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成品在纤维艺术中的推广探讨——以作品《新霁》为例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25633 论文编号:sb2023113010163051489 日期:2023-12-03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艺术论文,本文从纤维艺术的角度切入,以对现成品作品的实例研究为基础,运用笔者的视觉感知、实践经验和艺术文化积累,对现成品作品进行分析解读。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背景
就本课题而言,目前可获得的资料多为纤维艺术的概念、价值、材料发展史以及外国艺术家利用现成品制作的艺术作品等。笔者对近几年国内外有关纤维艺术的发展、思想、成果、技法等进行了整理、归纳,形成初步的认识。
随着艺术观念的不断进步,材料逐渐变成了创作主角,艺术家们开始探索材料的多角度运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后,在装置艺术、观念艺术、贫穷艺术产生与发展的影响下,现成品被艺术家们所广泛采用。他们把各种现成品拼贴、剪切,并结合多种不同的材料进行创作。其中最有代表意义的是雅尼斯·库奈里斯,他从1967年开始就以收集各种现成物品和日常用品为主要材料,并将其与自身的艺术观念融合,创造出很多杰出作品,比如《无题》(图1.1)。时至今日,大部分的艺术展览都出现了许多由现成品制成的作品,可见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下,艺术家们对于生活形态和艺术创新的思考,同时现成品对于艺术创作的重要意义也逐步展现。
韩国纤维艺术家郑璟娟,她的作品《无题》(图1.2)是由两组使用上百个手套反复组合而成的立体装置,令人叹为观止。手套作为人们的日常用品,可以说它的使用方式表达了不同生活观念以及工作形式。在手套的手指上,用不同颜色的墨水涂抹,使手套具有了很高的艺术感和观赏价值,产生一种独特视觉效果。郑璟娟说:“每个手套的背后都有不同的故事,它们的主人可能是一位手无缚鸡之力的工人,也可能是灯火下给孩子缝衣裳的妈妈;它们的形状似鸽子,又像是人们交流的桥梁。”

艺术论文怎么写
艺术论文怎么写

...........................
第二节研究内容与方法
本文以对现成品作品的实例研究为基础,将现成品在纤维艺术中的具体应用及表达方式进行了系统论述:首先对现成品的应用方式进行划分,为后续对现成品作品的创作和研究奠定了基础。其次,分析现成品作品在纤维艺术中的审美属性和呈现方式,论述了现成品对纤维艺术的深远意义和时代价值。最后,结合毕业设计作品《新霁》,运用可再生的现成品,通过设计构思和创作手法,对设计元素进行实践应用,为纤维艺术创作提供新的灵感和表现方式。笔者的研究方法如下:
(一)文献分析法
全网检索关于“现成品在艺术中的应用”的文献,其中,与笔者研究内容相关的论文有:鲁大为的《从解读现成品开始》,黄喆的《现成品在纤维与空间艺术中的运用及当下意义》,万宜伟的《现成品——一种艺术创作方式》,曲晓璐的《纤维艺术中的材料运用与表达》等,都为笔者的文章提供了研究方向。关于“现成品在纤维艺术中的表达”的书籍相对较少,大部分都是在阐述纤维艺术材料时略有提及,如龚建培的《纤维艺术的创意与表现》和刘鹏宇,海晓龙,靳占荣的《现代纤维艺术》等,里面对于纤维材料的详细分类,让笔者对现成品在纤维艺术中的应用有了理论支撑;梁开的《纤维艺术的关怀叙事》,里面详细描述了纤维作品传达的人文关怀,其中有不少现成品作品的身影,这些都为笔者之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通过分析收集到的信息,总结出关于现成品在纤维艺术中的相关知识,并对现有数据和材料进行分类整理,以提高下一步创作的关联性和有效性。
(二)案例分析法
研读、研判艺术家的现成品作品,探索艺术家们是如何通过对现成品的塑造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如智利艺术家丹尼斯·布兰查德的《袈裟》,玛丽·博格斯塔迪特作品《马洛里的麦克》等,分析他们是如何将自身社会经验与艺术创作结合起来的。搜集各类现成品制成的纤维艺术作品,更好的了解艺术作品在空间中的呈现。如“90后”艺术家的巫其的作品《罩·造》,南非艺术家伊格桑·亚当斯创作的《欲望之路》等,总结这些创作者在作品呈现方式上的特点,找寻现成品艺术作品从观念形成到材料媒介确定,再到展示三者之间的艺术规律。
.......................
第二章现成品在纤维艺术中的概述及分类
第一节现成品艺术的概述
本文中谈论的现成品概念,是从物质基础和艺术创作的角度来定义的。通常来说现成品是指工业社会中批量生产的、具有使用价值的、不带有任何情感的制造品。从广义上讲,设计材料可以包括现实社会中几乎所有的材料。材料是“从天然或人造纤维等原料中取得,被用于生产制造半成品、零件或成品的初始物料”。随着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本身具有实用价值的现成品逐渐被用来作为艺术创作的设计媒介。依据现成品本身的性质可以分为两类:
(1)可再生的现成品。可再生的现成品意为其性质是环保的,可以回收并重新加工成新形态的现成品。如:书籍,衣物,纸箱,手套,毛巾等。
(2)不可再生的现成品。不可再生的现成品,顾名思义就是那些使用后无法回收利用的,肆意倾倒会对环境有害的现成品。如:塑料袋,吸管,电池,食品包装等。
依据现成品在艺术中的使用类型可以分为两类:
(1)现成品的直接使用。现成品的直接使用可以理解为崭新的,没有使用过的,直接被用于艺术创作的现成品。
(2)废弃现成品的二次利用。废弃现成品的二次利用指的是使用后失去其使用价值的现成品,被艺术家二次利用进行创作,以传达艺术家思想的现成品。
随着工业化水平的提高,在展览中现成品创作的作品层出叠现,作品中所使用的材料种类也越来越丰富,人们对用现成品创作出的作品越来越关注。从社会大环境中选择可以在特定时期进行解读的现成品,并将其作为艺术创作媒介,可以更好地唤起人们的集体意识,使作品更容易被接受和理解。
.........................
第二节现成品在纤维艺术中的应用分类
在纤维艺术的创作领域中,可以通过现成品的应用方式分成三类:第一种是现成品直接应用型,第二种是现成品优化改造型,第三种是现成品的综合改造型。不同类型的现成品,在纤维艺术创作中有着不同的应用方式。
一、直接应用型
现成品直接应用型是指直接用日常物品制作的纤维艺术品,它保留了现成品的原始外部形态,展现了物品原貌。

