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瓦克斯曼《卡门幻想曲》作品结构与演奏分析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0 论文编号:sb2023113010392451490 日期:2023-12-03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音乐论文,本⽂以《卡⻔幻想曲》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作品结构和演奏技法,以当代经典⼩提琴演奏技法专著为理论⽀持,对⽐了两种演奏指法并且论述了各⾃存在的合理性。
第⼀章F·瓦克斯曼《卡⻔幻想曲》的创作背景
第⼀节作曲家简介
弗朗茨·瓦克斯曼(Franz Waxman,1906-1967),德国指挥家,作曲家。1906出⽣于当时德意志帝国的⻄⾥⻄亚地区的普鲁⼠省。⽗⺟都是德国犹太⺠族的后裔,瓦克斯曼⾃幼学习钢琴,便展现出了不凡的演奏天赋。
瓦克斯曼21岁到柏林⾳乐学院学习,求学期间找到了⼀份在俱乐部演奏钢琴的兼职⼯作。他的才华很快被俱乐部⽼板,当时有名的作曲家弗兰德⾥希·霍利德尔(FriedrichHollaender)发现,邀请他去为电影《蓝⾊天使》(The Blue Angel,1930)编曲,并且指挥他为此电影创作的配乐。接下来的三年⾥瓦克斯曼从事了作曲和指挥的⼯作,在这基础上⼜指导了两部⾳乐剧《红辣椒》和《斯坎伯罗》(Paprika,Scampolo),并为它们配乐。
1934年正值第⼆次世界⼤战前期,纳粹势⼒在德国⽇益发展壮⼤,瓦克斯曼作为⼀个欧洲犹太⺠族的作曲家,为了躲避纳粹的迫害随即移居法国。在法国他获得了为弗⾥茨·朗导演的电影《利⼒姆》(Liliom)配乐的机会。1935年瓦克斯曼辗转移居到美国,应邀与著名电影导演⽐利·怀尔德(Billy Wilder)合作。同年,瓦克斯曼加⼊了好莱坞的环球影业,他的第⼀⾸作品《弗兰肯斯坦的新娘》⼤受欢迎,很快被提升为⾳乐总监。在美国的⽇⼦是瓦克斯曼作曲事业的上升期,他渴望全身⼼的投⼊到创作中去,随即辞去了⾳乐总监的职务。1936年,他受邀进⼊⽶⾼梅电影公司的⾳乐系担任专职作曲家,在这⾥,他为电影《爱在逃亡》(Love on the Run)和《红⾊新娘》(The Bride WoreRed)创作了配乐。1938年,瓦克斯曼通过电影《⼼之少年》(The Young in Heart)获得了两个奥斯卡提名。1940年,他为希区柯克的电影《丽⻉卡》(Rebecca)配乐,瓦克斯曼事后回忆:“这是⼀个⿎舞⼈⼼的和令⼈难忘的配乐”。1943年,他⼜回到华纳公司并且成⽴了⼀个协会,此时正值第⼆次世界⼤战期间,全球局势动荡不安,瓦克斯曼在华纳公司⼯作期间为⼀些战争系列的电影配乐。
........................
第⼆节曲⽬概述
1946年瓦克斯曼为电影《⼩夜曲》配乐,电影讲述了⼀个酷爱⾳乐的⼩提琴家保罗和⼥主⼈公海伦的爱情故事。瓦克斯曼为剧中的主⼈翁创作了这⾸《卡⻔幻想曲》。该影⽚负责⼈曾邀请⼩提琴演奏家亚沙·海菲兹(Jascha·Heifetz)来演奏该曲⽬,但是却被他委婉谢绝。当时另⼀名⼩提琴演奏家艾萨克·斯特恩(Isaac·Stern)在美国的演奏事业如⽇中天,所以他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卡⻔幻想曲》的⾸演者。电影《⼩夜曲》获得了第19届奥斯卡⾳乐提名。作品成功问世后,得到了海菲兹的⻘睐,他之后在RCA公司录制了这⾸作品并且发⾏了CD。
法国作曲家⽐才创作的歌剧《卡⻔》享誉全球,吸引了⽆数优秀的作曲家以《卡⻔》这部歌剧中的⾳乐素材为主题,创作了⼩提琴独奏作品《卡⻔幻想曲》。这其中萨拉萨蒂、胡鲍伊、瓦克斯曼等⼈的同名⼩提琴幻想曲可谓是“平分秋⾊”。其中,瓦克斯曼创作的《卡⻔幻想曲》⽐萨拉萨蒂和胡鲍伊的同名改编作在技巧上来说更加艰难,⾳乐内涵也更为丰富,同时对演奏者的技术也提出了更⾼的要求。
瓦克斯曼运⽤歌剧《卡⻔》中的六段⾳乐素材写成了这⾸⼩提琴独奏曲。第⼀段⾳乐素材取⾃于歌剧《序曲》中的⾳乐,第⼆段⾳乐素材取⾃于歌剧中的主⼈公演唱的咏叹调《哈巴涅拉舞曲》,第三段⾳乐素材取⾃于歌剧中的咏叹调《“纸牌”三重唱》,第四段的⾳乐素材来⾃歌剧中的《阿拉贡舞曲》,第五段的⾳乐素材取⾃于歌剧中第⼀幕卡⻔对唐·豪赛演唱的《赛吉迪亚舞曲》,第六段取材于歌剧第⼆幕中开头的《吉普赛舞曲》。
...........................
第⼆章《卡⻔幻想曲》的作品结构和演奏分析
第⼀节作品结构和⾳乐材料
⼀、作品结构
瓦克斯曼以乔治•⽐才的歌剧《卡⻔》为蓝本,使⽤了其中多个⾳乐主题进⾏创作。经笔者对材料的整理及曲式划分,曲式结构图如下:

