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局势的不断变化,不稳定已是当今国际社会的常态。从整体上看,中国的崛起已经成为了一股不可阻挡的新力量。一方面,这股力量为发展中国国家提供了希望,但是另一方面也对发达国家在国际社会上的地位构成了挑战。
2000 年和 2013 年,中国分别提出了 “走出去” 战略和 “一带一路” 倡议。之后,中国企业逐渐开始在全世界扩大投资活动。尽管 2008 年发生了经济危机,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还在快速增长,在海外投资的中国企业也越来越多。根据 “2018 年世界投资报告” 的统计数据,中国外国直接投资流量从 2000年的 916 百万美元,已经增长到了 2017 年的 1250 亿美元,使中国成为了全球第三大外国直接投资来源,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此外,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颁布的 2016 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已分布在全球 190个国家(地区),中国境内投资者设立的对外投资企业已达到 3.72 万家。
此外,中国也是传统的贸易大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借国际化的力量,发展得越来越快,贸易规模不断增长。2001 年加入 WTO 以后,中国的国际贸易地位继续提升。据世界贸易组织的统计数据,中国已在 2009 年就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货物出口国。到 2012 年,中国反超美国,成为了全球货物贸易第一大国。据 2017 年的最新数据,中国依然是全球最大的货物贸易国,总贸易量达到了 27. 8 万亿人民币。其中,中国为最大的货物出口国,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进口国。在前两年表现不佳之后,2017 年中国进口增长率达到了 16%,出口额增长率达到了 8%。最近,中国对外贸易迅猛发展得同时,遇到了一些挑战。国际市场需求疲弱,贸易摩擦加剧, “逆全球化” 升温,传统优势弱化,出口贸易结构需要优化等问题导致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受到限制。
............................
1.2 研究意义
随着中非经贸关系的发展,存在的挑战也越来越多。除了全球社会政治和经济形势等外部因素外,还有很多非常重要的因素。虽然研究中非经贸外部因素的文献很多,研究文化距离影响的文献却很少。文化距离是中国在非洲投资失败的原因之一,同时是中非贸易发展被限制的重要因素。
最近,经济学界重新开始关注距离和贸易之间的关系。然而,关于文化距离的文献研究大多着眼于发达国家之间或者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关系,而鲜有人关注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文化距离。虽然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文化上的交融逐渐成为中国和非洲国家合作的重要部分,但是中非文化距离还没有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中国和非洲国家在构建“文化桥梁”方面都投入了很多资源。例如,统计数据显示,每年都会有非洲国家的学生前往中国学习汉语和中国文化。从中国教育部公布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2004 年到 2014 年之间,前往中国学习的非洲学生总数已经超过了 180000 人。本文的研究旨在通过研究文化距离对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与同样身为发展中国家的非洲国家,之间的贸易和投资行为的影响机制,来填补相关研究的空白。这是本次研究的理论意义所在。
本次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国家文化的不同所引起的挑战。从全球角度来看,宗教问题,移民问题还有种族主义是世界上每一个国家都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这些问题和国家自身的文化息息相关,同时也对国际经济合作有着重要的影响。例如,美国总统川普 “美国人至上” 的言论就预示着一系列对于双边贸易不利的政策的出台。
从中非关系角度来看,随着中国和非洲国家之间的合作逐步深化,本文也希望对解决其中出现的现实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和建议:
- 每年都会有不少媒体报道中国的跨国公司在非洲与当地居民发生的冲突事件。大多数情况下,引起冲突的直接原因是相互之间缺乏理解或者解决文化差异方法的缺失。文化上的阻碍也导致了很多项目以失败告终。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文化距离对贸易的影响
Beckerman (1956) 率先讨论了 “精神(或者文化)距离” 的存在,认为文化距离和地理距离一样,会对双边贸易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地理距离不是唯一一个影响两个国家双边贸易的因素。下面,本文分别从正负面影响,以及对商品类别的不同影响来阐述文化距离对贸易的影响。
