对它从明洪武永乐年间传入、明嘉靖年间传入等不同的缘起说法进行基于史料的辩证分析,并针对道教科仪的起源传统、中原仪式音乐的形式、古代中原的传承方式等进行归纳和辨析,同时结合《丽江府志略》《高上玉皇本行集经》《永保平安》等文本论著进行源流分析。第二部分是丽江洞经音乐田野调查部分。通过进行入户走访调查、代表人物走访和组织表演观摩,对于丽江洞经音乐的管乐、弦乐和打击乐等各类乐器的使用状况进行概括和探索。调研过程中,笔者发现丽江洞经音乐表演者在对工尺谱的传承上所呈现的高度历史延续性和传统保留性,使得丽江洞经音乐迥异于一般传统音乐的衍生特征,所以笔者与丽江博物馆洞经音乐研究员木琛老师将调研搜集到的所有古籍工尺谱进行了专业系统的抄写与整理,并融合其即兴特征性美学、演奏融合性美学、节拍、韵律美学以及经腔和曲式美学进行全面对比分析。笔者对丽江洞经音乐所进行的田野调查,对于丽江洞经音乐的传承形态和表演形态等进行了细致分析。最后,该部分也进行了丽江洞经音乐的传承生态刻画,对丽江洞经音乐当代的传承状况和艺术表达状况形成了深刻认识。第三部分研究民俗学视域下丽江洞经音乐美学的嬗变。着眼于历史与民俗文化审美变迁思路,结合南诏王朝与唐朝文化互通、宋代道教及宋词曲牌渗透、元代戏剧文化及音乐曲牌等阶段性审美融合代表进行分析,并结合民族聚居与杂居、宗教信仰与宗教融合、民族文化和中原文化的渗透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对音乐的影响等因素进行关联性分析,对丽江洞经音乐在历史与民俗文化、美学符号功能等方面的嬗变线索进行了梳理。最后一部分是丽江洞经音乐的当代价值与发展。该部分对丽江洞经音乐传承东巴文化、传播丽江纳西民族精髓、弘扬传统宗教文化、诠释古城文化及非物质文明等功能进行传承的必要性和必然性的归纳,进而结合丽江洞经音乐助力云南丽江民族文化传承,来对丽江洞经音乐在打造云南民族文化产业集群、推动我国民族音乐文化融合、保留民族地区宗教文化传统以及促进我国文化多样性发展等方面的意义进行概括。最后,提出丽江洞经音乐在保护和发展中融合政府力量、社会性主体力量、传媒力量等多方力量进行发展的路径和逻辑,形成了系统性的丽江纳西族文化传承和保护脉络,这是丽江洞经音乐获得长久发展活力的关键。本文在宏观研究意义方面从文化融合、宗教融合、文化迁徙等角度探究了丽江洞经音乐的发展脉络,形成了对丽江洞经音乐系统性的理解和审美认识,梳理了丽江洞经音乐的音乐文化发展框架,对丽江洞经音乐实现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融合的意义和价值进行了基于美学和民俗学的高度确认。本文在微观研究方面的意义和贡献则表现为进行了丽江洞经音乐的本体刻画,对于这种具有高度民族性和民俗性的经典文化景观进行了全方位描述,整合了历史线索及时代线索,进行了基于时间和空间层面的全面剖析。本文的创新性体现在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两个层面。理论创新性在于结合民俗学和美学的分析范式,以全新视角审视丽江洞经音乐,在学科交互的论域下针对丽江纳西族文化形式、宗教历史变迁和社会生活衍生性进行刻画;本文的实践创新则体现为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古城文化和东巴文化的宣传保护、政府和社会组织的联动协同保护作为提高丽江洞经音乐传承与发展水平的探索,探索经典的传统民族文化获得长期发展的可行路径。
论文摘要怎么写模板二: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研究 ——以H省17所本科院校为例
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不仅需要在教学技能上不断提升,还需要在教育管理上进行创新突破。本研究通过对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调查,讨论并试图揭示促进其体系保障和建设的提升策略。本研究基于全面质量管理理论的视角,将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视为一个整体的质量管理系统,将其人才培养质量中的系统设计缺陷、全程性困境、优质性欠佳等问题,结合所需的影响因素进行剖析。研究者发现高校音乐专业通过对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制定和有效实施,设计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激励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的发挥,以此实现对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现状的认知与提升。关于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但是这些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及其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作用都尚未清晰。这既局限了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理论的发展,又影响了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实践的进程。