音乐论文怎么写
音乐论文怎么写

《卡⻔幻想曲》由六个乐段组成。A段(第1-19⼩节)运⽤了歌剧《卡⻔》序曲主题中的素材,整个A段及连接1具有引⼊的作⽤。B段(第29-70⼩节)运⽤了歌剧《卡⻔》中的“哈巴涅拉”主题素材,⼩提琴旋律线条使⽤了⼋度跳⾳,⾳域灵活⾃由。同时频繁运⽤三连⾳的节奏,使得⾳乐形象更加丰满⽴体。C段(第70-108⼩节)运⽤了歌剧《卡⻔》中的“纸牌三重唱”主题素材,旋律线条以⾳阶式的进⾏为主,节奏运⽤连续的⼋分⾳符,整个⾳乐的情绪由B段的⽣动活泼逐渐转变为忧郁沉重。D段(第109-197⼩节),运⽤了歌剧《卡⻔》中的“阿拉贡舞曲”主题素材,⼩提琴重复演奏具有引⼊性质的⼆度⾳型,为后边跳跃的旋律线条做铺垫,整个⾳乐情绪跌宕起伏。E段(第235-338⼩节),运⽤了歌剧《卡⻔》中的“塞吉迪亚舞曲”主题素材,旋律线条多次使⽤跳⾳,⾳域宽⼴⾃由,整个⾳乐呈现出灵动的性格。F段(第341-426⼩节),运⽤歌剧《卡⻔》中的“吉普赛”主题素材,旋律线条以上⾏⾳阶式的素材和连续快速的跳跃式双⾳为主,⾳乐情绪不断向⾼潮推进,整个⾳乐情绪热情激烈,在⾳乐材料、速度、⼒度以及演奏技法等多⽅⾯的配合下,逐渐将⾳乐推⾄⾼潮,整个⾳乐在饱满⽽热烈的情绪中结束。
.................................
第⼆节演奏分析
⼀、A段:1-19⼩节,2/4拍,A⼤调
谱例2-2-1中,开始的速度为Allegro giocoso,钢琴弹奏出慷慨激昂的“卡⻔序曲”主题,紧接着⼩提琴开始演奏华彩乐段。