2.1.1. 文化距离对贸易的正负面影响
- 每年都会有不少媒体报道中国的跨国公司在非洲与当地居民发生的冲突事件。大多数情况下,引起冲突的直接原因是相互之间缺乏理解或者解决文化差异方法的缺失。文化上的阻碍也导致了很多项目以失败告终。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文化距离对贸易的影响
Beckerman (1956) 率先讨论了 “精神(或者文化)距离” 的存在,认为文化距离和地理距离一样,会对双边贸易产生影响。也就是说,地理距离不是唯一一个影响两个国家双边贸易的因素。下面,本文分别从正负面影响,以及对商品类别的不同影响来阐述文化距离对贸易的影响。
2.1.1. 文化距离对贸易的正负面影响
文化距离对贸易正负面影响的相关研究没有得到统一的结论。部分学者认为,文化距离会增加两国之间的贸易流量 (见 Linders and al.,2005;Lankhuizen and al.,2009) 。但是多数学者认为,文化距离会阻碍双边贸易的发展 (见 Boisso and Ferrantino,1997;Tadesse and White,2008;Guiso and al., 2009 等) 。
文化距离正面影响理论认为,由于两个国家拥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它们往往会在商品生产方面相互补充,导致两国之间贸易的增加。由于文化距离是决定两国禀赋差异的因素之一,因此文化距离可以促进两国之间的贸易。此外,由于外国直接投资对文化差异更为敏感,当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增大时,企业倾向于通过贸易替代外国直接投资(Lankhuizen and al.,2009)。由于成功投资于文化偏远国家的高成本和不确定性,扩展到这些国家的企业倾向于选择需要相对较少资源的进入模式,例如出口。通过这种方式,如果投资失败的话,没有投入大量资源的企业更容易退出该市场。在以上两种情况下,文化距离带来的利益将大于成本,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文化距离会对双边贸易产生积极的影响。
文化距离负面影响理论认为,国家之间的文化距离会增加沟通和谈判的成本,而那些成本会对双边贸易产生负面影响。Min Zhou(2011)认为,文化共性(或文化接近性)会促进双边贸易,而文化距离会阻碍双边贸易。文化距离使得理解,控制和预测对方行为变得越来越困难,阻碍双方建立信任并且让有效的互动变得更复杂。因此,双边贸易往往集中在具有共同文化背景的国家之间。Korneliussen 和 Blasius(2008)认为,文化距离可能会使出口商更难以识别和解释进口国非正式贸易壁垒。因此,当两个伙伴国家之间的文化距离较大时,贸易量将受到负面影响。
............................
............................
2.2. 文化距离对 FDI 的影响
跨国企业进行对外投资主要是为了寻求更高的效率,新的资源,新兴的市场或者战略资产配置(Dunning 2003)。除了以上影响 FDI 目标国家的动机之外,经济,政治,地理位置和文化等因素同样影响跨国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对于文化的影响,大多数研究文化距离和 FDI 之间关系的文献把重点放在文化距离对FDI 目标国家选择,市场进入模式以及投资业绩等方面的影响。本次研究关注文化距离和 FDI 目标国家选择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文化距离怎样影响一国对另一国的投资流量。接下来,本部分分别阐述文化距离对 FDI 正负面影响,以及文化距离对不同产业投资影响的相关文献。
跨国企业进行对外投资主要是为了寻求更高的效率,新的资源,新兴的市场或者战略资产配置(Dunning 2003)。除了以上影响 FDI 目标国家的动机之外,经济,政治,地理位置和文化等因素同样影响跨国企业的对外投资行为。对于文化的影响,大多数研究文化距离和 FDI 之间关系的文献把重点放在文化距离对FDI 目标国家选择,市场进入模式以及投资业绩等方面的影响。本次研究关注文化距离和 FDI 目标国家选择之间的关系,也就是文化距离怎样影响一国对另一国的投资流量。接下来,本部分分别阐述文化距离对 FDI 正负面影响,以及文化距离对不同产业投资影响的相关文献。
2.2.1. 文化距离对 FDI 流量的正负面影响
文化距离通常被视为非正式制度的一部分。由于以下原因,大多数研究普遍认为文化差异对外国直接投资产生负面的影响:首先,文化距离会增加东道国文化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获取,解释信息的成本,并提高误解的风险。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管理者难以察觉文化障碍并作出适当的决策,因此东道国的吸引力可能会受到负面的影响(Johanson and Vahlne,1977 ; Qi and al.,2015)。其次,外国直接投资要求跨国公司与东道国的利益相关者进行进行合作。但是,文化距离通常意味着商业和管理方法的差异。在这种情况下,熟悉当地法律远远不够。跨国公司也必须适应不成文的,不言而喻的游戏规则,即东道国文化(Siegel and al.,2013)。因此,跨国公司不能轻易将本国的做法转移到东道国,这增加了开展国际业务的成本(Kogut and Singh,1988; Barkema and al,1997)。
................................
