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罗·兴德米特《单簧管奏鸣曲》的音乐分析与演奏思考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2522 论文编号:sb2022062122180648646 日期:2022-07-05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音乐论文,文章较为系统的分析了四个乐章的音乐及演奏,并阐释了音乐角度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作品回归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结合复调创作技法,是对传统的继承;在传统的自然调性体系的基础上,扩大音与音之间的联系,创作音序 I、音序 II,摆脱传统的限制、束缚,是一种创新;将传统奏鸣曲式与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进行综合运用。
第一章  新古典主义作曲家保罗·兴德米特及其《单簧管奏鸣曲》概述
一、二十世纪新古典主义音乐
在音乐历史长河中,新古典主义作为一个重要的流派,出现并流行于二十世纪的上半叶。凡事总有一个回归,音乐的发展也会出现极端走向极端的例子,当一个音响效果满足不了听众的耳朵时,就会有新的音乐出现。人们在经过了两次世界大战以后,已经对这种残酷的暴虐战争心灰意冷了,缺失了真善美的信心,从而把巴洛克宗教音乐重新定位。
意大利作曲家布索尼(Ferruccio Busoni,1866-1924)在 1920 年发表了一封公开信《新的古典主义》,其中提到:“我所理解的新的古典主义,就是发扬、选择和运用以往经验的全部成果,并把这些成果体现为坚实而优美的形式①。”他总结新古典主义的特征主要是风格的统一、复调的高度发展(巴洛克时期的对位作曲技法)、具有明朗的客观气质。新古典主义出现于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在战争以及战后生活中,人们被残酷的生活所打击,观念及对音乐的欣赏力产生了变化,开始厌恶浪漫主义的夸张、张扬,也厌倦了印象派音乐的精美与虚无,开始追求质朴、理性的音乐风格。为了与浪漫主义音乐形成鲜明的对比,开始转向以前年代的音乐,并进行一些创新。
新古典主义音乐的目标是复兴古典主义甚至古典主义之前巴洛克时期的音乐风格和创作特点。新古典主义音乐的“古典”含义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明确,一些作品指的是十八世纪下半叶的古典乐派,如莫扎特、海顿和贝多芬等作曲家的代表作品。另一些作品为巴洛克时期的音乐,如巴赫、亨德尔、维瓦尔第等作曲家的作品。还有一种情况,作曲家从更早的音乐时期寻找灵感,如文艺复兴时期作曲家蒙特威尔第的作品。在这些音乐作品中,新古典主义作曲家寻找自己想要的音乐材料,概括的说,他们想要找一些被十九世纪浪漫主义作曲家、印象派作曲家所抛弃的音乐素材。所谓新古典主义音乐的“新”,可以这样理解,它新在作曲家总是按照个人的喜好和特点选择使用现代作曲手法,并融入现代人的思想观念,对古典音乐形式进行二次创造。如曲式结构采用古典的奏鸣曲式,但其中的织体与旋法新颖多变。
.............................
二、新古典主义时期代表作曲家——兴德米特(1895-1963)
(一)保罗·兴德米特简介
保罗·兴德米特(Paul Hindemith 1895-1963)①。出生于德国美因河畔法兰克福的一个拥有良好音乐氛围的家庭。1900 年,兴德米特开始学习小提琴,之后在他的小提琴老师安娜·赫格纳的推荐下,从 1908 年起在阿道夫·雷布纳的小提琴班学习,经过刻苦练习,他的演奏在家乡小有名气。1913-1917 年,兴德米特就读于法兰克福高等音乐学院,学习作曲技术理论、指挥法、总谱读法和小提琴演奏等课程,为了支付高昂的学费,他在法兰克福的纽尔剧院、法兰克福歌剧院演奏小提琴、钢琴、打击乐器等,同时还担任指挥,积极参与四重奏室内乐的演出。他也为学校创作音乐,为电影创作配乐,创作实用音乐,用音乐为社会做贡献。1917-1919 年,在德国军队服役期间,仍继续作曲并参加演出活动。1923 年,专心致力于音乐创作,并跻身德国青年作曲家之列。
从 1927 年起,兴德米特在德国柏林的高等音乐学校担任作曲教授。他培养了许多作曲家。曾跟随兴德米特学习的彼得·雷说,“他对学生很挑剔,我很幸运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我们学到了很多以前在音乐训练中从未接触过的新知识。这是一次很棒的经历,但他是一位非常严厉的老师,我们总是对他的知识储备量感到惊讶。”由此可见,兴德米特在教学上也很突出。直到希特勒执政后,兴德米特被迫离开柏林高等音乐专科学校,因为他的作品被称为“文化上的布尔什维主义”,并且他仍然与犹太民族合作演出,于是,纳粹政权禁演了他的代表作品《画家马蒂斯》及其他作品。1935 年,兴德米特来到土耳其,继续进行巡演及教学活动。1938 年,兴德米特和他的妻子流亡瑞士。1940 年,他离开瑞士前往美国,当选为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并于 1946 年成为美国公民。
.........................
第二章  保罗·兴德米特《单簧管奏鸣曲》的音乐分析
一、曲式分析
(一)第一乐章,适当活泼的
1.曲式结构图

