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越跨境民族文学概述
	
	越南北部地区与中国南方地区的众多民族,有着同源异流的宗教信仰、民俗风习和语言文字,山此生发的各民族文学可谓多姿多彩。加之自古以来自然的族群迁徙和自觉的文化交流,形成了这一地区的文化与文学所特有的跨境流传与变异共生的发展特性。这些民族文学既是各自国家民族文学大家族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也是世界文学大花园中的瑰丽奇葩。
	
	第一节中越跨境民族的历史演变和文化交往
	
	一、同根异枝:中越跨境民族的历史演变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自古以来就有“华夏”居中和“夷”“蛮”“戎”“狄”分居四边的模式,并随着自然迁徙和社会历史的发展,各个族群与族群之间不断发生演化与融合。这些历史进程和文化演变是现代国家的民族概念所不能完全涵括的。甚至一些外迁族群由于现代国际政治的分割,成为跨国居住的“跨境民族”。但尽管居住地域的划分,各自国家命名的不同,这些跨境民族在族群渊源和文化脉络上的联系难以隔断。因此,在着手文学研究之前,我们有必要对“族群”、“民族”与“跨境民族”这些基本的概念进行辨析。
	
	(一)概念辨析:“族群”、“民族”与“跨境民族”
	
	“族群”与“民族”均是来自西方的现代概念,我国人类学和民族学学者徐杰舜认为这两个概念的区别在于,前者强调的是文化内涵,后者强调的是政治内涵。①也就是说,“民族”更多指向国家的政治性表述,“族群”则是地缘性的文化表述。这两个概念在使用时会产生矛盾,因为民族国家的权力政治的排他吐、单一性、专断性与地方传统文化的吸纳性性、复杂性、容忍性不兼容。②尤其在边疆地区,存在着自古有之的复杂的族群构成与文化认同。因此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出于界定清晰和表述方便,采用国家话语所规定的“民族”称谓,但在深入民族演变和文化渊源时会更多倾向使用文化性的“族群”概念。
	从概念形成时间上讲,“族群”比“民族”要早。从远古时代起,人类依据天性喜逐群而居,共同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酝酿出相同的习性和文化,这样的群体从人类学意义上称为“族群”。.....................
	...............................
	
	第二章中越侬智高传说之比较研究
	
	在中国南方与越南北部的边疆民族地区,广泛流传关于英雄侬智高的民间传说。侬智高传说已成为一个跨境流传的文化事相,是骆越族群历史迁徙和文化记忆的活态传承。本研究通过对历史文献和口头传说的甄别,并辅以田野考察的材料,在此基础上展开中越两国侬智高传说的比较分析和文化解读。越南侬智高传说来源于古代骆越族的神话叙事,由氏族英雄神话与史实人物结合而成,并其神话母题在历史进程中不断发生衍化。越南侬智高传说是神圣文化与世俗文化的集结,也民间叙事与国家话语的对抗与融合,成为富有民族底蕴和生命活力的中越两国公共文化资源。越南侬智高传说给我们的现代启示,是其在自然中寻求再生的英雄精神,烛照着我们去重建生命之信仰。
	
	第一节中越民间记忆与历史书写中的侬智高
	
	侬智高(1025一1055)是一个史实人物,是我国北宋年间领导壮族农民起义的领袖。他出生于当时岂州下辖的羁糜州之广源州,其父为广源州首领,后被进入广源的交趾人所杀。之后,侬智高与其母据镜犹州,建国“大历”,力图复仇:因“内怨交趾’夕,又据安德州,建“南天国”。1052年,在安德州揭竿起义,反抗宋朝庭,一路挥师东进,队伍不断壮大,曾围攻广州达57天。1053年,兵败昆仑关,侬智高和其母沿右江退守特磨道,后据说在大理被害,也有说一直向西南迁徙,其后部子孙迁到了现在的泰国、老挝、缅甸、越南等国。所以,在与中国西南边疆接壤的东南亚各国中,都流传有侬智高的传说。正如民族学和越南学研究学者范宏贵先生在其《侬智高及其影响》一文中指出:“侬智高这个历史人物,经过不断的演化,成为中国的壮族,安南岱族、侬族,泰国的泰族,缅甸的掸族崇敬的神,有的还说是始祖。”①
	
	一、中国有关的侬智高其人其事
	
	中国的历史文献作为官方话语的载体,对反叛宋室王朝的侬智高统一认定为“叛贼”;但在乡野民间,在侬智高出生成长和浴血奋战的地区,关于侬智高却有着生动、丰富的文学想象。民间叙事与国家话语呈现出异质的内涵。
	
	(一)、正史记载和文人书写
	
	有关侬智高的生平事迹,在我国众多的历史文献、散文笔一记和地方史志等官修书籍中都有记载,例如与侬智高同时代的司马光(1019一1086)辑录《谏水纪闻》,沈括(1031一 1095)的《梦溪笔谈》,范成大的《桂海虞衡志》、周去非的《岭外代答》,元代脱脱等人撰写的《宋史》等等。...............
	.................
	
