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肥一体化服务云平台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5699 论文编号:sb2020062716345431887 日期:2020-07-06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物联网技术论文,本文研究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肥一体化服务云平台是将农业选为环境背景,将当前农业存在问题与现状综合分析,总结出当下水肥一体化服务云平台所存在的优点与不足,进而在已有的成果基础之上修正与改进,设计与实现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肥一体化服务云平台。

第 1 章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虽然当今社会信息化和现代化技术飞速发展,但是由于农业作为我国第一产业且作物种植面积较大、产量需求逐年增高等原因[1],农业产业一直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不可替代的地位。并且伴随着现代化智能农业的发展,水肥一体机自动控制技术、物联网技术[2]已融入农业生产的各方各面,自动化、智能化农业是加快农产业发展的必然之所趋。因此,农产业仍是支撑我国发展的一部分,基于物联网的数字信息技术已成为日后农业发展和作物质量提高的关键。但是伴随逐年城市化率的提升,致使更广泛的农村群体向中心城市的转移,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农村务农群体由农业向城市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转移,造成了农村从事农业生产的年轻劳动力流失。并且我国的传统的农业生产浇灌施肥方式中漫灌和施肥的方式均不合理,水和肥的消耗量大,农业种植用水量占我国总体用水量一半以上[3],但是实际有效利用效率低下,浪费严重并且导致土壤板结、酸化等一系列连锁问题;再加上我国地理环境复杂、气候类型多样、农田形态各异以及水土资源匮乏[4],导致各省份自然地理状况以及作物生长环境复杂并且差异略大。综合以上部分原因,分析出我国的传统的农业生产浇灌施肥方式无法满足现代农业需求,从而可能会导致农业在生产发展以及农产品质量方面存在问题,而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肥一体化是“控水减肥”的主要方式。随着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及变革,运用物联网自动化信息技术辅助现代农业的发展,通过将物联网技术、自动化技术与现代农业相融合,更新农业浇灌施肥种植方式,可以解决很大一部分农业生产发展存在的问题。
本文依托研发项目《基于语义物联网的微环境监测平台关键技术研究》。因此,本文以智能控制与农业生产两大体系为支撑,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肥一体化服务云平台。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肥一体化服务云平台结合物联网相关知识进行区域环境数据采集设备的设计,并设计自动化水肥一体机以及建立作物的数据处理、分析及预测模型。水肥一体机通过软硬件结合可以全自动智能化精准地控制水肥混合量以及农田浇灌施肥量,区域环境数据采集设备将物联网技术与农业现代化技术通过系统相结合来实现对农田区域环境数据的采集传输,以实现农田数据的精准实时自动采集,最终将采集设备采集到的农田数据通过 Lo Ra 无线传输送至平台。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基于物联网的水肥一体化技术方面,国外研究与采用都比我国早。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起源于无土栽培,在 18 世纪末英国的 John  Woodward[5]将植物种植在土壤的提取液中,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大门被打开,而其发展是伴随着灌溉技术的提高。目前,国外在水肥一体化技术方面较普及的国家[6]有以色列、西班牙、荷兰、美国、法国等,其中以色列国内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的耕地有超过 90%[7]。以色列的耐特菲姆(Netafim)公司作为世界最大的灌溉技术供应商,一直致力于农业的节水灌溉,其开发的水肥一体机当今已在以色列农产业变为必备的一部分。除此之外,美国农化巨头杜邦(Dupont)公司以及荷兰的普瑞瓦(Priva)公司[8]同样能为用户提供多样环境下的优质灌溉施肥服务。在自动化控制方面,国外同样较我国早,Sudha  M  N等[9]通过研制的基于果园气象环境监控的自动化灌溉系统,将数据通过无线传感器送至控制中心,实现自动化灌溉。Hosseinzadeh,  Z 等[10]改进了灌溉网络以及自动灌溉系统,研究出使用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灌溉网络并将此技术用于伊朗的灌溉系统设计。
在国内,我国农业中基于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的起步,较国外的发展时间较晚、速度较缓,但由于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对水肥一体化的发展一直很重视。积极发展高效节水农业[11],并将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放到了“十三五”规划中[12],近期农业部办公厅印发了《推进水肥一体化实施方案(2016—2020年)》的通知[13],这便让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肥一体化在全国的发展和应用实现更好的推进。在基于物联网的水肥一体化自动化控制以及灌溉方面,罗剑杰等[14]研究了基于 PLC 的城市园林水肥智能化灌溉系统。该研究在构建了城市园林水肥智能化灌溉系统中,采用的控制核心是 PLC 技术,降低自然资源及人力物力的浪费,提高城市绿化工作的效率。郭强等[15]在设计实现水肥自动化灌溉方面采选的控制器为STM32 单片机,且可采集模拟量,实现了水肥一体化自动控制系统。
...................................