鉴于此,本研究首先选取H省不同类型的三所公立本科高校音乐学院进行详细的个案实施研究;再通过对H省17所公立本科高校音乐学院的实地调研,访谈45名音乐专业领导和教师,运用编码对访谈资料进行处理,提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最后找出影响其人才培养质量的三个关键因素及作用,并回收2112份学生调查问卷进行样本描述与实证检验。本研究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涉及H省公立本科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个案考察、主要问题及成因与影响因素作用。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通过深入探寻H省三所不同类型的高校音乐学院在其人才培养质量上存在的具体差异,再从H省17所高校音乐学院的广泛调研中归纳出其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发现其人才培养质量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分为四个方面,包括:师资结构不合理、培养质量差异大、研究创作成果少和社会服务较单一。针对其主要问题的内部归因包括:缺失特色的专业人才培养、难以协调的专业师生比例、尚未健全的专业教学监督;外部归因包括:供给制约的外部发展环境、欠缺资源的专业教学实践、联动不足的专业成果转化。(2)研究指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三个重要影响因素,分别是: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研究分析得出,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标准的影响作用主要由明确专业培养目标、提供专业教学标准、评估专业教学质量构成;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作用主要由变革人才培养理念、设置专业特色课程、丰富专业教学模式构成;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的影响作用主要由提高领导管理效能性、激励教师教学积极性、强化学生专业认同感构成。并且这些影响因素在提升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实际工作中具有重要且积极的相互作用。基于以上结论,研究者以强化人才培养质量标准为目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础、激励人才培养主体能动性为原则,从确立平等地位、优化教学条件、给予相应自主权、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五个方面提出保障高校音乐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策略建议,探寻高校音乐专业特色化、多样化、规范化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路径。
论文摘要怎么写模板三:补肾疏肝方联合五行音乐干预卵巢储备功能减退的疗效与机制研究
目的1.对DOR患者心理状况进行探究,分析其临床症状与心理状况的关系,并观察补肾疏肝方联合五行音乐治疗肾虚肝郁型DOR患者的临床的疗效,探讨其作用机理,以期为中医药防治DOR提供理论依据。2.选用雷公藤多苷片联合CUMS法建立肾虚肝郁型DOR大鼠模型,观察造模过程中大鼠的一般情况及成模后卵巢的功能,总结该模型的制备经验(用药剂量、刺激时间等),为补肾疏肝方后续的药效学实验提供参考。3.观察补肾疏肝方联合五行音乐对肾虚肝郁型DOR模型大鼠卵巢功能的改善作用,并以Bcl-2/Bax/Caspase信号通路为切入点,从分子角度研究补肾疏肝方联合五行音乐对卵巢功能的作用机制。方法1.临床研究:将96例符合纳排标准的肾虚肝郁型DOR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中药组(补肾疏肝方组)48例、中药联合五行音乐组(补肾疏肝方联合五行音乐组)48例。中药组给予补肾疏肝方,连续3个月经周期;中药联合五行音乐组在服用中药(方法同中药组)的同时,每天给予五行音乐欣赏,选取五音中的中的角调、羽调随机分配,每日一次,每次45分钟,连续3个月经周期。观察指标为中医症状积分,心理测评量表,血清bFSH、bLH、bFSH/bLH,bE2、AMH水平及卵巢AFC的变化,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观察补肾疏肝方联合五行音乐对肾虚肝郁型DOR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2.动物模型制备:将24只动情周期规律的SD大鼠适应性喂养一周,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2只。实验组采用雷公藤多苷片混悬液灌胃联合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CUMS)并稍加改进的方法进行造模,刺激因子包括10种:孤笼喂养;潮湿垫料;夹尾刺激1min;0℃冰水游泳5min;禁食24小时;禁水24小时;黑白颠倒(黑暗12h,白昼12h);禁食水24h;45°倾斜鼠笼;异物刺激24h(如硬木棍,碎布片等)。10种刺激随机安排,使大鼠无法预测刺激的发生,每天一次,同时给予雷公藤多苷片50mg/kg/d灌胃,连续21天。