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1问题的提出
随着现代社会和网络的发展,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科学的学习方式提供了更方便、更快捷和更丰富的信息来源,网络资源成为新兴的学习课程资源。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⑴中也明确指出“教育手段要尽快向信息化发展,教育要高效合理的利用网络资源平台。” “要加快建立和完善教育信息化技术服务支撑体系的步伐。”近年来,以欧美地区为代表的发达国家率先建成了国家级的教育和科研网络,并相互连成覆盖全球的国际性学术计算机网络。这种全球计算机信息网络的产生加快了信息的传递速度,为广大教师、学生以及科研人员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习方式,从根本上改变并促进了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科学计算和科研合作,成为这些国家教育和科研工作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从而促进了这些国家教育和科研事业的迅速发展。此外,互联网络是信息和资源共享的平台,极大地推动着社会和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同时也能够让人与人之间更好地交流合作,因此其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但是随着互联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网络和信息系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安全威胁,其面临的安全问题也变得多样化。而人们对网络服务质量、隐私及安全的要求却越来越高,因此,如何在提高网络服务质量的同时解决网络安全问题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着眼点。P2P网络模式的诞生就是迎六了人们对高速服务质量的迫切需求。P2P网络技术发展迅速,其中资源的共享是一个重要的应用。
但是共享和下载速度的提高必然要付出一定的代价,主要表现就是网络系统上的安全隐患几乎成指数级别的增长,而且共享的合谋欺骗等案件也屡屡发生。因此,在^TP2P网络资源共享的安全危险形势下,应怎么样去预防,怎样去维持正常的网络秩序,值得我们慎重地去思考。
1. 2研究背景和研究现
状随着P2P倍息网络技术在教育网络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P2P网络安全就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因而在目前越来越复杂多变的应用环境下,P2P信息网络就面临愈发严峻的安全威胁形势
1.2.1教育网的发展
基于教育系统信息化平台的发展应用,根据教育部的十二五规划,众多教育网站将融入整体的教育平台:力中。当前,P2P技术己经得到了广泛地使用,其中资源共享是最常见的应用。在一些P2P网络环境下,用户可以根据需要自由进出网络,对一些较大的资源也能够很快的下载和共享。最典型的代表性文件共享系统有Gnutellati4],BitTorrent[6]等。这些不同的文件共享系统采用了不同的共享机制。Gnutella使用消息广播机制来搜索网络资源[14];而在eDonkey系统中,每个节点都和一个索引服务器相连,该服务器保持了所有共享文件的索引并具有直接查询某些特殊文件的功能。
BitTorrent将共享文件信息发布到网页上,由于釆用了分块传输方式并且具有文件快速扩散的能力,该P2P文件共享系统在性能上要优于其它系统ti6]。BitTorrent系统中,每个共享文件被分成固定大小的若干块,查找到共享文件的地址后,节点会自动地从不同节点处下载共享文件的文件块,然后再整合拼凑成完整的文件。在这样的P2P网络环境下,参与资源共享和下载的用户节点越多,需要的总时间会越短。共享资源的大规模传播和扩散是P2P流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也是合谋欺骗等安全问题的关键因素,因此研究P2P资源共享系统的搜索和下载行为对于了解系统性能和属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1.2.3信任模型的发展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飞速发展,网络触及到的地方越来越广,相关技术推新的速度也是愈加让人睦目结舌。现在越来越受大众欢迎的P2P应用的优势在于网络的性能由网络中实体的性能决定,而不依靠服务器。因此为了增强P2P网络环境下的服务性能,P2P应用采取了开放、松散的业务策略。而原来那种具有固定访问群体的静态封闭式网络业务逐渐地向不限制访问群体和访问过程的动态服务模式转变。这种开放、匿名的服务环境使得在一定条件下容易发生恶意用户对网络的入侵、破坏、攻-击等恶劣行为。想要保证P2P网络的正常运作,就需要一种新的特殊的安全机制一一信任管理技术来管理P2P网络的安全状况。
第2章教育网中P2P相关技术和概念
2.1点对点技术中的基本概念
本文的论述过程中会涉及一些常用的基本概念,如节点、怕任、声普等。国内外的研宄人员对信任模型的研宄大多致力于基于推荐信息反馈的信任模型上。文献_提出了一种抱怨评价的模型(Complaint-Based Trust Mode),把问题集中在解决负面评价上,但没有考虑负面评价的真实性;文献提出了一种角色i平价的模型(Role-Based Trust Mode),分析网络中各实体的角色,根据角色的不同给出计算信任度的不同参考。该模型提出的角度比较新颖,考虑到角色对信任评估的影响,但该模型采取抽样检查的方式收集评价,准确性有待考察。
第2章教育网中P2P相关技术和概念............. 6
2.1点对点技术中的基本概念............. 6
2.2 P2P网络与传统C/S网络............. 9
2.3教育网中的资源共享技术 .............13
第3章信任管理技术中的信任评估模型 .............18
3.1信任模型的分类.............18
3.2 P2P网络中典型信任模型分析 .............23
3.3现有的信任模型存在的问题 .............26
第4章教育网中责任追溯的信任模型............. 28
4.1责任追溯的信任模型 .............28
4.2深度层次集 .............33
4.3连续保护层次集 .............34
总结
当前的P2P网络技术发展飞速,人们在受益的同时也给网络安全带来了一些以往没有的问题,比如病毒传播速度加快、虚假信息繁多等。因此解决P2P网络环境下的可信性问题成为大众面临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而对此方面有显著效果的信任管理技术自然惹来众多研究者纷纷驻足钻研,信任管理技术中的信任模型在解决P2P网络安全策略方面的成效也就自然成为本文研宄的主要方向。本文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1) 了解了现在教育网的发展模式,分析了 P2P技术的一些原理和常见的应用,对资源共享技术进行详细的研宄,并总结了现在P2P网络环境下的信任问题,以此说明本文提出的新的信任模型的出发点。
(2)给出了 P2P技术涉及到的一些专有名词的定义,对信任管理技术中的信任模型做了总结和定义,详细介绍了本文模型的原型EigenTmst和PeerTrust,并列举了它们的信任值计算公式。
(3)阐述了本文提出的RITM倌任模型,从信任模型的表述、建模以及信任数据的存储方式都做了细致的描述,最后给出了模型的工作流程,描述了新模型的工作原理。
参考文献
[1]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重点课题研宄报告选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
[2]陈文辛,周辉,陈新峰等.信息高速公路与高等教育改革[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1,3(3).
[3]陈仁章,孟小华.基于CDN技术实现教育网网站的跨网络快速访问[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009):1909-1911.
[4]汪清涟,吴国栋,孙俊杰.P2P网络信任模型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2, 34(11) :62-67.
[5]赖英旭.信任度模型在远程开放教育网格中的应用研宄[J].微计算机信息,2006,22 (15).
[6]卞庆纲.教育网P2P站点的IP地址双栈应用[J].计算机系统应用,2012, 5:034.
[7]徐锋,吕建.Web安全中的信任管理研宂与进展[J].软件学报,2002,13(11).
[8]罗杰文.Peer-to-Peer 综述[J]. 2006.
[9]冯景瑜.幵放式P2P网络环境下的信任管理技术研宄[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
[10]郦昊’程玉.P2P网络及关键技术[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