第 2 章    水肥一体机的设计

2.1   水肥一体化综述
2.1.1   水肥一体化分析
作物从土壤中吸取养分是作物生长发育的基础[16],当土壤水含量无法达到作物正常需量时,有效提高水含量的途径为灌溉,其中水肥一体化[17]技术则能随时对农田进行水养分的浇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作为一项综合农业技术,即将农田的水灌溉与施肥有机结合,科学按照作物当下水肥需求,将以水作为运送载体的水养分,通过灌溉管网系统,输送到作物根部周边土壤中。就水肥一体机的实际应用设计而言,主要是实现系统对水肥一体机的控制[18]。在农田中要部署传感器、控制设备等,即为控制命令感知接收模块,数据传输模块等。且中国是农业大国,伴随的整体背景是庞大的作物种植面积,及增高的产量需求等。为满足现代农业需求,提高农业工作者的效率,本文设计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肥一体化服务云平台,在平台中建立了灌溉系统的控制系统。即水肥一体机的设计[19]。其中水肥一体化技术将灌溉施肥融为一体,实现了按照作物在不同时期的需求规律精准、高效地控水控肥.水肥一体化优势特点包括:
1)  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实现水肥资源直达,及时有效地按需供水施肥提高了工作效率、肥效快,避免了水分的浪费以及肥料的过剩,同时减少生态环境负担,对各种农田适应能力强。由于水肥一体化通过人为定量水肥调控,满足作物在生长的关键期的水养分需要,因而在产量和品质上可达到作物良好的目标。
2)  能够随时补充水分,并且相比于漫灌、沟灌这些大用水量的浇灌方式,利用水肥一体化浇水节约灌溉用水量的 50%左右。
3)  沟灌、漫灌等方式容易导致土壤板结,使空气湿度增加,采用水肥一体化技术能够减低农田间的空气的相对湿度和水资源在土壤渗透中的损失,从而减少由于湿度引起的作物病害,有效提升农产品质量和产量。
4)  在水肥一体化技术中,灌溉和施肥实现的方式是通过网路管道输送,其设备结构和铺设简便合理、成本价格低廉、省工省力。
...........................

2.2   硬件选型
我国农田种植面积范围广,实现对水肥一体机的控制需要传输效果优质的传感器体系,这无疑在能耗方面压力变大,因而在模块选择时,设计采用能耗低、精度高的传感器是硬件设计的核心之一。另外因农田所处地理生态环境繁杂,强防腐能力、较高效率和较低成本都要在水肥一体机设备选择中顾及到,确保水肥一体机灌溉模块能长期稳定地进行农田灌溉的工作。
2.2.1   水肥一体机主控部分
水肥一体机的主控部分主要是对水肥一体机的控制的设计,是水肥一体机中的核心。农田的工作人员根据当下农田生态环境和作物对水肥的需求量,通过程序设定适用于当下目标农田和作物的精确水肥量以及混合液的量后,通过无线控制系统对水肥一体机进行混水混肥和灌溉施肥的实时控制,使得目标农田的水肥量达到水肥量与需求量的动态平衡状态。采用 STM32 单片机[23~25]实现核心控制、LoRa 技术进行控制器与终端间数据远距离传输,电磁阀门、水泵等设备的控制被控制器执行,通过单片机中的预设,自动控制是否需要灌溉施肥,从而对水肥一体机进行控制。主控部分由单片机、无线传输控制模块、电磁阀门控制模块、水流检测采集器等模块组成。主要实现农田的灌溉控制、水泵的启停等。
(1)   单片机   微控制器是主控部分的重要组成,为了能够控制水肥一体机中各个设备精准无误快速运行,本水肥一体机采用 STM32 单片机作为水肥一体化系统的控制核心,结合数据传输模块,来实现对水肥一体机各部分的控制。通过对现在主流的单片机进行调研比较,综合分析后本水肥一体机中的控制部分选用 STM32 单片机实现对设备的自动控制。STM32 是 ARM Cortex-M 内核的 32b 微控制器[26],速度相比于传统的 51 单片机更快。适用于本水肥一体机中低功耗、高性能的要求,并且能由于其已经实现广泛应用,所以能实现高的可靠性。
(2)   无线传输模块   由于农田土地大多区域面积广,地理位置复杂,若采用有线传输,需要保持线路通信链路畅通,但是由于农田地理环境的特殊性,导致线路布置复杂,施工周期长,故障发生时故障点难以寻找,且添加新设备时有可能需要重新布置通信线路,从而会导致传输综合成本过高。为此考虑采选综合成本低,可灵活组网,并具有强稳定性能、强扩展性能且低功耗的无线传输。
..............................
 
