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工程硕士论文提纲格式一
摘要 4-6
ABSTRACT 6-7
目录 8-10
第一章 引言 10-16
1.1 概述 10-12
1.1.1 形态学特征 10
1.1.2 分布与生态学特性 10-11
1.1.3 用途及利用价值 11
1.1.4 大叶榉树的研究现状 11-12
1.2 树木生长量的研究 12-13
1.3 濒危树种种群生态学研究 13
1.4 濒危植物致濒机制 13-15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5-16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16-20
2.1 自然概况 16
2.2 林业概况 16
2.3 研究方法 16-17
2.3.1 样地设置 16
2.3.2 生长情况调查 16-17
2.3.3 样方调查 17
2.4 数据的处理 17-20
2.4.1 物种多样性指数 17-18
2.4.2 归类统计 18
2.4.3 幼苗空间分布数据处理方法 18-19
2.4.4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19-20
第三章 生长规律分析 20-23
3.1 直径生长分析 20-21
3.2 直径总生长量模型 21-22
3.3 小结 22-23
第四章 种群结构与更新特征 23-33
4.1 群落特征 23-29
4.1.1 群落物种组成 23
4.1.2 生活型组成 23-25
4.1.3 群落植物多样性 25
4.1.4 群落垂直结构 25-29
4.2 种群结构 29-30
4.2.1 胸径级结构 29-30
4.2.2 高度级结构 30
4.3 天然更新 30-32
4.3.1 幼苗更新结构特征 31
4.3.2 幼苗空间分布特征 31-32
4.4 小结 32-33
4.4.1 群落特征 32
4.4.2 种群结构与更新 32-33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33-37
5.1 大叶榉树生长规律 33
5.2 大叶榉树群落特征与种群结构 33
5.3 致危原因及保护策略 33-37
5.3.1 致危原因分析 33-35
5.3.2 保护策略 35-37
参考文献 37-41
附录:样地维管植物名录 41-48
致谢 48
林业工程硕士论文提纲格式二
中文摘要 6-7
Abstract 7-8
1 前言 9-16
1.1 选题目的意义 9-10
1.2 国内外苗木产业现状 10-15
1.3 研究方案 15-16
1.3.1 研究目标 15
1.3.2 研究内容 15
1.3.3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15-16
2 昌邑市苗木业发展状况分析 16-29
2.1 昌邑市自然地理条件及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16-18
2.2 昌邑苗木历史 18-22
2.2.1 快速膨胀、探索发展阶段 18-19
2.2.2 调整缩减、稳步发展阶段 19
2.2.3 效益提升、持续发展阶段 19-22
2.3 昌邑市发展苗木产业优势 22-25
2.3.1 地理位置 22
2.3.2 气候资源 22-23
2.3.3 淡水资源 23
2.3.4 土地资源 23
2.3.5 交通状况 23
2.3.6 市场资源 23-24
2.3.7 政府政策支持 24
2.3.8 人力与技术资源 24-25
2.4 昌邑市苗木行业发展的限制因素 25-29
2.4.1 市场的结构性过剩 25-26
2.4.2 苗木价格下降的同时生产成本增加 26-27
2.4.3 苗木行业内部竞争激烈 27
2.4.4 土地流转难度较大,企业规模相对较小 27
2.4.5 散户多,龙头少 27-28
2.4.6 生产水平落后,产品技术含量低 28
2.4.7 缺乏高端的苗木科研人员以及自主创新能力 28-29
2.4.8 苗木生产企业生产理念和经营思想落后 29
3 昌邑市苗木业带动经济发展情况 29-38
3.1 昌邑市苗木产业的直接经济贡献 29-31
3.2 昌邑市苗木产业在提高农民收入中的作用 31-34
3.3 苗木产业效益分析 34-38
4 基本结论 38-40
4.1 昌邑市苗木产业概况的基本结论 38-39
4.1.1 苗木业发展潜力巨大 38
4.1.2 苗木业发展优势明显 38-39
4.1.3 苗木业经营模式平稳 39
