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公园制度情境、游客环境态度与环境责任行为意向的关系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43633 论文编号:sb2024011422505151769 日期:2024-02-16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旅游管理论文,本研究将客观情境因素纳入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研究理论范畴,探讨制度情境因素如何转化为激发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有效路径,以及探究了不同制度情境、游客环境态度对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意向的影响关系。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推进国家公园建设是适应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需要
国家公园不仅当前世界自然保护的主流形式,同样也是全球自然保护事业的共同语言。世界保护地数据库统计结果显示,截止至2022年4月,国家公园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保护地的分类体系中达5943个[1]。国家公园体制自建立开始,我国国家公园紧紧围绕着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推进,2017年提出的《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2019年出台的《关于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指导意见》[2]、2022年3月公布的《国家公园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国家公园的建设按照组织试点、提高关键设计和制定相关准则等办法,朝着统一、规范和高效的方向发展。国务院在2022年3月25日关于落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中提到,要推进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要让我们生活的家园更绿更美。被列为首批中国国家公园的武夷山国家公园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试行)》《武夷山国家公园特许经营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引领,正围绕建设“文化与自然遗产世代传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目标,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地推进国家公园建设[3]。因此,推进国家公园建设不仅仅是适应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的需要,对全球自然保护领域也会产生重大影响,从而为共同建立地球生命共同体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1.1.2 激发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是保护国家公园生态环境的重要抓手
游客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游客环境责任行为在旅游地可持续发展中发挥中重要作用。国家公园不同于一般的旅游景区,其景观资源的珍稀性、独特性使其在国内甚至是世界上都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力与地位。正因如此,我国国家公园实行生态环境、自然资源保护与适度旅游开发的基本策略[4],实行合理处理生态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保护和管理模式,以环境生态宣传以及优化管理政策等方式促进游客环境责任行为。保护和发展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但可以推动自然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此同时也减少了不可逆转的、情节恶劣的游客负面行为的发生。然而,国家公园游憩活动中仍然会出现游客乱扔垃圾、乱涂乱刻等旅游不文明行为,甚至爆出武夷山国家公园被毁林取水、破坏公园植被以及被非法收购盗伐、滥伐林木等事件。这些不负责任的游客行为一方面破坏了公共旅游资源,影响其他游客的游览质量,破坏了国家公园生态环境形象,也降低了国家公园的整体吸引力。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本研究在理性行为理论、态度-情境-行为理论以及负责任的环境行为模型的理论支撑下,构建国家公园制度情境、游客环境态度与国家公园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意向的研究框架,选取武夷山国家公园作为研究案例地,以制度情境作为解释变量,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意向作为被解释变量,游客环境态度为中介变量,制度执行力度为调节变量,探究研究变量之间的影响关系,最后基于实证研究结论,对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管理与规范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
本研究期望通过探究国家公园制度情境、游客环境态度对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意向的影响关系,明晰制度情境、游客环境态度是如何影响游客环境责任行为,不同类型的制度情境会如何影响游客环境态度以及游客环境责任行为这两大研究问题的作用机理,进一步丰富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研究成果,并为政府、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在规范游客行为方面提供管理启示与建议,从而更好地推动国家公园生态环境的高质量发展。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理性行为理论
理性行为理论(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最初应用于社会心理学领域,由美国学者Fishbein(1975)等首次提出[12],它指出了个体的态度、行为意向和实际行为之间的关系,为预测个体行为提供了方法,理论模型如图2.1所示。该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意愿取决于其主观规范和行为态度,并且个体的决策都是理性的,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采取行动,并且个体在采取行动时都会考虑到该行动中包含的隐含意义。之后,1985年,Ajzen深化了理性行为理论的内涵,他提出个体的行为意向还会受到感知行为控制带来的影响[13]。

