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设计论文怎么写?本文根据热门论文范例数据,为大家列举了3篇艺术设计论文范文,可以多参考学习,希望对你的论文写作有帮助。

艺术设计论文怎么写
艺术设计论文范文参考一:黔东南苗族蝴蝶纹在文创产品中的再设计应用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民族,古往今来,创造了灿烂的苗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对历史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有着深远的影响。苗族人经过世代的迁徙,散布在世界各地,分布在我国黔、湘、川、等地,主要聚集于黔东南这块土地上。虽然苗族有自己的语言,却一直都没有创造本民族的文字,所以图形纹样成为他们传达宗教思想、记录生活细节的外化符号,常被使用在苗族服饰、建筑、生活用品等载体之上。苗族图案纹样造型丰富,色彩鲜明,朴实大方。本文以黔东南苗族蝴蝶纹为切入点,搜集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纳,从黔东南苗族的文化背景出发,探索其文化渊源及成因,根据纹样造型方式、色彩特征及寓意内涵进行分析。以现代艺术设计的理念将黔东南苗族蝴蝶纹在文创产品中的再设计应用进行探究,既保持自身的民族特点和文化内涵,又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论文主要通过对黔东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拍摄以及对当地人进行访谈收集相关资料,并通过相关馆藏资料、论文、书籍完成撰写。笔者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第一,对黔东南苗族文化历史背景概况、蝴蝶纹的溯源、文化内涵进行概述,并搜集相关国内外研究资料,进行分析与归纳。第二,采用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图像学研究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比较研究法对黔东南苗族蝴蝶纹的造型方式、色彩特征、审美偏好进行归纳、梳理、总结,为下文的创作构思、设计方法做铺垫。第三,以黔东南苗族蝴蝶纹为创作素材,运用内涵挖掘、元素提炼、元素重构等设计方法,对黔东南苗族蝴蝶纹进行再设计实践,结合理论研究分析毕业作品。最后,结合时代背景总结全文并对后续的研究工作进行展望。

艺术设计论文范文参考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黔东南蝴蝶纹再设计研究现状
1.2.2 文创产品设计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2 黔东南苗族蝴蝶纹概述
2.1 黔东南苗族概况
2.2 蝴蝶纹之溯源
2.3 蝴蝶纹的文化内涵
2.3.1 生殖崇拜
2.3.2 图腾文化
2.3.3 美好愿望
3 黔东南苗族蝴蝶纹的造型、色彩及审美分析
3.1 造型分析
3.1.1 融合
3.1.2 移形
3.1.3 借形
3.2 色彩分析
3.2.1 绚丽夺目、互补对比
3.2.2 师法自然、邻近对比
3.3 审美分析
3.3.1 热情朴实的自然之美
3.3.2 抑扬顿挫的形式之美
4 黔东南苗族蝴蝶纹在文创产品中的再设计应用
4.1 选题构思
4.2 创作方法
4.2.1 妙趣横生的故事演绎
4.2.2 化繁为简的元素提取
4.2.3 推陈出新的重构转化
4.3 创作过程
4.3.1 蝴蝶纹再设计
4.3.2 色彩重构
4.4 在文创产品中的应用
4.4.1 文创产品的概念
4.4.2 应用
结语
参考文献
[1]基于地域文化的文创产品创新设计[J]. 付振宇. 包装工程. 2019(20)
[2]中国传统纹样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创新应用探索——以南京博物院文创产品为例[J]. 张琦,周杨静,曹艺馨. 大众文艺. 2019(19)
[3]当代视觉传达设计背景下传统纹样的再设计研究[J]. 袁万成. 艺术教育. 2019(10)
[4]海昏侯墓出土青铜器纹样与文创产品的研究[J]. 周洁兰. 美术教育研究. 2019(17)
[5]苗族纹样的传承与时尚化应用研究[J]. 于萧萧,陈晓东,黄晨,黄永利. 纺织科技进展. 2019(06)
[6]楚纹样在岳州窑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 宋冬东,王阳,杜雪梅. 中国包装. 2019(05)
[7]黔东南苗族服饰鱼纹在服装设计中的创新应用[J]. 刘晨琳,王群山. 设计. 2019(02)
[8]黔东南苗族堆绣传统纹样及其在现代女装中的应用[J]. 赵红艳,叶洪光,洪钰. 纺织科技进展. 2018(12)
[9]民族传统纹样在视觉传达中的运用探讨[J]. 刘牧原. 贵州民族研究. 2018(12)
[10]民族纹样艺术的文化内涵[J]. 王乔乔. 贵州民族研究. 2018(03)
艺术设计论文模板范例二:新媒体背景下广告学专业中视觉传达类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W学院为例
