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北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设计探讨——以大同市云州区聚乐村为例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85266 论文编号:sb2024051010155952378 日期:2024-05-14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建筑论文,本文通过空间句法模拟,发现不同村落类型存在优势区域和最不利点,再通过实地调研进行评判与修正的过程,有效识别具体问题,进而给出针对性的回应。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起源与研究背景
1.1.1课题起源
课题来自导师团队有关传统村落研究,近年来导师团队对有关村落的设计改造项目相对较多,以此为契机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设计进行研究,加之笔者对地域性建筑及传统村落这方面比较感兴趣,同时在这方面投入的时间及精力相对较多,因此在选题的过程聚焦于此类方面的研究。
1.1.2研究背景
(1)选题的时代性
从文件表可见,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分为两个时期—20世纪80年代(1982-1986):“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初期曾是“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在1982年至1986年连续5年发布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做出具体部署。这五个“一号文件”,在中国农村改革史上成为专有名词—“五个一号文件”。2003年12月30日提出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共一号文件再次回归农业。到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的发布是我国新世纪连续发布的第十八个中央一号文件(见表1-1)。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增强农村科技创新、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2)选题的紧迫性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是乡村风貌的记载者,亦是民俗传承的见证者,村落公共空间虽然没有固定形态,却是村民主要进行生产生活活动、维系社会关系文化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空间媒介。
其一,在国家政策方面,十四五开局之年,传统村落发展大势所趋的一个过程。乡村振兴战略的推动,村落整改单一,特色丧失,其次改造大多数只注重物质空间的改造,多为城乡规划专业的介入。
其二,村落自身方面,公共空间快速消亡,秩序紊乱,格局单调、环境欠佳等客观问题层出不穷。
..........................
1.2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研究目的
村落作为传统文化的基本承载单元,其内部的文化系统自成一体,又与相邻各个不同的村落文化体系交织,构成一个完整的文化脉络。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活化,个体层面来说,改善居住环境,对群里来说,村民社会活动的空间载体,社会层面来说,缩小城乡差距的局面,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先决条件。本文以晋北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设计为例,探寻影响晋北传统村落的因素;试图寻求不同类型传统村落的空间共性、个性特征;探索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具体可实施的设计策略。为之后传统村落风貌保护和特色保护类乡村提供理论基础,通过工程实证进而继承与创新发展,形成有活力的村落。
1.2.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本文研究从晋北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设计的角度探索了地区传统村落村落空间活化的相关理论的内容,也拓展乡村振兴在传统公共空间设计方面的理论体系。
首先,为区域内不同类型传统村落功能定位及保护研究提供基础理论。目前我国对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相关研究已经开始发展,但对区域范围内同类型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的研究较少,本论文以晋北地区传统村落为例,加之晋北地区的传统村落,种类之多,分布之广,按照村落的形成按功能进行划分,进行归纳总结共性及个性问题,自身优劣条件,其次、对村落公共空间按形态进行分类研究,解析不同形态的公共空间提出设计策略,以期为之后相关研究及实践起到借鉴作用。
......................
第二章相关概念及基础理论研究
2.1相关概念
2.1.1晋北地区
(1)地理位置
本文研究对象晋北地区包括山西省的大同、朔州、忻州三市,地处恒山、太行、吕梁三山地。雁门关以北亦称雁北地区[34],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见图2-1)。

建筑论文怎么写
建筑论文怎么写

晋北地区通常是指山西省的北部,在区域内,南静乐县,北抵天镇县;西起河曲县,东至灵丘县,(东经111°112′—114°524′.北纬38°132′—40°738′)。在区域空间格局上,西与陕西省隔黄河相望,东临河北省,南接晋中、晋西,北面与内蒙古自治区以长城分界。
....................................
2.2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成演变及分类
2.2.1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形成
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形成主要是通过劳作与日常生活,人为较少介入自然形成的场所,因公共活动及事物,把村民联系起来的纽带。村落公共空间没有明确的定义,是村民进行公共交往,举行各种活动的空间(包含室内与室外空间),尽可能满足村民的集体活动的空间。公共空间最早产生于高度民主社会,即,开明健全的社会中,在西方,雅典民主政治的背景下,遗留下来的许多公共空间最能代表的“希腊剧场”依扇形山坡而修建,它不设“包厢”,不设边座,不设楼厅,也不设正厅前排,古希腊剧场是完全民主的。民主政治不乏有一些民主选举仪式,也是一种集体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自然就会形成公共空间。反观,在中国,唐代盛行的里坊制,在一定程度上,“里坊制”不仅仅是一种城市规划方法和规划制度,更是一种城市管理制度(见图2-7)。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成,只能在规定的时间区域内进行交易,而反观,宋代街巷制度,打破里坊制的局限性,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过去的坊墙不见了,代之以沿街鳞次栉比的店铺,商客往来于市,街道车水马龙,甚至出现了通宵达旦灯火通明的夜市,进而形成了许多城市公共空间,也是现在城市街道的雏形,露天剧场空间、街巷空间、滨水空间、交易空间、休闲空间、祭祀空间满足人们当时社会的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社会的民主自由,进而有利于公共空间的形成于发展(见图2-8)。
在极权社会很难形成公共领域,之所以极权社会不允许人们自由集会,是因为几个人在一起就有可能形成公共空间,形成共同行动的力量,这种共同行动的力量就是政治权力。按照阿伦特的思路,权力是一群人共同行动的能力。我们彼此是单独的人,由于围坐在一起而形成了公共空间,其权力存在,政权的本质就是此种权力。阿伦特说,少数人形成的权力组织,可以控制一个规模极大的国家,因为他们拥有“共同行动的力量”。在同一区域地域文化生活的村民,又在同一公共空间下生活,其实有着相似的劳作方式与生活方式,有着相似的诉求与愿景。随之社会的发展,城市扩张,人口流动频繁,促进城市中不同社会阶层或团体与村民们进行交流、融合。
..............................
第三章 晋北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概述及类型分类 .................... 33
3.1 晋北传统村落分布特征.................................... 33
3.1.1 以全国层面视角 ............................. 33
3.1.2 从区域层面视角 ..................................... 36
第四章 晋北传统村落公共空间模拟对比分析 ............................. 51
4.1 军事寨堡型村落 ............................... 56
4.1.1 得胜堡村 ....................................... 56
4.1.2 高山村 ................................... 62 
第五章 晋北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设计策略 .............................. 117
5.1 节点-点状空间中心重塑的策略-(器官) ..................................... 117
5.1.1 破损状态的空间-形态复原 .......................... 118
5.1.2 失落状态的空间-场所营造 ......................... 120 
第六章实证-以大同市云州区聚乐村公共空间设计为例
6.1背景概述
前文多次提到晋北地理、气候、人文历史等方面的独特性,孕育了极具代表性军事寨堡型村落,所以,以此类村落为设计实践研究对象,加之,导师团队在这方面也有探究,可以较好开展设计实践。
6.1.1村落概况