旅游管理论文怎么写
旅游管理论文怎么写

理性行为理论的应用不仅仅在社会心理学领域,在其他很多条件下都有很大的预测作用。鲁耀斌和徐红梅(2005)将其应用在信息科技领域,运用理性行为理论将可控因素和不可控因素综合纳入对用户行为的影响分析中[14 ],Otieno(2015)也对理性行为理论在信息系统中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进行论述[15]。另外,Alfetlawi(2020)将其应用在医疗健康领域,基于理性行为理论探究社区药店顾客由于非医疗原因而使用药物的行为和动机之间的关系[16 ]。在新闻与传媒研究领域,安淑月(2020)基于理性行为理论视角探究用户分享新闻时的衡量标准是否与传统新闻价值要素保持一致[17]。在旅游研究与环境保护方面,孔艺丹(2019)基于该理论探究乡村感知及环境责任态度探究游客环境责任行为影响机制[18 ],Shen(2022)运用该理论探究性别在中国国内旅游意向的调节作用[19]。
...................................
2.2 游客环境态度的相关研究
2.2.1 游客环境态度的概念界定
游客环境态度是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意向的重要预测因素,在环境研究方面,广义上,环境态度指的是公众对于一般环境的态度,狭义上,则指的是公众采取某种特定的环境行为态度[32]。Heberlein(1981)提出环境态度是个体遇到环境问题或者现象时,由于以往习得所表现的心理反应,既说明了喜欢、赞同、反对等态度,也反映出一个人的环境行为倾向。Brugger(2011)认为游客环境态度反映了他对自然环境及价值的认可程度,如果他持有一个正面的环境态度,他将会对自然环境及其价值表示认可,相反,他就会对它持一种冷漠的态度[33],Asan(2014)则提出环境态度是关于人们对于地球上有限的资源的依赖性及其对改变环境的势力与行动的信仰与反思[34 ]。对于环境态度的定义国内学者也是从心理学角度切入,于亢亢(2018)认为环境态度是个人对所处环境的信念和情感,对所处环境表现的一种具有保护意义的行为倾向,体现了个人在环境中的责任感与义务感[35]。罗文斌(2020)在研究中提到,目前对环境态度最广为接受的定义是个体在环境问题以及相关活动上的观念、情感和行为意图[36]。
目前学界关于游客环境态度的定义大部分是从环境心理学角度切入,本研究同样从这一角度入手,并结合外部制度环境因素,将游客环境态度的概念定义为游客基于对行为管理制度的认识以及自身对环境的情感所反应的行为倾向这一心理活动过程。
............................
第3章 模型建立与研究设计 ························· 23
3.1 研究假设 ··································· 23
3.1.1 制度情境与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意向的研究假设 ······················ 23
3.1.2 制度情境与游客环境态度的研究假设 ························ 23
第4章 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 37
4.1 正式调研的实施 ································ 37
4.1.1 数据搜集过程 ································ 37
4.1.2 数据处理方法 ································· 37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59
5.1 研究结论与讨论 ······························· 59
5.1.1 制度情境对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意向的影响关系 ······················ 59
5.1.2 制度情境对影响游客环境态度的影响关系 ···························· 59
第4章 实证分析与假设检验
4.1 正式调研的实施
4.1.1 数据搜集过程
本研究的正式调研数据主要通过对武夷山国家公园游客的现场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搜集,调研团队的5名成员于2022年8月中旬前往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山国家公园开展为期一周的实地调研。
综合预调研情况以及考虑武夷山国家公园客流量、天气、时间等因素,最后选择九曲溪、天游峰、一线天以及南入口为主要调查地点,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开展问卷调查工作。被调查对象为至少已经体验过武夷山国家公园一个景点的游客,并且在问卷发放前,调研团队会向游客说明调查目的,简单介绍并解释问卷内容,并在游客填写过程中,针对游客的疑问进行解答。最后共收集问卷460份,有效问卷为424份,回收有效率达92.2%。
4.1.2 数据处理方法
对实地调研问卷进行整理以及录入之后,本研究主要使用SPSS23.0、AMOS24.0统计软件对问卷数据展开分析,通过对数据的描述性统计分析、信度效度检验、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和差异性分析等方法,对本研究的制度情境、游客环境态度、环境责任行为意向及制度执行力度的研究模型以及研究假设关系进行验证,从而得出本研究的研究结论。

旅游管理论文参考
旅游管理论文参考

........................
第5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研究结论与讨论
本研究选择武夷山国家公园作为案例地,深入探究制度情境(限制规范型、教育解说型、环境激励型)、游客环境态度、环境责任行为意向以及制度执行力度的影响关系,明晰了制度情境对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意向的驱动机理,最后得出研究结论如下:
5.1.1 制度情境对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意向的影响关系
制度情境对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意向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并且,限制规范型制度情境、教育解说型制度情境和环境激励型制度情境对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意向都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制度情境既影响游客对国家公园制度的行为遵守情况,比如游客主动保护园区环境的行为,或者是影响游客对他人破坏园区环境行为的劝阻,甚至是加入园区环境的保护活动当中,其中,限制规范型制度情境对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意向的影响作用最强。这说明,不同类型的制度对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意向都有不同程度上的影响关系,而游客对制度了解的情况越清楚,其实施环境责任行为的倾向越高;制度内容表述越清楚,其环境责任行为意向也越强;含有策略性、激励性的制度规定,游客实施环境责任行为的意愿也更强烈。此外,严令禁止的限制规范型制度相比与以教育科普的教育解说型制度和以奖励形式的环境激励型制度对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更为明显,例如严禁烟火、严禁砍伐等制度规定对游客行为的提醒和引导更为限制、约束和明确,解释类、科普类的制度规定通过对游客环境责任行为实施的意义强调也能激励游客环境责任行为的实施倾向。这一研究结论与黄涛(2018)和黄华婷(2022)等学者的研究发现比较一致:制度、政策法规会影响游客行为意愿,但是本研究更加明晰了具体的制度情境对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意向的影响,对现有研究内容进一步丰富。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旅游管理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