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奥运会举重55公斤级廖秋云赛前训练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8555 论文编号:sb2023102410394051235 日期:2023-10-27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体育论文,本文以廖秋云2021年备战东京奥运会的赛前训练以及参赛过程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进行研究。
3.文献综述
3.1赛前训练研究

体育论文怎么写
体育论文怎么写

由于赛前训练的对比赛结果具有重要作用,时是年度训练中关键和特殊的训练阶段。因此,赛前训练的阶段划分、中小周期的安排、训练内容、训练量和训练强度、训练方法手段都应该根据比赛要求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赛前训练阶段是衔接冬训准备期和比赛期的重要阶段,其主要的任务是进一步提高冬训准备期已经获得的竞技能力、将体能能力转化为专项能力和调整运动员准备参加比赛的竞技状态。赛前训练阶段的训练安排是否合理,对运动员比赛的结果有着直接关联,它影响运动员在比赛中竞技水平的发挥,也关系运动员比赛时的身体、心理状态。赛前训练工作较为复杂,要求做到细致、精准,教练员应根据比赛要求、运动员的实际情况,如伤病、恢复、承受负荷强度的能力等合理地进行赛前训练。根据实践经验,赛前训练一般为期4-8周。
3.1.1赛前训练的概念
赛前训练“是运动员参加重大比赛、创造优异体育成绩的一个特殊准备训练过程”[1]。一般项目的赛前训练安排在赛前4-8周,耐力项目通常不超过10周。一般来说,赛前训练可分为强化训练阶段和赛前诱导阶段[2-3]。在赛前训练概念的表述上,由于出发点不同,表达具有一定差异。有的注重训练目标和任务的表达,有的注重赛前训练内容、科学的负荷调整和合理的放松。虽然学者们表达的方式不一样,但总的思路想法是一样的,即赛前训练是为了让运动员训练水平在比赛中发挥到极致而准备的训练阶段。
................................
3.2比赛过程的相关研究
尹洪满等人(2014)利用文献资料和技术统计的方法,对排球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所使用的专项体能特征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表明,发球进攻是赢得世界高水平排球比赛的关键,它决定了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运动性质的基本特征;排球运动员的特殊体能以动作、摆臂、跳跃等动作为表现形式,以速度力量为核心,以一定的有氧耐力和无氧耐力为基础。排球运动所需的移动能力、手臂摆动能力和弹跳能力是排球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的主要内容[10]。
李恒(2015)利用SIMI Scout技战术分析系统和摄像设备对2014年中国公开赛男单前四名选手的跑动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前四名选手在比赛期间的平均跑动距离为70.9±7.08m,最大速度为7.89±0.078m/s,平均速度为2.4107±0.017m/s。作为底线进攻球员,德约科维奇和伯蒂奇分别占短跑和高速跑有效跑动距离的24.4%和中速跑和低速跑有效跑动距离的74.4%。穆雷和克里赞作为底线防守球员,占冲刺和高速跑有效跑动距离的22%,中速跑和低速跑有效跑动距离的78%[11]。
高瞻(2013)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总结了高水平竞技篮球队参赛过程的特点。教练员、运动员、参赛目标、比赛计划、团队管理、对手的比赛水平、比赛条件、裁判水平是高水平竞技篮球队参赛调控的主要因素,其中教练员和运动员是调控的基础,竞争计划是监管的基础。高水平竞技篮球队赛前训练的调控策略包括:1.优化团队、组合和个人的竞争能力;2.注重体能储备;3.提高技战术训练的针对性;4.注重心理训练;4.考虑各种因素安排比赛训练;5.根据具体任务开展周、日、课训练。参赛次要调控主要包括教练员的现场指挥和运动员的自律。教练的临场指挥策略如下:1。把握高与快之间的主要矛盾转化,抓住比赛的机会;2.根据比赛计划的实施和比赛情况,运用技战术策略寻求稳定和变化;3.根据双方的表现灵活使用控制方法。运动员主要通过教练指导、自我调节和运动员之间的相互鼓励,使自己处于积极的情绪中,并对对手的心理产生影响[12]。
..................................
4.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4.2研究方法
4.2.1文献资料法通过在西南大学图书馆及电子资源,检索中国知网、国际举联联合会官方网站http://www.iwf.net/main.php、中国举重协会官方网站http://lifter.sport.org.cn、查阅和本研究相关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新闻资料等,结合廖秋云的训练日记,为本文提供借鉴和理论支持。
4.2.2专家访谈法
本研究中的问题,对国家队的主管教练、负责的分管教练、科研人员、保障团队成员,以及举重方面研究的专家等进行了口头访谈和电话访谈,主要从运动员赛前训练的划分、赛前训练的内容、负荷和运动员竞技状态的调整等方面进行访谈,认真咨询聆听他们对本研究的看法和建议,以确保本研究的顺利完成。
4.2.3个案分析法
通过对廖秋云2020东京奥运会赛前训练安排的内容、负荷、方法手段等特征,比赛过程的特点进行整理、分析、归纳总结出高水平女子举重运动员赛前训练的特征,为举重训练理论和实践提供参考和评定的依据。
4.2.4逻辑分析法
在研究过程中,主要采用归纳、演绎、模拟、综合分析等逻辑方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以期总结出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个性化的赛前举重训练经验和规律。
..........................
5.2赛前训练阶段划分
廖秋云在4月的亚洲举重锦标赛上夺得55公斤级冠军,同时也获得了东京奥运会的参赛资格。锦标赛结束后,廖秋云进入东京奥运会的备战阶段。在备战过程中,根据周期训练理论和运动员实际训练的情况,将专项训练周期结合训练目的分成了四个中周期:赛前准备期、赛前提高期、赛前减量期和比赛期。其中赛前准备期主要是恢复身体机能,持续时间为2周;赛前提高期主要是提高廖秋云的竞技能力,训练以专项训练和供能系统训练为主,持续时间为6周;赛前减量期主要是调整廖秋云的身心状态,训练以赛前竞技状态调整为主,持续时间为2周;比赛期争取创造优异运动成绩。
亚锦赛结束后,运动员生理和心理均处于较为疲劳的阶段。鉴于疫情原因,回国需要集中隔离,隔离期间廖秋云的训练主要以自身体重的训练为主,既能帮助保持前期训练已获得的力量、速度等各项身体素质,又能进行调整以尽快恢复比赛和旅途产生的身体和心理的疲劳。但是由于隔离环境较为封闭,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提出了挑战,因此隔离期间,教练员、队伍的心理老师以及其他的工作人员始终跟运动员保持良好沟通,确保运动员有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
3.文献综述.................................3
3.1赛前训练研究.............................3
3.1.1赛前训练的概念.............................3
3.1.2举重赛前训练的相关研究.......................3
4.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7
4.1研究对象.........................................7
4.2研究方法....................................7
5.结果与分析........................................8
5.1廖秋云基本情况.................................8
5.2赛前训练阶段划分.......................................8
5.结果与分析
5.1廖秋云基本情况
廖秋云,1995年出生,13岁(2008年)开始练习举重。2017年8月,廖秋云获得第十三届全运会举重女子53公斤级冠军。2019年9月,廖秋云获得2019举重世锦赛女子55公斤级冠军,并打破世界记录。2021年4月,廖秋云获得2021年亚洲举重锦标赛暨东京奥运会资格赛女子55公斤级冠军。2021年7月26日,廖秋云夺得2020年东京奥运会女子举重55公斤级银牌。

