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与科技创新研究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yezi 点击次数:184
论文字数:100000 论文编号:sb2014070816301610054 日期:2014-07-09 来源:硕博论文网

第 1 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本文主要考察的是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与科技创新,选择这一论题主要基于以下现实与理论背景:
第一,在当今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世界各国都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科技体制的制度结构、科技创新组织安排以及运行机制将对一国的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等诸多方面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第二,“中国和俄罗斯作为两个市场化经济转型大国,在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由于面临的基本约束条件和自然禀赋的差异,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并形成了各自特点鲜明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国实现了 30 年经济高速增长,俄罗斯也在 2000 年之后体验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但从两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和增长型式看,都面临着严峻的增长可持续性问题。中国正在耗尽所拥有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俄罗斯也不可能仅仅依靠丰裕的自然资源维持强国地位。因此,中俄两国不约而同地把创新问题提到国家战略的高度。”俄罗斯尤其在遭遇了金融危机之后进一步认识到只有依靠
科技创新才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根本出路。2008 年,普京提出了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思想纲领。梅德韦杰夫把发展创新型经济与实现俄罗斯的全面现代化联系在一起。2011 年 12 月俄罗斯政府批准《2020 年前俄罗斯创新发展战略》。俄罗斯要发展创新经济成为俄罗斯政府工作的重点,也逐步引起学术界的关注。
第三,目前,国内学界对俄罗斯经济转轨、制度变迁、产业结构、公司治理等宏微观问题都进行了较为充分的研究。但对于俄罗斯经济转型而言仍有诸多值得研究的领域,尤其是与俄罗斯经济发展的相关研究。在此背景下,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与科技创新问题,因与俄罗斯经济结构升级、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国家竞争力提升等问题密切相关,因而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基于此,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与科技创新就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1.1.2 研究目的
目前,国内学界对俄罗斯创新问题研究所涉及的领域较为宽泛,从俄罗斯创新
..............................

第 2 章 科技体制转型与科技创新:理论问题与分析框架

科技创新对于一国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越来越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综合国力的竞争也越来越表现为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因此,自 20 世纪初熊彼特(J·A·Schumpeter)首次从经济学角度提出创新理论以来,众多的学者从不同角度对创新的内涵、特征、类型、过程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本章将对其从理论上进行一般性分析。同时本章将进一步分析对于市场化经济转型国家而言,科技体制的转型将对科技创新产生怎样的影响。

2.1 创新的理论问题

2.1.1 创新的含义
人们对于创新这一概念可以说有多种解释。学术界所认同的是特指英文中的创新(innovation),即发生变化、引入新事物,区别于创造(creation)和发明(invention)。我国现代汉语词典对其解释是指创造性、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并且,创新有着丰富的内涵,涉及到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诸多学术领域,包含技术、制度、组织、管理等诸多方面的创新。在经济学中,创新有着特定的含义。《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词典》对“创新”一词的解释是:“特别是亚当·斯密与马克思都表现了对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与市场之间关系的兴趣,斯密(1776)早在 18 世纪就指出了科学研究上的专业分工增加的趋势以及机械制造业创新与科学家之间的联系(‘哲学家’或‘思想家’的任务是‘观察一切’),马克思(1848)恐怕领先于其他任何一位经济学家把技术创新看作为经济发展与竞争的推动力—‘资产阶级除非使生产工具  不断革命化,否则就不能生产下去’”,“然而到了 20 世纪上半叶,著名经济学家差不多只有熊彼特(J·A·Schumpeter)自己一个人还在继续发扬这一古典传统。
由此可见,经济学意义上的创新早在古典经济学著作中就已有初步阐述。但学者公认的首次从经济学角度提出创新概念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的还是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A·Schumpeter)。1912 年熊彼特在其《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次从经济学意义上使用了“创新”这一词语,并指出,“创新”即 “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第一次把从未有过的生产要素以及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进到生产领

.............................