对照组只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连续21天,食水、光照充足,安静喂养。实验操作结束后,麻醉、取材。实验过程中每日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检测大鼠的动情周期,实验开始前后分别进行糖水偏嗜度检测及旷场实验,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E2、FSH、LH、5-HT水平,HE染色观察卵巢组织形态,计算卵巢指数,对实验结果进行系统分析,以对大鼠模型进行验证,并观察造模后大鼠的卵巢功能。3.实验研究:采用雷公藤多苷片混悬液灌胃联合CUMS并稍加改进的方法建立肾虚肝郁型DOR大鼠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50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5组,每组10只,分别为:模型组,西药组(补佳乐),中药(补肾疏肝方)低剂量联合音乐组,中药(补肾疏肝方)中剂量联合音乐组,中药(补肾疏肝方)高剂量联合音乐组;10只正常饲养的大鼠作为空白组。研究补肾疏肝方低、中、高剂量联合五行音乐对大鼠的作用,通过观察大鼠的一般情况、行为学检测、动情周期、卵巢HE染色、血清性激素及卵巢组织Bcl-2、Bax、Caspase-9、Caspase-3蛋白的表达,分析药物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1.临床研究:治疗后,与中药组比较,中药联合五行音乐组在“乳房胀痛,小腹及胸胁胀痛、喜叹气,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积分、抑郁总分及因子分、抑郁自评标准分方面积分明显降低(P<0.05),在“月经周期、月经量、经色暗、有血块、腰膝酸软、性欲减退”积分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中药组治疗前后比较,在“经色暗、有血块”积分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在“月经周期、月经量、腰膝酸软、性欲减退、乳房胀痛,胸胁胀痛、喜叹气,烦躁易怒”、抑郁总分及因子分、抑郁自评标准分方面,治疗后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中药联合音乐组治疗前后比较,在“月经周期、经色暗、有血块”积分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在“月经量、腰膝酸软、性欲减退、乳房胀痛,胸胁胀痛、喜叹气,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积分、抑郁总分及因子分、抑郁自评标准分方面,治疗后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中药组bFSH、bLH均显著降低(P<0.05),bE2、AMH、AFC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中药联合音乐组bFSH、bFSH/bLH均显著降低(P<0.05),bE2、AMH、AFC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与中药组比较,中药联合五行音乐组在bFSH、bLH、bFSH/bLH、bE2、AMH、AFC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2.动物模型制备:对照组大鼠始终状态良好,被毛光滑,饮食、饮水正常;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大鼠毛色晦暗、稀疏、易于脱落,精神萎靡,胆怯易惊,喜弓背、蜷缩或易激惹,活跃度降低,大便稀,饮食、饮水均减少。造模前,两组大鼠体重、动情周期、旷场实验及糖水实验无明显差异(P>0.05);造模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P<0.05);动情周期出现紊乱,表现为动情周期缩短、延长或无明显周期,紊乱率为83%(P<0.05);中央总路程明显降低(P<0.05);糖水偏嗜度明显降低(P<0.05);FSH、LH、5-TH明显升高,E2明显下降(P<0.05);卵巢指数明显降低(P<0.05);卵巢组织皮质增生,髓质萎缩,间质纤维化样变,颗粒细胞排列疏松、紊乱,初级卵泡、次级卵泡及闭锁卵泡增多,成熟卵泡减少。3.实验研究:(1)一般情况,空白组大鼠状态良好,被毛光滑,饮食、饮水正常。用药结束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增长缓慢;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中剂量联合音乐组体重增长较快,其余各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2)行为学比较,实验开始前,各组大鼠中央总路程、糖水偏嗜度无明显差异(P>0.05);造模结束后,模型组中央总路程缩短、糖水偏嗜度下降;用药结束后,与模型组比较,其余各组中央总路程、糖水偏嗜度无明显差异(P>0.05)。(3)动情周期:实验开始前,各组大鼠动情周期正常;造模结束后,模型组大鼠动情周期紊乱,表现为延长、停滞、无周期;实验第42天,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动情周期紊乱(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中、高剂量联合音乐组动情周期紊乱率降低(P<0.05),其余各组动情周期无明显差异(P>0.05)。