艺术论文怎么写
艺术论文怎么写

例如:“90后”艺术家巫其的作品《罩·造》(图2.1)以防雾霾口罩为载体,在口罩表面附着了创可贴、人体肺部、香烟等看似轻松但具有明显讽刺意义的图像,让人在观赏的同时引发深思。
智利艺术家丹尼斯·布兰查德因其使用回收茶叶袋的作品而闻名,她的大型装置作品《袈裟》(图2.2)利用回收茶叶袋缝制连接而成,采用了缝纫和针织等手法。冲泡过的铁锈色茶袋自带自然色泽和丰富肌理。通过作者对茶叶袋的艺术改造,茶袋的意义超出其本身作为使用物的价值,从而转化为一种艺术感受。
........................
第三章现成品在纤维艺术中的审美属性及呈现形式.........................12
第一节现成品作品的质感美...............................12
第二节现成品表面特性的色彩美.............................13
第四章毕业作品《新霁》的创作实践.............................24
第一节毕业作品的创作思路..............................24
一、材料的选择及使用................................24
二、创作实践....................................26
第五章结论...........................38
第四章毕业作品《新霁》的创作实践

第一节毕业作品的创作思路
一、材料的选择及使用
经过对于研究内容的搜集与提炼,并与当前社会形势相结合,确定了自己的设计材料——现如今,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在提倡绿色发展的大环境下,可回收的环保现成品无疑是创作优选。
(1)泡沫纸
这次作品选用的现成品是以旧书、废纸和淀粉为原料制成的泡沫纸。其制造过程相对简单,只需使用水蒸气就可以一次性生产。
泡沫纸的制造和使用都对环境无害,并可回收利用,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人工合成物。泡沫纸的使用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比如平时购买的家电、家具等,在外包装箱里面都会包裹泡沫纸,还有就是在快递包装中也经常见到。泡沫塑料其实是一种高分子材料,简而言之就是聚苯乙烯泡沫。其特点就是轻柔,可以起到保护、减震的作用。这也是它被广泛应用于生活中的主要原因。但通常人们在使用之后都会将泡沫纸丢掉,主要是因为它占地面积大,也不知道该如何处理和二次利用,所以索性就直接当作垃圾扔掉。都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正是这种随处可见,被人们随意丢弃的普通物品,也具有它独特的美感。(图4.1)(图4.2)

艺术论文参考
艺术论文参考

...............................
第五章结论
作品主题“新霁”,即为“雨雪后的初晴”,既是对“人生”的一种解读又是对“未来”的一种展望。“新霁”,可以是新生的希望也可以是面对磨难挫折之后的雨过天晴,包含着一种对人生的思考与领悟:如何在起伏不定,未知但精彩的世界里留下属于自己的烙印;如何在温暖的阳光下与失落的内心世界找到平衡;如何在纷扰的世界找到内心的平静与渴望,都是需要穷极一生去追寻的问题。
从作品构思到创作的这一系列实践中,笔者同样收获了很多。既有作品初成的喜悦和满足,又有创作过程中的反思与进步。从《初晴》到《霓裳》再到《新霁》,作品升级不仅仅停留在对现成品的使用和画面内容上,更是在实践创作道路上的学习。在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例如如何挑选作品材料、如何从单一作品中寻找创意亮点和突破,以及如何呈现作品的空间立体感,赋予作品生命力等问题。
在作品材料的选择上:对于纤维艺术作品来说,好的材料无疑是锦上添花。根据不同艺术风格,选用适宜的材料进行艺术加工,才能使不同材料发挥出其独特的审美价值。笔者的这幅作品经历了材料由少变多的过程,正是因为在实际创作中意识到单一材料的表达劣势,最终才能呈现出这幅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
在作品创意的构思上:如何从作品本身出发,寻找作品内在精神内核,引起观者共鸣是每一个创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笔者作品的出发点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想要更好地表达这个主题,就需要丰富作品的元素和色彩,不断地完善构思,才能凸显作品心意,给观众眼前一亮的感觉。在作品的不断修改中,通过实践来探索更适合的作品表现形式,实现了作品从一幅到多组的华丽转变。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