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出版硕士论文怎么写[学姐解疑]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论文写作指导 Instruction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333 论文编号:sb2022010817225742490 日期:2025-10-08 来源:硕博论文网
新闻出版论文怎么写?本文根据热门论文范例数据,为大家列举了3篇新闻出版论文范文,可以多参考学习,希望对你的论文写作有帮助。
新闻出版论文怎么写
新闻出版论文怎么写     
新闻出版论文范文参考一: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绩效管理研究
现阶段,我国教育结构正处于进一步优化与完善的进程当中,特别是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呈现出高质、高效、高速的良好状态。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核心组成,教师队伍的人才引进与培养已经成为各院校重要的管理方面。绩效管理作为目前世界范围内较为成熟的人力资源管理措施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于职业院校教师管理来讲,教师的教学工作、科研工作与社会活动直接决定了院校的发展水平。所以,从职业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来讲,有效的激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增强教师的专业水平与职业素质是现阶段管理层必须关注的方向。本课题以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对象,介绍了目前学院基本的人力资源构成与现行的绩效管理模式,以绩效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措施对学院在教师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与不足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方案,提出了有效开展教师绩效管理工作的保障措施。课题首先对国内外教师绩效考评的研究进展、研究意义及目的进行了介绍,提出了本文基本的研究框架,第二,明确了绩效与教师绩效的基本含义与常用方法。第三,研究对象,即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现行的绩效考评现状进行介绍与分析,第四,针对现有问题,从考评标准、方案设计、主体明确与权重设计等方面较为全面的进行了优化,对于绩效考评结果提出了应用措施,最后,从保障教师绩效考评工作顺利开展的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实施措施。希望以此能为我国职业院校绩效考评体系的完善提供借鉴,为我国职业院校教师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帮助。 
新闻出版论文范文参考
新闻出版论文范文参考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概念界定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教师绩效管理概述
2.1 教师绩效管理的提出及其发展
2.2 教师绩效管理已取得的成效
2.3 改进教师绩效管理的意义
第三章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绩效管理概况
3.1 教师绩效管理的组织与基本条件
3.2 教师绩效管理的实施
3.3 绩效管理的初步成效
第四章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绩效管理的调查
4.1 调查的组织实施
4.2 调查的基本结果
4.3 调查的初步结果分析
4.4 调查结果凸显的主要问题
第五章 完善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绩效管理的对策
5.1 教师绩效考核组织体系的优化
5.2 考核内容与周期的优化
5.3 教师绩效考核指标及考核主体的权重确定
5.4 教师绩效考核结果的反馈与应用
第六章 安徽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绩效考核保障体系的建立
6.1 建立绩效考核为基础的薪酬激励体系
6.2 建立全面激励体系
6.3 情感关怀型激励体系
6.4 设置考核申诉程序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附件一
参考文献
[1]研究型大学科研业绩考评的教师满意度现状——基于10所高校教师的问卷调查分析[J]. 方宝.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9(02)
[2]职业素养及其融入技能教学过程的培养模式探析[J]. 毕树沙. 教育与职业. 2018(20)
[3]企业在劳动合同到期后不再续签合同的风险防范[J]. 周曜竣. 上海企业. 2018(09)
[4]360度考核对高校教师绩效评估体系的优化研究[J]. 俞志成. 经济研究导刊. 2017(31)
[5]高校辅导员教育管理中的公平问题[J]. 施翊飞. 西部素质教育. 2016(04)
[6]高校辅导员胜任特征模型构建研究[J]. 许峰,吕素香,杨帅. 北京教育(德育). 2014(05)
[7]基于目标管理的高职院校教师绩效考核初探[J]. 张桂云. 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4(01)
[8]以人为本——高校教师绩效考评指标体系设计探讨[J]. 平莉,杨克,徐锦钢.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13(04)
[9]“以发展为中心,教、学、做统一”育人模式研究[J]. 曾良,马元方,谢峰,吴开腾,王希尧. 教育研究. 2012(08)
