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以来都市电影小人物形象艺术塑造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3233 论文编号:sb2023111615522851438 日期:2023-11-30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艺术论文,本文研究的是以小人物为主体对象的都市电影,作品中运用通俗易懂的叙事手法,从平民化视角出发,对其形象塑造进行重点研究,其塑造人物形象手段的丰富性与多元性是值得探讨的。
第一章新时期以来都市电影中小人物形象的演变
第一节新时期都市电影中小人物的形象类型
一、社会底层型

艺术论文怎么写
艺术论文怎么写

新时期都市电影中社会底层型小人物所在的社会背景是改革开放的社会转型期。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的加速进程,社会结构也逐渐清晰,但同时也出现了社会阶层分化、社会矛盾的深化、收入差距扩大等问题。此时处于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就成了被社会忽视的一部分,底层小人物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环境不稳定,最显著的表现是他们的生计问题和经济压力,通常需要依靠各种手段来维持生活,包括打工、小偷小摸、拼命卖力等。同时,底层小人物也经常受到城市治理、社会保障等各种政策和制度的不公平待遇和歧视,在城市中处于较弱和较无助的地位。社会底层型小人物形象通常是指那些经济、教育、文化水平较低,生活困苦,处于社会边缘、底层的人们,他们的形象脱离了主流社会,他们的生活和困境也经常被电影表现出来。他们常常在电影里面被描绘成生活无望,孤独无助,背负着沉重的生活压力,难以摆脱贫穷的阴影。此时的创作者们以底层社会为背景,通过对底层社会生活疾苦的刻画,真实地记录了普通百姓在社会转型时的遭遇,表现了底层生存的困境,让观众沉浸式地感受时代变革带给底层社会的冲击,带给底层小人物的创伤。
“所谓底层,就是处于社会最下层的人群。这是个不需要思索的概念,处于“最下层’就是划分的标准,这个标准的内容如果再详细一些,可能包括政治地位低下、经济上困窘、文化上受教育程度低,被称为底层的,可能是三个条件全部满足,也可能只满足其中一个条件。”①这一时期的作品不过分渲染苦难,不刻意体现悲情,不夸大人道主义救赎,不歌颂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红利,反之用朴实的手法和真实的情感还原生命的体验,探讨生命的存在意义和价值,去探寻、关怀底层生活,向我们展现了这一时代都市和小人物之间的关系,并使我们对这种现象产生强烈的反思和共鸣。这一阶段的作品中,符合“底层”的小人物形象层出不穷,创作者们用平行的视角,讲述着琐碎但真实的底层生活。《三峡好人》中的韩三明和沈红;《巫山云雨》中的航道信号人麦强;《小山回家》中的小山;《安阳婴儿》中的冯艳丽等。这些生活在底层社会沉默的大多数,他们没有表达自己的权力,只能在发展的进程中被丢下被遗忘。贾樟柯导演的作品在这一时期尤为突出,他关怀的正是被时代隐藏被社会淹没的底层人民,他在他的书中说道:“我想用电影去关心普通人,首先要尊重世俗生活。
...............................
第二节新时代都市电影中小人物形象的类型
一、职场逐梦型
这些小人物通常是学生或年轻工作者,此时的他们正处在一个竞争激烈、资源分配不平衡的社会环境中,社会现实和生存压力同样也让他们感到疲惫、失落、孤独和无力,但他们仍然敏锐地观察社会现实,对职业生涯抱有热情和追求,他们勇于追求自己的梦想,不惧挑战和困难,愿意付出努力与汗水去实现自己的目标。面对快速发展的经济,职场新人需要克服各种障碍和压力不断提升自己。职场逐梦型的都市电影小人物形象给许多想要创业但犹豫不决的人提供了勇气和经验。电影通过塑造电影中生动的人物形象让观众在观影的过程中找到艺术作品与现实生活的交汇点和融合点,不断揭示都市职场中人们的生活状态,关注现实社会,满足观众的审美快感。
“职场”是在中国90年代后期市场发展、制造业逐步转型至服务业这样一个经济大背景下充满竞争的社会环境。职场题材的都市电影以现代都市作为背景,表现当下都市不同阶层群体的生活境遇,聚焦于都市男女在职场中的演绎,大多表现职场人在职场中的生存现象以及内心的欲望和梦想,这类题材的都市电影关注的不是传统意义上生活富足的青年男女在职场的享乐生活,不是一路开挂顺利实现职场梦想的乌托邦职场史,也不是处处碰壁屡屡失败的职场苦难史,而是更多的表现新时代都市中处于社会较底层的个人奋斗史,主人公的身份和境遇都来源本土且符合当下,以个人式的奋斗经验展现当代职场社会的主流力量,展现出新时代青年人在都市中敢于担当、拼搏奋斗的精神面貌。
............................
第二章新时期以来都市电影中小人物形象转变的原因
第一节技术层面的发展
