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一篇金融论文,本文以金融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为核心,少数民族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内涵为核心、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结合目前学者们关于金融高质量发展内涵界定。
第一章绪论
1.1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研究背景
金融论文怎么写
习近平总书记在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抓住完善金融服务、防范金融风险这个重点”,推动金融业高质量发展。这积极表明了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一定要有我国金融的高质量发展。在我国经济社会进入社会主义新时代的背景下,与国民经济血脉相通的金融不仅能够促进资源的合理化配置、协助宏观政策的调控,而且对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也发挥着重要的支持作用。然而,当前我国金融业的发展仍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金融与实体经济脱节,房地产、地方政府债务、外部形势等领域的不确定性带来的金融风险,资源配置能力及效率偏低问题尤为突出。面对新形势、新矛盾,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的命题被首次提出,也给出了解决我国目前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方向。2018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我国在未来的发展中一定要牢牢把握住关键的战略机遇,必须从始至终坚定不移地走向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道路。2020年10月26日,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强调,我国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时代主题。全国十四五规划纲要和2035远景目标文件要求,十四五时期(2021-2025)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1]。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话题在2022年10月16日召开的的二十大中也再次被强调,作为未来五年的主要目标任务,要取得新的突破[2]。而要想更好地促进经济社会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变,就需要更高标准的金融为之服务。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业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和实体经济多样化的金融需求。为实体经济送“活水”,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
1.2文献综述
1.2.1金融发展的内涵
随着金融发展理论的不断发展、演变,金融发展的内涵与定义也逐渐变得更加丰厚深远。Gurley和Shaw(1960)最早地初步界定了金融发展的概念。他们都认为金融发展不仅要衡量金融机构或者金融资产的数量高低、规模大小,而且还需要衡量大量出现的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和非货币类金融资产。简而言之,他们从数量的角度来界定了金融发展的内涵[2]。而在1969年,Goldsmith则提出金融发展的重要标志和基本内涵是金融结构优化的观点。他从统计特征角度进行考虑,分析了金融自身的内在结构,强调了金融结构的优化如何在发展的过程中进行[3]。Mckinnon和Shaw(1973)综合考虑了金融自由化与金融深化两个方面,为金融发展赋予了全新的定义[4,5]。Pagano(1993)通过研究认为,提高了资源配置效率才能更好地促进金融发展[6]。King和Levine(1993)、Levine(1997)、Merton和Bodie(2005)则是从金融发展的功能观的角度出发,认为金融发展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在这个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金融体系中的相关金融功能也是会不断地加以改善并优化[7,8,9]。我国学者对金融发展的含义又做了进一步的完善。比如,白钦先和丁志杰(1998)认为,金融可持续发展既可以从体现量增加的方面入手,如金融工具创新、金融机构数量增多以及金融资产规模的提高。也可以从质提高的方面进行分析,如金融效率的提高、资产替代性加强以及金融服务经济能力提高[10]。而谈儒勇(1999)则认为,要定义金融发展,则需要考察金融中介机构与股票市场的发展情况[11]。将国外学者的观点与国内学者的观点相结合可以发现,金融发展是以发展过程为基础来定义的,并且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此,要将金融发展视作一个动态的、不断变化和发展的结果。如上文所说,金融发展可以具体体现为金融体系中“量”的增加以及“质”的提升。
...........................
第二章相关理论概述
2.1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对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相互之间内部联系的深入探究,一直是金融发展理论的核心。早在1969年开始,世界各地的部分经济学家已经逐渐开始把金融发展和经济增长一起作为研究目标,深入地探究了两者之间的内部联系,并将大量相关研究成果公开发表了出来。在所有的研究成果当中,Goldsmith、Mckinnon和Shaw的研究成果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对当今金融发展理论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当中,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是关键,但他们研究出的金融发展理论却大有不同,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生产要素当中,而是从金融的角度出发,重新对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并在之后通过持续不断的研究发现,金融发展理论不仅能够提高金融体系的有效性、提升金融资产实施起来的合理性,还能够提高金融资源的利用率,在理论层面上为金融的可持续发展指明了方向。对金融发展理论的研究随着时代的变迁正逐渐深入,从最初的“金融结构论”到“金融可持续论”的提出,更加丰富了金融发展的内涵。从金融发展理论的演进历程看,该理论从始至终都是强调金融在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影响,认为金融存在的最大意义在于金融对宏观经济所承担的服务功能[70]。因此可以认为,金融对经济发展的支持程度和服务情况才是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的落脚点。并且,我国已经进入了新的经济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路径,并要将新发展理念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
........................
