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技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探讨——以广东省为例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8633 论文编号:sb2024081114312652655 日期:2024-08-21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教育论文,本研究针对中技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提出的对策建议,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针对性,对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第一章引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2016年3月,李克强总理把“工匠精神”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注重‘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1]”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以后“工匠精神”多次被国家领导人提及,相关议题热度一直不减,说明工匠精神已经成为了一种国家与全民意识。技工教育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技能人才培养的主要阵地,承担着为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技能过硬,素质过硬,具有“工匠精神”的优秀人才的重要任务。
对于技工教育而言,培育“工匠精神”既是必要的,也是十分迫切的。为了做好技工教育学生工匠精神教育,2016年6月人社部组织部组织编制了《技工院校工匠精神教育课教学大纲(试行)》,要求从2017年起,要将工匠精神教育课作为新生入学第一学期的德育必修课程,纳入各专业教学计划[2]。同年12月“工匠精神”被纳入《技工教育“十三五”规划》,指出要以立德树人和培育工匠精神为根本,使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成为技工教育的鲜明特征[3]。2017年人社部发布《关于在全国技工院校开展2017年秋季第一学期开学第一课活动的通知》(人社厅函〔2017〕176号),部署在全国技工院校组织开展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活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4]。各级人社部门、技工院校积极响应,陆续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工匠精神培育活动。广东省作为全国最大的技工教育体系,积极落实党中央、人社部有关工匠精神教育要求,陆续部署开展多形式多途径的工匠精神教育,例如在技工院校部署开展以“工匠精神”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活动、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技能大赛等,为帮助技工院校开展好工匠精神教育创造了较好的条件和氛围。