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新媒体不断渗入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正在改变着学校的教学方式。广告学专业作为接受新信息、新媒介的先锋专业,其专业教学方式面临更多挑战。其中,视觉传达类课程作为而广告学专业的基础设计类课程,其实践教学问题在新媒体时代更是首当其冲。该类课程从最初的平面设计、装潢设计,再到综合类的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介的交互设计、动态设计、信息设计等,其发展变化一直紧跟时代变革。新媒体时代又赋予了视觉传达类课程全面革新实践教学的新要求。本研究以W学院的广告学专业中视觉传达类课程的实践教学环节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当前W学院广告学专业中视觉传达类课程的实践教学所主要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视觉传达类课程设置陈旧,所占比例低;第二,实践教学模式简单,课时过短;第三,学生美术功底差,实践能力薄弱;第四,师资队伍严重缺乏,实践教学可开展程度低;第五,实践教学的实验室配备有待提升;第六,实践基地难以满足实践教学需求等。针对W学院广告学专业中视觉传达类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根据所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改革与创新视觉传达类课程实践教学的对策与建议,主要有:第一,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视觉传达类课程比例和实践性教学要求;第二,结合新媒体背景实行工作室制度和项目教学法,创新视觉传达类课程实践教学模式;第三,着力培养视觉传达类课程学生良好的设计感和审美能力等实践性基础素养;第四,为专业教师提供可持续性的培养与进修机会;第五,校企协作共建企业实践基地,拓宽实践教学平台;第六,优化实践教学硬件设施功能,建设专业共通性、多元化实验室。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文献综述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新媒体
1.4.2 视觉传达类课程
1.4.3 实践教学
1.5 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法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方法
2 新媒体背景下W学院广告学专业视觉传达类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
2.1 调查的设计与概况
2.1.1 调查对象
2.1.2 调查内容
2.1.3 问卷与访谈内容的设计
2.2 调查问卷与访谈结果分析
2.2.1 基本情况调查
2.2.2 专业课程情况调查
2.2.3 实习情况调查
2.2.4 访谈调查与结果分析
2.3 W学院广告学专业视觉传达类课程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
2.3.1 视觉传达类课程所占比例现状
2.3.2 视觉传达类课程实践教学的主要模式
2.3.3 视觉创达课程的师资力量现状
2.3.4 视觉传达类课程学生的设计基础和实践能力现状
2.3.5 视觉传达类课程实践教学硬件设施现状
2.3.6 视觉传达类课程实践教学基地现状
3 W学院广告学专业视觉传达类课程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视觉传达类课程设置陈旧,所占比例低
3.2 实践教学模式简化,理论与实践操作契合度不高
3.3 学生实践能力和设计基础薄弱
3.4 师资队伍严重缺乏,实践教学可开展程度低
3.5 硬件条件落后,不能满足新媒体背景下实践教学的新需求
3.6 实践教学基地严重缺乏,难以满足实践教学需求
4 新媒体背景下改进W学院广告学专业视觉传达类课程实践教学的建议
4.1 优化课程结构,提高视觉传达类课程比例和实践性教学要求
4.2 结合新媒体北京实行工作室制度和项目教学法,创新视觉传达类课程实践教学模式
4.3 着力培养视觉传达类课程学生良好的设计感和审美能力等实践性基础素养
4.4 为专业教师提供可持续性的培养与进修机会
4.5 校企协作共建企业实践基地,拓宽实践教学平台
4.6 优化实践教学硬件设施功能,建设专业共通性、多元化实验室
5 结语
参考文献
[1]多媒融合下高等院校传媒类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郭惠玲,张连军,郭弘,张南. 教育现代化. 2019(50)
[2]从网易数读看新媒体时代数据新闻的发展趋势[J]. 李激. 新媒体研究. 2018(22)
[3]新媒体环境下广告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创新[J]. 肖琴,李维. 品牌研究. 2018(06)
[4]新媒体环境下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严翔,易旭丹. 当代电视. 2018(11)
[5]浅析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李平平. 教育现代化. 2018(43)
[6]新媒体环境下高校传统文化教育面临的问题与措施[J]. 王珺. 教育现代化. 2018(42)
[7]新媒体时代下平面广告创意设计课程改革探析[J]. 程粟. 视听. 2018(10)
[8]高校艺术设计实验室的创新与改革研究[J]. 田丽,马亚康. 工业设计. 2018(09)
[9]翻转课堂在《新媒体传播》中的实施与效果分析[J]. 赵红艳,于治涛.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8(Z2)
[10]新媒体时代传播学理论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 周丽梅. 新闻研究导刊. 2018(15)
