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管理专业论文提纲2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475 论文编号:sb2017121919452418695 日期:2017-12-22 来源:硕博论文网
论文题目:中国行政问责制的现状分析及完善路径研究
 
进入21世纪以来,民主和服务已经成为当今政府执政的首要理念,政府面临的事物愈加繁复,责任也愈加重大。随着政府执政理念和行政价值取向的转变,政府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指挥者,而是向服务社会,服务大众的服务者转变。我国是社会主义民主制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但是近年来,政府的责任缺失和官员的不作为行为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行政问责制也正式走近人们的视野,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议题。
 
其目的是促进我国责任政府的建设和政府工作效率的提高。深入研究行政问责制对我国建设责任政府、构建和谐社会、丰富权利的监督和制约理论等都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文对我国问责制成果做了充分的、正面的肯定,并从问责制的法制化和规范化、问责主体构成的转型、政务公开的制度化以及推进政治文化现代化几个方面对行政问责的完善做分析和探索。
 
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行政权力、行政责任等相关概念的界定,理清联系和区别,明确行政问责的具体范围,以加强对行政问责制的理论认识;通过对我国行政问责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和阻力进行分析,找出在实践过程中行政问责制存在的问题,同时对西方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进行借鉴,并结合本国国情探索和完善行政问责运行制常效运行的路径。文章对行政问责制的定位做了明确的阐述,明确了建构行政问责机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行使公共权力,提高政府行政效率。并且指出随着行政问责制理论的深入研究和实践的发展,行政问责制必将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以更好的适应政治体制深化改革的要求;并为进一步加强研究行政问责制提出了部分意见和建议。
 
中文摘要3-4
 
Abstract4-9
 
引言9-13
 
(一)研究的目的和意义9-10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0-12
 
1.国内研究现状10-11
 
2.国外研究现状11-12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12-13
 
1.文献分析的方法12
 
2.综合归纳分析法12
 
3.比较分析法12-13
 
第一章 行政问责概念及基本理论13-21
 
(一)行政问责概念特征及构成要素分析13-17
 
1. 行政权力与行政责任13-15
 
2.行政问责制15-17
 
2.1 行政问责制概念15
 
2.2 行政问责制的特征15-16
 
2.3 行政问责制构成的要素16-17
 
(二)行政问责基本理论17-21
 
1. 社会契约论17-18
 
2. 人民主权原则下的有限政府理论18
 
3. 近代公共管理理论18-19
 
4. 权力监督与制约理论19
 
5. 责任政府理论19-21
 
第二章 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21-30
 
(一)我国行政问责制在近年的发展状况21-25
 
1. 行政问责理念开始形成21-22
 
2. 行政问责制概念正式走进中国的政治生活22
 
3. 行政问责制正式纳入政府工作日程22-23
 
4. 地方政府行政问责实践发展23-25
 
(二)新时期我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主要问题25-30
 
1. 问责主体缺失,未能形成问责合力25-26
 
2. 问责客体难以明确26
 
3. 同体问责存在弊端26
 
4. 责任不明导致难以确立问责对象26-28
 
5. 行政问责制度不完善28-30
 
5.1 缺乏统一规范的行政问责制度28
 
5.2 问责制度可操作性不强28-30
 
第三章 西方与香港地区行政问责制的发展30-34
 
(一)西方发达国家的行政问责制30-32
 
1. 保证行政机关对议会负责30
 
2. 发挥司法机关的问责主体作用30-31
 
3. 公民知情权的广泛31
 
4. 问责事由的确立31-32
 
(二)香港地区的高官问责制32-34
 
1. “3+11 方案”32
 
2. 主要官员的任用采取任命制,向特首负责32
 
3. 所有问责制官员都进入行政会议,以强化行政会议的工作32-34
 
第四章 完善我国行政问责的路径选择34-42
 
(一)加强权利制衡,以权力制约权利34-37
 
1. 加强党内问责34-35
 
2. 充分发挥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问责功能35-36
 
3. 强化审计和监察问责的作用36-37
 
3.1 审计问责36-37
 
3.2 行政监察部门问责37
 
(二)完善法律制度,以制度规范权力37-40
 
1. 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指标37-38
 
2. 加强司法问责38
 
3. 完善被问责官员的复出机制38-39
 
4. 重塑行政文化39-40
 
(三)促进社会力量的发展,以权力监督权力40-42
 
1.充分发挥社会公众的问责作用40-41
 
2.强化新闻媒体的问责作用41-42
 
结束语42-44
 
参考文献44-46
 
后记46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