建筑论文参考
建筑论文参考

云州区聚乐乡位于大同盆地东北部。东与阳高县毗连;北屏采凉山、马铺山与大同市北郊接壤;西隔御河紧靠大同市;襟连左云、怀仁;南与浑源县相接。驻地聚乐村(聚乐堡)。
聚乐村北依采凉山,独特的气候条件,优良的沙质土壤,适宜杏树生长,历史上素有“花果乡”之称。
聚乐村周边旅游景点丰富,南有大同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桑干河国家湿地公园、西有文瀛湖森林公园、云冈石窟、北有龙泉寺、南望北岳衡山等自然人文景观。
....................
结论与展望
1.主要研究结论
在乡村振兴政策实施背景下,为了提升村落的人居环境与村落的经济发展,盲目的对传统村落进行改造与开发的过程中,其中设计采取的策略往往缺乏针对性,加之,在改造过程目标不明确,进而导致能源、资源的消耗,更严重的是真正的传统村落走向趋同化发展,造成既有村落风貌、形态、肌理等方面杂乱,处于覆水难收的境地时常发生,传统特色碎片或消失的现象明显。而传统村落的是一个凝聚历史文化和社会经济并不断演进的人为生态景观,融合了传统建筑、乡村民俗、生态保护、农耕技术、乡村景观等诸多要素。因此,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设计研究尤为重要。在此背景下,本文回顾了国内外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的实践历程和研究内容,积极借鉴其理论与方法,对晋北地区传统村落的历史沿革、形成背景进行了梳理,并对晋南地区63个国家级传统村落及普通个别传统村落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细分进行了特征调查,通过调查结果发现其典型性类别,并从微观的点状空间、线性空间、面状空间、立体空间三个方面,重点选取了12个不同典型性类别传统村落,现场踏勘,再结合句法模拟,对不同区段路网的优劣势进行了分析,并对具体村落公共空间设计提供优化,并进而对不同类型的村落总结概括。并提出了提出切实可行的公共空间设计策略。具体结论如下:
(1)晋北传统村落公共空间调查结论
晋北传统村落的公共空间形成由地域文化,气候、光照、地形、地质地貌等方面的影响,其中晋北地域文化受游牧与农耕文化的多重影响,因此,根据村落的形成背景、实地调研以及资料分析,基于类型学分类,从宏观层面按村落形成功能属性分类、中观层面的按村落的外部空间形态分类以及微观层面按村落内部公共空间形态分类三种角度对传统村落的个公共空间进行调查分析。并通过调查结果进行了图表分类,由于晋北数量之多,分布之广,需要评判以此进行界定,并以建筑类型特征为基础进行分类,总结为4类晋北地区传统村落,分别为军事寨堡型村落,传统农牧型村落,交通枢纽型村落,宗族文化型村落,进而按晋北不同类型传统村落的比例,对研究样本比例进行甄选作为重要凭据。
(2)晋北各类村落公共空间句法模拟结论
空间句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具有客观、可量化的优势,可与传统方法相互补充。本文对空间句法与传统的定性研究方法进行了多方位的对比,并将空间句法引入了对晋北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特征的研究。在本文的研究中发现,空间句法比传统的定性研究方法具有更加客观的研究切入角度、更加科学的量化计算过程和更加准确的结果表达方式,能够通过数据和图示语言挖掘空间内在的特征和与社会属性之间的规律,这是在定性描述里面较难达到的,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优越,与传统方法形成互补。晋北传统村落公共空间结构表现出自为性、有机性、基因延续性的特征规律。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