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一) 选题理由、研究范围、制定研究范围的视角、核心观点、创新之处
1.选题理由:目前,有关谢冰莹及其作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下面几个方面:第一:关于《从军日记》、《女兵自传》等女兵作品的研究,这是谢冰莹研究中较为丰富的部分;第二:谢冰莹创作风格和个性也为很多研究者所涉及;第三:有关谢冰莹非凡传奇、坎坷奋斗的人生经历许多研究也多有涉及;总结发现针对其作品思想特色或理想情怀的探讨与分析是较为零散和不系统的,大部分文章的主要观点相对单一,本论文试图在阅读分析谢冰莹早期作品的基础之上,对其中所体现出的理想情怀加以较为全面的分析和总结。
2.研究范围:主要集中在谢冰莹在大陆期间(1948年以前)所发表作品中所体现出的,针对女性权利解放和发展、展现女性爱国思想和情怀的思想特色,或曰理想情怀。
3.制定研究范围的视角:之所以把考察重点限制在1948年之前、针对女性权利解放和发展、展现女性爱国思想和情怀的作品,一是因为谢冰莹前后期作品在内容和思想上有明显的差异。去台前的作品,往往充满着激情并具有积极进取的革命的战斗精神,思想特色及理想情怀在前期作品中表现得更加直接、强烈和鲜明。去台后的作品,因为生活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的原因,作品更多的是叙事抒情,后又皈依佛门并创作了几部佛经著作,多年从事儿童文学创作并为之做出了很大贡献;二是因为客观原因,后期作品较难获得不便于进一步深入研读和分析。
4.核心观点:谢冰莹的一生是其女性思想觉醒和发展的一生,这不仅是时代背景大环境的影响,同时也是谢冰莹自身不懈努力的结果。在诸多作品中,她凭借自己的文学创作及其他实际行动投入了波澜壮阔的民族民众的自由解放的伟大事业,展现出了自己作品中的理想情怀由萌芽至完善、由懵懂至成熟的历程。这些思想对于更好的分析和理解谢冰莹作品及理想情怀有积极意义。
5.创新之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研究视野的创新。从以往的针对谢冰莹及其文学作品本身进行研究,转而到针对谢冰莹作品所展现理想情怀的研究,不仅提升了研究层次,更是视野的突破,有助于对谢冰莹自身及其作品进行更深入、更理性的分析。另一方面是研究成果的创新。本文研究成果以历史背景为基础,以谢冰莹作品思想为基础,能够最大限度展现谢冰莹本人在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理想情怀。通过这种情怀,不仅能够更好的认识谢冰莹作品的价值,更能深刻感受到谢冰莹作品思想所展现出来的历史厚重感。
(二)研究框架
本文研究主要集中在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此次研究的选题理由、研究范围、制
定研究范围的视角、核心观点、创新之处等。
第二部分是谢冰莹作品体现的妇女解放观,其内容是:
1. 反抗封建礼教、女性意识觉醒;
2. 冲破包办婚姻,建构主体意识;
3. 反抗封建意识、追求知识真理;
第三部分是谢冰莹作品体现的妇女发展观,其内容是:
1. 女性自由到女性发展的追求;
2. 困苦历程中的不屈超越;
第四部分是谢冰莹作品体现的社会理想与追求,其内容是:
1. 民族救亡与民族关怀;
2. 抨击社会不公与立志破旧立新;
第五部分是研究结论。
第一章 作品体现的妇女解放观
一、反抗封建礼教,女性意识觉醒
(一)女性权利意识的萌发
在几千年来的中国封建社会,女性几乎一直处在相对卑贱的地位中。谢冰莹在其作品中所展现出来的女性权利意识的萌发,不仅体现在她认识到女性权利应该得到解放和发展,更是萌发了封建社会下残酷的礼仪制度对于女性的无情压迫和摧残的认识,并初步有了质疑和批判女性压迫的行动。
