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些年来,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国家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力度的背景下,尤其是2008年博物馆免费开放之后,博物馆受到人们空前的重视。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广泛利用博物馆等校外资源,学校与博物馆应加强教育合作,开展形式多样的美术教育活动。博物馆教育与学校美术教育互补的广度和深度正逐步增强。
博物馆是“凝固了的历史”,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与发展的重要基地。将地方博物馆资源引入基础美术教育体系不仅可以丰富地方美术教育的素材资源、优化校内外教学环境、加强美术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与融合;同时,将地方博物馆资源引入美术教学,还可以为学生创设丰富的文化学习情境,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当地文化历史的理解与认识,增强学生的本土文化认同感及对传统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责任心。
目前,虽然在我国部分大城市,如:上海、湖南、广州等地的个别大型博物馆已开展了相关美术教育实践活动,但是这些活动主要停留在简单的博物馆导览层面,与学校美术教育的结合度不高,课程化性质不强;这种情况在我国大部分中小城市以及乡镇等地尤为严重。由此可见,博物馆资源在基础美术教育中有很大的研究利用空间。
因此,笔者以家乡的中国文字博物馆资源为研究对象,力图从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出发,通过对博物馆资源的分析和选择,进而对如何实施馆校结合美术教学等相关问题进行探讨分析。
第一章博物馆与美术教育
第一节博物馆的功能与博物馆教育的主要特征
我国对博物馆定义为:博物馆是收藏、研究、教育机构。收藏文物是为了积累并增强博物馆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文物资源的前提条件。研究是为了探索并挖掘文物背后的历史,揭示文物的历史文化意义,以及科学和艺术价值,为博物馆的教育工作提供科学的史料资源。博物馆教育则是以丰富的馆藏文物和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通过陈列布展等直观的方式,传播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进行历史、科学文化、艺术、以及爱国主义精神教育等的活动。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文化大发展战略的实施,博物馆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呈现出了新的发展趋势和特征。首先,博物馆的数量迅速增多,机构更加多元化,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其次,博物馆职能从传统的保藏与研究为主,逐步转向更加重视文化传播与宣传教育等方面。
博物馆是社会公共教育的重要承担者,是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探索历史发展历程、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塑造民族精神的神圣殿堂。博物馆教育具有实物性、直观性、自主性、社会性、寓教于乐等特点。实物性是指博物馆以形象化的文物、标本反映出科学的内容和事物的面貌;直观性是指博物馆利用文物、标本以及其他辅助展品组成的展览为观众创造从直观上、感性上认识事物的条件;自主性是指博物馆可根据社会需要和馆藏特点来办展览,观众可据其所需所好来汲取知识;社会性是指博物馆参观不受出身、性别、职业、民族、文化程度的限制,因而具有最广泛的社会性;寓教于乐是指博物馆的教育活动把知识、娱乐溶于一体,寓教育于娱乐之中。博物馆教育的特征决定了博物馆在服务国民教育上的独特优势,主要表现在:第一,以博物馆的实际展品作为学习的载体,教育手段丰富多样,强调学生的参与体验和互动交流,教学内容直观而又生动。第二,教育的对象非常广泛,无论何种民族或国籍,无论何种文化背景或教育经历,从幼儿园的孩子到敬老院的老人,从一般群众到残障人士,都可以自由游览各陈列室,通过参观学习,获得审美情趣的熏陶。第三,教育内容丰富多彩。从社会历史到自然科学,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到世界各地民族风情,均可以在博物馆中得以体现。为青少年营造了一个充满新奇和激发创造力的天地;为成年人提供了一个补充新知识、研究问题的资料库。第四,博物馆在传播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是对国民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提升人们精神文明素养的重要课堂。①
第二节博物馆教育与学校美术教育合作的必要性
在全世界范围内,学生参观博物馆的人数都在迅速的增长,博物馆学习活动逐渐的被许多国家地区的学校纳入正式教学活动,学校成为博物馆愈来愈重要的观众来源,以及教育活动合作伙伴之一,博物馆和学校的相互合作已成为推动博物馆教育发展的趋势之一。馆校结合的美术教育模式尤其值得提倡。
第二章 中国文字博物馆及其美术教............................... 15-20
第一节 中国文字博物........................... 15-17
一、中国文字博................................. 15-16
二、中国文字博物馆......................... 16-17
第二节 教学内容...................................... 17-20
一、选择符合学生身心发........................... 17-18
二、选择贴近学生生活....................... 18-19
三、选择内在联系性.............................. 19-20
第三章 中国文字博物馆美..................... 20-40
第一节 美术教学案.............................. 20-37
一、初进博物馆:调............................. 20-21
二、再进博物馆:主题.....................21-33
三、回归课堂:个人标.................33-37
第二节 中国文字博物馆系列美................... 37-40
.............................................
结语
如果说典藏是博物馆的心脏,那么教育则是博物馆的灵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博物馆的教育职能愈加受到人们的重视。博物馆丰富的文化艺术资源己被视为学校美术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因此,如何更有效的将这些资源有选择、有针对性的引入学校美术教学,加强馆校教育合作效度,成为制约博物馆美术教育职能发挥的关键因素。
本研究通过对安阳地区中国文字博物馆资源研究利用的实践探索,关于如何将博物馆资源更有效的引入中学美术教学,进一步加强馆校合作见解如下:第一,增强博物馆教育部门综合研究实力,提高教育策划实践的针对性;第二,提升学校美术教师的专业理论学习能力和研究的水平,加深其对博物馆美术资源的认识、研究和利用;第三,博物馆、学校以及家长应加强交流与合作,经常性采取相应的宣传教育措施,加深对青少年对博物馆的认识,从小培养孩子博物馆学习意识。
中国文字博物馆作为我国的第一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以及安阳地区文化灵魂的代表,其丰厚的文化底蕴深深的感染熏陶着每一个安阳人。本课题的研究只是撷取馆内一小部分资源进行了浅显的研究与实践,其丰富的传统文化艺术资源尚待每一个博物馆人去深入的研究和挖掘。同时,在本论文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无论是在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教学理论的学习深化、博物馆资源的研究选择、还是教学实践方式的把握实施等方面,都还不成熟,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在今后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中去解决。然衷心希望通过本课题初步的探索,可以引起更多研究者、学生和家长对于博物馆资源的关注以及有效利用;同时,也为馆校结合美术教育模式的研究及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尽一份力。
中国文字博物馆资源在初中美术中的应用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wwj881024
点击次数:147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