[10]基于工作特征模型的高校教师满意度调查分析[J]. 毛阿兰.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8)  
新闻出版论文模板范例二:出版物二维码编码标识构建基础研究
在出版市场上,二维码在书、报、刊等出版物上应用广泛,主流应用方式包括了链接数字内容、链接营销渠道、链接各大第三方平台等。伴随着广泛的应用,随之而来的安全问题、管理难题现象日趋明显。由于出版物市场尚未有统一的二维码应用规范,纸屏互动的连接方式种类繁多,不利于出版物统一规范管理,因此,出版物二维码应用需要构建一套二维码编码标识体系进行规范化管理,保障用户与图书之间形成良好健康的二维码连接通道。本论文研究二维码桥链、容器的功能属性,通过出版市场广泛的二维码应用基础、归纳应用类别,总结二维码应用发展趋势,证实出版物二维码作为多种内容之间的桥链、容器的属性。从而探讨二维码的功能和使用价值。明确研究对象出版物二维码的侧重点为“出版物二维码编码标识体系构建”,即利用二维码来高效服务出版资源编码化、知识服务化的数字出版生产方式。构建一整套新闻出版领域的二维码编码标识体系,实现多种内容资源可互联互通,实各品类内容资源链接的可监控、可追溯、可管理,保障内容资源生产传播活动的健康规范发展。本文旨在提出构建出版物二维码编码标识体系的可行逻辑思路、可行管理规范方案;提出出版物二维码编码标识体系的构建设计的设计原则、设计建议。分析市场上二维码应用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归纳二维码作为桥链的应用类型。分析商品二维码、ISLI对编码标识体系的顶层指导价值,厘清编码标识体系与ISLI的关系等问题,提出解决出版物二维码编码标识体系的两种构建思路。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意义
1.1.2 研究目的
1.2 相关研究文献分析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出版物二维码
1.3.2 出版元数据
1.3.3 编码标识体系
1.4 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论文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2 出版物二维码编码标识体系构建需求
2.1 高质量发展提出标准化建设的要求
2.2 市场和技术发展对二维码规范化的诉求
2.2.1 出版物市场整体呈现上升趋势
2.2.2 出版业二维码应用的推动因素
2.3 相关标准对出版物二维码应用的要求
2.3.1 《商品二维码》国家标准对出版行业的发展影响
2.3.2 《中国标准关联标识符(ISLI)》标准对信息关联的影响
2.3.3 《MPR出版物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对出版物二维码应用的借鉴意义
2.4 出版物二维码编码标识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2.4.1 对知识服务中知识关联的必要性
2.4.2 对内容安全的必要性
2.4.3 对出版企业内容资源管理的必要性
2.4.4 对出版市场规范化运行的必要性
2.5 出版物二维码应用的市场基础
2.5.1 全球纸质出版物增长的发展趋势
2.5.2 市场上QR码的专利问题分析
3 出版物二维码链接数字资源应用分析
3.1 出版物二维码链接数字资源应用状况
3.1.1 二维码在图书出版中的应用
3.1.2 二维码在期刊中的应用
3.1.3 二维码在报业中的应用
3.2 出版物二维码链接在线内容的应用场景
3.2.1 作为纸屏内容链接的应用
3.2.2 作为营销渠道的应用
3.2.3 作为链接第三方平台的应用
3.2.4 作为校验信息查询的应用
3.3 出版物二维码技术应用发展趋势
3.3.1 出版物由一维条码向二维码发展
3.3.2 手机识读二维码普遍应用
3.3.3 由线下条码应用向二维码线上线下应用
3.3.4 由行业企业为主体的应用转向个人应用
3.3.5 由静态转向互联互通的动态应用
3.3.6 由数据编码结构向网址编码结构的编码模式应用
4 出版物二维码编码标识体系的应用服务考量
4.1 出版物二维码不同层面应用服务对象需求
4.1.1 政府层面的应用管理需求
4.1.2 行业层面的应用管理需求
4.1.3 企业层面的应用管理需求
4.2 出版物二维码编码标识体系应用考量
4.2.1 宏观层面的诉求
4.2.2 构建微观层面的诉求
4.3 与“基于二维码关联的融合出版物标准研究”课题对比分析
4.3.1 研究侧重点分析
4.3.2 研究思路对比分析
4.4 出版物二维码应用编码体系的数据结构构建
4.4.1 建立出版行业完整的编码标识体系
4.4.2 ISBN一维条码编码结构对建立出版行业编码体系基础价值
4.5 ISLI与商品二维码编码标识体系的借鉴分析
4.5.1 ISLI编码体系顶层框架结构的借鉴价值
4.5.2 《国家商品二维码》编码体系的网址结构编码的借鉴价值
5 出版物二维码编码标识体系构建设想思路
5.1 出版物二维码编码规则设计原则
5.1.1 开放共享、互联互通
5.1.2 实用性、前沿性
5.1.3 满足政府、企业、行业诉求
5.1.4 普遍性应用
5.1.5 形成新闻出版领域完整解决方案
5.2 出版物二维码编码标识管理路径构建分析
5.2.1 国家统一与企业自定义的出版物网址数据结构体系
5.2.2 基于现行ISLI、ISBN一维编码升级
5.3 构建路径的对比分析
5.3.1 网址编码结构的编码模式
5.3.2 应用基础
6 建构出版物二维码编码标识体系的建议
6.1 政府层面
6.1.1 明确相关管理部门的管理责任
6.1.2 建立行业内二维码应用的主要监测指标
6.2 行业层面
6.2.1 拓宽出版产品二维码应用的类别、创新应用形式
6.2.2 加强出版单位对二维码应用重视程度
6.3 企业层面
6.3.1 企业内部二维码使用的责任落实、管理机制
6.3.2 建立企业内二维码链接后台数据平台
6.3.3 实现企业内二维码数据的可追踪、可视化
结语
参考文献 
[1]增强现实在少儿出版领域应用的发展与提升[J]. 赖雪梅,杜都. 出版广角. 2017(24)
[2]学术期刊“二维码”链接内容的编辑策划[J]. 张睿,闫其涛,王晓华,徐琳君. 编辑学报. 2017(S2)
[3]内容二维码在图书出版中的应用[J]. 王发明,朱美娟. 中国出版. 2017(22)
