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金融驱动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思考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43212 论文编号:sb2023110314125851323 日期:2023-11-05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经济论文,本研究以绿色金融为核心解释变量,低碳经济发展水平为被解释变量,加入产业结构、外商直接投资、财政支出规模和经济发展作为控制变量,基于空间杜宾模型深入研究绿色金融驱动低碳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2022年,世界气象组织发布的 《2021年全球气候状况》显示,温室气体浓度在2021年创下新高,二氧化碳年平均浓度为414.7±0.1ppm,比2020年增加了2.6±0.1ppm,地球变暖趋势仍在继续,同时,人类生存所依赖的生态环境也在日益恶化,生态环境所提供的碳汇能力不断降低,从而形成恶性循环。长期以资源枯竭和环境破环为代价换来的经济增长,不仅阻碍了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也威胁到人类文明的传承。二氧化碳作为温室气体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如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碳排放,走绿色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成为全球各国的研究主题,自2016年近两百个国家签署《巴黎协定》后,凝聚了全球力量参与气候环境治理,不同国家开始探索符合自身的低碳发展道路,促进人类集体创造低碳美好未来。
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迫切要求,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了我国的“双碳”目标,即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发展目标。我国目前碳排放量高居世界第一,能源消费结构还不合理,仍以化石燃料为主体,我国的环境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高污染的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有关,比如,我国工业总产值占GDP的比重约为40%,煤炭占总能源消耗的比重高达66.54%,而单位产出能耗和由此带来的空气污染是服务业的数倍,此条件下作出“双碳”目标承诺,充分彰显了我国在治理环境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勇气决心。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 关于低碳经济的研究

经济论文怎么写
经济论文怎么写

图1.1利用CiteSpace知识图谱工具以低碳经济为关键词进行了文献可视化分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有关低碳经济的文献中,大多数学者关注了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碳排放及产业结构等方面,进一步,关于低碳经济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低碳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及指标评价体系研究等方面,因此该部分主要从低碳经济概念、发展影响因素及发展综合评价三方面展开文献综述。
(一) 低碳经济概念的研究
目前学术界对低碳经济内涵的研究已有一定进展,低碳经济的概念首次提出是在2003年发表的能源白皮书《我们的能源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其中提到要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和能源消费结构,应逐渐使用清洁能源代替化石能源,在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最小的前提下,创造最大的经济效益。经济学家Boulding强调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探索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的经济发展模式。低碳可持续发展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同时还能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Lester R.Brown,2018),英国学者鲁宾斯德(2015)指出低碳经济的发展不能仅靠政府干预,要在市场作用下,开发减排低碳技术,减少对能源的消耗。国外学者普遍认同低碳经济的内涵是在制度的引领下,通过技术的创新,推行清洁能源及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在低污染低能耗的前提下实现经济的增长。
国内学者对低碳经济的理解有异曲同工之处,低碳经济是具备低能耗、低污染,可持续发展特点的一种经济形态(付加峰,2010),是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通过政策设计,提高节能减排,建立低碳的能源和产业结构(李胜,2009)。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阶段的一次革新,标志着人类对自然环境重视程度的转变(吕指臣和胡鞍钢,2021),对个人消费、产业模式及能源结构等方方面面均会产生影响(鲍健强等,2008)。王永中(2021)指出应降低对传统高碳能源的依赖,在社会层面推行低碳制度及技术的创新,以清洁能源拉动经济的增长。低碳经济为人类提供了全新的路径选择,不仅实现了与社会的协同发展,同时助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王文军和刘丹,2019)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第一节 低碳经济的概念和相关理论
一、 低碳经济概念
低碳经济不同于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经济发展模式,相反,它兼顾生态环境良好与经济高效率增长,充分考虑了资源的稀缺性和环境的可承受性。2003年英国《能源白皮书》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即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增长。如今,低碳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的新兴经济发展模式,通过制度创新、产业升级以及优化能源结构等,全力节能降碳,有效治理气候问题,实现经济与生态良性协同发展。低碳经济的实质是提高碳排放效率,追求绿色GDP,其表现是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是人类生存和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二、 低碳经济相关理论
(一) 可持续发展理论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源于《我们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1980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发表的《世界保护纲要》,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逐步形成的发展理念,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可持续发展主张资源分配的公平,即当代人不应以牺牲后代生存所需的环境和资源来换取当下的经济发展,提出经济不能超负荷增长,不能超出环境的承载能力,要达成与自然和谐相处。因此,可持续发展是涵盖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多层次概念,它的目标是追求全社会的进步,同时兼顾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持续的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是不断调整的动态过程,它并不是某一经济活动的永久持续,而是要求不断进行内外部变革,即当前经济活动的剩余利润的适当部分再投资于其他变革活动,而不是盲目消耗。
..............................
第二节 绿色金融的概念和相关理论
一、 绿色金融概念
根据前文对绿色金融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归纳,得出不同学者对绿色金融概念的达成的共识:绿色金融相比传统金融目标更聚焦,是金融在环保行为中的具体实践,旨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兼顾环境效益和资源利用效率,在政策导向下,创新金融工具,通过绿色信贷、绿色保险、绿色投资、碳金融等方面引导资金流向生态环保项目,为节能和环保等领域提供金融服务,最终实现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以支持经济和环境的友好可持续发展。
二、 绿色金融相关理论
(一) 外部性理论
Samuelson从生产主体角度提出正的外部性是指个人的行为给予了他人免费的收益,不需要额外补偿;负的外部性指其行动强制性地使得其他人付出了成本,但无法弥补。Pigou从福利经济学角度补充了外部不经济的概念,主张外部性是由边际私人成本收益与社会成本收益的不一致而导致的。当边际私人收益小于边际社会收益时,表明生产者正处于正外部性,其生产行为可以增强社会中其他生产者的福利;当边际私人成本小于边际社会成本,表明生产者处于负外部性,其生产行为会减少其他生产者的福利水平。总结来看负外部性导致市场资源配置的失效,使经济效率变低。
长期以来,地方政府放松环境管制,未能处理好经济增长与环境友好二者之间的关系,牺牲生态环境以追求经济增长导致环境日益恶化,主要原因在于环境的外部性,厂商污染环境的成本由社会公众替为承担。绿色金融的发展可通过金融工具创新,对排污企业产生的负外部性进行评估,进而对企业进行严格的融资约束,进一步倒逼企业改进生产技术绿色转型,实现低碳经济的增长。
...........................
第三章 低碳经济与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及测度分析 ........... 25
第一节 指标选取原则及测度方法 .................. 25
一、 评价体系构建指标选取原则 ........................ 25
二、 熵值法 ................... 25
第四章 绿色金融对低碳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 50
第一节 变量的选择及数据来源 ............................. 50
一、 变量的选择 ........................... 50
二、 数据来源 ............................ 51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64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64
第二节 对策建议 .......................... 65
第四章 绿色金融对低碳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实证分析
第一节 变量的选择及数据来源
一、 变量的选择
(一) 被解释变量
被解释变量为低碳经济(LCE),反映了各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用前文构建的低碳经济指标评价体系并通过熵值法测算出的发展指数来表示,数值越大,表明该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
(二) 核心解释变量
核心解释变量为绿色金融(GF),在突出绿色金融内涵的基础上,分别从绿色投资、绿色证券、绿色保险、绿色信贷、碳金融五个维度建立了评价体系,并用熵值法测算了各地区的绿色金融发展指数,指数越大,则绿色金融发展水平越高。
(二) 控制变量
虽然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为绿色金融,但其他对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具有影响的因素不可忽略,应同样纳入模型中考虑,参考已有研究,选择产业结构(IND)、财政支出规模(EXP)、外商直接投资(FDI)以及经济发展(ECO)作为本文的控制变量:
产业结构(IND)用第二产业的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一般来说第二产业拉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比越高,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较小的第三产业占比则降低,不利于低碳经济的发展。财政支出规模(EXP)用政府一般预算支出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来衡量,体现了政府的干预程度,政府干预过多会对居民支出产生一部分挤出效应,对经济干预过多导致市场潜力的释放越小,对低碳经济市场化产生一定影响。外商直接投资(FDI)用各地区外商直接投资额按当年平均汇率换算成人民币来度量,随着我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高,招商引资对外开放程度也不断增强,大量国际资本进入国内投资,资本的逐利性可能会使外资流向高耗能高排放企业,加重对环境的污染,但也有可能助力国内绿色降碳技术的研发,促进碳排放效率提升,所以对低碳经济的影响有待进一步分析。经济发展(ECO)反映了地区的经济水平,用该地区人均可支配收入来表示,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体现出该地区社会发展优良,环保意识也会相应提高,对低碳经济有正向作用。