第3章 中非经贸合作发展与现状 ...................... 29
3.1.1 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发展进程............................... 31
3.1.2 中国对非投资现状和前景 .................................. 34
第4章 文化距离对双边贸易与对外直接投资影响的理论机制研究 ............................... 52
4.1 文化距离概念的定义.................................... 52
4.2 文化距离对双边贸易影响的理论基础...................... 54
第5章 文化距离对中非贸易和中国对非FDI影响的实证研究 ................................... 65
5.1 模型假设 ............................................. 65
5.1.1 文化距离与贸易 ........................................... 65
5.1.2 文化距离与对外直接投资 ................................... 65
第 7 章 基于文化距离效应的政策建议
7.1 对中国和非洲国家政府的建议
政府对减少文化距离所导致的摩擦,可以扮演一个重要的作用。就中非合作而言,自从中国开始与非洲国家建交以来,双方政府一直在通过构建中非合作论坛等政府交流平台,来减少中非之间文化距离。此外,双方政府以各种方式,促进了中国和非洲国家的文化交流:高层官员互相访问,非洲留学到中国留学,艺术团巡演,中国在多个非洲国家设立孔子学院。从效果来看,中国与非洲国家的文化交流正在往正确的方向发展。为了进一步加强中非文化交流,减少文化距离对中非经贸合作的负面影响,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1)坚持并加强中非高层合作,落实新政策,以减少中国在企业投资的不确定性因素。
自中非建交以来,中非双方政府已采取重要措施来鼓励中国投资者,其中包括双边合作协定和经贸合作等。除了经济上的利益外,这些措施还使得中国跨国企业能够有利于其投资活动的制度框架和商业环境中发展。虽然存在很多不足,应该鼓励双方政府继续在政策方面继续创新。
自中非建交以来,中非双方政府已采取重要措施来鼓励中国投资者,其中包括双边合作协定和经贸合作等。除了经济上的利益外,这些措施还使得中国跨国企业能够有利于其投资活动的制度框架和商业环境中发展。虽然存在很多不足,应该鼓励双方政府继续在政策方面继续创新。
以中国在非经贸合作为例。境外经贸合作区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一种新模式,是以政府为后盾,企业为主体,是促进中国与非洲东道国共同发展,同时也是中国企业规避在飞投资风险的一种举措。
赞比亚中国经济贸易合作区是中国在非洲设立的第一个境外经贸合作区,也是赞比亚政府宣布设立的第一个多功能经济区,由中国有色集团负责园区的开发、建设、运营和管理。截至 2016 年,经贸合作区基础设施投资累计超过 1.9亿美元,已有 63 家企业入驻,吸引投资近 14 亿美元。赞比亚经贸合作区除了给中国投资者带来的便利和经济利益以外,还在减少海外投资面临的文化距离问题发挥重要作用。
............................
第 8 章 结论

参考文献(略)
............................
第 8 章 结论

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