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艺术论文,米勒在从事了大半生的文学研究后,在晚年选择返璞归真,重新从赤子的角度看待文学,感受文学。这看似是兜兜转转后回到原点,但实际上他的文学观经历了从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的转变,是一种从“现象”到“整体”或“本质”的升华。
第一章希利斯·米勒的“文学世界”观提出的背景
一、米勒关于文学终结论的反思
“文学的终结即在眼前,文学的末日就要到了,是时候了!”③米勒在20世纪初发出的一记石破天惊的呼喊,是他对当下文学发展非常重要的判断。这引起了中国文学界的轩然大波,“人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都被吸引到这位有点特立独行的、对中国似乎有着极大的热情和影响力的文学理论奇人奇论上来了。反对者有之,赞同之声更是不绝于耳。”④米勒的观点最初受到了学界的批评和反驳,以童庆炳先生为代表的一系列学者认为以语言文字为基础的文学,是别的审美文化无法取代的⑤,认为米勒夸大了新媒体对文学的冲击,是一种“极端化的预言”①。除此之外,米勒的“文学终结论”也引发了一些悲观的情绪,很多声音认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图像快速扩张,取代了文字在人们精神世界的消费的重要地位,电影、电视等电子媒体对传统出版行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读者群体萎缩,从而文学被逐渐放逐到边缘化的地位。
艺术论文参考
文学真的会终结吗?文学一词出现得较早,但其含义随着时间的变化发生过很大的改变。德里达在《死亡:虚构与见证》(Demeure:Fiction and Testimony)中指出西方文化中的“文学”一词来源于拉丁词根,但现代意义上的文学最早出现在17世纪末的西欧②。在牛津词典的第三条中的定义如下:“指全部的文学创作;某一国家、某一时期或整个世界产生的全部写作。如今也用于一个更局限的含义,指那些能从其形式美或情感效果角度加以考量的文章。”③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语境下,文学具有不同的内涵,所以对文学的判断与衡量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
二、米勒关于文学永恒论的反思及“文学世界”观的提出
米勒在指出传统意义上的文学走向末路的同时,在书中也表明了另一种与之矛盾的观点:“文学虽然末日降临,却是永恒的、普世的。它能经历一切历史变革和技术变革。”①这一思想曾一度被中国学界忽略。文学既然能承受住时间的考验,说明它具有自我革新的能力。文学的核心内容并没有发生改变,“文学是对文字及符号的特殊用法,在任一时代的任一个人类文化中,它都以各种形式存在着”①。很明显,米勒对文学含义的理解划分成两个层面,第一意义上文学是一种西方的文化机制,它是“一种受历史制约的具体形式”②,而第二意义上的文学,是“作为一种普遍的、运用可视为文学的文字或其他符号的能力”③。
显然,米勒摆脱了文学的外部条件,深入到文学的内部核心基础——语言问题上。文学是用语言文字写成的,文学语言最重要的一个特征就在于它的指称能力不仅在于指称现象世界,还可以用来指称虚拟世界。“用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奇特的术语来说,文学利用了文字的一种‘非超验’(non-transcendent)的特点。”④语言,无论是日常语言还是文学语言,都具有所指性,因为语言作为一种符号,能够在某物或某事不在场时指代它们。而文学语言区别于日常语言的重要特点是,文学语言没有所指性,因为文学语言所表达的内容并不存在,但是文学语言却能“创造”出这些并不存在事物,创造一个新的世界。米勒称之为“世俗魔法”(Secular Magic),提出了他的“文学世界”观点。
..........................
第二章希利斯·米勒的“文学世界”观中的概念定义和特征
一、“文学世界”的定义
米勒认为,文学作品是由作者通过语言所创造出的一个新的世界。只需要阅读那些充满“魔力”的词语,读者就能被“带入一个崭新的世界”①,成为这个“全新的虚拟现实”②的“相信者”③、“见证人”④。
文学世界的内容或许会类似于人们所生活的现实,但是由于读者永远无法真实地触摸到它,所以文学世界是一种虚拟现实。这个虚拟世界相对于现实世界而言,一方面它是由语言这张大网构筑而成的,依托现实世界的语言工具得以展现和传达;另一方面它又能脱离语言的表面,形成一个新的时空,独立于现实世界。文学世界并非是现实世界的附庸,而是平行于现实世界的另一个世界。
作者是文学世界的创造者,语言和修辞是窥见文学世界的窗口、进入文学世界的甬道,而读者则是文学世界的“灵魂的观察者”⑤(a disembodied observer)。
...........................
二、“文学世界”与文学作品的特征
米勒对文学世界的特征进行了论述,他认为:文学世界具有侵入性,它的“开篇如同召唤鬼魂”⑥;文学世界具有暴力性,它容易使人陷入狂热;文学世界具有陌生性,“每部作品都是单独的空间”⑦;文学世界具有保密性,读者永远无法完全了解它;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施行性,它能揭示文学世界;文学作品的语言具有修辞性,它能使文学世界变得真实、生动、可感;文学世界的语言具有他指性,它能指向无言的“隐性存在”①,使其变成文学世界。
(一)“文学世界”的特征
1.文学世界的侵入性
米勒认为,文学作品都是突然进入一个世界的,它们通过极富创造性的开篇,有力地将读者拉入新世界中去。他通过引述华兹华斯的《温安徳的少年》(The Boyof Winander)、伍尔芙(Virginia Woolf)的《达洛卫夫人》(Mrs.Dalloway)等文学作品的开头,指出文学开篇具有极大的创造性,“文学作品的开篇的句子具有特殊的力量”②,它就像是一扇大门,推开即可进入一个崭新的世界。这类似于《圣经·创世纪》(Genesis)中上帝对世界的创造,神说:“要有光!”从此光明和黑暗分离,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文学作品也有这种带来光的开辟性的力量,“它们是创世、是新生、是一个崭新的开始”③:人们无论在现实世界的何时何地,只要随身携带一本文学作品,翻开它,阅读开篇的文字,就会感受到“芝麻开门”(Open sesame)的力量,从现实世界进入到作品中的虚拟现实世界中去。
这些极具创造性的开篇通常是“突然的”、“侵入性”的:七月初的一段酷暑中,傍晚时分,一个年轻人离开他从S-y巷租户那里租来的阁子间,走到街上,慢慢地、仿佛犹豫不决地,朝K-n桥走去。——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关于人的第一次抗命,以及/禁树之果,它致命的味道/把死亡带到世上,还有我们所有的忧伤......——弥尔顿《失乐园》④
..........................
