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翻译学视角下《上下五千年》哈译本三维度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5666 论文编号:sb2024032515183052079 日期:2024-04-10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语言学论文,本文通过举例分析对译者在汉语版三维度层面进行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进行探究。探究译者在译作时如何实现哈语和汉语种不同语言生态达间的平衡,并对译者是否完整地实现了源语到译语三维层面的适应和转换进行分析。
第一章生态翻译学核心概述
1.1生态翻译学之翻译生态环
境庚申(2001)于“翻译适应选择论初探”首次提出“翻译生态环境”并对其进行了下定义。所谓生态环境,是指由众多要素构成的为了使译者与译文在特定生态系统中生存并长存的总体的环境。其中“翻译生态环境”所体现的构词词素意义主要是指原文、源语、译语所构成的世界,即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②各要素与翻译生态环境之间关系如图1-1所示。

语言学论文怎么写
语言学论文怎么写

随着生态翻译学的发展,翻译生态环境的范围也在随之改变,但就翻译而言,其翻译生态环境始终和与译者以外的一切有关,同时译者也是其他译者翻译生态环境的一部分。生态翻译学的核心概念之一便是翻译生态环境,因此在以此视角对译本进行研究时必须关注其所处的翻译生态环境。
................................
1.2生态翻译学之译者中心
翻译是带有目的的一项活动,在翻译进行时总是有对应的指导理论为译者的翻译方向进行指导,从而使其翻译目标不偏离翻译目的中心,而翻译理论在为翻译过程进行指导时,最根本的问题之一便是对译者在译作过程中扮演的是何角色进行描述和解释,从而确定翻译目的的可行性。
生态翻译学将译者和翻译生态环境的关系作为研究的问题之一,是因译者自身处在不同于源语和源文化的语言和文化的多种力量互相作用的交点上;其次就翻译本身而言,译者一直是翻译活动的主导者,其本身是一个独立的主体,在对源语进行翻译活动时从头到尾皆是依靠译者的主体意识和主导作用才能完成译作。故,译者的主体意识和主导作用是翻译过程的主体,其所处的不同于源语语言和文化的语言文化是译事得以进行的基石。
在生态翻译学中,译者被认为是一切翻译过程中出现的矛盾的总和,而“译者为中心”的翻译理念则是将感性的、富有生机、富有创造性的译者推向译论前台,使得翻译理论是建立在真实而又具体的译者基础之上,从而化解“各方矛盾”。同时译文的优劣又取决于译者,所以翻译以“译者”为中心的理念其实更是在鞭策译者要随大的生态环境不断提升自己,进而译出更符合时代的作品。
...........................
第二章《上下五千年》(上册)哈译本的生态环境特点
2.1译本所属的哈语语言生态环境特点
2.1.1“SOV型”语言
张定京(2010)对哈萨克语类型做出概括,指出其所属类型为“SOV型”语言。“SOV型”特点奠定了其较为独特的语言生态环境,即动词位于宾语的位置之后;主要成分位于次要成分之后;不使用前置词,使用后置格助词,具体表现为:
(1)宾语+V:pɑnɡw dʒer men køkti dʒɑrɑttə.(盘古开天辟地。(P1))
pɑnɡw(主语:盘古)dʒer men køk-ti(宾语:天和地-宾格)dʒɑrɑ-tə(谓语:创造--过去时)
其中dʒer men køkti作为宾语放在了dʒɑrɑt谓语前被支配故加ti宾格词尾。
(2)主要成分:主+谓+宾构成的中心语。次要成分:其他修饰成分:定语、状语等。次要+主要:oʁɑn qædʒettiʃøp dærini tɑbw təm qjənʁɑtysedi.(他需要的药草很难找。(P6))
o-ʁɑn(定语:对于-形动词词尾)qædʒetti(需要的:定语)ʃøp dæri-ni(主语:草药-宾格)tɑb-w(宾语:找-名词词尾)təm(状语:很)qjən-ʁɑ(谓语:难得-向格词尾)tyse-di(助动词:增加-过去时)
其中主谓宾代表的中心语均在定语构成的次要成分后,被其修饰。
(3)后置词使用:jændj...qɑləŋqɑwəm yʃin ter tøɡip,eŋbek etedi.(炎帝……为百姓操劳。(P10))
jændj(炎帝)qɑləŋqɑwəm(千家万户)yʃin(格助词)ter tøɡip,eŋbek etedi(流汗、劳作)。其中yʃin(为了)为后置目的格助词,在此表目的,目的对象为qɑləŋqɑwəm(千家万户)。
由上述例句可知,哈萨克语因其语言中语法生态环境的特性,在对源语翻译时会根据其自身的“SOV结构”的语言生态特征对源语的语言生态特征进行适应与选择。
.................................
