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处积乡愁——关于我的《街景》油画创作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13633 论文编号:sb2022082410300949319 日期:2022-09-14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艺术论文,在此次创作中,笔者深刻地体会到恰当的运用图式语言可以有效地提升画面的形式感和表现力。并希望在日后的研究和创作中,可以不断的完善相关的知识体系,从而使作品能够更好地呈现。
一、我眼中的街景
(一)回忆与当下的碰撞
人们在自然的基础上合理地开发建立人们生活的物质环境。随着街道、房屋、土地的开发与利用,以及地形,气候等因素的影响,形成了每座城市独特的本土人文。生活在其中的人们通过多种感官的参与,来接触城市的物质信息,从而形成了个人头脑中独特的图式。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经济的进步,人们可以更加地感受到城市、乡镇甚至农村的变化。与此同时,高速发展带来的派生产物,也给人们的传统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曾经宁静的田野、规整的平方瓦舍、承载着时间轨迹的水泥路都在逐渐地消失,被新事物所替代。即便很多事物已经消失,但无法在一代人的记忆中抹去。我的家乡是开鲁县,位于内蒙古通辽市西部,是一个以农业发展为主的小镇,多年前的家乡,镇里大多是红色的砖瓦房屋,走出了镇里便是一望无际的农田,而如今却是高楼林立,道路宽敞,这些变化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同时也冲刷着旧时的一切。同时也启发了我以家乡为基础的创作导向。艺术史家贡布里希认为,艺术家的创作往往“不是从他的视觉印象入手,而是从他的观念或概念入手”。①而图式语言对场景和空间的归纳也恰到好处地表达了客观的图像。相对于直接对实景进行描绘,这种表现手法更可以让人清晰地感受到场景的再现。
我的家乡属于城市与乡村的中间地带,与城市相比,它虽然规模较小,建筑紧凑,在发展的过程中我的家乡城市仍保留着一些可以引起追忆的老旧建筑,可以使人产生亲近感。在可以代表家乡城镇文化发展的多种元素中,笔者最后把目光聚焦在了城镇的街道之中,因为街道风景不仅包含着房屋的更替,交通方式的变化,而且可以地感受到到人们生活方式的不同,街景作为一座城市的“骨架”,是每一座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我们可以通过街景看出一座城市的整体氛围,透过微观之处看见它背后城市的宏观发展。如何在协调家乡发展过程中的新旧文化,凸显出笔者内心的碰撞产生的不安、焦虑的心理,也逐渐成为了笔者创作起始阶段的重中之重,也是希望在这一过程中,可以重新获得关于家乡的“归属感”,在唤起回忆的同时,平衡自身的情感需求。
.............................
(二)我的乡情——题材的选择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对家乡的情感是人类共有的独特情感之一,也正是因为家乡是每个人生长的环境,从而也奠定了每个人的各个层面的思想维度。艺术往往也来源于生活,即使笔者在外求学十年有余,十年中,也感受过不同城市的风土人情。在停留过的每一个城市,或许也有很多抚慰心灵的瞬间,但即使再多温暖,也不抵在家乡时的心安。于是在前年夏天,我便以对故乡的感情作为出发点,进行了我的初次尝试。《啼鸟》(图1)这幅画是在夏日的某个傍晚,和儿时好友回到了小时候的玩耍过的院子散步,夕阳穿过房屋间的空隙淌了过来,抬头望向房檐,有几只活泼的小鸟。那一瞬间好像时间回到了多年以前。而再回首,我们早已过了童年,再一回头,房前屋后杂草丛生,早已不似从前。这幅画创作之后,更加勾起了我对孩童时家乡的回忆。于是笔者开始追索着记忆,细化灵感的来源,但是老旧的房屋它只能表现得出围绕着这栋房屋的情感。这是远远不够的。那什么才能更好的表达出这种关于记忆间存在落差的失落感呢?又是在一个夏日的午后,我找到了答案。那天烈日当头,太阳晒得人睁不开眼,于是我选择去桥下乘凉,站在阴凉处凉快下来,看着面前被一排排湖绿色玻璃窗装饰着的大楼,心里想,这就是儿时玩耍过的沙丘啊。这不就是近在眼前的变迁吗。从那一刻起,我便下定决心把创作的重心,聚焦在家乡的街景,并意图通过对街景的描绘,因为城镇的景观与笔者的生活关系密切,也想从创作中突出对家乡城镇变迁的内心变化。

艺术论文参考
艺术论文参考

..........................
二、《街景》系列油画的创作过程
(一)创作前期的探索
在创作过程中,笔者脑海中反复盯紧的就是创作意图的问题,创作每一幅作品时都谨记着自己的创作意图,那就是表达出对家乡记忆落差的失落感。于是笔者开始探究可以借鉴、学习的大师作品,最后确定了雷尼·马格利特、米尔顿·艾弗里两位大师。