经济论文参考
经济论文参考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第一节 研究结论
本文使用我国2010—2020年30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除港澳台、西藏)的面板数据,对不同地区低碳经济和绿色金融的发展协调程度以及绿色金融驱动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否存在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研究。首先在绿色金融驱动低碳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及作用机制上,阐述绿色金融对低碳经济的关系,其次在构建的低碳经济与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的指标评价体系下,用熵值法分别测算了各地区二者的发展水平,并通过耦合协调度模型测算了二者的协同发展水平,最后引入空间杜宾模型对绿色金融驱动低碳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效应进行了实证检验,得到以下主要结论:
第一,通过熵值法测算的发展水平得出:自2012年我国调整生态文明的战略布局后,低碳经济整体出现了逐年稳定增长的现象,不同地区增长幅度存在差异,东部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显著领先于中部和西部地区。现阶段我国绿色金融发展水平增长缓慢,西部地区的发展波动较大,自2016年构建绿色金融体系指导意见等政策出台后,东部绿色金融发展水平逐步领先于中部和西部地区。
第二,低碳经济与绿色金融之间的协同发展程度从时间维度来看,二者发展水平的耦合协调度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两个系统在研究期间内大部分时间处于濒临失调向勉强协调转变的过渡上升阶段,且近几年迈向初步协调的省份越来越多,逐渐形成良性互动耦合状态。从空间维度来看,地区间绿色金融与低碳经济的耦合协调度存在明显截面差异,整体呈现出东部地区、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耦合协调度依次衰退的空间格局。
第三,为使结果具备稳健性,本文在地理反距离矩阵和经济距离矩阵下依次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结果如下:在两种空间权重矩阵下,地区绿色金融发展不仅对本地低碳经济发展水平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而且对邻近地区的低碳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地区绿色金融发展可以促进邻近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在两种空间权重矩阵下本身具备正向的空间溢出效应,某一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会拉动周边地区低碳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