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地理信息K9的油页岩资材数据库管理体系策划和完成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mjt1985 点击次数:198
论文字数:68800 论文编号:sb201211292047254646 日期:2012-11-30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一章 引言

1.1论文选题背景

    油气资源不仅是是重要的资源,也是重要的和战略性资源。了解和掌握我国油气资源的规模、分布规律对十有关部门制定能源规划、合理地充分地利用油气资源,促进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以及石油公司的发展规划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随着我国油气资源需求逐年增大,供需矛后越来越紧张,油页岩作为非常规油气资源,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从20世纪50年代就开展了油页岩勘查工作,积累了大量的油页岩资料。由十这些资料管理的非常分散,并目都是纸介质的材料油页岩的含油率下限标准不同,多为相对坐标下的图件,不利十充分利用,应用起来也不方便。因此,笔者以《基十MapGIS的油页岩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为题来研究油页岩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结合GIS空间模拟技术和数据库来辅助管理油页岩资源。

1.2研究现状

    我国油页岩勘探程度较低,油页岩勘查工作大部分处十普查阶段,只有抚顺、茂名、桦甸的那个等地区进行了详查和勘探程度的工作。我国油页岩勘查工作主要是在上个世纪_50-60年代进行的。地质和煤炭等部门都进行过油页岩勘查工作,取得了大量的油页岩基础资料,积累了大量的油页岩数据资料;但这些资料大都以数据图表或文本报告的形式存在,无法得到高效管理应用。油页岩数据原始资料数据量大、成图要求灵活、储量计算复杂、表现形式多样,如何实现海量、异构、分散的油页岩数据的统一存储管理,快速提取所需数据并进行高效准确处理、提取加工信息以及可视化表达油页岩地质特征,是目前石油地质勘探后期油页岩勘查与开发利用工作的重点和难点。
    地理信息系统(GIS),可以把各种相关的空间和非空间信息按图层方式进行管理和分析,这就使油页岩数据统一存储管理、高效开发利用成为可能。基于GIS的石油勘探数据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与应用,是近几年石油勘探行业的前沿和热点课题,也是油田部门及相关科研机构的迫切需要而目前国内尚未有相关的单位或部门采用GIS技术建立针对油页岩资料的管理应用,仅有部分学者在研究相关的数据库。国外则重在对资源评价数据模型研究和地质数据库建设,如美国USGS主持的Digital Geologic Map Data Model11国家地质数据库。

1.3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主要研究内容
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对油页岩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油页岩资源参数;
(2)油页岩数据模型建立;
(3)油页岩数据库系统构架。

1.3.2技术路线
    针对以上研究问题,首先研究现有的油页岩资源参数的具体内容,归纳油页岩评价的最新数据和关键参数公式,来建立油页岩的数据模型;其次,研究MapGIS空间分析技术,采用面向插件技术构建GIS通用基础框架,同时基十该框架开发其他功能插件,同时利用框架自身具备的插件搜索机制,实现相应功能模块的动态状态,从而实现系统本身的灵活扩展;最后,以主流数据库作为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实现系统数据集成存储、网络共享、分布式处理,从而解决空间数据与非空间数据的管理问题,实现数据存储的一体化信息管理。

1.4取得的创新性成果与认识

    利用具有知识产权的国产MAPGIS k9为平台,应用CBD技术、c/s的体系结构等技术,建立了油页岩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论文取得如下创新性成果和认识:
      (1)从油页岩数据模型出发,分析了油页岩资源分类和评价方法,及油页岩数据类型及其相互关系,把握油页岩数据管理的重点,建立了以钻孔数据为核心、与其它类型的数据相关联(油页岩厚度等值线、连井对比面等)的油页岩管理数据模型。
      (2)以基础数据、钻孔数据、矿场数据和成果数据为数据底层,以MAPG工SK9地理系统,绑定GiS通用框架为平台,建立了以地图浏览与查询、数据编辑、数据管理、专业成图、数据库输出为核心功能的油页岩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总体架构。系统的二层体系结构是一个开放式、标准化的结构,有效降低系统功能模块之间的祸合性,提高相关代码的复用价值,同时也便十系统功能应用的灵活扩展、应用维护。

 

第四章 油页岩资源数据.............. 32-47
    4.1 系统总体设计..............  32-35
        4.1.1 需求规定..............  32-33
        4.1.2 运行环境..............  33
        4.1.3 功能描述..............  33-34
        4.1.4 软件结构..............  34-35
    4.2 功能模块设计..............  35-47
        4.2.1 数据库管理模..............  35-36
        4.2.2 地图文档..............  36-37
        4.2.3 视图控制..............  37-38
        4.2.4 查询检索..............  38-40
        4.2.5 地图编辑..............  40-41
        4.2.6 数据处理..............  41-43
        4.2.7 空间分析..............  43-44
        4.2.8 专题制图..............  44-45
        4.2.9 模型管理..............  45
        4.2.10 权限管理.............. 45-47
第五章 油页岩资源数据库.............. 47-80
    5.1 桦甸油页岩..............  47-50
        5.1.1 桦甸含矿区..............  47
        5.1.2 油页岩发育层位..............  47-49
        5.1.3 桦甸含矿区勘查..............  49-50
        5.1.5 桦甸含矿区油页岩..............  50
    5.2 桦甸盆地油页岩资源数据..............  50-80
        5.2.1 查询.............. 50-54
        5.2.2 数据预处理..............  54-58
        5.2.3 资料管理..............  58-62
        5.2.4 专题制图..............  62-69
        5.2.5 工具..............  69-71
        5.2.6 系统管理..............  71-74
        5.2.7 视图..............  74-77
        5.2.8 数据库..............  77-80


结论
    本文在国内外油页岩资源评价和数据库研究的调研基础上,深入地分析了我国油页岩资源状况。油页岩资源管理的方法。利用具有知识产权的国产MAPGiS k9为平台,应用CBD技术、C/S的体系结构等技术,建立了油页岩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论文取得如下的创新性研究和结论:
    1.从油页岩数据模型出发,分析了油页岩资源分类和评价方法,及油页岩数据类型及其相互关系,把握油页岩数据管理的重点,建立了以钻孔数据为核心、与其它类型的数据相关联(油页岩厚度等值线、连井对比}}面等)的油页岩管理数据模型。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