2.2《上下五千年》哈译本语言生态特点
2.2.1选词酌句——归依于译语生态
所谓译语生态是指译语的生态翻译环境,译者在对源语进行翻译时要高度适应且服务于译语读者,在使译文可读性被提高的同时,也更好地照顾到了译语读者的表达习惯。在哈译本《上下五千年》中,哈木巴提别克译者在选词酌句上对源语的生态环境做出词句意义适应的同时又归于其译语“哈萨克语”的词句表意的生态环境,使得源语想要表述的词、句意义在哈译过程中被完整的表达。例如:
例1.源语:他们就挑了几匹老马领路。(P66)
译语:sonimen olɑr birneʃeɑttəsəʁɑjlɑp,dʒol bɑstɑwʁɑdɑjəndɑdə.(P109)
例2.源语:请他去寻一匹好马。(P70)
译语:oʁɑn bir dyldyl sənɑwdəbujərɑdə.(P118)
——是匹黄色的母马。(P70)
——bul sɑrəbje.(P118)
——谁知道是一匹黑色的公马。(P70)
——onəŋqɑrɑɑjʁər ekenin kim bilsin.(P118)
——你推荐的那个朋友怎么连马的颜色和雄雌都分辨不清。(P72)
——siz tɑnəstərʁɑnɑlɡi dosŋəz dʒəlqənəŋtyrin qojəp,ɑtɑləq,ɑnɑləq ekeninɑdʒərɑtɑbilmejdi eken.(P118)
在上述源语例句中均提到“马”这个词,源语中为了体现马的不同特点均采用了不同的形容词对“马”进行修饰来表意,但译者在进行翻译时,在适应源语的词汇意义的同时又将对“马”的翻译归译于本民族语言生态环境的词汇特性。因为哈萨克族在历史上主要从事畜牧业,因此与畜牧业相关的词汇尤为丰富且区分相当细致。而“马”的词汇分类便是其一。联系例1所处文章语境可知,该处的“马”是指坐骑、作战经验丰富且年龄较大的马,译者在对该语意进行适应时便选取了ɑt一词——在哈萨克语中特指六岁以上用于骑行的马。而例2语意强调的是马的优异性,在哈萨克语中有特指“好马”的词汇dyldyl(千里马),故作者在对源语所强调的马的优益性上选择了dyldyl来体现“好马”之意。例3、例4中则是强调马的性别,在译语所处的词汇生态系统中bje特指母马,ɑjʁər特指公马。例5语意对马的特性无特指,故译者采用译语生态环境表示“马”的统称意义的词dʒəlqə来表意。
.................................