(4)卵巢指数:模型组大鼠卵巢指数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中、高剂量联合音乐组及西药组卵巢指数增高(P<0.05);中药中、高剂量联合音乐组及西药组三组卵巢指数无明显差别(P>0.05)。(5)血清性激素:模型组大鼠FSH、LH升高明显,E2、5-HT明显降低。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中药中、高剂量联合音乐组与西药组FSH、LH均明显下降(P<0.05),西药组E2明显升高(P<0.05);中药低、中、高剂量联合音乐组5-HT明显升高(P<0.05)。(6)卵巢HE染色:中药低、中、高剂量联合音乐组及西药组大鼠卵巢组织结构较模型组恢复好,间质纤维化及髓质萎缩减轻,颗粒细胞层数有增多趋势,血管分布增多,原始卵泡及成熟卵泡增多,闭锁卵泡减少,以西药组及中药中、高剂量联合音乐组较为明显。(7)Western Blot实验结果分析,中药低、中、高剂量联合音乐组及西药组均可通过降低Bcl-2蛋白表达,升高Bax、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改善卵巢功能,其中西药组及中药高剂量联合音乐组更明显(P<0.05)。结论1.临床研究:补肾疏肝方和补肾疏肝方联合五行音乐均可改善患者的月经量、腰膝酸软、性欲减退的症状,都能降低bFSH,升高bE2、AMH、AFC;补肾疏肝方联合五行音乐在改善患者乳房胀痛、小腹及胸胁胀痛、喜叹气、烦躁易怒、失眠多梦症状及抑郁量表评分方面优于单独补肾疏肝方。2.动物模型制备:对SD雌性大鼠进行50mg/kg/d雷公藤多苷片混悬液灌胃联合CUMS法复制肾虚肝郁型DOR大鼠模型是成功的。3.实验研究:补肾疏肝方联合五行音乐可降低DOR模型大鼠FSH、LH,改善模型大鼠的卵巢功能;可升高5-HT的水平,改善模型大鼠的抑郁状态。造模后的大鼠Bcl-2蛋白表达下降,Bax、Caspase-3、Caspase-9蛋白表达增高,推测该造模方法导致大鼠卵巢功能减退的原因可能是促进了线粒体凋亡途径介导的颗粒细胞的过度凋亡。通过改善线粒体凋亡途径介导颗粒细胞凋亡过程,升高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Caspase-3、Caspase-9蛋白的表达,进而抑制颗粒细胞过度凋亡可能是补肾疏肝方联合五行音乐改善肾虚肝郁型DOR的机制之一。
音乐论文摘要
音乐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怎么写模板四: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研究(1949-1956)
中华民族历来是勤劳勇敢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同时积淀出无数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但在数千年的封建思想浸染下,传统的文学、戏剧、美术、音乐、舞蹈等文艺作品在其内容上均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暴力、愚昧、迷信、色情等诸多封建落后因素。这些封建落后的思想异质同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新中国及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完全疏离的,必然要受到整饬与改造,使其纳入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轨道,重塑民族国家理想,巩固新生人民政权。随着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和新的文艺机构团体的建立,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传统文艺改造运动逐渐拉开帷幕。期间,中国共产党相继从“改制”“改人”“改剧”三个方面,分别对传统文艺的体制、艺人、内容进行由内而外,自上而下的彻底改造。虽然在改造过程中也产生一定的问题,但总的来说,通过传统文艺的改造最终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文艺领域的指导地位,推动了传统文艺的发展繁荣,建立了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同时也进一步明晰了文艺发展的客观规律,理清了文艺与政治的辩证关系,坚定了“双百”方针的正确引导。论文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在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文艺思想的基础上,运用党史学、艺术学、文学等知识,通过文献分析法、系统分析法、交叉研究法等方法,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背景、步骤、措施、作用、问题等进行综合研究,以总结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文艺工作的经验和教训,探索中国共产党文艺工作的历史规律,为当下文艺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和借鉴。