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绪论
1.1选题依据和立论背景
作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所需物质基础的主要供给者,制造业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在制造业的发展过程中机遇和挑战并存,随着国际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各发达国家的劳动力成本不断增长,导致大批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迁移至发展中国家,其中作为重点迁移对象的就是制造业。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发达国家的工业产业中,由制造业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占到了70%}-80%并且大约四分之一的人口从事制造业的相关工作[2l。制造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制造业的总产值占到了全国GDP的39.8%,为国家提供了三分之一以上的财政收入,虽和往年相比比重略微下降,但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仍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信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信息的服务与处理将成为人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信息的载体,电子信息产品更是人们在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电子信息产品产业是全球化程度最高的产业之一,其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分布在全球的不同区域,而且在某些区域集聚的现象也十分明显[[3]。美国和一些欧洲国家处于产业价值链的最高端,他们拥有自己的品牌,能够自行制定标准并研究开发新的产品,因此,他们对全球大部分信息化产品的生产和创新具有一定的控制权;作为全球排名第二的电子信息产业大国,日本占据了全球电子信息产品供应的霸主地位,具有极强的自主研发能力,生产工艺精湛,但在光电子、微电子等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方面还稍微落后于美国;中国台湾、新加坡、韩国等第三梯度的国家,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自主开发较高端电子信息产品的能力,并且在生产基础设备和生产技术等方面都有所改进,己逐步成为了某些关键元器件的生产基地;而处于产业价值链最底端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只是在劳动力的成本和产业集中度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主要进行一些元器件的简单生产与加工组装
目前,电子信息产业的蓬勃发展对电子制造业的发展要求越来越高,电子制造企业只有通过实施信息化,才能改进工艺流程,提高装备水平,降低资源消耗,进而改造电子制造技术,调整产业结构,同时还可借鉴国际上最为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技术,以实现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综上所述,在新一轮的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电子制造企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这些企业要想实现蓬勃发展,只有努力抓住机遇,积极应对挑战,大力推进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而在这过程中又离不开精确、高效的信息化测评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的规范与指导。由此可见,信息化测评对于电子制造企业实现信息化建设起到了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2研究目的和意义
在企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信息化测评不仅仅是一种测算手段,更是一种被企业所广泛采用的辅助管理方法[[5]。纵观整个信息化测评理论与测评方法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以往的测评理论和方法主要侧重于对信息化测评体系的静态测评效益进行研究,而忽略了一些动态因素,今后信息化测评方法的发展方向应该从“静态”到“动态”,用动态测评体系代替静态测评体系,这样才可以提高测评结果的有效性、实时性及持续性。
本文通过借鉴企业信息化测评的相关研究结果,在现有测评理论、方法和模型的基础上,结合CECA国家信息化测评中心所提供的信息化指标,建立了新的企业信息化动态测评模型;并以动态持续性测评为手段,建立了一个完整的、面向信息化工程的、对全过程进行管理的动态测评体系,为衡量电子制造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健康发展程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对于保障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1)本研究对于完善企业信息化测评体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国内外学者对企业信息化测评体系的研究虽已取得不少成果,但这些研究大多侧重于从宏观层面去衡量企业信息化建设完成后所取得的效果,侧重于对整体的信息化水平进行测评。而本文则着重于研究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过程所进行的测评,尤其是建设过程中的一些反馈测评,这是对企业信息化测评体系的补充和完善,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
摘要 3-5
Abstract 5-7
1 绪论 12-26
1.1 选题依据和立论背景 12-13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14
1.3 研究现状 14-22
1.3.1 电子制造业现状评述 14-17
1.3.2 企业信息............ 17-22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22-24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22-23
1.4.2 研究的主要方法 23-24
1.5 论文的重难点与创新点 24-25
1.5.1 本文的............ 24
1.5.2 本文的创新点 24-25
1.6 研究的技术路线 25-26
2 电子制造企业信息化测评相关理论基础综述 26-38
2.1 企业信息化 26-28
2.1.1 企业信息化的概念 26-27
2.1.2 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27
2.1.3 企业信息化的内容 27-28
2.2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 28-29
2.2.1 制造业............ 28-29
2.2.2 制造业企业信息化的内涵 29
2.3 诺兰的信息化阶段模型 29-32
2.3.1 诺兰的信............ 29-32
2.3.2 诺兰阶段模型的作用 32
2.4 企业信息化测评经典理论综述 32-36
2.4.1 马克卢普............ 32-34
2.4.2 波拉特的信息经济测度理论 34-35
2.4.3 信息化指数模型 35-36
2.5 本章小结 36-38
3 电子制造企业信息化动态测评的必要性 38-48
3.1 电子制造企业信息化测评内涵 38-42
3.1.1 电子制造企业信息化测评的概念 39-40
3.1.2 电子制造企业............ 40-42
3.2 电子制造企业信息化测评的作用 42-43
3.2.1 解作用 42-43
3.2.2 控制作用 43
3.2.3 判断作用 43
3.2.4 学习作用 43
3.3 电子制造企业信息化测评存在的问题 43-45
3.3.1 指标体系问题 44
3.3.2 评价方法问题 44
3.3.3 行业特点问题 44-45
3.4 动态测评在电子制造企业信息化测评中的优势 45-46
3.5 本章小结 46-48
4 电子制造企业信息化动态测评模型研究 48-56
4.1 动态测评对电子制造企业信息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48-50
4.1.1 动态测评对电子制造............ 48-49
4.1.2 动态测评对电子制造企............ 49-50
4.2 电子制造企业信息化动态测评模型 50-54
4.2.1 电子制造企业信息化动态测评宏观模型设计 50-51
4.2.2 电子制造企业信息化............ 51-52
4.2.3 电子制造企业信息化动态测评微观模型设计 52
4.2.4 电子制造企业信息化............ 52-54
4.3 电子制造企业信息化动态测评模型内容解析 54-55
4.3.1 电子制造企业信息化............ 54
4.3.2 电子制造企业信息化............ 54-55
4.4 本章小结 55-56
5 电子制造企业信息化动态测评体系构建 56-70
5.1 动态测评体系构建的指导思想 56
5.2 动态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 56-64
5.2.1 测评指标的界定 56-57
5.2.2 动态测评指标............ 57
5.2.3 动态测评............ 57-58
5.2.4 动态测评指标的构建 58-61
5.2.5 动态测评指标的处理 61-63
5.2.6 信息化测评指标权重设计 63-64
5.3 电子制造企业信息化动态测评方法 64-68
5.3.1 信息化测评方法概述 64-65
5.3.2 动态测评方法的筛选 65-66
5.3.3 基于时序动态视角的............ 66-68
5.4 本章小结 68-70
参考文献 82-86
致谢 86-88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88
结论
电子制造企业信息化动态测评方法是企业信息化测评方法的延伸。目前的企业信息化测评方法多为静态的测评方法,注重一次性成型的测评结果,即在企业信息化实施完后,对己经建设完毕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并为管理决策人员提供反馈信息,以便管理决策人员合理地制定决策和对信息化建设进行修正。从整个测评的过程来看,现有的信息化测评方法根本无法反映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信息化水平不断变化的情况,更加无法反映出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异常情况,这就为保证信息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提出了新的问题。
基于此,本文在现有的企业信息化测评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和创新,提出了全新的、符合信息化动态建设过程的企业信息化动态测评体系,并以动态测评、及时反馈、及时纠偏为核心思想,结合电子制造业这一具体行业的特点进行分析与运用。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成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