第 3 章 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的基本逻辑、简要历程与特征.................................. 43
3.1 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的基本逻辑 .................................................................. 43
3.1.1 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 ........................................................................ 43
3.1.2 促进科技与教育的结合 ........................................................................ 45
3.1.3 促进军民两用技术的结合 .................................................................... 46
3.2 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的简要历程 .................................................................. 48
3.2.1 俄罗斯科技体制的危机动荡时期(1992—1996)............................... 48
3.2.2 俄罗斯科技体制的缓解调整时期(1996—2002)............................... 49
3.2.3 俄罗斯科技体制的转折完善时期(2002—至今)............................... 50
3.3 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的特征 .......................................................................... 50
3.3.1 确立政府与市场相结合的科技创新制度基础 .................................... 51
3.3.2 新的科技创新组织逐步创建 ................................................................ 52
3.3.3 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科技创新运行机制 ............................................ 52
第 4 章 俄罗斯科技体制的制度变迁及其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54
4.1 市场机制的引进及其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 54
4.1.1 市场竞争机制的引进 ............................................................................ 54
4.1.2 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 56
4.2 政府与市场手段的结合及其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 59
4.2.1 政府与市场手段的结合 ........................................................................ 59
4.2.2 政府与市场的结合缓解了科技创新危机 ............................................ 61
4.3 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及其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 61
4.3.1 科技与经济的融合 ................................................................................ 61
4.3.2 科技与经济的融合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 64
4.4 科技与教育的融合及其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 65
4.4.1 科技与教育的融合 ................................................................................ 65
4.4.2 科教融合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 70
4.5 加强军民两用技术的结合及其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 70
4.5.1 积极推进国防工业的军转民 ................................................................ 70
4.5.2 军民两用技术的结合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 73
4.6 融入科技全球化及其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 74
4.6.1 融入科技全球化 .................................................................................... 74
4.6.2 融入科技全球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 .................................................... 77
4.7 本章小结 .......................................................................................................... 78
第 5 章 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中科技创新组织、机制与模式.................................. 79
5.1 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中的科技创新组织分析 .............................................. 79
5.1.1 俄罗斯科研组织的改革与创新状况 .................................................... 79
5.1.2 俄罗斯高校的科研与教育一体化 ........................................................ 81
5.1.3 俄罗斯企业的技术创新地位 ................................................................ 84
5.2 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中的科技创新机制分析 .............................................. 87
5.2.1 俄罗斯科技创新的长期预测与战略规划 ............................................ 87
5.2.2 俄罗斯科技创新的融资机制 ................................................................ 89
5.2.3 俄罗斯科技创新的政府采购、税收、补贴机制 ................................ 93
5.2.4 俄罗斯科技创新的法制保护机制 ........................................................ 95
5.2.5 俄罗斯科技创新机构项目的启动 ........................................................ 97
5.2.6 俄罗斯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机制 .................................................. 105
5.3 俄罗斯政府主导型科技创新模式及其特点 ................................................ 108
5.3.1 俄罗斯政府主导型科技创新模式 ...................................................... 108
5.3.2 俄罗斯政府主导型科技创新模式的特点 .......................................... 108
5.4 本章小结 .........................................................................................................110
第 6 章 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下的科技创新效应分析.............................................112
6.1 科技进步与科技进步贡献率 .........................................................................112
6.1.1 科技进步的含义 ...................................................................................112
6.1.2 科技进步贡献率 ...................................................................................112
6.2 俄罗斯科技创新效应的定性评价 .................................................................113
6.2.1 俄罗斯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114
6.2.2 俄罗斯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115
6.2.3 俄罗斯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对贸易结构的影响 ...............................118
6.3 俄罗斯科技创新绩效的定量分析 ................................................................ 121
6.3.1 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模型的选择 ...................................................... 121
6.3.2 模型测算的原理方法 .......................................................................... 122
6.3.3 俄罗斯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 .......................................................... 125
6.3.4 测算结果分析及其结论 ...................................................................... 128
6.4 本章小结 ........................................................................................................ 130
............................