音乐论文怎么写
音乐论文怎么写

2.文字分析
该乐章为奏鸣曲式,bB 大调,3/4 拍。由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和尾声组成。共 173 个小节。
呈示部(1-54 小节)。由主部、连接部、副部和结束部构成。 其中主部(1-14 小节)由单簧管奏出该作品的音乐主题动机乐句,节奏型简洁,旋律清新明快,由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组成,需要有大线条演奏的感觉。钢琴声部与单簧管声部的旋律交织进行,模仿复调的写作手法,使音乐在交替的旋律中不断向前推进。在 11 小节处,两声部旋律相遇,共同完成了主部音乐主题,具有完整性的结构特点。
连接部(15-21 小节)依然沿用了主部主题的音乐动机,音区与节奏型的设计基本保持不变,单簧管声部为三个短乐句做渐弱处理,钢琴声部演奏柱式和弦加强音乐的立体支撑感。
........................
二、调式调性设计
兴德米特作为 20 世纪的杰出作曲家,拥有丰富的理论成果,根据长期的教学经验总结,在 20 世纪 30 年代出版了《作曲技法》一书,书中对调性方面有较为深刻、新颖的理解。创作于 1939 年的《单簧管奏鸣曲》是作曲家对调性的运用较为成熟的一部作品。他认为,“调性是一个跟着一个相继出现的音程与和弦相互作用的结果所形成的一种有价值的东西,这些音程与和弦本身属于各种不同的自然属性①”。因此,根据兴德米特的调性理论,本作品的调性观念和古典主义时期是不同的,是有所创新的。体现于,他认同古典主义时期传统音乐创作中的调性体系,认同具有自然力量的传统调性原则,在此基础上对调性体系提出创新的概念。他以十二个半音为基础,建立音级体系,扩大了音与音之间的关系,尽力突破传统作品创作中的束缚。
兴德米特《单簧管奏鸣曲》的调性设计严格按照兴德米特音乐理论中的原则与规则进行安排,作品中调性变化迅速,许多乐段不仅仅是单一的调性。以音序I 为理论指导,即调性中心音理论,在一个区域内所有音都来源于一个根源音,由这个音距离根源音的远近来判断它的价值,离根源音越近,那么他距离调性中心音就越近;离根源音越远,它距离调性中心音就越远。调式中心音具有统领作用,是整个音乐作品调性的领袖,决定着作品调性的总布局与方向。本作品的音级与音序 I 的泛音相对应,按照与中心音的远近关系有序排列,布局完整,是兴德米特音乐理论的优秀实践,同时,该室内乐作品也很好的证实了兴德米特音乐理论的独到之处。
..............................
第三章  保罗·兴德米特《单簧管奏鸣曲》的演奏研究 .......................... 20
一、乐谱 ........................................... 20
二、音乐特征与风格把握............................ 21 
第四章  研究价值与审美诠释 ................................... 43
一、研究价值 ......................................... 43
(一)历史价值 ................................ 43
(二)教学价值 ............................ 43 
结语 .................... 47 
第四章  研究价值与审美诠释

一、研究价值
(一)历史价值
《单簧管奏鸣曲》诞生于兴德米特为众多管弦乐器创作室内乐作品的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是随着他作曲理论的成熟应运而生的,是他独特音乐理念下的结果。《单簧管奏鸣曲》所体现的音乐观念不仅仅是传统与现代的简单结合,更多的是保守与开放的融合并存,其中协和程度之间的协调,是新古典主义音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兴德米特实现了自我风格的突破,为新世纪大力发展现代音乐的音乐家们提供了独特的角度与宝贵的启示经验。

音乐论文参考
音乐论文参考

受“实用主义”的影响,《单簧管奏鸣曲》是兴德米特为众多管弦乐器创作的室内乐作品之一,兴德米特的音乐美学价值体现在社会实用价值上。音乐为社会服务,音乐可以使听众与演奏者产生共鸣,真正为社会大众带来美的感受的音乐,才能具有真正意义上的美学价值。
..........................
结语
保罗•兴德米特是 20 世纪伟大的作曲家、演奏家、教育家,是新古典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单簧管奏鸣曲》是他创作成熟时期的一部经典作品。
文章通过把握时代的脉络,对新古典主义作曲家兴德米特及其《单簧管奏鸣曲》进行概述。首先,从二十世纪新古典主义音乐引入,介绍作曲家及其音乐成就,并选取两位与他同时期的杰出作曲家进行比较,突出兴德米特的音乐特点,对作品有一个整体的把握。随后,通过分析曲式、调式调性、和声技法以及旋法等方式,对作品进行深入的音乐分析,把握其内在构造,为演奏者创造处理音乐风格的途径。又从音乐演奏者的角度出发,从技巧难点、力度处理、分句气息、与钢琴的合作等多个方面出发,剖析作品的演奏细节,希望为本部作品后来的演奏者提供一定的启发。最后从研究价值和审美层次出发,加深对音乐内涵的理解,从音乐文化哲学的角度提升文章思想的整体水准。
文章较为系统的分析了四个乐章的音乐及演奏,并阐释了音乐角度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作品回归古典主义时期的音乐风格,结合复调创作技法,是对传统的继承;在传统的自然调性体系的基础上,扩大音与音之间的联系,创作音序 I、音序 II,摆脱传统的限制、束缚,是一种创新;将传统奏鸣曲式与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进行综合运用。兴德米特的创新是思维上的创新,对我国音乐的发展有着良好的启发作用。
器乐作品的分析研究,为演奏者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不仅能促进演奏者演奏水准的提升,而且对于提高演奏者的审美能力、思维能力、二度创作水平都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在实际演奏学习中,依然需要大量实践练习,熟练度是完成以上要求的基础,也是“得心应手”地演奏这部作品的首要条件。文章望引起单簧管专业学生的演奏兴趣和对新古典主义作品的重视,在本文基础上继续研究。同时,以兴德米特的创新精神来激发现代作曲家为单簧管创作的新思路,与我国音乐创作教学建立联系,促进更多优秀的现代单簧管作品问世。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