2.2金融发展理论基础
2.2.1金融结构理论
金融结构理论认为金融机构同金融工具和金融结构一起构成了金融现象的基本面。金融工具是富余资金的部门将富余的资金借给资金不足部门或发行者向投资者募集资金时,按照相应的标准格式所形成的兼具法律效应的、能确认债权人权利和债务人义务的书面文件;金融机构是从事与金融业相关业务的金融中介机构;金融结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目前所存在的所有金融机构的数量与金融工具的数量之和。在金融结构理论中指出不断变化的金融结构才是金融发展的实质,因此对金融发展的研究等价于对金融结构的发展趋势和转变过程的研究。
经济社会的整体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金融机构的变化方向及进程,金融机构的变化方向及发展进程必须要能够支持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这样才能够促进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所谓高质量发展,就是要不断创新运用金融工具并坚持升级完善金融机构,让两者更好地支持高质量发展。
2.2.2金融抑制与金融深化论
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都在探讨政府对金融体系或金融市场的干预问题。金融抑制理论和金融深化理论都认为政府不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去干涉一个国家或地区金融体系的更改或金融市场的发展,每个金融市场理应充分发挥自我调节机制的作用,促进金融资源合理性的提高。
我国目前是发展中国家的一员,采用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存的经济发展体制,政府每实施的一个新政策、所采取的新行动都会在未来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经济的未来发展进程和发展走向有着重大影响。因此政府目前及未来将要实施的相关经济政策和经济举措对该国家或地区未来的金融高质量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
第三章少数民族自治区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水平测度.................22
3.1指标体系构建原则.............................22
3.2少数民族自治区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构建..................................23
第四章少数民族自治区金融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分析...........................34
4.1影响因素选取.....................................34
4.2变量的描述性统计..............................37
第五章少数民族自治区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分析................46
5.1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设定..............................46
5.2空间权重矩阵的构造.........................................47
第五章少数民族自治区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分析
5.1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设定
空间实质相关性和扰动相关性是空间自相关不同的呈现方式。当发生要素移动与扩散现象时,一个地区中变量的表现可能会影响另一地区产生外溢性,呈现出空间上的实质相关性。不过若该区域对其他区域的效用与存在的重点变量的影响不相关,是由随机干扰项所引起,则空间相关性与干扰性有关。多数研究使用的空间计量模型主要有空间滞后模型、空间误差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空间面板模型是基于空间矩阵的线性回归模型,该模型是基于横截面数据上每个样本之间的空间邻接关系,并构造了空间邻接矩阵。假设i是区域数,t是时间单位数,W是空间矩阵。
空间滞后模型(SLM)也叫做空间自回归模型(SAR),用于描述基本空间相关性,从而确定观测值的空间溢出效应。该模型假设了空间交互作用是可观测被解释变量的直接结果,而且还假设了在解释变量和不可观测的误差项中并没有空间相关性的存在。
空间误差模型(SEM)描述了在周围地区无法观察到的随机冲击的影响。如果对因变量的影响不仅来自相邻区域中的变量,而且还来自解释变量中未包括的缺失变量,则需要使用空间误差模型来进行测量。
金融论文参考
.......................
第六章结论与政策建议
6.1结论
本文以金融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为核心,少数民族自治区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内涵为核心、新发展理念为指导,结合目前学者们关于金融高质量发展内涵界定、指标体系构建的相关研究成果,构建了包含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和共享5个方面的一级指标和15个二级指标的金融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对2011年-2020年少数民族自治区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然后以该指标体系为核心,结合金融高质量发展内涵和目前学者们关于金融高质量发展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成果,选取了少数民族自治区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运用Lasso回归模型找出关键影响因素后,进行了面板数据模型的回归分析。又采用了反距离空间权重矩阵和经济权重矩阵结合的嵌套矩阵来进行了少数民族自治区金融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效应分析。最后在空间杜宾模型(PSDM)中进行效应分解,详细分析了各变量空间效应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第一、运用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体系中各层级指标的权重之后,对2011年-2020年少数民族自治区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发现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基本上都是在波动中保持着上升趋势,其中广西近十年间其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也在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提升最大,到2020年时,已经在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中位列第一。内蒙古和新疆近两年来变化不大,只有宁夏在2017年到2020年间出现了持续下滑的情况,但整体来看相比于2011年也都有极大的提升。西藏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在近十年间也始终位列最后。但近十年间其发展速度较快,增幅较大,仅次于广西,到2020年时已有了赶超宁夏的趋势。由此可见,尽管同为我国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不同地区近年来金融高质量发展水平也是有所差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