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希望水平、疾病感知控制和心理灵活性的关联性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8666 论文编号:sb2024082521141452688 日期:2024-08-31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护理论文,本研究对血液透析患者群体的感知控制水平、心理灵活性和希望感进行了深入探索,并通过数据验证了建立的理论假设,进一步证实了感知控制水平通过影响心理灵活性间接影响希望感的路径关系。
1文献回顾
1.1希望感的概念
希望感被概括为对持续的良好状态、改善的状态或解脱的预期[13]。希望感是生命的核心,尤其在成功应对疾病和为死亡做好准备方面。希望感具有多维特征,包括对未来的关注、积极参与、未来的重新定义以及不确定感和不安感[14]。不同研究者对希望感的定义存在差异。例如,Haase等[15]人将希望感定义为一种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涉及不安或不确定的感觉,其特征是认知的,以行动为导向的期望,即积极的未来目标或结果是可能的。Morse等[16]人将希望感定义为对实现未来好处的自信但不确定的期望,对希望的人来说,这种未来好处在现实上是可能的和个人意义重大的。希望的来源与生命环境、个人哲学立场以及外部因素密切相关。对希望的威胁包括疼痛、其他无法控制的症状、精神痛苦、疲劳、焦虑、社交孤立和孤独等,来自的他人的绝望感也威胁着希望[17]。希望感同时也被认为是主动战胜绝望诱惑的行为,它可以将人从绝望的痛苦中拯救出来,使人能够积极面对生活考验、黑暗、疾病和分离。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激发希望的策略,包括体验过程(症状管理、轻松和幽默等)、精神/超越过程(宗教仪式、寻找意义等)、关系过程(减少孤立、开放交流等)以及理性思维过程(修订目标、回顾过去的成功等)[18]。总之,希望感是一种积极的心理状态,可以驱动人们朝着更好的未来努力,同时增强个人的韧性和抵抗力。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也进行了关于希望感的大量研究[19]。对于面临终末期肾衰竭不确定性的患者来说,希望仍然是一种强大的心理资源。通过承认希望的多面性并采用激发希望的策略,医疗服务提供者可以营造一种支持、理解和赋权的环境。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患者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挑战,体验生活的意义和目的感,并最终提高他们的整体健康水平,即使面对生活中最艰难的情况也能坚持前行。
..........................
1.2希望水平的测量工具
当前,希望感的研究受到广泛关注,许多测量工具被开发用于评估个体的希望水平。这些工具帮助研究者了解不同人群的希望感水平,并研究希望感与其他心理、社会和生理变量之间的关联。常用的希望感测量工具包括如下:
"希望感量表"(Hope Scale)最初由Snyder等[20]人于1991开发,用于测量个体对未来积极结果的期望和实现目标的动力。该量表包含一系列陈述,被参与者根据自身体验和情感状态进行评分,以得出整体的希望感水平。该量表已被广泛应用于不同人群和领域的研究,证明了其在衡量希望感方面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米勒希望量表"(Miller Hope Scale)也是一种用于测量希望感的标准化工具,旨在评估个体对未来积极期望和目标实现动力的程度。该量表由Raymond F.Miller等[21]人于1988年开发,是希望感测量领域中的重要工具之一。被试根据自身体验和情感状态对每个项目进行评分。通过评分,研究者可以获得被测个体的希望感水平,并深入了解其对未来的期望和目标实现的自信程度。米勒希望量表在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信度。
......................
3理论依据
3.1压力与应对理论
Lazarus的压力与应对理论展现了一个涵盖压力源、认知评估、应对以及事件结果的过程[72]。压力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个体的内外需求与机体应对资源失衡时产生。当压力源超过个体自身应对能力和资源时,其内在平衡状态被扰乱,从而产生压力。个体所面临的压力源潜在影响因素包括个体内在杂项变量和潜在的临床杂项变量。压力源对个体的影响是否转化为压力取决于两个关键的心理过程——认知评估和应对。认知评估是个体对压力源影响的感知过程,包括对压力源的识别与思考,以及对个体应对能力和资源的自我评价。应对则涉及运用认知和行为策略来应对压力情境,以减少对压力和负面情绪的感知。个体通过对情绪反应、应对方式以及结果的有效性和适应性进行重新评估,将这些评估结果反馈给之前的认知评估和相关的意义评估。应对策略可以是问题解决型或情绪缓解型,其结果会直接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总之,Lazarus的压力与应对理论为我们解释个体在应对压力时的心理过程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见图2),帮助我们理解压力如何从压力源转化为心理和生理结果。