(二)婚姻自由的呐喊和向往
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许多女性失去了追求爱情的权利,婚姻生活非常痛苦。在封建社会包办婚姻制度下,女性权利受到残酷的压榨和束缚,生活境地非常凄苦,谢冰莹用自己的作品真实地展现了这种情况,批判了残酷的现实并表达了女性对于自由婚姻无限向往。
二、冲破包办婚姻,建构主体意识
(一)对包办和买卖婚姻的彻底否定
在封建礼教的压迫下,女性对封建包办婚姻非常厌恶、痛恨。然而五四运动之后,追求婚恋自由成了新社会的主题,也被视为女性解放、独立自主的重要标志。这在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一个十年已经多有涉及。而谢冰莹前期作品的创作年代跨越中国现代文学的第二,三个十年,在对于这个主题的发挥上,谢冰莹相对于“五四”女性文学 (指的是冰心、陈衡哲、凌叔华、冯沅君、庐隐、石评梅、苏雪林、陈学昭、陆晶清、白薇、濮舜卿以及丁玲等女作家在新文学第一个十年的创作) 既有继承然而更多的是发展。和“五四”女作家一样,谢冰莹在表现女性享有自身性爱权利的主题时,首先采用的也是青年反叛家长包办婚姻这一副主题。然而由于时代的进步以及谢冰莹本人的特质所为,谢冰莹的进步之处在于,不像多数“五四”女作家那样,虽然“能站在青年的立场肯定爱情,(但)同时又因新旧道德力量的悬殊而勇气不足” ,谢冰莹对于反对包办婚姻的态度,一开始就是敢想,敢说,而且重要的是敢做。
(二)婚恋观念的提升
对包办和买卖婚姻的彻底否定是基于残酷现实的自主反抗,而对婚姻自由的主体向往、追求才是谢冰莹婚恋观念提升的直接表现。在封建社会下,谢冰莹用自己的作品鼓励青年女性在思想上向往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权力,在行动上反抗压迫追其这种权力,同时还要用心去行驶好该项权力,找到自己心仪的生命伴侣。
三、反抗封建意识,追求知识真理
在封建社会,除去极少一部分名门闺秀,大部分女性接受的“教育”仅仅是“三从四德”的“政治说教”。谈不上识字,更谈不上接受现代教育。妇女解放的必要条件乃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而接受教育则是参与社会活动以及实现自我发展的先决条件。谢冰莹不仅是女性接受教育的积极倡导者,也是积极求学的不懈实践者。
(一)冲破求学桎梏的艰辛
为了求学,在封建思想桎梏下以绝食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诉求,为知识的学习、积累,实现思想自由创造了宝贵的机会。
(二)求取知识真理的喜悦
在长沙省立第一女师当时学校的图书馆是全省最完备的一个,虽然当时谢冰莹的思想还不固定,但依然如获至宝地阅读文学的书籍兴趣很广泛,各类书籍都去涉猎,充满了求取知识真理的喜悦。
(三)坎坷求学路程的执着
知识是宝贵的,在封建礼教环境和战火纷飞年代里,谢冰莹为了求取知识和真理,四处奔波过着艰难的日子,甚至两次东渡日本,其历程坎坷艰难,亦见决心之大。
第二章 作品体现的妇女发展观
一、 女性自由到女性发展的追求
谢冰莹不仅具备了女性思想的觉醒,更是无处不在身体力行中体现出其对女性权利的渴望和追求。
(一)从女性权利到女性自由的提升
最初谢冰莹仅仅是推崇女性权利,但随着其思想发展,谢冰莹对女性自由(包括恋爱和婚姻自由)的重视和需求更加紧迫。在众多文学作品中,她激烈抨击封建社会对女性自由的束缚,并展现除了对女性自由的渴望。
(二)从女性意识到女性发展的追求
从作品内容来看,谢冰莹初期对女性意识的关注度较高,如提倡婚姻权利、恋爱权利、学习权利等。随着谢冰莹人生阅历增加和知识积累,谢冰莹开始提倡女性平等思想,展现除了对女性发展领域的重视,这是对女性解放的重要回应。
二、困苦历程中的不屈超越
(一)现实生活中的折磨与考验