体育论文参考
体育论文参考

多年系统的运动训练,运动员难免有些伤病,由于举重的项目特征,廖秋云的膝关节过度劳损,导致膝关节有积液,两侧半月板前角二度磨损,髌骨软骨磨损。肩关节有轻症的肩峰撞击,训练负荷较大使肩关节有明显的不适感。因此,在赛前备战训练计划的制定时,加入了一些损伤预防的训练。
.............................
6.结论与建议
6.1结论
5.1.1廖秋云备战东京奥运会的赛前训练安排合理,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得到了提升,竞技状态的调整较好;廖秋云比赛过程的把控能力较强,能根据比赛情况快速调整自己,发挥了应有的竞技水平。
5.1.2根据东京奥运会备战的需求,廖秋云的赛前训练划分为赛前准备期、赛前提高期、赛前减量期和比赛期四个小周期;
5.1.3廖秋云赛前训练的目标、方法、手段、内容符合比赛需求,目标上专注提高运动员的竞技能力和调整竞技状态;内容上以专项技术为主,专项辅助性练习为辅,穿插有氧能力和个性化功能性训练提高了运动员的总体能力;方法手段上虽较为单一,但训练效果良好。
5.1.4廖秋云赛前训练的训练负荷成波浪式变化,赛前准备期总训练负荷相对较低,赛前提高期的训练总负荷高,赛前减量期的总训练负荷较赛前提高期下降。运动员机能对训练负荷的变化产生良好适应,竞技能力和状态均在比赛期处于较高水平。
5.1.5廖秋云赛前训练的生理生化指标和恢复负荷训练安排的预期,总体处于正常范围,机体对训练施加的刺激反应良好,恢复状态较好。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