教育论文怎么写
教育论文怎么写

......................
二、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是在大量阅读与理解某一研究领域文献的前提下,对于这一领域内的研究成果进行整合与反思。本章将梳理国内外工匠精神、养成教育研究的相关成果,其中工匠精神的内涵及其培育的相关研究是综述的重点,通过总结和评述,揭示目前研究中的不足,为确定整体研宄思路奠定基础。
(一)关于工匠精神的研究
1.工匠精神的肇始
在人类起源初期,为了生存,人们首先要搜集生活资料,包括采集野果、捕获森林中的野兽或水中的鱼,然后再进一步配置这些生活资料,形成了工匠的雏形。
工匠在我国古代被称为“百工”,是指拥有专门技艺的手工业从事者,是社会成员的重要组成部分。春秋末期的《考工记》把当时的社会成员划分为“王工、大夫、百工、农夫、妇工、商旅”6大类,把百工的职责界定为“审曲面势,以饬五材,以辨民器,谓之百工”[1],也就是说工匠的主要职责是需要充分掌握自然物材和性能,对原材料进行辨别甄选,加工成各种器具提供给人们使用。
工匠的身份地位、生产方式和技术水平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也是工匠精神萌芽、增长和成熟的塑造过程。在4300年前,“陶河滨,河滨器皆不苦窳”,记录了舜早年在河滨制陶时,追求精工细作,并由此带动周围人们制作陶器并杜绝粗制滥造的事迹[2]。自舜帝时期开始,到夏朝发明马车的“奚仲”,到春秋战国的木匠鼻祖“鲁班”,再到东汉的纸神“蔡伦”。工匠在史书中大量出现,逐渐形成了我国具有悠久历史的工匠文化和工匠精神。
..........................................
第二章中技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理论基础
一、养成教育的基本理论
(一)养成教育的基本观点
养成教育的思想产生由来已久,并为古今中外教育家所关注。古希腊著名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其养成教育理论中提出了最质朴的观点——德行出习惯并主张强化习惯培养[1]。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提出“播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把行动、习惯、性格与命运相联[2]。英国著名教育家洛克在其养成教育思想中提出,所有的教育归结起来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好习惯,自己的幸福往往都归于自己的习惯[3]。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就有“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的思想[4],现代教育家、心理学家陈鹤琴也认为,人类的动作十之八九是习惯,应当特别注意良好习惯的养成[5]。可见,养成教育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一种重要教育方式与教育理论。
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提出“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6]的养成教育思想,认为教会学生做人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目的,是养成教育的最终目标。同时,他提出养成教育应该遵循的原则和方法有:一是遵循“行—知—行”的原则,使学生在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二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三是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四是注重加强和巩固良好行为的训练,以促进学生的自我管理[7]。此外,养成教育也具有系统性,阶段性,终身性和基础性的特点、反复性,实践性强的特征,通过严格管理、规范行为,长期有效、外部培养,内化自我等诸多教育手段,培养学生自主,从而促进学生独立能力,自理能力的发展[8]。
..........................
二、基于养成教育视角下的工匠精神培育
养成教育是培养工匠精神的重要手段和方式。技工院校在开展中技生养成教育工作时,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工匠精神,使他们时刻坚持用工匠精神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基于养成教育的视角,以下几个方面能够有效地对工匠精神的培育产生影响:
(一)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
优秀的校园文化是养成学生良好品格气质的重要途径,能够对学生工匠精神培育产生正向的影响。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够有效地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增强学生的人格魅力,推动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是培育学生品格气质的重要途径。校园文化与工匠精神的有机融合,能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对工匠精神的认知和认可。校园文化的建设理应吸收传统工匠精神中的精华,添加新时代工匠精神的新元素和新内涵,让技校生置身于工匠精神校园文化中,长期接受工匠精神的耳濡目染,从而提升职业素养,践行工匠精神。
校园文化具有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从物质层面来讲,校园文化具体展现形态可以是校园设施、景观、雕塑、建筑等;从精神层次来讲,校园文化主要包括校园的文化传统、文化理念、整体风气、学习氛围、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以及规章制度等。工匠精神校园文化建设既要重视物质层面的文化建设,也不能忽略精神层面的建设。
.............................
第三章 广东省中技生“工匠精神”培育现状调查 ................................. 25
一、调查设计与实施 ....................... 25
(一)调查的目的 ..................................... 25
(二)调查对象的选取 ........................... 25
第四章 中技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践路径 ......................... 50
一、校园文化层面:建设“工匠精神”培育的校园文化 ....................... 50
(一)突出“工匠精神”物质文化特色 ..................... 50
(二)重视“工匠精神”文化建设 .................................... 50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6
第四章中技生“工匠精神”培育的实践路径
一、校园文化层面:建设“工匠精神”培育的校园文化
戴维.波普诺说:“当进入幼儿园特别是童年期以后,学校的影响便取代家庭影响上升到首要地位,成为最主要的社会化力量。[1]”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展现出来的是学校的形象和全体师生的精神面貌。校园文化凸显工匠精神的内容,能让学生从校园生活中获得工匠精神的熏陶和影响。构建工匠精神校园文化不仅要凸显“工匠精神”这一物质文化特色,也要注重精神文化的营造。
(一)突出“工匠精神”物质文化特色
校园文化在陶冶学生气质、塑造学生优良品格和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等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功能,而培育学生工匠精神则要求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凸显“工匠精神”这一特征。学校的一草一木路、一楼一室、艺术雕像、宣传标语等皆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长时间处在校园中的学生。技工教育对技能人才的培养不只在于理论知识和技能技术的传授,而更应注重对学生性情的陶冶、品格的塑造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技工院校要培育中技生的工匠精神,就要意识到工匠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工匠精神”物质文化特色,要在校园环境的设计和布置中加入工匠精神元素,例如可以在校园内打造工匠雕塑、工匠文化长廊、优秀工匠事迹宣传栏、精品工程展示橱窗等,让工匠精神呈现在校园一景一物中,使学生耳濡目染,产生职业敬仰,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工匠精神的熏陶,为工匠精神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论文参考
教育论文参考

.............................
第五章结论与展望
中技教育是技工教育的基础,要使弘扬和传承“工匠精神”成为技工教育鲜明的特色,就必须重视对中技生这一重要群体的工匠精神培育。
本研究主要从养成教育的视角对技工院校中技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进行研究,通过查阅整理文献资料,以广东省内10所技工院校为研究对象,对中技生进行问卷调查,并采访了部分一线教师及学校管理人员,获取技工院校中技生工匠精神培育的一手数据资料,较为详尽地阐述了中技生“工匠精神”培育的现状,深入探究当前技工院校中技生工匠精神培育途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从养成教育的视角出发,创造性地提出将工匠精神培育贯穿于中技生培养的全过程,提出从校园文化、教师队伍、课程教学、实践行为和考核评价等五个层面的培育路径。一是建设突出工匠精神的校园文化,让学生置身其中接受熏陶;二是提高教师队伍的工匠精神素养,言传身教影响学生;三是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工匠精神教育,让学生接受系统的工匠精神教育;四是在实习实训中渗透工匠精神,让学生在行动中践行工匠精神;五是通过科学合理的评价办法引导激励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工匠习惯。本研究针对中技生工匠精神培育路径提出的对策建议,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针对性,对技工院校学生工匠精神培养具有借鉴意义和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教育论文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