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语言学论文,本文对达日话的声母和韵母系统进行了简单的实验分析,由于语料有限,以及在提取参数时存在些许误差,以致取得的结果不一定能够完全概括达日藏语的特点。
第1章 绪论
1.1达日县概况
达日县,秦汉时期居住多为羌人,唐属“羁摩州”,后属吐蕃政权。明清时期,有少数蒙古族人散居此地,各民族都已融为藏族,朝廷以“政教合一”的手段管理此地。至今,达日县辖1个镇、9个乡:吉迈镇、上红科乡、下红科乡、桑日麻乡、特合土乡、建设乡、满掌乡、窝赛乡、德昂乡、莫坝乡,33个牧委会,109个牧业合作社,1个扶贫联社,县府驻吉迈(吉迈乡境内)[39]。
达日县在果洛藏族自治州南部,位于四川、甘肃、青海三省交接处,地处青藏高原,东临久治县,东南连班玛县,南接四川色达县、西南与四川石渠县为界,西北与玛多县相邻,北与玛沁、甘德县隔黄河相望。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属高寒半湿润气候,土地总面积为2226.37万亩。巴颜喀拉山脉从西北向东南横贯全境,长江、黄河两大水系穿境而过,是“三江源”自然生态保护治理地区之一。达日县是藏族聚居地区,人口以藏族为主,占总人口的95.4%。全县16466平方公里,草场占地面积2226.37万亩。平均海拔4200米以上,属高寒半湿润气候,同时也是果洛州内仅次于州府驻地的重要交通枢纽。(如图1.1)
语言学论文怎么写
...........................
1.2 藏语语音概况
藏语(བདོ་སྐད་),隶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是藏族人民最主要的交际工具。国内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甘肃、四川和云南五省区,国外主要分布于毗邻中国西藏自治区的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等国家部分地区[52],是藏缅语族中分布地区最广的语言。《藏语简志》中认为藏语各个方言在语音、词汇以及语法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差别,其中语音层面差别最大,根据语音的11个特点将现代国内藏语划分为卫藏、康和安多三大方言区[46]。其后胡坦教授在《汉藏语概论》中将有无声调、有无清浊对立及韵尾多寡三个条件总结为划分方言的标准:(1)卫藏方言:无复辅音,清浊对立消失,有声调;(2)康方言:复辅音很少,分清浊,有声调;(3)安多方言:复辅音很多,分清浊,无声调[60]。传统上,将达日话藏语归为安多方言。从三大方言宏观角度看,安多方言声母较多,一般有八九十个,存在大量复辅音声母,无复元音,保留韵尾较多,无区别意义的声调;卫藏方言和康方言声母较少,卫藏方言的声母一般有三十个左右,康方言的声母一般有五十多个,多数有一套带鼻冠音的复辅音,有复元音、长元音和鼻化元音,存在区别意义的声调[45]。与卫藏方言不同,康方言声母存在更多的清浊对立,且有一套送气清擦音,辅音韵尾少;对于三大方言内部而言,卫藏方言和安多方言各土语一致性大,而康方言由于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发展历程使得其方言土语差异更多。关于声调,藏语声调的变化较小,各地的调类与调值比较统一,声调产生和分化的条件较清晰,但与此同时,各地声调发展不平衡,现代藏语中几乎保留了声调发展各个阶段的不同形态,因此被认为是声调研究的活化石[9]。
《藏语安多方言语音研究》(2012)中,王双成把达日话归入为南部牧区话[52]。整体上讲,对于达日话的研究成果非常少,对其缺乏系统的探究[52]。
.............................
第2章 达日话音系及研究方法
2.1达日话音系介绍
本实验采取边录音边记音的方式,记音时通过结合听辨、观察发音者唇形和发音模式及藏语的组合形式进行音位记音,可以避免后面因为声音信号的有限性而无法确定或者遗漏某些部位的发音。记音后分别标出声母和韵母,便于总结声母和韵母系统。
果洛藏族自治州内的方言均为安多方言,经过反复听辨与分析,得出达日话音系包括有108个声母,其中45个单辅音声母和63个复辅音声母;包括8个单元音韵母、2个复合元音韵母和45个带韵尾韵母。
达日话语音特点是:声母系统仍保留大量的复辅音声母,其中包含特殊的双塞音、双擦音声母;塞音、塞擦音、擦音声母有清(送气/不送气)、浊的对立;韵母丰富,拥有复元音韵母;存在大量的辅音韵尾。
2.1.1声母系统
达日话声母系统中,塞音、塞擦音和擦音均存在送气与不送气、清和浊的对立;鼻音声母[m]、[n]、[ȵ]、[ŋ]都有一套与之对应的清化鼻音;基本辅音带前置辅音构成许多的复辅音声母能够区别不同的词义,但比起古藏语其复辅音已经大大简化。
2.1.1.1单辅音声母
发音部位包括双唇、舌尖前、舌尖后、舌面前、舌面中、舌根、小舌、喉八类;发音方法包括塞音、塞擦音、鼻音、擦音、边音、边擦音、滚音、半元音八类。
........................