第三章希利斯·米勒基于“文学世界”观下的文学阅读观........................31
一、阅读文学的原因.....................................31
二、阅读文学的方法.......................................36
第四章希利斯·米勒的“文学世界”观的意义................................39
一、找回文学阅读的初心...................................39
二、强调并分析文学世界的独特内涵..............................41
第五章希利斯·米勒的“文学世界”观的局限........................47
一、理论论述欠完整严密...............................47
二、文学阅读观矫枉过正...........................................49
第五章希利斯·米勒的“文学世界”观的局限
一、理论论述欠完整严密
米勒的“文学世界”观萌芽于他晚年在中国的一系列学术演讲,集中于他人生最后一本学术著作《论文学》中。《论文学》是一本较薄的学术著作,它是米勒在中国发表关于全球化时代下文学受电子科技影响的发展问题的演讲,引发学术届的热烈讨论后,对一些误读的声音进行回复和阐释的产物。该著作语言通俗易懂,举例生动贴切。
但是由于米勒是从直觉角度理解作品中的世界,并且缺乏充足的时间进行研究论述,他的“文学世界”观存在着逻辑论述不严密,理论建构不完善,文献佐证欠完整的问题。首先,著作中对部分定义的挖掘不够深入,如对于文学世界的特性的定义中,有个别特性的论述没有清晰点明,只是作为延伸放在其他特性之间或之后,因此可以看到米勒还未对其进行一个完整的归纳或是还没有意识到其之重要性。
其次,著作部分处的论证不够充分。著作很大篇幅用于举例子和对例子的阐释,但是部分命题的论证篇幅较小,无法完整地阐释该命题的内涵。如著作第三章第一小节“文学是世俗的梦境”中认为中世纪的传统中把文学视为梦境可视作是历史上对于文学的阐释,但是在该小节中并未就该定义进行一个展开论述。
再次,著作中部分问题的结论不明。如米勒在第二章的结尾最后一小处谈论了文学是发明还是发现的问题。对于该问题,小节的标题使用了问句的形式,而在内容中,米勒明确地表示这一问题虽然重要,但是“该问题不可能有答案”①。米勒在著作中并未对该问题再作出深入的探讨,只是给出了一个模糊的答案。对于作品所建构的文学世界究竟是被发现的——即已经事先存在,被作者发现后描述、书写下来,还是被发明的——即文学世界是作者思想的发明、创造,米勒认为他没有办法给出准确的答案。整一小节,米勒把重心放在了探讨文学语言的他指性,只谈论了文学语言指向一个新的世界,却一直未对该世界的存在性质作出正面的回答和论述。
艺术论文怎么写
...............................
结语
纵观米勒的文学研究生涯,他的文学观从初期的新批评思想转向意识批评,中期再转向解构主义文学观,后期又转向文学言语行为理论。我们从中可以看出,米勒一直都在试图从不同理论的视角来理解文学,探寻研究文学的方法。
上述文学观都是从各种理论出发,采用抽象理性的视角定义文学,而在米勒文学研究生涯的最后一个时期,米勒意识到这种研究文学的方式和方法已经不能适应当前文学研究的巨大变化和发展。为此,他重新审视了他文学研究的经历,重新思考研究文学的思路和方法。他不再局限于从各种抽象和宏大的理论出发来研究文学,而是回溯童年时期的阅读经验,从最原始的也是最普世的阅读文学的感受入手,提出了他的“文学世界”观。在他看来文学不只是符号、修辞等交织而成的信息网,文学的内核应该是每个读者都为之向往并愿意用精神参与其中的世界。读者之所以阅读文学,就是为了能够在文学中体验与现实不同的世界,以此获得知识的拓展或情感的共鸣。
米勒在从事了大半生的文学研究后,在晚年选择返璞归真,重新从赤子的角度看待文学,感受文学。这看似是兜兜转转后回到原点,但实际上他的文学观经历了从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的转变,是一种从“现象”到“整体”或“本质”的升华。他天真、淳朴的“文学世界”观,不仅是对他自身前中期的文学理论和批评思想的总结和反思,更是对整个时代、整个人类的文学的回顾与展望。历史上不乏思想家和理论家在经历了一生的思索与探寻后,于生命的最后阶段将自己的理论研究视角从理性转向感性,将理论与生命的本真相融合。康德在写下前两大“批判”后,用审美架起了二者的桥梁,以《判断力批判》给他的批判问题画上句号;布鲁姆在他一生的阅读经验的总结《西方正典》的最后,指出了阅读文学是生命本能的渴求;梁启超的后期的“趣味主义”美学思想将艺术情感与人生价值相连结……理论研究最终回归生命初心,就是找到了落脚点和归宿。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