音乐论文参考
音乐论文参考

⼆、连接1:19-28⼩节
谱例2-2-2中,必须⽤强有⼒的分⼸拉奏每⼀个⼗六分⾳符,演奏时⼸⻓要逐渐增加,伴随着⾳⾼的急剧增加,⾳量也要由弱变强,(由弱到强时要注意⼸弦接触点的位置可以从指板开始逐渐靠向琴码),整个渐强的过程要循序渐近,到达最⾼点E弦的A⾳之后,紧接着出现的三连⾳在演奏时需要在每组的第⼀个⾳加上⾳头,⽤来表现出整体的递进关系,同时还要注意每组三连⾳的节奏都是略微不同的,右⼿在运⼸时做由慢到快的戏剧性节奏变化会有意想不到的演奏效果,给听众带来惊喜。⼸速⽅⾯也应该由慢速运⼸变为快速运⼸。结束了整个三连⾳段落的演奏之后,可以适当放慢速度,为之后“哈巴涅拉”舞曲的进⼊做好⾳乐情绪上的准备。
...........................
第三章《卡⻔幻想曲》的演奏技法分析...........................14
第⼀节指法⽐较.............................14
第⼆节演奏技术的分析.............................18
结语...........................24
第三章《卡⻔幻想曲》的演奏技法分析
第⼀节指法⽐较
著名⼩提琴教育家卡尔·弗莱什(Carl Flesch)在其著作中谈到:“指法的编订可以是⼀般合理的,也可以是特殊的。前者指法是遵循⼀定的⽣理规律或者⾳乐规律,这些规律具有普遍性。后者指法是考虑到某个演奏者的个⼈特点与技巧能⼒,根据起决定性作⽤的个⼈条件,即左⼿的⽣理结构⽽定的”①。演奏者在练习新作品时,不仅要依据谱⾯上标定的指法进⾏练习,必要时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调整,使得指法更加符合⾃身的演奏特点和⽣理结构。
笔者在研究《卡⻔幻想曲》时查阅了⼤量乐谱资料,现市⾯上已知版本的指法(1.《世界著名⼩提琴⾳乐会幻想曲》2.《国际⻘少年⼩提琴⽐赛名曲集》)追根朔源,都来⾃纽约哈姆斯乐谱公司②(A指法)。同时,笔者在演奏《卡⻔幻想曲》的过程中,参考了⼤量⼩提琴演奏技法的经典论著,归纳总结出⼀套新的指法(B指法)。本节从以下五个⻆度出发,将两种指法加以对⽐,详细论述各⾃的合理性。
⼀、从技术的⻆度出发,选择技术动作简单的指法

音乐论文参考
音乐论文参考

............................
结语
瓦克斯曼作为20世纪伟⼤的电影配乐作曲家,凭借⾼超的作曲技巧和对⼩提琴这⼀⼸弦乐器的独到理解,以法国作曲家⽐才的歌剧《卡⻔》为蓝本,创作了《卡⻔幻想曲》。与萨拉萨蒂和胡鲍伊的同名改编作《卡⻔幻想曲》并称为⼩提琴幻想曲中的三⼤标杆,此曲⾃1946年创作以来,已经成为了⼩提琴专业学习的必学曲⽬,各⼤国际⼩提琴⽐赛的必选曲⽬。
瓦克斯曼的《卡⻔幻想曲》作为⼀部技巧纷繁复杂,⾳乐绚丽多彩的⼩提琴作品,对于任何⼩提琴演奏者来说都是⼀个挑战。笔者从作品本身的⻆度出发,剖析了作曲家的作曲技法,分析了作品结构,阐释了作曲家如何引⽤歌剧中的主题段落经过⼀系列变化和发展,最终和⼩提琴曲有机的结合起来。从演奏者的⻆度出发,从不同维度对⽐了两种指法,试图寻找到更佳的演奏⽅法。在困难的技术⽚段,笔者做了深刻的分析,并且尝试给出了练习和解决的⽅法。若有论述不得当的地⽅,还望⼴⼤读者以及专业演奏者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音乐论文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