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越自卫反击战集体记忆的建构与传播探讨

论文价格:150元/篇 论文用途:硕士毕业论文 Master Thesis 编辑:硕博论文网 点击次数:
论文字数:63956 论文编号:sb2024043009413152313 日期:2024-04-30 来源:硕博论文网

本文是一篇新闻媒体论文,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田野调查法,以文山州麻栗坡县为研究地点,从集体记忆的理论视角出发,首先对官方如何建构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记忆进行考察;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研究缘起
对记忆研究感兴趣,初始于李红涛老师与黄顺铭老师的《记忆的纹理——媒介、创伤与南京大屠杀》一书,两位老师将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从新闻传播学科的角度去剖析,运用集体记忆与文化创伤理论对各类媒介场景和实践如何建构创伤记忆进行理解,这让我看到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多种可能性,也让我想到了自己身边发生的、与对越自卫反击战相关的记忆。但我在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后发现,国内关于集体记忆的研究主要以量化研究为主,论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都缺乏创新,因此我带着对集体记忆研究的兴趣,在假期回家时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实地调查研究。
我出生于云南省文山州麻栗坡县,这是一座中越边境小城,与越南山山相连,一衣带水,在1979年开始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麻栗坡是作战的主阵地,每年清明节、4.28收复老山纪念日、八一建军节时都会有大量的老兵和烈士家属以及社会爱心人士来到麻栗坡开展纪念活动,烈士陵园、老山主峰、老山作战纪念馆等地就成为了重要的记忆之场。这场战争现在虽然很少出现在官方话语中,但对于老兵群体和边境人民而言却是一段永远无法忘却的回忆,人们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来铭记这段历史,例如扫墓、参观纪念馆、举行集体悼念活动等等,尤其是在这场战争中孕育出的“不怕苦、不怕死、不怕亏、艰苦奋战、无私奉献”老山精神,更是成为了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象征和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记忆符号,成为了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让这段战争记忆不断地得到延续。在县城中到处能看到“英雄老山圣地”“发扬老山精神”等标语,许多单位的公众号名称也会与老山相关,例如“相约老山”“老山先锋”等,都是记忆符号的延伸。