第 3 章   区域环境数据监测采集设备的设计 ······························ 15
3.1   区域环境数据监测采集设备的设计 ······························ 15
3.1.1   农田环境监测中参数类型的选择 ······························ 16
3.1.2   区域环境数据监测采集设备结构设计 ··················· 16
第 4 章   农业数据处理、分析及预测 ····································· 27
4.1   农业数据类型选择 ·································· 27
4.2   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 ······························ 28
4.3   土壤墒情含水率预测实验 ································· 29
第 5 章   水肥一体化服务云平台的设计 ·························· 35
5.1   水肥一体化服务云平台概述 ····························· 35
5.1.1   水肥一体化服务云平台分析 ·························· 35
5.1.2   水肥一体化服务云平台架构设计 ·················· 35

第 6 章   水肥一体化服务云平台的实现与测试

6.1   软件平台的实现
6.1.1   平台主界面
从水肥一体化服务云平台的主界面中可以看出,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肥一体化服务云平台主要涵盖的浇灌控制、区域管理、农田环境数据、设备管理、图像展示、墒情预测、个人中心、农田信息查询、使用帮助九大功能模块。平台主界面图如图 6-1 所示。界面采用按钮式设计,使用户的操作更为直观且简便。因为系统界面较多,下面以浇灌控制、农田信息查询、区域管理和农田环境数据界面为例,进行这几个主要界面的介绍。
图 6-1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肥一体化服务云平台主界面
..............................

结论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肥一体化服务云平台是目前较新型的浇灌施肥技术。本文研究的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肥一体化服务云平台是将农业选为环境背景,将当前农业存在问题与现状综合分析,总结出当下水肥一体化服务云平台所存在的优点与不足,进而在已有的成果基础之上修正与改进,设计与实现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肥一体化服务云平台。本文做了如下几点研究。
1)水肥一体机的设计   本水肥一体机实现了目前比较新的浇灌施肥技术,根据不同作物各阶段需水需肥的量,灵活调节水肥浇灌量,实现对水肥一体机的精准控制和自动灌溉。可以在满足作物对水肥需求的同时又有效避免了水源的浪费、肥料的过剩,减少了水养分的蒸发和渗漏,较好地避免因过量施肥造成的土壤污染,并有效地增加了肥料的吸收,极大地提高了水肥的利用效率。
2)区域环境数据监测采集设备的设计   设计实现了一套区域环境数据监测采集设备,实现了农田间环境的自动监测、采集和传输,并且可在不同的农田生态环境下长期稳定运行,实现了对土壤和空气中温湿度、光照度光强度和 CO2 等农田数据的实时监测、采集与传输。
3)数据分析、处理及预测   采用了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对土壤墒情含水率进行预测,首先介绍了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然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进行土壤墒情含水率预测实验,最后通过实验分析了该模型在土壤墒情含水率预测上的效果,实验表明采用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预测土壤墒情含水率有一定的实用性。 
4)水肥一体化服务云平台的设计   本文结合农田管理需求及结构功能进行了平台的详细设计,设计实现了一套适合本农业平台业务的水肥一体化服务云平台。实现了对水肥一体机下发指令和自动化控制,并对区域环境数据监测采集设备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收集、存储、访问以及可视化展示,同时能够对农田设备管理。
总之,本课题主要是通过对水肥一体机、区域环境数据监测采集和水肥一体化服务云平台的设计与实现,利用物联网技术解决现代化农业发展在感知层、传感层和应用层存在的问题,做到将多类型的农田环境数据实时采集,完成农田广范围、远距离、低功耗的农田生态环境的数据传输,从而实现对农田生态环境的远程监控,并利用对水肥一体机的自动化控制技术,推动了农业物联网以及水肥一体化技术在作物灌溉施肥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580034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