护理论文怎么写
护理论文怎么写

.......................
2.2 Herth希望指数量表(Herth Hope Index)
希望水平量表(HHI)是由美国护理学家凯瑟琳·赫思(Kathryn Herth)于1991年开发的一种评估工具,旨在测量个体对未来的希望感和积极情绪。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HHI为研究者和医疗保健专业人员提供了一个客观而有效的工具,用于了解个体的希望状态。HHI由12个项目组成,涵盖了对希望的认知、情感和行为的评估。每个项目有四个等级:非常不同意、不同意、同意和非常同意。参与者根据每个项目的描述选择最符合他们当前感受的答案。希望水平总分在12分到48分之间,其中12分到23分为低水平,24分到35分为中等水平,36分到48分为高水平。其中,项目3和6需要进行反向计分。另外,根据因子分析结果,HHI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三个因子:T代表积极态度(包含项目1、2、6、11),P代表积极行动(包含项目4、7、10、12),I代表亲密关系(包含项目3、5、8、9)。这些项目可以量化个体对未来的期望、意愿和挑战的看法,从而提供了评估其希望水平的客观指标。在本研究中,HHI问卷表现出良好的信度,Cronbach'sα系数为0.853,分半信度为0.783。同时,因子分析显示其结构效度在0.493-0.781之间,进一步证明了HHI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
第二部分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希望水平现状及与疾病感知控制和心理灵活性的关联性研究.............. 23
1 研究对象 ....................... 23
2 研究方法 .............................. 24
3 结果 .............................. 28
4.讨论 ....................................... 37
5 结论 ....................................... 44
6 研究不足与展望 ............................ 45 
4.讨论
4.1不同人口和疾病特征的血液透析患者的希望水平得分呈中高水平
血液透析患者的希望水平得分呈中高水平,但与肝癌患者的希望水平相比明显较低,显示出在治疗过程中他们可能面临心理压力和挑战,急需更多心理支持和关怀。研究发现显示,肝癌患者的希望水平得分为(37.71±3.98)分,其中在三个维度中,积极行动维度的得分最高,(为13.36±1.57)分,其次是积极态度和亲密关系,分别为(12.24±1.43)分和(12.10±1.59)分。与之相比,本研究中的血液透析患者总分为(34.68±4.05)分,低于肝癌患者[74],同时积极行动(11.49±1.48分)、积极态度(11.37±1.59分)和亲密关系(11.82±1.54分)也均低于肝癌患者。这些结果表明,希望水平及其积极行动、积极态度和亲密关系维度的得分较低,这可能与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的长期治疗、生活方式限制、孤独感增强以及对健康状况的担忧相关[75]。这一结果还提示我们,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可能面临心理压力和挑战,需要更多的心理支持和关怀。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血液透析患者的希望水平较肝癌患者为低,但与国内其他研究结果相近。例如,俞琦[76]等人的研究发现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希望水平得分为(33.92±4.56)分,而张颖君[77]等人的研究中发现希望水平得分为(34.54±3.66)分。此外,其他调查研究[47]也表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整体希望水平均值为(31.90±3.15)分,而老年血液透析患者[43]的希望总分为(29.28±3.57)分。这也表明了虽然在不同研究中均分有所差异,但整体趋势表明血液透析患者普遍面临着中等程度的希望挑战[75]。即希望水平是一个与治疗和疾病相关的重要心理指标,在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临床实践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医护人员应该重视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健康,积极采取措施来提高其希望水平,鼓励他们积极应对疾病,建立积极的态度和亲密的关系,增强抵抗力和应对能力。

护理论文参考
护理论文参考

.............................
5结论
(1)本研究对血液透析患者群体的感知控制水平、心理灵活性和希望感进行了深入探索,并通过数据验证了建立的理论假设,进一步证实了感知控制水平通过影响心理灵活性间接影响希望感的路径关系。
(2)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于其面对疾病挑战和治疗过程中的适应至关重要。感知控制水平的提高可以使患者更有信心和能力应对疾病带来的困难,心理灵活性的培养则有助于患者更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中的变化和压力。
(3)提高感知控制、增强心理灵活性显著影响患者的希望感水平,对患者整体心理健康和希望感产生有深远影响。
(4)借鉴感知控制和心理灵活性对希望感的影响路径,开发个性化的干预措施,帮助患者提高心理灵活性和感知控制水平。通过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高患者的希望感水平,从而促进他们更积极、乐观地应对疾病治疗过程,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护理论文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