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原夏菜溯源体系应用研究--以兰州市榆中县为例

论文价格:免费 论文用途:其他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32652 论文编号:sb2020052214575831179 日期:2020-05-26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物联网技术论文,本研究采用物联网和供应链相关理论,分析了榆中县高原夏菜冷链物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得出了物联网与高原夏菜供应链体系的相关性,提出了应用物联网技术进行高原夏菜供应链管控和高原夏菜溯源体系建设的思路。同时,基于物联网技术开展高原夏菜溯源体系优化设计,将物联网的概念引入兰州市榆中县高原夏菜冷链物流全过程,提出了符合兰州地域特点的高原夏菜供应链溯源体系,并开展了实例应用。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数字社会构建的核心构成部分(许正中,2016)。频繁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对民众的健康及人身安全造成了危害,并且导致社会经济遭受重大损失(张珊珊,2016)。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受食品安全因素的影响愈发严重,消费者、社会和政府越来越关注食品的质量以及安全状况。特别是近年来,国家颁布了大量政策支持冷链物流的建设与快速发展,以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国务院于 2009 年出台物流行业优化与改革规划,明确指出大力研发同农产品相关的冷链物流,持续优化及改进鲜活农产品营销、物流、生产以及存储的冷链物流体系。中央有关部门于 2010年颁发有关开展农产品流通试点的通告,明确指出有必要建立稳定的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对接机制。《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于 2011 年正式颁布,规划提出建立综合冷链物流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确保农产品的消费安全和质量(蔡恩泽,2011)。2018 年,国家商务部发布了开展农产品流通领域现代供应链体系建设相关政策,明确表示要加强农产品冷链流通战略基础设施建设,鼓励企业完善物流服务、冷链过程监控、产销对接等重要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补齐冷链物流的短板。可以看出国家对农产品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和质量管控的迫切性。
兰州是高原夏菜种植销售的发源地和品牌所有权地,同时也是全国高原夏菜的重要生产基地。兰州高原夏菜大部分种植在冷凉高原地区,依托本地区域内生态优势,造就了高原夏菜的优良品质。近年来,高原夏菜的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特别是榆中县作为本市高原夏菜主要种植区域,在满足国内蔬菜消费需求的同时,也在源源不断向欧洲和东南亚等地区出口,2018 年,榆中县高原夏菜种植面积达到 44.3 万亩,总产量达到 110 万吨,已成为西北最大的“北菜南运、西菜东调”蔬菜交易集散中心(榆中县人民政府,2019)。随着兰州市高原夏菜产业的高速发展,兰州市高原夏菜产业也出现了种植方式落后、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信息化程度低、农产品标准化建设滞后、缺乏长效的冷链仓储配送等诸多问题,特别是信息化技术应用的严重滞后导致高原夏菜在种植销售全过程中难以形成有效的生产管控与销售追溯体系,以上问题均已严重制约了兰州市高原夏菜在整个仓储、物流、销售链条中的效率和质量安全保证。
..........................

1.2 研究意义
本研究通过将云平台、大数据和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引入兰州高原夏菜供应链管理和溯源体系建设,实现高原夏菜的标准化建设,带动基层标准化技术力量储备、管理水平提升和检测体系完善;通过技术创新与指导快速适应产业的发展,强化高原夏菜产业链的科技服务水平,建立健全面向高原夏菜农产品供应链的科技服务体系;通过提升高原夏菜农产品的企业、农村合作社信息化应用能力,逐步将兰州定位至甘肃乃至西北农产品交易中心位置,逐步建成围绕信息服务开展综合业务功能的大型蔬菜专业批发市场,真正建立起快捷、顺畅、有效的销售网络。通过完成“本地化种植数据采集—市场数据统一收集—农产品精选标准化加工—冷库仓储智能化管理—冷链物流监控化运输—前后端销售体系平台化推广”的兰州高原夏菜供应链管理系统和溯源体系建设,实现“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处理—数据加工—数据应用”的供应链全过程实时在线监测与预警,为兰州市榆中县搭建高原夏菜综合业务管理中心提供技术支持与数据支撑,对本地区域内大力发展高原夏菜供应链体系建设存在重大的实践价值及作用。
1.2.1 理论意义
国内多数学者一直从事与新鲜蔬菜、生鲜、海鲜等农副产品的发展研究,随着冷链物流以及物联网技术的不断成熟,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原夏菜产业链相关理论研究逐渐成为专家学者关注的热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高原夏菜的可追溯体系。目前,兰州市已建成了市、县区两级农产品质量监督机构和覆盖各类市场的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点,构建了集产地环境监测认定、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市场准入制度为一体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为高原夏菜质量安全提供了基本保障(兰州市农业农村局,2019)。基于云平台、大数据分析和物联网技术,对兰州市高原夏菜冷链物流体系进行优化,构建高原夏菜质量追溯体系,建立完整的农产品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完善高原夏菜网上交易平台,实现线上交易线下配送的 B2B2C2C 多样化销售体系模式(B:business 企业、厂商;C:customer 消费者、个人),从而深化对兰州高原夏蔬菜供应链运作和经营的认知,由此引导该体系的实际运用,帮助和指导兰州高原夏菜产业稳步走向市场,快速成长发展。
图 1.1 物联网各层面相互关系及其关键技术
............................