艺术设计论文范文模板三:职业技能列入高职体育课程教学体系的应用研究 ——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面对世界经济多元格局的发展和现代科技进步对人才需求的“高移”化和多样化的新势点,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结构转型优化升级,对加快我国职业技术教育结构调整与融合的新势态,建立和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职业技能列入高职体育课学习评价进行研究,对培养与提高的职业运动素质和职业能力具有积极的理论与实践指导价值。研究结果表明: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中职业技能与职业技术、职业体能、职业就业具有密切的关联。高职院校开展职业技能教学目前处于初始状态,主要反映在教师、体育课程、教学方式、物质条件存在不足。案例学校师生对职业技能评价列入体育学习评价内容持认可态度。职业技能学习评价占总评分的20%,其比例值基本合理。案例学校制定的艺术设计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三个学院职业技能学习评价标准,能做到客观、准确、具有可操作性。案例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学习评价第二学期比第一学期平均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案例学校三个案例分析结果表明,设置职业技能学习评价对学生个体从事不同的职业岗位具有显性的促进效能。案例学校选择不同专业的职业技能内容具有针对性与合理性,其评价的结果受到师生的一致认可。实证研究假设是成立的,符合当前职业技术学院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方向要求。在体育学习评价内容的优化方面,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需要有自己的特色,要针对不同的专业在教学内容上进行调整,要采用多种体育学习评价模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建议提升教师对职业技能教学的认知水平,增强职业技能评价意识,为全面开展职业技能教学创造良好的条件。高职院校体育教师要开展职业技能学习评价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技能学习评价标准。高职院校应采取有效方式及时对职业技能评价效果进行分析,通过追踪典型学习评价案例,剖析职业技能教学的经验与不足,提出改进方案。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教学目标突出职业技能的地位,与专业职业技能培养相结合。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职业教育评价的概念界定
1.4.2 学习评价的概念界定
1.4.3 体育学习评价的概念界定
1.4.4 职业技能评价概念界定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问题假设
2.2 研究对象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资料法
2.3.2 问卷调查法
2.3.3 数理统计法
2.3.4 案例分析法
2.3.5 比较分析法
2.3.6 逻辑分析法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案例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学习现状分析
3.2 案例学校体育教师职业技能教学分析
3.3 案例学校体育教师和学生的基本情况
3.4 案例学校体育课程学习评价现状分析
3.5 案例学校体育课程职业技能学习评价标准
3.6 案例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学习效果评价分析
3.7 案例学校学生职业技能学习评价个案分析
3.8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职业技能学习评价功效
4.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2 建议
参考文献
[1]高等职业教育体育课程设计的理论基源[J]. 黄继章. 智库时代. 2019(40)
[2]职业实用性体育对民办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体质水平的影响研究[J]. 肖晓玲,尹艳美,黄志文,余龙. 中外企业家. 2019(27)
[3]甘肃卫生职业学院体育与职业体能课程设计的探讨[J]. 李恩. 卫生职业教育. 2019(18)
[4]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改革与职业特色研究[J]. 程永春.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9(09)
[5]以发展职业体能为目标的轨道交通高职院校体育教育改革研究[J]. 毛燕平,李萍,陶荣兵,邱婷婷.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9(09)
[6]以职业需求为导向的高职体育课教学改革构思[J]. 杨福军. 北京教育(高教). 2019(09)
[7]体育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J]. 杨苏. 考试研究. 2019(05)
[8]基于职业体能需要的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方法研究[J]. 谢存.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9(09)
[9]职业院校体育德育渗透必要性以及在体育课中的实施方法[J]. 钱晶晶. 才智. 2019(25)
[10]分析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建设的改革[J]. 杨伟. 当代体育科技. 2019(24)
以上是艺术设计论文范文样本,如果你了解更多关于论文写作的资料或者注意事项,可以在本网站查阅;如果需要论文写作的帮助,可以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