实现女性社会价值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艰难险阻和痛楚,然而正是在这些艰难险阻和曲折经历中才体现出女性吃苦忍耐坚韧顽强的性格特质,这一特质不仅是实现女性社会价值的前提和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女性主体价值的集中体现。
(二)不屈的坚守、理想思考带来超越
谢冰莹在艰难困苦中展现出了乐观且积极的情调:乐观,表现出其在生活之中对未来美好的向往;积极,是其在各类残酷的生活中依旧心怀理念、心怀梦想。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对现实生活、残酷环境的理性思考,在现实生活基础上对理想、对价值的理性分析和描述,带来了思想认识领域的不断提升和超越。
第三章 作品中体现的社会理想与追求
谢冰莹作为旧社会的一个弱小女子,本身的力量难言强大,但她同时又是五四时期成长起来的新世纪的知识女性,受进步社会思潮的影响以及在外教书办报编刊的父亲和兄长的熏陶,她的视野和关注点远不止于家庭的小圈子和家乡的小山村,他的视野不仅跨越大江南北,更是遥望大洋彼岸,她的关注点不止父母兄姊,重在神州民众。她以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为自己的远大理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奋斗的行动和呕心写成的作品,不断向着宏伟的目标趋进。
一、 民族救亡与民族关怀
(一)从军:民族救亡的不畏牺牲
谢冰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选择从军道路,将自己的宝贵生命投入到民族救亡之中。在从军历程中,她用文字开展战地报道,鼓励士气、激励百姓、展现价值,很好的发挥了作用,展现了女性知识青年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鼓舞了男女平等思想的传播,为民族救亡做出了积极贡献。
(二)揭露:拳拳之心的民族关怀
谢冰莹不仅崇尚恋爱自由、婚姻自由等自我权利思想的体现,更是有着远大的社会理想和抱负,对于民族关怀有着深刻的认识。在其多部作品中,均展现了自己曾经对侵略势力的抗争和对祖国苦难现状的悲愤,针对民族危亡下不同群体的反映给与了最真实的反映,对叛国者的批判和仇恨、对麻木者的不满和怜悯、对反抗者的喜爱和支持,都是谢冰莹对民族发展的关怀。
二、抨击社会不公与立志破旧立新
(一)对劳苦民众的热情褒扬和深切同情
旧时代的中国有着很多不公正的制度和不同社会层级的压迫,给中国人民尤其是底层劳苦大众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在旧社会下,高高在上的人以名誉、地位、财富为荣,视底层劳苦民众为耻,处处欺压。谢冰莹却和时代下的先进分子一样,用不同常人的眼光看到了劳苦大众对于社会发展的贡献,对劳苦大众给与了热情褒扬,认为劳苦大众自立自强,更值得尊敬和钦佩。对于劳苦大众的辛劳,贫苦以及生存状况的恶劣,谢冰莹对于他们的痛苦给予了十分深切的同情,描写了底层人民的艰难处境和心中的愤慨,抨击了政府官员嫌贫爱富、跟红顶白、拜高踩低的风气,对劳苦大众给与了深切同情。
(二)对旧制度的无情鞭挞和对新社会新生活的热切向往与不懈追求
为了唤醒广大底层人民的反抗意识,谢冰莹在不同文学作品中展现了这种思想,抨击社会不公并立志破旧创新。薛冰莹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对民众在压抑与沉闷的环境下苟且度日的同情,对残酷社会下一切翻动力量的憎恶。用自己的视野观察社会,表达了图新求变、追求公平公正、友爱和平、平等团结的新社会、新生活的热切向往和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