	第三章中越翠翘故事比较研究..................................113
	第一节中越《金云翘传》的流传与演变.....................113
	一、标签与碎片:中国有关王翠翘的史料和传说..........114
	二、异端书写:青心才人的《金云翘传》....................116
	三、民族经典:越南阮枚的《金云翘传》.....................117
	四、记忆回响:中国京族的《金仲与阿翘》..................120
	第二节中越《金云翘传》:民间性的契合.....................122
	一、中越《金云翘传》:世情批判与民生关怀...............122
	二、重拾与认同:中国京族《金仲与阿翘》...................129
	第三节阮枚《金云翘传》的女性话语............................133
	一、阮枚的儒家精神与女性形象....................................134
	二、喃字诗传与女性话语................................................136
	三、女性主体与女性歌吟.................................................140
	第四节女神原型及其衍化..................................................144
	一、越南民族文化的女神原型与母道信仰.......................144
	二、牺牲与救赎:翠翘生命的深度模式............................148
	小结.....................................................................................154
	第四章中越宋珍故事比较研究...................................................155
	第一节中国京族《宋珍歌》与越南《宋珍菊花》的互文性.............155
	一、中国京族喃字叙事长诗《宋珍歌》及其异文..........................156
	二、越南喃字长篇叙事诗《宋珍菊花》及其异文.........................160
	三、文本源流:《宋珍歌》、《宋珍菊花》与《宋珍新传》...............163
	第二节《宋珍歌》:跨境民族的集体想象........................................166
	一、家园与异国:《宋珍歌》的集体想象物......................................167
	二、英雄成长与“远行—归家”情节结构:......................................173
	第三节《宋珍歌》:中越民间文学的互动与共生................................178
	一、聚合与张力:《宋珍菊花》与中国俗文学..................................179
	二、渊源与变异:《宋珍歌》与《荆钗记》、《唱文龙》...................182
	=、传统与维新:《宋珍新传》的汉喃书写...................184
	第四节民间故事的母题擅变......................................188
	一、《宋珍歌》:中越民间故事母题的擅变..................188
	二、忠君—自主:“状元故事的擅变............................189
	三、隐忍—担当:“节妇故事.的擅变...........................190
	四、孝养—责任:“孝子故事”的擅变.........................192
	小结..........................................................................194
	第五章中越跨境民族文学的文学特征与文化意义..............197
	第一节中越跨境民族文学的传承特点..............................197
	一、口头传述.........................................................................197
	二、跨境传承.........................................................................200
	三、活态演绎..........................................................................201
	第二节中越跨境民族文学的文学特征....................................203
	一、中越跨境民族文学的民间性..........................................204
	二、中越跨境民族文学的英雄叙事.......................................205
	第二节中越跨境民族文学的文化意义...................................211
	一质朴的民间历史............................................................211
	二、民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211
	三、多元共生的文化场..............................................213
	结论.......................................................................217
	参考文献................................................................223
	
	结束语
	
	中越边疆地区多种文化交汇,汉文化、骆越文化与越南本土文化发生着延绵不绝的接触和碰撞。从纵向时间维度来看,中越跨境民族文学凝聚了从原始生命信仰到现代民族意识的整个历史进程;从空间维度来看,是两个国家政权和文化中心的边缘位置和交接地带;从叙事内涵来看,是一个集结了民间、文人与国家三种话语的共同参与和创作。可见,中越跨境民族文学作为文化事象是一个多声部合唱。那么,这些异质多元的声音,在文学叙述中发生了怎样的碰撞交融与发展创生?又寄寓了双边民众怎样的文学想象和情感表达?
	要把握这种多元多层的文化交流之脉动,首先要对中越民族演变与文化发展进行追溯,以明晰骆越族群与越南民族的历史渊源。越南与中国的文化亲近,在族群血缘与文化传统上存在同根异枝的关系。经过历史场景和文化语境的还原,“中越跨境民族文学”这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得到生动丰富的呈现。在此,我们再次提出以示强调。“中越跨境民族文学”的第一层涵义是指文学主体是中国与越南两国的跨境民族。不仅仅是中越两国少数民族,还包括两个国家的主体民族。
	第二层涵义是指其文学的具有骆越、汉族和越南民族等多民族文化的融合。第三层涵义是指其内容上包括民间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两部分,尤其偏重口头文学和书面文学中的民间叙事文学。...............
	
	参考文献
	
	1.徐元漠:《越南音金云翘歌曲译成汉字古诗》,汉喃研究院藏。
	2.范汝翼:《李陈诗文》,河内:科学出版社,1997年。
	3.无名氏:《国风第一抄本》,藏于巴黎法国图书馆。
	4.陈庆浩、王三庆主编:《越南汉文小说从刊·第一辑》(共七册),法国远东学院出版,台湾学生书局印行,1987年4月。
	5.陈庆浩、陈义、郑阿财主编:《越南汉文小说丛刊·第二辑》(共五册),法国远东学院出版,台湾学生书局,1992年。
	6.刘春银等主编:《越南汉喃文献目录提要补遗》(上册目录/下册索引),台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亚太区域研究专题中心出版,2004年。
	7.李剑国:《域外汉文小说大系·越南汉文小说集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2011年。
	8.(美)兰德尔·柯林斯:《互动仪式链》,林聚任、王鹏、宋丽君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9年。
	9(美)艾斯勒:《圣杯与剑: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未来》,程志民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2009年。
	10(美)露丝·本尼迪克特:《文化模式》,王炜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中越跨国民族文学的对比探究——以民间叙事文学为例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jingju
                                                点击次数:104
                                            
                                            
                                        
                                            Tag:
                                        
                                    
                                            
                                                相关文学论文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