2.2研究方法
2.2.1发音合作人
本研究所选的方言点为吉迈镇。实验的发音合作人1名:旦却卓玛,女性,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达日县吉迈镇人。口齿清晰,听力正常,没有明显的发音缺陷,能说地道的达日话,且未受其他方言影响。录音在西北民族大学专用录音室进行,具有良好的封闭性和隔音性。为确保信号的准确性,在信号采集之前,要求发音人先熟悉文本,信号采集时,每个词读两遍。
2.2.2 实验材料
发音人从5910个单音节词中挑选出常用口语词980个,每个单音节词读两遍,共1960个单音节语素。剔除掉发音人错发、两遍发音有出入等数据,最后进行基频分析的样本总数1900个。本研究使用的发音词表选自《藏语方言调查表》[47],发音材料示例见表2.4。
语言学论文参考
.............................
第3章 达日话单辅音声母声学实验分析 ..................... 10
3.1塞音声母声学分析 ............................ 10
3.1.1语图特征分析 .......................... 10
3.1.2 VOT特征分析 ...................... 11
第4章 达日话复辅音声母声学实验分析 ..................... 31
4.1前置塞音 .......................... 32
4.1.1前置浊塞音 [b] ........................................ 32
4.1.2前置清塞音[p] ......................................... 33
第5章 达日话韵母声学实验分析 ........................... 39
5.1单元音韵母声学分析 .............................. 39
5.1.1语图分析 ......................... 39
5.1.2共振峰模式图 ........................ 41
第5章 达日话韵母声学实验分析
5.1单元音韵母声学分析
单元音是指发音时舌位、唇形和开口度始终不变的元音,不需要其他元音便可以在音节中单独存在。达日话音系共存在八个单元音,分别为:[a][i][u][e][o][ə][u:][i:]。本文首先从三维语谱图入手对八个单元音韵母进行描述;其次提取声学参数并绘制共振峰模式图、声学元音图。
5.1.1语图分析
元音是语音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声学上主要体现为共振峰(Formant)。共振峰是声腔的共鸣频率,一般用F表示,第几共振峰通常会用相应的数字来表示[21]。对于元音来说,F1、F2与元音舌位高低、舌位前后、唇形圆展的关系极为密切,因此语音学上会把F1、F2值作为描写元音声学特性的重要依据。分别选取包含达日话9个元音的代表音,画出三维语谱图,通过分析语图,展示每一类元音的声学特征。
语言学论文参考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安多方言是境内藏语三大方言中最古老的方言,和其他藏语方言相比有很多自己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近年来,尽管有些学者开始进行安多方言的研究,但研究成果仍有限。本文对达日话的声母和韵母系统进行了简单的实验分析,由于语料有限,以及在提取参数时存在些许误差,以致取得的结果不一定能够完全概括达日藏语的特点。希望以后有更多的专家学者加入到少数民族语言研究的队伍,取得更多的成就。下一步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本论文主要针对达日藏语。达日话之所以特殊,首先在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它位于果洛藏族自治州西南部,与康方言东部土语及北部土语接壤。因此,借助语言地图来深入了解和分析达日话的语音特点及与康方言、古藏语的关系显得极为重要。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达日藏语存有部分康方言特征,介于安多方言和卫藏方言之间,因此今后还需要补充更多的语料,来对达日话的过渡性及与康方言的特征关系进行更加细致地调查研究,做好修订工作。
2. 达日话声母系统中存在丰富的复辅音声母和带韵尾韵母,其复辅音接近古藏语,但已经有两个音调,有了声调产生的雏形,说明达日话音调的产生并不是由于声母和韵尾的简化。进一步研究其音调和声母、韵母的关系可以窥探出古藏语的面貌。
3. 由于本实验材料仅为单音节文本,无法测量塞音、塞擦音无声段(GAP),使得最后得出的数据、格局可能有偏差,期望在今后的实验中将有机会补全实验。同时期待文本数据能进一步完善,得出更多有意义的结论。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