第 7 章 俄罗斯科技创新效应深层原因与创新型国家前景

经过科技体制转型,俄罗斯基本确立了市场与政府结合的科技创新制度框架。这使得俄罗斯科技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俄罗斯的科技创新尚未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这与拥有雄厚科技创新潜力的地位是不相称的。科技创新经济效应的有限性有着其深层次的原因。这些深层次的因素同时也影响着俄罗斯创新型国家目标的实现。

7.1 俄罗斯科技创新效应深层次原因分析
经济转型之后,俄罗斯为其科技创新的实现提供了市场基础,并且逐步积极发挥政府作用。然而,结果并未出现令人期待的活跃的科技创新,科学知识创新较强,而技术创新相对较弱。这是由俄罗斯的科技体制的路径依赖、转轨约束、资源诅咒以及经济全球化等众多约束决定的。

7.1.1 俄罗斯科技体制的路径依赖

7.1.1.1 路径依赖
路径依赖(Path dependence)定义了一个动态过程的集合,在该集合中,经济系统的每一刻发生的小事件都会产生长期的影响,通常具有不可逆性、不可分割性以及参与者结构化的行为。但是路径依赖的过程轨迹并非完全基于原始事件而被预期出来。
路径依赖这一概念最初是由 David(1985)提出来的,认为技术的相关性、投资的准不可逆性和规模报酬递增导致了技术变迁领域的路径依赖。后来 Arthur(1989)对其进行了发展,认为新技术的采用一般具有报酬递增和自我强化机制。某种技术可依靠先发展起来的先占优势,实现规模报酬递增、降低学习成本、协调采纳者的行动和适应性预期,通过实现自我增强的良性循环在竞争中取胜。否则,一种技术即使比原技术更加优良,但由于晚入而缺少足够的追随者将会陷入恶性循环,甚至被锁定在某种被动状态之下。某些历史偶然或微小事件将会把技术发展引入特定路径而导致结果迥异。
接着诺思(North,1990)将技术演进过程中的这一自我强化机制和路径依赖性质的论证推广到制度变迁领域,创立了制度变迁的路径依赖理论。该理论认为,制度一旦选择了某种路径,将会沿着这个既定的方向进行自我强化。但是这种既定方向
.............................

第 8 章 结论与启示

8.1 结论

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是俄罗斯市场化经济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俄罗斯经济转型的方向,对俄罗斯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着极其深刻的影响。本研究在分析创新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科技体制转型与科技创新的分析框架,对俄罗斯的科技体制转型及其对科技创新的影响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同时分析了科技创新的经济效应。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尽管存在诸多问题,但为科技创新确立了基本的制度框架,同时也为发展创新经济提供了重要的基础与支撑。
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的初期因多重因素导致了科技创新的危机,但随着体制转型的深入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俄罗斯的科技体制转型逻辑逐渐明朗化、制度化和规范化,较大的推动了俄罗斯科技创新及其经济效应的显现。俄罗斯的科技体制转型对俄罗斯的经济增长、产业结构以及贸易结构的调整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俄罗斯在科技体制转型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逐步借鉴典型创新国家促进科技创新实现的经验。目前,尽管存在诸多问题,但俄罗斯通过科技体制转型已经基本形成了较新的国家创新体系(NIS),理顺了官产学研各方的关系,从而使科技创新走向良性的发展轨道,创新产值逐步增加,包括军工在内的高新技术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不断增强。
第一,俄罗斯科技体制转型和科技创新全方位的发展战略基本形成。俄罗斯在科技体制转型过程中,逐步去除前苏联时期的计划经济特色浓厚的科技体制和思想,融入了全新的发展战略,引入市场机制,加强政府的推动作用,逐步实现科技与经济、科技与教育的融合,实现军民两用技术的结合。并且俄罗斯鉴于国际形势的变化和自身的优势与不足,逐步融入科技全球化,与其他国家加强合作,积极参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
第二,俄罗斯的科技体制转型有充分的创新理论基础。通过对科技体制转型的制度变迁进行分析,俄罗斯的科技体制已经为科技创新提供了基本的制度框架。通过市场机制的引进,打破了国家垄断的局面,为活跃的科技创新的出现提供了制度基础,通过市场与政府的结合促进了不同类型科技创新的出现。科技与经济、科技与教育、军民两用技术结合的制度变迁为科技创新的实现做出了较好的制度安排。在这种制度安排下的俄罗斯的科技创新组织与科技创新机制开始逐步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略)

QQ 1429724474 电话 1580034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