[4]对二维码在教辅图书中使用的深度思考[J]. 蔡晨露. 科技与出版. 2017(08)
[5]ISLI在知识服务中的应用研究[J]. 赵海涛,周长岭,李文燕. 出版参考. 2017(04)
[6]出版的未来与ISLI标准的应用[J]. 冯宏声. 出版参考. 2017(04)
[7]二维码在图书营销中的应用研究[J]. 郑圆圆. 现代营销(下旬刊). 2017(02)
[8]二维码在教育类图书升级中的运用[J]. 陈睿. 出版广角. 2017(02)
[9]ISLI在出版领域的应用综述[J]. 左美丽. 出版参考. 2016(08)
[10]出版行业不可不知的二维码防窜货整体解决方案[J]. 叶晓三. 印刷技术. 2016(11) 
新闻出版论文范文模板三:转型期的青岛出版社发展战略研究
出版产业是我国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出版企业大致分为大型出版集团、中小专业出版社和城市出版社三类。城市出版社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为促进新闻出版产业的发展,国家批准在部分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成立的16家出版社。经过长期的耕耘奋斗,城市出版社的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已发展成为出版产业的一支重要力量。随着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新兴出版迅猛发展,融合出版时代加速到来,城市出版社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和严峻的挑战。青岛出版社在城市出版社发展中非常具有代表性,走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兼具城市出版特色的“青岛样本”。自2010年起,青岛出版社已连续八年总体经济规模位居副省级城市出版社首位。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影响,加之国有文化企业所具有的意识形态属性,目前青岛出版社发展也面临着产品种类不够丰富、利润增长点匮乏等问题,本文通过对青岛出版社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对其管理制度、人力资源和经营模式等方面进行战略规划重构,以期为青岛出版社发展提供积极建议,为城市出版社转型提供有益借鉴。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第一节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路径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路径
第四节 预期创新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综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战略及战略管理理论
二、城市出版社概念
三、转型期的概念
第二节 城市出版社发展进程和趋势
第三节 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
第三章 青岛出版社发展的内部环境分析
第一节 青岛出版社简介
第二节 青岛出版社的组织及人员状况
一、青岛出版社的组织构架
二、青岛出版社人员状况
第三节 青岛出版社的产品及服务
第四节 青岛出版社的经营状况
第五节 青岛出版社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章 青岛出版社发展的外部环境分析
第一节 青岛出版社发展宏观环境PEST分析
一、政治环境
二、经济环境
三、技术环境
四、社会文化环境
第二节 青岛出版社发展行业环境五力模型分析
一、行业竞争者
二、潜在进入者
三、替代品
四、消费者
五、供应者资源
第三节 青岛出版社的区域环境分析
第五章 转型期的青岛出版社发展战略选择
第一节 青岛出版社发展的SWOT综合分析
一、优势
二、劣势
三、机遇
四、威胁
五、分析结果
第二节 战略构思和战略原则
一、战略构思
二、战略原则
第三节 战略目标
第四节 青岛出版社的战略选择
一、青岛出版社战略选择可行性分析
二、青岛出版社战略选择结果
第六章 青岛出版社战略的实施保障
附录
参考文献
[1]传统出版业向数字出版转型的关键问题与合理应对思考[J]. 胡长粤. 传播与版权. 2017(08)
[2]出版业态融合与体制机制创新[J]. 段鹏,孔令皓. 现代出版. 2017(01)
[3]从传统出版走向跨媒体融合——我国出版行业的困境与机遇探析[J]. 唐博. 参花(下). 2016(08)
[4]专业出版社的数字出版发展策略刍议[J]. 李建廷. 新媒体研究. 2016(05)
[5]图书出版企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及问题[J]. 姜军. 新闻传播. 2016(03)
[6]图书出版业与新媒体融合发展方向探析[J]. 姜军. 新闻研究导刊. 2016(01)
[7]数字时代新型出版文化的构建——以亚马逊公司数字出版产业为例[J]. 杨娟.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01)
[8]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少儿数字出版物网络营销策略研究[J]. 刘放. 科技与出版. 2013(10)
[9]地方出版社核心竞争力培育探析[J]. 黄震. 科技广场. 2012(11)
[10]我国传统出版社数字出版盈利模式的思考[J]. 周云龙. 企业导报. 2012(09) 
以上是新闻出版论文范文样本,如果你了解更多关于论文写作的资料或者注意事项,可以在本网站查阅;如果需要论文写作的帮助,可以在线咨询。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硕士论文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78214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