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光Java技术的策划和完成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mjt1985 点击次数:175
论文字数:58400 论文编号:sb201210231907373679 日期:2012-10-23 来源:硕博论文网

1绪论

1.1本文研究背景

    正如过去DVD-Vide。作为VHS < Video Home System,家用录像系统)的替代者,蓝光(Blu-ray Disc)技术主要应用之一BD-ROM,也已逐渐成为DVD-Video的替代者。相比DVD-Video,  BD-ROM不仅实现了更大的容量、高清数字图像,扩展了高级交互功能和提供了网络宽带内容服务。
    蓝光技术是由蓝光i办会(Blu-ray Disc Association, BDA)开发不拥有的,其规范主要有二类:BD-R一次性蓝光刻录光招BD-RE可擦写蓝光刻录光招‘和BD-ROM“只读”蓝光光招。每个类别的规范又可分为二个部分光招物理格式、光招文件系统和光招应用系统,规范及其版本如图1-2所示[f2l
    其中BD-ROM光应用系统有两种模式:基本的HDM V C High Definition Movie模式不I I高级交互的BD-J <Blu-ray Disc Java)模式。
    HDM V模式支持传统DVD-Video的所有特性外,还支持高清视频、PIP(Picture-in-picture,画中画)等特性,可以视为DVD-Video的简单扩展。其优点是可以比较好的继承DVD-Video,使得从DVD-Video到BD-ROM的台阶不会太高。早期的BD-ROM多采用HDMV模式,但在应用程序执行环境方面对DVD-Video没有什么突破,还是简单声明式的,动态呈现能力非常有限,更没有网络连接方面高级功能。
    BD-J模式支持HDM V模式几乎所有特性,并提供了一个完整的可编程的应用程序环境,可以满足用户更灵活和动态的体验,如多光招‘的应用程序,以及进行本地存储和网络访问等。相对而言,BD-J模式具有更高的复杂性。但是随着用户需求的提升,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BD-ROM采用BD-J模式,目前,市面上的BD-ROM电影为了提供更丰富的应用,几乎所有都是BD-J模式的。
    BD-ROM可以是单独的HDMV模式或BD-J模式,也可以是同时包含HDM V和BD-J两种模式的混合。HDMV与BD-J模式特性的比较,随着用户需求的提升和科学技术的发展,BD-ROM应用具有广泛的前景
    1)行业趋势方面。传统DVD-Video替代VHS是凭借光掀取代磁带,依赖的是MPEG2对画质的提升和Title播放非线性导航代替线性电影播放等几方面;DVD依旧广泛流行;BD-ROM能够集成和继承传统DVD-Video,而同时又有着显著的更优的特性和区别。
    2)消费市场方面。随着高清、大尺寸显示设备越来越流行,传统DVD-Video标清图像在这些高清显示设备显示效果不是很理想,消费者更期望高清图像;电影的特别功能(Special Features提供的丰富应用越来越被看重,成为被购买的主要原因之一;消费者还在寻求新的看电影的方式,比如通过宽带网络提供服务等;用户接口、丰富的交互体验也是非常重要的。
    3)内容提供商C Content Provider)方面。期望增加更多的特别功能和游戏来提升价值;期望新的商业模式,比如通过网络技术等。
    BD-ROM应用具有广泛前景,BD-ROM播放系统高级B D-J模式的基础是BD-J平台,而在本文B D-J平台研究之初,BD-ROM光招‘应用系统规范的首个版本尚未完成,其中BD-J相关规范也处十草拟稿阶段,市场上商业化的BD-ROM播放产品还是空白状况。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消费者电子播放器领域,索尼公司较早推出了PS3包含BD-ROM播放系统;而在个人计算机领域,只有少数几家领先的多媒体播放软件公司进行相关产品的研究和开发。


3 BD-J 模型和功能.................. 32-38
    3.1 BD-J 系统模型.................. 32-33
    3.2 BD-J 关键功能.................. 33-36
        3.2.1 应用程序执行.................. 33
        3.2.2 图形用户界面框架.................. 33-34
        3.2.3 设备模型与类.................. 34
        3.2.4 音视频回放和导航.................. 34-35
        3.2.5 其它静态内容格.................. 35
        3.2.6 访问控制、安全模.................. 35
        3.2.7 互联网连接,与新.................. 35-36
        3.2.8 应用程序数据区.................. 36
        3.2.9 光盘和非光盘内容.................. 36
    3.3 BD-ROM 播放简表.................. 36-37
    3.4 本章小结.................. 37-38
4 BD-J 平台的设计.................. 38-62
    4.1 BD-J 平台系统架.................. 38-42
        4.1.1 BD-J 平台逻辑.................. 38-40
        4.1.2 BD-J 平台主要.................. 40-41
        4.1.3 BD-J 平台模块.................. 41-42
        4.1.4 BD-J 平台开发..................42
    4.2 BD-J 应用程序管理系统的设计.................. 42-52
        4.2.1 BD-J 应用程序模型.................. 43-47
        4.2.2 BD-J 应用程序管理系统.................. 47-48
        4.2.3 BD-J 应用程序管理系统.................. 48-52
    4.3 BD-J 虚拟文件系统设计.................. 52-58
        4.3.1 BD-J 虚拟包模型.................. 53-56
        4.3.2 BD-J 虚拟文件系统的.................. 56-57
        4.3.3 BD-J 虚拟文件系统的.................. 57-58
    4.4 BD-J 平台其它系统模块设计.................. 58-61
        4.4.1 BD-J 平台图形界面.................. 58-59
        4.4.2 BD-J 平台媒体播放.................. 59-60
        4.4.3 BD-J 平台网络连接.................. 60
        4.4.4 BD-J 平台立体3D.................. 60-61
    4.5 本章小结.................. 61-62

总结
    本文在介绍蓝光技术背景的基础上对BD-J平台进行研究和开发,主要工作内容和成果如下:
    1)研究了BD-J及其相关规范。除了BD-J本身规范外,还包括Java个人基本简表,JavaTV,  DVB-GEM等;研究了B D-J平台设计和实现所需的关键技术,包括面向对象及其UML表示,面向对象设计原则和模式,JNI技术等。
    2)研究了B D-J系统模型和关键功能。在BD-J系统模型的基础上,讲述了BD-J的关键功能,包括应用程序执行和管理、图形用户界面框架和用户接口、设备模型与类HAVi功能、音视频回放、导航、字幕和音视频控制、静态内容格式功能、访问控制、安全模式、应用程序授权模式、互联网连接与新内容和应用程序下载系统/本地存储、On-the-disc III Off-the-disc的绑定模式等。
    3)重点讲述了B D-J平台的设计和实现。在系统架构基础上,以其中两个子系统,应用程序管理子系统和虚拟文件系统为例讲述其相关开发。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