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类职称论文范文怎么写?本文为大家列举了3篇职称论文范文,大家在写职称论文时可以参考,希望你能够评审职称成功。
体育类职称论文范文一: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篮球科研论文统计分析
对2000-2008年刊载于13种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上的篮球科研论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9年来刊发的篮球科研论文呈相对较稳定的发展趋势,高校教师是我国篮球科研的主要群体,篮球科研呈地区严重不平衡状况,基金课题项目论文总数比例不高;篮球科研论文研究内容涉及广泛,以篮球训练为主,基础学科研究论文较少;有关残疾人运动员、街头篮球和群众篮球的论文相对匮乏。同时,就今后篮球科研发展提出与之相应的建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研究结果与分析
2.1 刊载篮球研究论文的年代与期刊分布
2.2 载文作者分析
2.2.1 载文第一作者(或独立作者)单位性质统计分析
2.2.2 载文第一作者地区分布统计分析
2.3 基金资助项目论文统计分析
2.4 载文研究内容及领域分析
2.4.1 研究内容
2.4.2 研究领域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2 建议
[1]中文体育类核心期刊的引文分析[J]. 范丽雯. 现代情报. 2006(09)
[2]我国足球运动科研现状的分析与展望[J]. 李仪.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6(07)
[3]1989—2004年中文引文研究论著的统计分析[J]. 朱丹. 情报科学. 2005(09)
[4]我国篮球科研现状与对策分析[J]. 傅企明,王鲲,朱从庆.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4(02)
[5]30年来我国篮球科研状况分析[J]. 吴晓强. 中国体育科技. 2004(01)
[6]关于12种中文体育期刊足球论文的统计分析[J]. 陈效科,刘先进,徐金山,黎春生.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2001(04)
[7]1995-2000年我国篮球科研状况分析[J]. 贾志强,郑岩平,李惠琳.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1(03)
[8]安徽省普通高校篮球教师科研现状调查分析[J]. 王万兴,刘中平.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2011(10)
[9]2009-2010国内体育报道论文发表情况统计分析[J]. 杜林涛. 中国报业. 2011(18)
[10]篮球裁判法CAI教学课件的研制[J]. 黄起东. 商业经济. 2011(06)

体育类职称论文范文
体育类职称论文范文二:中国体育旅游研究进展:基于文献计量的分析
体育旅游对我国社会、文化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对852篇体育旅游文献的产出时间分布、载文期刊分布、研究主题网络结构及学科发展演化特征进行分析,采用共词分析法和社会网络分析软件绘制了体育旅游研究的网络结构图。研究结果发现:1)我国体育旅游研究可以分为初步萌芽期(1989—2000年)、快速发展期(2001—2008年)以及波动增长期(2009—2018年)3个阶段。2001年之前发文量较少,2001年之后发文量快速增加,大型体育赛事的申请与举办对发文量具有较大影响;2)绝大部分文献(98.9%)发表在体育类期刊上,这可能与学科的研究范畴及学者的专业背景有较大关联;3)体育旅游的研究对象大多关注我国中西部发展,形成了体育旅游与休闲研究、产业融合、民族传统体育、体验经济等交叉研究领域,是体育与旅游研究的桥梁与载体。最后从理论方法及热点研究领域的视角对中国体育旅游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1 引言
2 研究设计
2.1 数据来源
2.2 数据分析方法
3 研究结果
3.1 体育旅游研究的年发文量
3.2 体育旅游研究的载文期刊分布
3.3 体育旅游研究的高频关键词
3.4 体育旅游研究关键词的共词分析
4 中国体育旅游研究的阶段演进
4.1 初步萌芽阶段:1989—2000年
4.2 快速发展阶段:2001—2008年
4.3 波动增长阶段:2009—2018年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展望
[1]近20年中美太极拳与健康促进研究的对比分析[J]. 杨亮斌,郭玉成,史海阳. 体育科学. 2018(04)
[2]基于Web of Science的体育旅游研究前沿及热点分析[J]. 杨倩,李海,吴昊峰.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8(02)
[3]美国近20年太极拳研究热点与内容分析[J]. 史海阳,郭玉成. 中国体育科技. 2018(01)
[4]2022北京-张家口冬奥会的经济效益展望及其现实解析——基于体育产业发展视角[J]. 白金凤,江涛. 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6)
[5]中国休闲体育研究进展及热点评析[J]. 叶小瑜,李海.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6(06)
[6]体育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力与路径机制[J]. 杨强. 体育学刊. 2016(04)
[7]1979~2012年中国旅游地理学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J]. 李秋云,韩国圣,张爱平,徐虹. 旅游学刊. 2014(09)
[8]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研究:价值、进展与走向[J]. 张建华,常毅臣,芦平生. 中国体育科技. 2013(03)
[9]体验经济时代下体育旅游产品的优化创新——以温州为例[J]. 孙永梅. 体育科技. 2012(04)
[10]国内外体育旅游研究比较[J]. 刘庆余.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12(04)

体育类职称论文模板参考
体育类职称论文范文三:移动互联网时代O2O营销模式对体育市场的影响研究
以文献资料法为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对当前基于移动互联网的O2O营销模式的发展现状以及相关文献进行查阅分析。通过访谈法对业内的专家和从业者进行访谈,以O2O对体育市场的影响作为研究对象,对目前线上的体育类产品的O2O营销模式进行了总结和归纳。认为移动互联网为体育健康产业的发展创造了难得的机遇和良好的市场环境,体育类O2O产品是体育产业与移动电商跨界结合的产物,能够为用户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体育服务,从而对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生活质量、消费观念、休闲娱乐以及社会交往等各方面产生深远的影响。
1 前言
2 研究方法
2. 1 文献资料法
2. 2 访谈法
3 体育类O2O产品的分类
3. 1 体育电商模式
3. 2 体育服务模式
3. 3 体育媒体模式
3. 4 体育工具模式
3. 5 体育社交模式
4 O2O的崛起对体育市场的影响
4. 1 促进健康产业的规模发展
4. 2 满足健身人群的多元需求
4. 3 加速大众健身的科学进程
4. 4 建立体育资源的共享平台
4. 5 创新体育行业的服务功能
4. 6 促进粉丝经济的规模发展
5 结语
[1]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的研究[J]. 康文涛. 电子制作. 2015(09)
[2]O2O模式研究综述——基于文献计量法分析[J]. 李昊霖. 现代经济信息. 2015(03)
[3]移动互联网研究综述[J]. 吴吉义,李文娟,黄剑平,章剑林,陈德人. 中国科学:信息科学. 2015(01)
[4]移动互联网对学生体育学习影响的研究[J]. 徐柏杨,杨小帆. 浙江体育科学. 2015(01)
[5]体育移动应用的形成、发展和前景[J]. 王子朴,药婧瑶. 中国体育科技. 2014(06)
[6]浅析O2O模式的特性及推进其未来发展的建议[J]. 陈滢. 中国商贸. 2014(15)
[7]O2O模式企业的发展现状[J]. 张荣. 物流工程与管理. 2013(12)
[8]线上应用到线下服务——APP与O2O模式结合研究[J]. 韦意. 科技传播. 2013(22)
[9]互联网运动健身服务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 徐峰.华东师范大学 2014
[10]O2O产品的用户体验研究[D]. 葛夏芷.武汉理工大学 2013
以上是体育类职称论文的范文,如果想了解职称论文的写作或者职称论文发表相关问题,可以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