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商银行欧洲市场发展战略范文研究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2255 论文编号:sb2020112022432433636 日期:2020-11-21 来源:硕博论文网
然后运用了波特五力模型、PEST 和 SWOT 分析对竞争环境、内部环境及发展环境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了工商银行欧洲市场发展的三大战略目标,并提出了三项具体战略:扩张战略、创新战略、品牌战略。积极优化营业网点布局和拓展优质客户,充分结合欧洲市场特点,打造出更具针对性的业务模式,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为确保三大战略有效落实,还分别制定了人才保障、风控保障、科技保障三大保障措施。借助总行人力、科技方面的优势,提升欧洲机构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工商银行建设成为中欧经贸往来的首选银行。

第 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作为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在支持“一带一路”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在国内市场上,中国工商银行具有许多优势,并且近年来以优异的表现获得了许多荣誉。但是,当走出国门,进入另一个全新的经济体制,中国工商银行还将面临向其他大型国际银行及优秀的本土银行发起挑战。这时,之前未认知到的劣势将显现出来。
考虑到现代银行发展经验,商业银行要想快速成长为大型的国际化机构,就必须构建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将不断提高自身的国际市场竞争力作为当前的主要任务。从我国银行产业发展的现实状况上看,如果中资银行想要提升自身在全球的影响力,它们必将通过国际化的方式以实现其战略目标。因此,积极拓展国际银行市场,能够为中资银行带来更多的市场发展机遇,使其能够更加有效的应对不断变化的金融格局,这也是发展成为世界范围内知名银行的唯一途径。
作为世界经济最发达地区之一,欧洲市场上有很多成功的国际化商业银行。但在21 世纪初期的金融危机影响下,欧洲经济市场遭受了严重损失,各项经济指标严重衰退,银行业非法洗钱问题屡禁不止,坏账风险不断加剧,对整个欧洲银行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自 2014 年开始,欧洲中央银行开始实施负存款利率,后续又出台了新的量化宽松政策以刺激经济增长。但是,量化宽松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当利率下降时,欧洲银行业的利率也会下降,从而影响银行的盈利能力。
此前,欧洲银行业务在 2017、2018 连续两个年度的投资收益减少。在 2018 年期间,整个欧洲银行业的股票平均下跌了 20%以上。其中,丹麦银行的股价在 2018 年下跌了近 50%,市值蒸发了超过 150 亿美元。2019 年,瑞典银行的股价再次下跌了26%以上。
..........................

1.2 主要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对中国工商银行的概况进行了介绍,对其在欧洲市场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概括,并结合 PEST 分析法、SWOT 分析对其在欧洲市场的发展问题进行了探究,指出了其在欧洲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与不足,以及发展的机遇和挑战,进而为其制定了一些新的发展战略,最终提出保障措施来确保该战略能够顺利实施。
本文分为七章:
第一章首先对全文的研究意义进行了阐述,然后对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等方面进行了介绍,为本文提出所需要研究的整体思路。
第二章相关概念及其理论概述,对本文所涉及到的概念和理论进行了详细分析,对国际化理论、战略管理理论和战略分析工具进行了详细介绍。
第三章工商银行欧洲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在研究中详细探究了中国工商银行的国际化发展状况,以及在欧洲金融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法。
第四章工商银行欧洲市场经营环境及 SWOT 分析,运用五力模型、PEST 和SWOT 分析对中国工商银行欧洲市场宏观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了深入具体的分析,总结出中国工商银行欧洲市场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基于此绘制出 SWOT分析矩阵图。
第五章工商银行欧洲市场发展战略制定,根据前文提出的问题,制定了中国工商银行欧洲发展战略。
第六章工商银行欧洲市场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提出中国工商银行欧洲发展战略的实施保障。
第七章进行了总结。
图 1.1 技术路线图
.............................

第 2 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国际化相关理论
2.1.1 国际化概念
国际化的概念:在经济学中,国际化是企业有意识的追逐国际市场的行为体现。它即包括产品国际流动,也包括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
企业国际化战略的核心目标是实现企业的海外发展,助力企业经营效能的提升。从企业的发展历程上看,从初期的设立到逐渐的成长,使其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实力,但随着市场的逐渐饱和使企业的发展压力不断增加,从而激发了企业以拓展境外市场来拓宽发展空间的经营思路。在国际化经营方面,跨国公司需要面对随时都在变化的全球化市场,要想实现在既定的轨道上稳定发展,就必须基于市场特点和市场环境,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国际化发展战略,并给予细致的规划和实施。从实际上看,企业的国际化战略对公司的跨国经营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良好的国际化战略有助于促进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从企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特点上看,其主要有三种类型:一是在母公司战略主导下实现国际化发展。这种战略主要以母公司与子公司的整体利益为出发点,核心目标是为了巩固和强化公司在国际市场中的经营主动权,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二是以多个国家为中心的战略。这种战略主要以总公司的发展目标的实现为主,并集合不同地区的金融市场环境与行业竞争程度来规划业务发展目标,制定市场经营计划,使公司的发展能够与当地的市场环境要素达到协调匹配状态;三是以全球化为中心的战略。其主要将国际市场视为一个互联互通的综合型市场,来制定产品和服务的销售目标,并通过对全球优势资源的整合,满足各个市场的需求,并保障自身的利益,从而使大部分银行机构都将该战略作为首选。
图 2.1 价值链战略分析
...........................