第三章 《上下五千年》(上册)哈译本三维度适应性选择转换 ......... 19
3.1 语言维的翻译适应性选择转换 .................. 19
3.2 文化维的翻译适应性选择转换 ............................... 27
3.3 交际维的翻译适应性选择转换 ........................... 32
第四章 《上下五千年》(上册)哈译本译后“追惩”及优化建议 .......... 34
4.1 “追惩”之语言维未实现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 34
4.2 “追惩”之文化维未实现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 35
4.3 “追惩”之交际维未实现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 36
结语 ...................... 38
第四章《上下五千年》(上册)哈译本译后“追惩”及优化建议

4.1“追惩”之语言维未实现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学论文参考
语言学论文参考

语言是实现交际的方法之一,在翻译中想要实现译语与源语的高度适应,同时为译语读者提供最佳阅读服务,首先要在语言维方面做到充分的适应性选择,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主要体现在词汇、修辞、句子结构等方面。现就哈木巴提别克译者在进行《上下五千年》哈译过程中于语言维方面未能实现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提出个人的一些建议。
4.1.1词汇层面
译者在对读本进行翻译时,从整体来看选词方面做到了对源语的适应,但依旧存在部分选词不够恰当的问题,例如:
例1.源语:斩断了巨鳌的四脚,竖立了四极。(P3)
译语:ɑlep tɑsbɑqɑnəŋtørt sjrɑʁən kesipɑləp,ɑspɑnnəŋtørt dʒʁən tirep qojɑdə.(P2)
在例1中,源语“四极”是指盘古开天辟地时期将自己的四肢化为了东、南、西、北四个部分,特指东、南、西、北四处,即四极。译者在此选用“tørt dʒʁən”(四边),使得源语语意的范围被缩小,而“yjek”在哈语中有“极”的含义,这里用“tørt yjek”(四极)一词来表示源语的大范围语意会更为贴切。
例2.源语:各位辛苦了,没有敌人,是我跟娘娘放烽火玩玩,你们回去吧!(P53)译语:xɑlɑjəq,dʒɑpɑʃektiŋder,bulɑrɑdɑdʒɑw,duʃpɑn dʒoq,men bojdʒetkenmen birɡe otbelɡi berip,køŋil køterim.qɑjtəp ketiŋder.(P88)
例2源语语意是周幽王对赶来救人的诸侯说自己和自己的妃嫔褒姒在玩烽火,因烽火在古代是重要的信号工具,周幽王用来换取褒姒一笑,可见其对褒姒的喜爱程度之深。源语的“娘娘”是指周幽王的妃嫔褒姒。而译者将其译为“bojdʒetken”(成年女子;待嫁的姑娘),在词汇意义上表达有误,从源语语意来看用“toqal”(妃子)一词会更加贴合源语语言维的生态语境。
.................................
结语
本文首先对生态翻译学的中心内容进行了简单介绍,后在该视角下结合生态翻译学三维层面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对哈译本《上下五千年》(新版上册)三维层面的语料进行整理,通过举例分析对译者在汉语版三维度层面进行的适应性选择转换进行探究。探究译者在译作时如何实现哈语和汉语种不同语言生态达间的平衡,并对译者是否完整地实现了源语到译语三维层面的适应和转换进行分析,结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
语言维层面,源语使用了大量的四字格和比喻辞格等形式对原内容进行生动地描写,因读本面向的群体为青少年,源语作者在使用相关形式的词汇句子对内容进行渲染时考虑到了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规律性,对一些生涩难懂的词句进行了加注或在上下文间进行解释说明。译者在译作时显然理解了原作意图,在对该维度进行适应与转换时,大多选择了译语中通俗易懂的词汇对其进行适应,或选择表意明显的词尾通过追加词尾进行适应与转换,最终实现了源语到译语语言维的转换。
文化维层面,因中华民族文化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其中汉民族文化形式多样,在读本中出现最多的则有汉民族历史中特有的人物及一些官职、刑罚的称谓和俗语。译者在面对两种语言的文化差异时,则是采取了多种译法对该维度进行适应,如特定人物的名称,译者多使用音译法对其进行适应,以便译语读者在阅读时迅速熟悉人物。在面对较复杂的俗语、官职、刑罚名称时,又多使用转译、意译或加注等方法进行适应,并结合自身语言生态特点完成相关转换。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