艺术论文怎么写
艺术论文怎么写

在笔者探索《街景》系列油画的创作过程中,为了更好的表现家乡街景的前后差异,以及内心的失落感,在多次探索后,利用镜面破碎的纹理,来对街景进行打破重组,在这一点上,笔者借鉴了马格利特在作品中的拼贴技巧,这种技巧是马格利特大多作品的主要表现形式。在其作品《快乐的捐赠者》(图2)中,我们可以看见一个戴着礼帽的男人剪影置身于深色的背景之中,但男人的身体剪影中呈现出了一座在树丛中亮着灯火的小楼,礼帽处恰巧是天空中的弯月。这幅作品的呈现形式显然已经不同于我们平时可以见到的客观现实,使画面的趣味性得到了更大的提升。我们在观看这幅画时也会不禁想到,到底是风景投进了人形的镜子,还是在人的身上反映了某种意境,这种表现手法毫无疑问的提高了画面中的实景与作者想表达的寓意之间的内在联系。而在他的作品《decalcomania》(图3)
.........................
(二)图式语言的运用
在油画创作的过程中,画面怎样构成是重中之重的一个环节,由于街景包含的元素多种多样,基于这一点,笔者选择对诸多元素进行图式的归纳。在《街景》系列油画创作过程中,笔者以黑白铅笔稿的形式创作了一些小稿,例如(图5)这样可以简练地概括出物体的形态,再通过黑白灰的布局来统筹画面的整体,简化了楼宇和房屋的形状,这种图式语言直白地说就是画面代表了文字,便于人们观看了解。色彩在视觉艺术中的表现性也是至关重要的,画面的构成与色彩虽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二者之间的联系却是密不可分的。色彩之于构图当中决定着画面的舒适性,代表着画作的结构组织是否严谨,但画作的完整是需要不断地去探索的。每一位画家的创作都透露着他的灵活性也能从中观察到其独有的风格,熟练地运用着这些原则,但对色彩和构图运用和把握并不是理性的处理,而是靠他们独特的洞察力。这一点也正是笔者在创作过程不断追寻的东西。
笔者再次尝试将构图化繁为简,在用色上大面积使用饱和度较低的颜色,用色彩间的相互对比来构建一个具有整体性的对称式构图,这种选择无疑在幅面较大的创作中是很难进行的,但笔者希望可以通过这种消除繁琐的方式,用部分近似色使画面看起来十分平静,从而表达内心想法。
.............................
三、《街景》系列油画创作的反思与启发...........................12
(一)创作反思.....................................12
(二)对后续油画创作的发展期望..............................12
结语......................................14
三、《街景》系列油画创作的反思与启发

(一)创作反思
在这系列的创作中,笔者把自己对家乡街道风景的感性认识,理性地表达在画布上,虽然提炼后的景色表达的方式抽象,但一些简化后的图形仍在主体对现象的主观反应范围内,使人一目了然,通过这样的方式给观者施以影响。但如何更好的归纳客观的景象,仍是笔者在面临的重要问题,有时稍有不当就会使画面失衡、空洞,让观者难以琢磨画面中图式所指代的是什么。就像斯宾诺莎指出,“人们应坚定不移地相信,‘秩序’就存在于事物本身,虽然我们对这些事物本身及本质一无所知。因为事物本身就是按秩序排列的,当感官把这种排列呈现给我们时,我们就能够极容易的把它们想象出来,而一旦想象出来之后,就很容易把它们记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说这些事物中有着良好的秩序;在相反的情况下,我们就称这些事物有着不好的秩序或者混乱的秩序。”①笔者希望在《街景》系列创作中能通过笔者个人的整理,使观者感受到一个新视角下空间和楼宇之间的“秩序”关系。在之后日常收集材料或画创作稿时,也会坚持以图形来记录,最后把各种元素加工整理并运用到创作上。
...............................
结语
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城镇面貌更新速度越来越快,身处于当下时代,艺术家们关于城镇街景的创作不仅反映了城市化的发展进程,还反映了城镇人群的精神文化。创作离不开生活,笔者首先通过了解近现代风景绘画的发展变化,重点对几位艺术家作品进行图式语言分析,最后对研究结果进行总结与梳理,运用到自身的创作实践当中。
本文选择以《街景》系列油画创作报告为主体,整理了本次创作的全过程,通过对家乡街道景观不同时期的图式语言探索分析,并结合创作需要,选择了创作技法和创作材料。最后对本阶段的创作实践作出总结。在此次创作中,笔者深刻地体会到恰当的运用图式语言可以有效地提升画面的形式感和表现力。并希望在日后的研究和创作中,可以不断的完善相关的知识体系,从而使作品能够更好地呈现。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