第二章 物联网技术在兰州市高原夏菜冷链物流中的应用分析

2.1 兰州市高原夏菜产业现状分析
2.1.1 基本情况及产量分析
随着高原夏菜种植面积的扩大和产量的持续提高,兰州市高原夏菜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高原夏菜已成为本地区内发展速度最快,种植业国内外销售量最大、品质最优的支撑性产业。兰州市的农业主产区主要分布在榆中县,该县总面积 3301km,总人口 42.4 万人,现有耕地 115.5 万亩,海拔 1480~3670m之间,年均降雨量 350mm,蒸发量 1450mm,年平均气温 6.7℃,无霜期 120d左右(孙振兴等,2015),依托优越的生态优势,造就了榆中县高原夏菜的优良品质,榆中县先后创建了全国出口蔬菜质量安全示范区、全国高原夏菜知名品牌示范区和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高原夏菜产业成为了当地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保障。2018 年,榆中县高原夏菜种植面积达到 44.3 万亩,总产量达到 110万吨,已成为西北最大的“北菜南运、西菜东调”蔬菜交易集散中心(榆中县人民政府,2019)。 当前,兰州市种植甘蓝、花椰菜、娃娃菜、芹菜、红笋、菜用豌豆等蔬菜 30 多类、300 多个品种,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10 个、省市级标准化生产基地 40 多个(兰州市农业农村局,2019)。
近年来,兰州市将大力建设现代农业作为发展蔬菜产业的重要举措,农产品产量不断提高。特别是榆中县积极推动新的种植技术和辅助手段在农业合作社推广应用,克服了地区范围内低温等气候条件限制,使兰州市蔬菜产品适种区域延伸到二阴地区,原产地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如表 2-1 所示的预期目标可以看出,兰州市政府对 2019-2020 年度包括高原夏菜在内的蔬菜农产品的预期目标非常明确,产量、种植面积、仓储和产值都有了倍增的发展计划。
................................

2.2 兰州市高原夏菜供应链现状分析
2.2.1 高原夏菜冷链技术发展缓慢
兰州市每年都有大量的高原夏菜进入流通市场,但大部分高原夏菜农产品是处于无当地冷链的状况下售卖以及运送的,仅存在少部分的高原夏菜按照冷链模式预冷,这使得高原夏菜农产品的浪费极其严重。20 世纪 90 年代,农产品竞争的特点是个体企业间的激烈竞逐,如果能够将保鲜相关工作处理好,则具备连续运送的实力,具备专业化的二级批发商可占据市场优势。如今伴随生产基地种植模式的扩大,参与当中的经销商也不断增加,市场呈现出信息量大、流通量大的特点,原有的单手寻市也发展成区域性的营销体系,市场对所有资源展开整合、协调以及优化,并强化沟通及联系,从而形成市场合力,销售模式的根本性的变化对冷链技术发展提出了迫切的需求,也对兰州高原夏菜的营销体系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2.2.2 高原夏菜运输方式逐步改善
近年来,兰州市高原夏菜的运输方式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例如:政府通过实施“绿色通道”政策,每年都有新的航线开通,这为扩大高原夏菜外销提供了便利,意味着高原夏菜的运输由传统的陆运向多元化转变。同时,通过开通新的班列,也可以更加快速高效的将高原夏菜系列产品送到更多地区,如表 2-7所示,随着兰渝铁路和天宝、平定等一批高速公路的建成,打通了高原夏菜东进南运的大动脉,高原夏菜的市场空间将进一步拓宽。随着国家一带一路的建设,2020 年欧洲班列开通,意味着高原夏菜的市场可以通过陆运方式开始向欧洲市场拓展,这对高原夏菜的未来的市场发展,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表 2-7 兰州市高原夏菜铁路运输情况表
...........................
 