新闻媒体论文怎么写
新闻媒体论文怎么写

............................
第二节文献综述
一、学术界研究概况
通过以“对越自卫反击战”和“集体记忆”、“媒介记忆”、“红色记忆”、“战争记忆”为关键词对相关的著作和文献进行搜索和整理,分析目前的研究现状与不足之处,具体梳理内容如下。
(一)集体记忆研究概况
1.集体记忆的概念阐释
有关集体记忆的研究首先源自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他认为共同回忆创造了一种凝聚感,形成“集体意识”能为共同体找到一种方式描述他们自己的事实。通过记忆的共享而非私有化,介入的声音越多,所回忆的内容就会更加准确。①之后法国社会学家莫里斯·哈布瓦赫在涂尔干“集体意识”的基础上提出了“集体记忆”,他的集体记忆理论是对涂尔干集体主义观点的延续与发展,关于什么是集体记忆,哈布瓦赫指出“集体记忆不是一个既定的概念,而是一个社会建构的概念。”②也就是说,集体记忆不是生而存在、一成不变的,而是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被人们建构出来的产物,即“一个组织或群体对共同经历的记忆。”③那么集体记忆是如何生产的?他认为,“进行记忆的是个体,而不是群体或机构,但是,这些植根在特定群体情境中的个体,也是利用这个情境去记忆或再现过去的”。所以在哈布瓦赫看来,个体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对过去记忆的再现,处于同一情境下,拥有相同经历的个体形成了一个群体,集体记忆由此产生,其中,这个共享的情境以及共同的经验即哈布瓦赫所提出的“社会框架”,“人们通常正是在社会之中才获得了他们的记忆,也正是在社会中,他们才能进行回忆、识别和对记忆加以定位。”④社会框架作为集体记忆生产和塑造的必要条件,为集体记忆理论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和重要支撑。
作为理论的奠基者,哈布瓦赫已经将集体记忆从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等学科中剥离出来,置于社会学的框架下做出了较好的理论阐释,但仍然存在一些有待完善和补充之处,例如随着时间的流逝,作为社会框架载体的人也在慢慢消失,那么集体记忆如何得以维持和延续?针对这一问题,美国学者保罗·康纳顿对哈布瓦赫的集体记忆观点进行了新的发展,他在《社会如何记忆》一书中提出,集体记忆即社会记忆,并围绕“群体的记忆如何传播和保持”这一问题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考察,提出“纪念仪式”和“身体实践”在集体记忆的传播与维系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关过去的意象和有关过去的记忆知识,是通过(或多或少是仪式性的)操演来传达和维持的。”
............................
第二章对越自卫反击战概况
第一节对越自卫反击战的历史背景
一、兄弟情谊
中越两国关系历史久远,睦邻相处,边境线长1449.566公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与越南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中越两国人民的友谊是毛泽东主席、胡志明主席等老一辈领导人亲手缔造、精心培育起来的,是两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中国在越南面临战争时曾给予了极大的帮助,首先就是援越抗法。
1950年1月,越南民主共和国主席胡志明访问中国,代表印度支那共产党和越南政府向中共中央提出援助越南人民抗击法国侵略,争取民族解放斗争胜利的请求。中国领导人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表示,尽管新中国刚刚建立,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但一定尽力向越南人民提供抗法战争需要的一切援助。随后,中国政府成立了援越委员会和援越抗法军事顾问团帮助越南培训军队,先后派出了以陈赓、韦国清为首的军事顾问团,协助越南抗法战争。组织实施了奠边府战役,取得了重大军事胜利。与此同时,中国还向越南提供了大批武器装备和粮食、被服等物资。至1954年,援越抗法战争取得重大胜利,实现了民族解放。
其次是援越抗美,法国在越南战败后,越南为实现国家统一,北越与南越发生内战,美国以此为借口入侵越南。中国政府应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的请求,同时,也从中国地缘政治角度考虑,决定尽一切可能支援越南人民的抗美救国战争。1964年8月,昆明军区在文山组建113兵站。援越抗美期间,经麻栗坡船头进入越南参战的中国步兵、炮兵(防空)、工兵、工程、铁道、后勤等部队达32万余人。此外,中国政府向越南提供了总值超过200亿美元的军事装备和经济援助,帮助越军培训了大批军事人才。在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爱好和平人民的支持下,1975年5月越南抗美救国战争取得胜利,实现了国家统一。在援越抗美作战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共作战2153次,击落美机1707架、击伤1608架,4200余人身负重伤,1100余人阵亡并安葬在越南。因此可以说,越南的统一离不开中国的无偿支持与援助,正如越南人民伟大领袖胡志明的诗句所说:“越中情谊深,同志加兄弟”。
..................................
第二节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过程
一、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
随着中越关系巨变,不断恶化至冰点,1978年11月初,党中央决定对越实施自卫还击作战,惩罚忘恩负义的地区霸权主义者。1978年11月底,中国人民解放军做好一切战斗准备,12月8日,中央军委下达对越自卫还击作战预先号令,12月13日,下达开进命令,至12月底,中国人民解放军9个野战军及云南、广西边防部队集结中越边境,箭在弦上,蓄势待发。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邓小平访美被问及对越政策时,胸有成竹地说:“小朋友不听话,该打打屁股了!”在这样紧张的局势与充分的准备下,1979年2月17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访问记《是可忍,孰不可忍——来自中越边境的报告》,对全世界宣布了中国的最后抉择。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越边境600多公里的边防线上,集中了9个野战军和云南、广西边防部队,兵分十四路对越进行自卫还击作战。3月5日,中国政府郑重宣布从越南撤军,至3月16日所有作战部队全部撤入中国境内,取得了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的胜利。
二、六次拔点作战
(一)罗家坪大山拔点作战
罗家坪大山位于马关县金厂地区,主峰海拔2002米,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作战后,中越双方均未占领。1980年9月18日夜,越南河江省属247团派出9连摸黑侵占罗家坪大山。九天之内,敌人在山上修起了大大小小十九个明碉暗堡,挖掘了一条环形工事和堑壕,组成了一道道交叉火力点,经常向中国境内金厂乡开枪开炮,不断派遣小股特工袭扰中国边境。10月11日,昆明军区下达《歼灭罗家坪大山之敌作战命令》,要求作战部队14日前作好战斗准备,15日发起攻击,并批准了云南省军区副司令员李凤岗、范金标组成前线指挥所,赴金厂指挥战斗。1980年10月15日,云南省军区集中边防第十二团、独立师部分部队对敌作战。边防12团11连担任主攻,11时13分开始炮火准备,11时31分部队发起攻击,14时23分攻占罗家坪大山全部高地。此战,共毙敌50余人,俘敌3人,缴获60迫击炮1门、40火箭筒8具、美制M72反坦克火箭23具、轻(重)机枪5挺、冲锋枪13支、步枪1支,各种枪弹15000余发和电台、电话机、收音机各1部。
..................................
第三章 中介化的记忆:对越自卫反击战集体记忆的官方建构 ........... 32
第一节 战争记忆的媒介呈现 ............................. 32
一、记忆再现:大众媒介呈现中的集体记忆 ................................... 33
二、记忆重构:新媒体对集体记忆的再建构 ................................... 45
第四章 个体化的记忆:对越自卫反击战集体记忆的民间书写 ........... 64
第一节 自我记忆的呈现 ...................................... 64
一、少年之志参军报国 ............................... 65
二、无悔青春血洒疆场 ................................ 67
第五章 实践中的记忆:仪式展演中集体记忆的再生产 ....................... 94
第一节 文化展演与情景再现:《国旗下的老山》 ............................ 94
一、展演中的记忆符号与场景再现 ....................... 94
二、展演中的创伤叙事与情感动员 .......................... 102
第五章实践中的记忆:仪式展演中集体记忆的再生产
第一节文化展演与情景再现:《国旗下的老山》
当一个事件结束时,关于它的回忆就开始了,但由于时代背景的差异性,记忆总是容易产生断裂,需要依靠某些物质进行记忆的承载与传输,因此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我们今天面临的不是记忆难题的自我消解,而是它的强化,其原因在于,如果不想让时代证人的经验记忆在未来消失,就必须把它转化成后世的文化记忆,这样,鲜活的记忆将会让位于一种由媒介支撑的记忆”。①记忆的媒介形式多样化,并潜移默化地存在于一切社会生活中,“就像鱼并没有意识到水的存在,媒介构成了我们的环境,并维持着这种环境的存在。”②我们在媒介塑造的环境中成长、生活、交往,并源源不断地接收着来自外界的各种信息,通过文本、图像、行动等媒介建立起与过往的关联,并借助联想与想象制造出一种“我们感”,在这种共同体意识中实现记忆的生产。
本文所阐述的“文化展演”也是传播媒介中的一种,其在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传播实践,具体表现为在一定的空间中运用大量的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来进行意义的生成与输出。对越自卫反击战已经成为历史,但在战争中形成的“老山精神”却成为了一种精神丰碑,也成为了植根于麻栗坡人民心中的理想信念与文化传统,当地政府充分运用红色文化资源打造“英雄老山圣地”,推动爱国主义教育、红色旅游等事业的发展,其中《国旗下的老山》舞台剧就是政府倾力打造的红色经典爱国主义教育文艺精品节目,通过歌曲、舞蹈、诗歌等多种演绎形式,讲述与再现战争记忆,在这种场景化、艺术化的空间中完成情景再现,为观众营造出一个真实、具体、可感的情境,从而建构起“想象的共同体”的结构化场域,使集体记忆得以塑造。