“人物是电影剧本的基础,是故事的心脏、灵魂和神经系统。”①不管是何种类型的电影在创作过程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都是至关重要的,都市电影中对于小人物的塑造也不例外,它直接决定着影片的审美水准和精神内涵,而电影技术的不断发展,是造成小人物形象转变的原因之一。初入都市的导演们,在塑造小人物形象的方式上,鲜有镜头转换也没有过快的剪辑节奏,仅仅是用一种最普通的叙事方法讲述着在都市中发生的故事。以现实主义的拍摄手法,通过平铺直叙的方式,简洁明了的构图,平静地诉说着这个刚刚兴起的都市,将初入都市者们的普通生活和矛盾心境通过银幕向我们展现出来,通过有限的技术手段,有意地将初入都市时人们慌张、游离的感受代入到人物的塑造之中,塑造出一个个失意的寻求精神解放和自由的都市小人物形象。由于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使得电影创作者有更多的表现手法,为新时代都市电影小人物形象的塑造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他们不再使用单一的镜头表达,而是运用多种镜头的搭配来反映小人物形象,除此之外拍摄方式也更加的多样化,例如使用无人机进行拍摄,能够拍摄到更广阔的场景,展现小人物在更广阔背景中的命运。数字化技术也使得电影剪辑更加灵活,在剪辑节奏上摒弃了过去叙事性的缓慢节奏,开始使用跳跃剪辑技术,通过快速的剪辑节奏,可以展现小人物的快节奏的生活状态,例如奔波于城市间的劳累、喧闹的交通、匆忙的行走等,让观众感受到小人物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还可以展现小人物的喜怒哀乐、焦虑紧张、兴奋激动等情感状态,展现小人物在都市中不断学习、适应、成长和改变的过程,从而让观众更好地感受到小人物的成长和变化。总之,剪辑节奏在都市电影中对于塑造小人物形象具有很大的影响,可以通过呈现小人物的生活状态、情感状态和成长变化等细节来展现小人物形象,让观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同身受。电影技术的发展也使得电影的视觉效果更加逼真,例如特效、CGI、动画等技术的运用,都能够让小人物形象更加真实、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
......................
第二节导演审美观念的转变
由于“都市”是一个发展的动态概念,处在不同都市文明下的小人物形象成为历代导演们研究的重点,也成为凸显都市风格的关键因素,因此都市电影中小人物形象的塑造也随着导演审美观念的转变发生着改变。在都市发展的早期,导演们对于都市的概念较为模糊,在倡导家国情怀与乡土情结的时代背景下,影片塑造出的人物形象大多与都市形象相差甚远,更多的是一些具有崇高英雄主义的“大人物”形象。但当城市化不断推进,乡村逐渐被都市所取代,这对于具有上千年乡土文化的中国来讲无疑是一次巨大的冲击。也是在这样大环境的影响下,电影创作者们的心中也萌生出“都市意识”,想要把自己对于都市的理解通过电影这样的艺术手段传达给更多的人。
随着中国城市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导演的审美观念也在发生转变。人类的审美活动区别于谋求生存的现实活动,其存在的意义是要将人类从现实生活的束缚和禁锢中逐渐解放出来,使其精神获得自由,身心获得愉悦。正因如此,现实主义美学观念的发展成为导演在都市小人物形象塑造时的主要意识形态。从对于社会变迁中小人物的描绘,到对于边缘人物生活的揭示,再到对于都市中普通人们生活的展现都是现实主义美学观念的产物,导演在塑造都市电影中小人物的形象上开始呈现出更为积极、自主的一面。在新时代的都市电影中,导演的审美观念已经得到了改变。都市电影中小人物形象的塑造相较之前更加真实和生动。这些电影不再把小人物描绘成无助和无望的人,而是更注重描写他们的真实生活和内心世界。影片中的小人物也不再是仅仅处于社会鄙视和排斥的边缘,而是表现出了自己的人性和价值。导演审美的提升还表现在对人性的关注方面。电影中的小人物形象不再是单一的、简单的而是更关注人性的多重性和复杂性。他们的个性、情感和喜好也被更加注重,这让人们对他们的生活处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审美观念的转变还体现在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上。电影导演不再是单纯地描绘小人物自身,而是更关注社会现实问题。
.............................
第三章新时期以来都市电影中小人物形象的视觉塑造...............................24
第一节影像机器下的视觉语言...............................24
一、镜头语言..................................24
二、构图技巧......................................28
三、色彩语言......................................30
第四章新时期以来都市电影中小人物形象潜在的精神内涵...........................39
第一节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39
第二节社会视角的转变......................................40
第三节自我意识的崛起...................................42
结语...................................47
第四章新时期以来都市电影中小人物形象潜在的精神内涵

