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结构体系的发展
本校已将公共艺术课程纳入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并且按照教育部规定开设相关限定性艺术课程,形成了以围绕限定性选修课程教学为主,艺术知识专题讲座、艺术展演活动指导等为辅助的多层次的立体课程结构体系。学校现已开设的公共艺术课程涉及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的相关内容:其中以音乐鉴赏为主的课程有《中外乐器知识与名曲欣赏》、《中国民族器乐鉴赏》等;以影视鉴赏为主的课程有《欧美经典电影赏析与评讲》等;以艺术导论为主的课程有《陶瓷艺术鉴赏》、《宗教美术》等。已开设课程内容设置合理,能基本满足在校学生公共艺术课程的选修需求。学校在近期购买了超星数字网络公共艺术课程教学系统,增加了《中国工艺美术史》、《美学原理》等多门课程,以满足广大学生对课程的需求,也丰富了公共艺术课程的门类。
就课程体系而言,本校公共艺术课程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部指定的八大类课程仍有《舞蹈鉴赏》和《戏曲鉴赏》两项课程空缺,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笔者所在院校以工科专业为主,其中设计艺术学院以培养设计类应用型人才为主,暂未开设舞蹈戏曲类等专业,因此缺乏专业教师开展相关课程。公共艺术课程的历史使命是促进高校人才资源和谐持久发展,其最大特点就是“公共性”。如果丢掉了“公共性”,也就等于否定了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专业的存在价值。在高校公共艺术课程中公共性和学术性是完全一致的,就是说,公共艺术课程可以面向社会寻找更广阔的空间,但要保持课程本身的性质。本校所处地区为淮剧的发源地、流行地之一,有着较好的社会基础。学校充分挖掘地方文化特色,利用学校和社会资源,拟采取校外聘请当地戏曲表演艺术家授课的方式,充实艺术教师队伍,开设特色课程以填补戏曲类课程的空白。课程以观看名段视频、名家理论授课以及现场表演相结合的方式展开,使在校学生有机会切身感受戏曲艺术的魅力。
2.学校可以借助各种平台,举办艺术讲座等形式以增强公共艺术课程的外沿建设,通过邀请相关学科领域专家来校举行座谈、讲座等形式,不仅可以为学生打开更广阔的窗口,还可以促进本校教师对学科前沿信息的学习。
3.学校应打破学科之间的壁垒,尽可能的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加强协调互动。借鉴省内、外综合性大学在公共艺术课程体系设置方面的长处,根据学院条件不断改进,努力打造完善的、多元化的课程体系。
二、公共艺术教育管理机制的发展
本校公共艺术课程实行的是教务处和公共艺术教学部共同管理模式,即教务处对学生网上选课、教评以及建立网络课程等方面进行管理,公共艺术教学部主要负责管理任课教师的日常教学规范、组织教研活动和教学评价等事宜。两者相互作用,共同监管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工作。通过这样的管理模式,学校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管理机制,即教学委员会、同行、学生三级评教制度,公共艺术教学部对每学期新开课程进行师资、课程等多方面考核,再提交教务处审查,符合条件的才可以开课。另外,学校还通过督导听课、领导考察等形式对公共艺术课程进行监管,以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但是,公共艺术教学部在管理机制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需要日后逐步改善,如在组织教研活动方面就有所缺失。因为开设公共艺术课程的教师多为院艺术中心、团委以及各二级分院行政工作人员,组织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的时间很难统一,所以只能利用周末或是晚上,实施起来的确遇到不少障碍;加之公共艺术课程的课源相对固定,任课教师会因各种原因而无法连续任教,这也无形中给教务管理增加了难度。因此,笔者认为在公共艺术课程的管理过程中,应加强授课教师之间的交流,加快课程组建设,规范教学秩序,建立健全教务管理,才能更好的促进公共艺术课程的发展。
三、公共艺术教育师资结构的发展
目前,本校担任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工作的多为青年教师,他们对高校教育怀抱着极大的热情,工作态度积极上进,成为公共艺术教育师资的中坚力量。学校方面应该鼓励和支持广大青年教师进修学习,提升学历。在待遇方面,公共艺术课程的课时计算数值享有比普通课程更高的系数。学校对于在外深造学习的教师给予相应的补助,并对创作艺术品发表或参加展览者和指导学生参加相关比赛获奖者,均会将其认定为科研成果,以此鼓励青年教师更好的投身公共艺术课程工作,同时提升教师的师德师风和教学科研能力。
除了上述三方面内容,笔者认为相关院校还应该设立专项经费服务于公共艺术教学。专项经费可以用于以下方面:
1.艺术场馆的建设,如开设戏剧鉴赏和舞蹈鉴赏等课程需要独立的教室进行表演授课,普通教室远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因此需要专项资金投资建设舞蹈房、音乐厅、琴房等活动专用场所;
2.提供艺术竞赛和艺术活动经费。公共艺术课程是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为基础的,学生应通过学习在提高艺术文化素质和艺术实践能力的同时,不断自身培养兴趣爱好、创新精神,而参加校外各级艺术竞赛、活动,不仅是检验公共艺术教育成果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各校之间进行艺术教育交流的良好契机,更是打开学生艺术之路,人生之路的窗口,因此,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走出校园,许多学校在这方面的专项经费都呈逐年增长之势。
综上所述,公共艺术教育是面对全体大学生的教育,不是对少数具有艺术天赋的人的精英教育。学生应该了解每种艺术形式的特征和文化贡献,通过艺术文化的鉴赏、学习,全面了解艺术与人类、艺术与生活以及艺术与历史等方面的关系,进而关注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校方应努力为公共艺术教育创造更好的条件,建立并完善课程教学等多方面体系,打造特色,形成亮点,为公共艺术教育事业增添新的气息。
普通高等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初探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