具体来看,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背景、国内外学者关于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及研究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同时对论文中所涉及的一些特定名词进行具体阐释。第二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背景。该部分首先从马克思恩格斯的文艺理论、列宁的文艺理论和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的文艺理论三方面分别进行归纳分析,剖析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理论基础;随后对苏区时期和延安时期文艺改造的历史实践进行总结回溯,总结中国共产党改造传统文艺的实践经验;最后则对新中国成立初期文艺改造的现实缘由进行系统分析,包括推进文艺现代转型、整饬伦理道德观念、重塑民族国家理想、巩固新生人民政权等等。第三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准备。该部分主要对建国前夕中国共产党为破旧立新,全面改造传统文艺所进行的铺垫工作进行系统地梳理与解构,包括对旧文艺机构的接管与改造、对传统文艺理论的改造与利用、第一次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文艺改造机构和团体的建立。第四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出台及贯彻。该部分为本文的核心部分。首先对这一时期决定传统文艺改造方针政策的第一届全国戏曲工作会议、“五五指示”及文艺整风运动这三个重要节点进行梳理分析,从宏观上描绘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的改造路线。随后从“改制”“改人”“改剧”三个方面对中国共产党文艺改造的具体措施进行系统阐释解构,如从改革文艺管理体制、改革团体组织体制、改革团体管理体制三个层面对传统文艺体制进行彻底的变革;从思想改造、技能改造、形象改造三个层面实现传统艺人到文艺工作者的蜕变;最后从查禁反动有害的旧文艺、整理改造传统文艺和创作社会主义新文艺三个方面实现对传统文艺内容的改造与利用。第五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该部分承接第四章,主要对“双百”方针提出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嬗变进行解构研究。其中,首先介绍“双百”方针的形成、出台,客观评价“双百”方针对传统文艺改造的影响。之后从传统文学、传统戏剧、传统美术、传统音乐四个方面分别阐述“双百”方针后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的继续推进。第六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成果及经验。该部分首先系统梳理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改造所取得的成果,并对传统文艺改造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提炼总结。借此进一步明确今后文艺的思想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文艺的发展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文艺的导向必须坚持以人民群众为中心,文艺的繁荣必须坚持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第七章为中国共产党对传统文艺进行改造的问题及反思。该部分对传统文艺改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文艺改造中的教训进行深度反思,为当下及今后中国共产党文艺发展的路线政策提供借鉴参考。
论文摘要怎么写模板五:海顿弥撒音乐作品研究
本文以海顿一生创作的全部弥撒音乐作品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与作品分析,对其进行全面、综合、系统的梳理,论证海顿的弥撒创作是集巴洛克音乐风格与维也纳古典主义风格之大成。按照其弥撒作品的创作时间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海顿在1749-1782年间创作的前八部弥撒音乐作品,根据创作时间依次为F大调简短弥撒、圣灵降临节弥撒、第一塞林西斯弥撒、合唱弥撒、降E大调弥撒、圣尼古拉弥撒、小管风琴弥撒与第二塞林西斯弥撒。下篇,为海顿在1796-1802年间创作的后六部弥撒音乐作品,即战争弥撒、神圣弥撒、苦难弥撒、特蕾莎弥撒、创世纪弥撒与和谐弥撒。文中就作品的手稿、创作时间、创作背景、作品特征、历史演出等方面进行分析与归纳,说明海顿弥撒的形式特点与创作风格的演变,揭示出维也纳古典主义弥撒的创作特征。
以上是音乐论文摘要模板,大家可以研究学习,如果有其他论文写作需求可以在本网查阅,如果有论文写作需求,欢迎随时在线咨询。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