第一节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
小人物往往处于现实和理想之间的矛盾心理中,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现实条件往往无法满足他们内心的理想和期望。理想与现实的对立往往会让小人物感到挫败和失落。当人们追求自己的理想和梦想时往往会充满激情和动力,但当他们在现实中遭遇挫折和障碍时,美好幻想瞬间不复存在,换来的是失望、沮丧和无助,他们会认为自己的努力毫无意义,因为他们无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自己的理想,在对现实生活感到失望的同时对未来也失去信心,因此现实和理想之间的对立,是小人物心理矛盾的真实写照。
生存在不同空间里的小人物对于理想与现实有着不一样的矛盾心理。曼纽尔·卡斯特尔认为,“空间是一个物质产物,相关于其他物质产物——包括人类——而牵扯于‘历史地’决定的社会之中,而这些社会关系赋予空间形式、功能和社会意义。”①由此可以看出,空间其实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物质形式,牵扯着人类社会和文化之间的关系,都市电影中小人物的生存空间则是把空间限定在“都市”这个范畴里,小人物的生存状态也是通过空间来展现。一方面来说由各种建筑、交通、商品等元素组成,是诸多物质的载体抑或是一个被物化了的环境;另一方面在这个生存的空间里承载着关于各时代、各类型都市人群的观念、文化、人际交往和社会关系。新时期都市电影中也有些许繁华的都市空间,但更多的是将小人物生存空间选择在灰暗的边缘地带,一个充斥着个体迷茫和混乱的灰色空间。例如在《小武》《北京杂种》《头发乱了》等影片中,小人物在这样的生存空间中处于弱势地位的群体,他们常常面临着贫困、压迫、歧视等现实问题,这些问题无法通过自身努力或改变得到解决。这使得小人物感到对现实生活充满了失落感,同时也产生了对更美好生活的渴望和理想,但是现实和理想的差距使得他们对社会和人性产生怀疑,他们会反思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冷漠,同时也会怀疑自己和他人的价值和意义,他们感到无法掌控自己的生活和命运,也无法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梦想,认为现实和理想的差距无法跨越,这种迷茫和无力感往往会导致他们产生绝望的情绪。这时的小人物在其中透露出的都是对都市的抗拒。

艺术论文参考
艺术论文参考

..............................
结语
新时期以来,伴随着商品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我国的都市电影获得了较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都市电影中小人物的塑造也在发展中创新,逐渐为我们展现出多姿多彩的都市生活,构建出都市化生活的奇妙幻影,塑造出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可以说,都市电影中塑造出的小人物形象就像一面镜子,将不同时期都市中人们的生活状态折射出来。
就我国都市电影中小人物的类型而言,其人物形象风格转变的多样性是一目了然的。本文第一章详细梳理了新时期以来我国都市电影中小人物形象的类型。都市电影中的小人物在类型的创作中不断吸收时代的养分,创造出符合时代特点的人物形象。究其形象转变的原因和电影技术的发展、导演观念的提升、社会的变迁以及观众的期待有关。在这些原因的驱使下,都市电影在塑造小人物形象上更加注重个性化的塑造,都市电影中的小人物形象也发生了转变,从“边缘小人物”转变为“创业奋斗者”、从“文艺小清新”转变为“街头硬汉”、从“个体化代表”转变为“社会群体”,他们有着更加积极的生活态度,代表着一个社会群体的命运,他们也许有着不同的职业、背景和价值观,但他们面对的生活问题却是相似的,他们互相扶持、共克时艰。都市电影中将小人物置于情感故事中,不再局限于表现苦难,而是更加关注人性等情感因素。所以都市电影中的小人物形象不仅仅是社会发展变化的载体,更是社会变革的参与者和推动者。然而观众也更加关注小人物的反应和情感,更期望看到小人物在复杂的情况下如何自处,如何走出困境,也希望电影能够反映、批判或探讨社会中的问题,创造出更贴近观众生活的,能产生共鸣的小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略)


上一篇:长治观音堂悬塑艺术探讨
下一篇:没有了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