新闻媒体论文参考
新闻媒体论文参考

..................................
第六章结论与反思
第一节关于对越自卫反击战集体记忆建构与传播的思考
战争的硝烟会渐渐远去,但留下的创伤却会永恒。战争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伤痛,通过叙述、回忆和传播,关于战争的记忆才能在时间的推移中得以保存,在这个过程中,社会环境发挥着重要作用。2014年,国家以立法形式将9月30日设立为烈士纪念日,通过以国家为导向,在烈士纪念日当天全国各地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这不仅体现出一种国家意志和国家情感,也体现出政治文明的进步,在活动中人们的国家认同、民族认同不断得到强化,“铭记历史,珍惜和平”“缅怀革命先烈,传承英雄精神”等情感表达也成为维系人们战争记忆的纽带,烈士纪念日的设立,使对越自卫反击战的纪念在个人和地方政府之外,又多了一层国家色彩。而记忆的建构是一个持续性的、动态的过程,对越自卫反击战距今已过去了44年,但仍然能被人们想起,离不开各种记忆主体对记忆的书写与传播。当一个事件结束时,对这一事件的回忆就开始了,关于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记忆经历了一个从国家建构转向地方和个人建构的过程。
战争发生时,这是举国上下关注的头等大事,关系着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关系着国家安全,边疆百姓的安危,在这一时期,关于对越自卫反击战的记忆以国家建构为主。国家进行了大量的新闻宣传和报道,反映战争情景和前线战场的各种电影、电视剧也出现在荧幕中,各种关于描述战士生活、表达爱国之情的歌曲在这一时期也成为主流。在20世纪80年代,对越自卫反击战的集体记忆建构是由国家主导的,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和家国意识,呈现出传播范围广、渗透性强的特点,这些新闻报道、电影电视和歌曲塑造起一代人的集体记忆,也成为使这段记忆延续至今的记忆符号。
参考文献(略)


如果您有论文相关需求,可以通过下面的方式联系我们
点击联系客服
相关新闻媒体论文论文
QQ 1429724474 电话 18964107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