第三章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溯源体系设计.......................................... 21
3.1 功能建设设计思路................................... 21
3.1.1 完成高原夏菜溯源体系共享协同功能应用..................................22
3.1.2 完成高原夏菜溯源体系信息化建设..............................................22
第四章 溯源体系建设对物流成本控制的影响.................................. 46
4.1 促成物流流程重组,节约了物流系统的总成本.................................... 46
4.2 通过多种形式节约系统各功能要素的运营成本.................................... 46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50
5.1 主要结论.................................. 50
5.2 研究的局限性与未来研究展望.................................. 51

第四章 溯源体系建设对物流成本控制的影响

4.1 促成物流流程重组,节约了物流系统的总成本
高原夏菜供应链体系以整个系统为基础,要求整个系统和各种辅助系统(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加工、配送等)有机结合,实现整体控制。传统产业经营过程中,信息传递缓慢、不准确和缺乏共享的问题,导致高原夏菜供应链体系效率低下或相关环节的脱节。通过可追溯系统的构建来解决库存成本同运输规模间的问题,客户服务能力同分销成本间的问题,过境运输与装卸处理之间的问题,从而提高整个高原夏菜冷链物流业务的控制力,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高原夏菜供应链体系中,订单处理和管理的交易成本占购买原材料的总成本的 35%。通过互联网平台、O2O 模式、在线商城等技术手段发布提供给供需两端的业务信息,使供需两端能够了解实时的市场农产品信息,省去了大量的沟通成本与时间成本,可以短时间高效的促成相关业务。电子采购后,单笔订单周期缩短为一小时,基本上消除了反复沟通,多次商议的过程。电子手段可以自动完成重复操作,大大缩短采购周期,提高流程的时间限制,如图 4.1 所示,订单处理和管理成本下降到 25%以内。
图 4.1 信息化对成本节约占比图
..............................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5.1 主要结论
本研究采用物联网和供应链相关理论,分析了榆中县高原夏菜冷链物流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得出了物联网与高原夏菜供应链体系的相关性,提出了应用物联网技术进行高原夏菜供应链管控和高原夏菜溯源体系建设的思路。同时,基于物联网技术开展高原夏菜溯源体系优化设计,将物联网的概念引入兰州市榆中县高原夏菜冷链物流全过程,提出了符合兰州地域特点的高原夏菜供应链溯源体系,并开展了实例应用,取得以下主要结果:
第一,本研究以兰州市榆中县为研究载体,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和类似行业物联网技术在农产品产销流通的现状和优缺点,论述了将物联网技术引入高原夏菜产供销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通过实地调研,研究分析了榆中县高原夏菜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并把物联网的思路引入高原夏菜溯源体系,研究设计出了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原夏菜溯源体系,实现了高原夏菜产供销各环节的信息化、系统化、可视化和可追溯性,并以某农产品销售企业为具体试验载体进行了初步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这些研究成果的取得为高原夏菜企业降成本提效益提供了科学依据,具有极其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
第二,在完成基于物联网技术的高原夏菜溯源体系优化设计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兰州市榆中县高原夏菜溯源系统设计方案,该方案设计出了物联网技术在高原夏菜的生产、档案信息管理、物流、仓储、销售和数据监控等各环节的运转流程,提出了运转原理,并将物联网技术的原理和概念融入到了高原夏菜生产销售流通全过程。通过高原夏菜溯源系统平台实现对高原夏菜的供应链体系中种植、生产、加工、储存、物流、销售等各环节的实时监测、动态管理、预警管理,提高了高原夏菜供应链的运转效率,提升了高原夏菜质量安全保障水平,实现了研究成果与实践的有力结合,为相关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条可行途径。
第三,提出了确保兰州市高原夏菜可追溯系统顺利实施的具体措施和基本要素,并对兰州市高原夏菜供应链溯源体系建设、高原夏菜产业链信息平台建设、高原夏菜产业链创新人才建设、高原夏菜产业链质量安全机制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科学合理的意见建议。同时,研究发现了物联网技术在兰州市在高原夏菜溯源系统运用中的短板和缺项,并从强化政府政策支持和推进信息产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解决思路和发展途径,为在全省推进高原夏菜产业发展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QQ 1429724474 电话 1580034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