4.1.4 昌邑苗木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较多 39
4.2 昌邑市苗木产业的经济效益分析 39-40
5 对策建议 40-43
5.1 探索发展新模式 40
5.2 政策引导、力量集成,切实搞好政府服务职能 40-41
5.2.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们的认识水平 40
5.2.2 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高生产者素质 40-41
5.2.3 促进风险应对体系建设,增强农民抗风险能力 41
5.3 提升产业化和品牌化,发展现代、特色性苗木产业 41-42
5.4 建立健全苗木流通体系 42-43
5.4.1 搞好信息中介服务 42
5.4.2 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发掘市场潜力 42-43
6 参考文献 43-46
致谢 46
林业工程硕士论文提纲格式三
摘要 4-6
Abstract 6-7
1 前言 11-13
2 石漠化治理研究现状 13-20
2.1 漠化成因及危害研究 13-14
2.2 石漠化治理工程技术研究 14-15
2.3 石漠化治理封山育林技术研究 15
2.4 石漠化治理育苗及造林技术研究 15-16
2.5 石漠化治理造林树种选择研究 16-17
2.6 广西石漠化治理研究状况 17-18
2.7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18-20
3 研究区基本概况 20-26
3.1 桂西南石漠化区域概况 20-23
3.1.1 地理位置 20
3.1.2 自然概况 20-21
3.1.3 桂西南石漠化地区社会经济状况 21-23
3.2 试验区基本概况 23-26
3.2.1 试验区地形地貌及气候条件概况 23-24
3.2.2 试验区植被及土壤自然概况 24
3.2.3 试验区社会经济状况 24-26
4 桂西南石漠化治理造林树种保存率 26-31
4.1 试验地概况 26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6-28
4.2.1 试验材料 26
4.2.2 试验设计 26-27
4.2.3 试验林营建及管理措施 27-28
4.2.4 试验林造林保存率调查方法 28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28-30
4.4 小结 30-31
5 桂西南石漠化治理造林树种生长量 31-37
5.1 试验林基本概况 31
5.2 试验林调查及分析方法 31-32
5.2.1 造林树种胸径、树高调查方法 31
5.2.2 造林树种单株材积计算方法 31
5.2.3 试验数据统计分析方法 31-32
5.3 试验结果与分析 32-36
5.3.1 造林树种树高生长量对比分析 32-34
5.3.2 造林树种胸径生长量对比分析 34-35
5.3.3 造林树种材积生长量对比分析 35-36
5.4 小结 36-37
6 桂西南石漠化造林树种枯落物的持水特性 37-50
6.1 研究区概况 37
6.2 研究方法 37-39
6.2.1 林下枯落物采集与蓄积量测定 37-38
6.2.2 枯落物持水动态的测定 38
6.2.3 枯落物持水能力的测定 38-39
6.3 结果与分析 39-48
6.3.1 不同树种林下枯落物蓄积量的比较 39-40
6.3.2 不同树种枯落物持水量差异分析 40-41
6.3.3 不同树种枯落物持水量与浸泡时间关系分析 41-43
6.3.4 不同树种枯落物吸水速率与浸泡时间关系分析 43-46
6.3.5 不同树种枯落物持水能力的比较 46-48
6.4 小结 48-50
7 桂西南石漠化土地类型与造林树种应用 50-56
7.1 石漠化土地类型划分 50-51
7.2 桂西南石漠化土地现状 51-53
7.3 桂西南石漠化的主要特点 53-54
7.4 桂西南石漠化治理造林树种应用策略分析 54-55
7.4.1 轻度石漠化土地 54
7.4.2 中度石漠化土地 54
7.4.3 重度石漠化土地 54
7.4.4 极重度石漠化土地 54-55
7.5 小结 55-56
8 结论与讨论 56-58
8.1 不同树种造林保存率 56
8.2 不同造林树种生长量 56
8.3 不同树种枯落物持水特性 56-57
8.4 桂西南石漠化治理造林树种应用策略 57-58
参考文献 58-67
附录A 课题实施相关图片 67-72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72-73
致谢 73