2.2 战略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2.2.1 战略管理概念
战略一词来自军事,其本质上是一种从全局考虑谋划实现全局目标的规划,通过对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分析,组织发展的全面的长期计划。
战略管理是指社会组织或团体通过对组织内外环境要素的分析,明确发展的条件,从而制定出正确的战略发展计划。在计划的制定和落实方面,通过对内部活动的有效管理来保障战略目标的落实质量。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可以通过三种方式来理解。首先,战略管理的重要性在于使用它来规划未来愿景,并指导未来几年的行动。第二,通过战略管理计划,指导所采取的关键战略行动,以阐明其方向和行动目标。第三,战略管理是影响公司生存的重要管理功能。决定公司如何选择,确定和实施战略目标,以及如何随着环境的变化进行调整。是控制公司业务活动的动态管理流程,并且是影响长期发展的全球决策。
2.2.2 战略管理相关理论
1. 战略决定结构理论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钱德勒在 20 世纪 60 年代出版了《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历史的考证》一书,这是公司战略研究中的第一本书。钱德勒研究分析了环境、策略以及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了“逐个结构”的讨论。在他看来,公司制定的业务战略必须与市场环境相适应,与市场发展需求相符,才能算得上是正确的发展战略。这一构想为企业战略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
2. 竞争优势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于 1985 年提出,他认为一国的贸易优势并不像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宣称的那样简单地决定于一国的自然资源、劳动力、利率、汇率,而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一国的产业创新和升级的能力。由于当代的国际竞争更多地依赖于知识的创造和吸收,竞争优势的形成和发展已经日益超出单个企业或行业的范围,成为一个经济体内部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国的价值观、文化、经济结构和历史都成为竞争优势产生的来源。
...........................
 
第 3 章 中国工商银行欧洲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 13
3.1 中国工商银行国际化发展现状.......................13
3.1.1 中国工商银行简介................................13
3.1.2 中国工商银行国际化发展现状..............................................14
第 4 章 中国工商银行欧洲市场经营环境及 SWOT 分析............................. 20
4.1 欧洲市场宏观环境分析.............................20
4.1.1 政治与法律环境..................................20
4.1.2 经济环境.................................. 23
第 5 章 中国工商银行欧洲市场发展战略制定............................40
5.1 欧洲市场战略目标.....................40
5.2 战略制定..................... 40

第 6 章 中国工商银行欧洲市场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6.1 人才保障
6.1.1 加大专业人才培养力度
21 世纪的市场竞争不再以产品的质量和服务的质量为主,人力资源成为各个行业企业高度竞争的标的。从大型国际化银行的发展经验中可以看出,人才的培养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系统化过程。美国最大的花旗银行自成立之初就实行了专业化的人才培养计划“血缘培训计划”,汇丰银行在较早时期就实行了人才队伍储备机制 “国际事务官”。同时,银行在国际市场的拓展中必须全方位把握市场脉络,掌握市场格局,才能更加稳健的发展。不少国际化银行纷纷构建了自己的人才网络覆盖体系,并制定了一系列的人才保障政策,确保员工能够在海外机构和本土机构高效的流转。
工商银行当前在欧洲市场的拓展正处于关键阶段,要想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市场竞争能力,就必须优先强化人才资源基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储备和使用更多的专业人才和高素质人才,并基于欧洲市场标准,建立健全的人才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构建人才交流互动机制,优化薪酬标准,提高人才的企业认同感与归属感,保障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同时,还应建立薪酬绩效考核机制,定期评定员工业绩水平,并针对其中存在的不足,为员工制定专业的培育计划,确保人才素质能够持续稳定的提升,为机构的可持续发展扎实根基。
.............................

第 7 章 总结与展望
如果中资银行想要提升自身在全球的影响力,它们必将通过国际化的方式以实现其战略目标。因此,加快推进全球化的市场发展战略,有助于拓宽中资银行的发展道路。同时这也是积极应对不断变化金融格局的必要条件,是发展为世界范围内知名银行的唯一途径。
近几年的欧洲经济问题,特别是受疫情影响,欧洲银行业陷入困境,为工商银行的国际化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契机。在国内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上,国家提出的人民币走出去战略为中资银行在欧洲国家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工商银行在多年的发展中积累了雄厚的资本实力,强大的客户资源,加上其在欧洲市场的拓展方面积累有一定的经验,使其在人民币国际化战略、一带一路战略的引导下,具备更强的发展动能,为其在欧洲市场的稳步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氛围。同时工商银行在欧洲市场的发展中,应高度重视国内外大型银行机构带来的潜在威胁和竞争,积极利用各种手段和方法来弥补自身的不足,提高自己的竞争实力。
本文首先对欧洲市场的宏观环境进行分析,分别从政治与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监管环境等 4 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地分析,后续运用了波特五力模型、PEST 和 SWOT 分析对竞争环境、内部环境及发展环境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并基于上述分析结果提出了工商银行欧洲市场发展的三大战略目标,并提出了三项具体战略:扩张战略、创新战略、品牌战略。积极优化营业网点布局和拓展优质客户,充分结合欧洲市场特点,打造出更具针对性的业务模式,提升金融服务能力。为确保三大战略有效落实,还分别制定了人才保障、风控保障、科技保障三大保障措施。借助总行人力、科技方面的优势,提升欧洲机构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工商银行建设成为中欧经贸往来的首选银行。由于时间和知识所限,本文对工商银行欧洲发展问题的研究深度非常有限,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进行优化和完善。随着跨境交易日益增多,我国主导的“一带一路”倡议使得中国工商银行的欧洲市场发展必将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